肥胖症诊疗规范2023版.docx
《肥胖症诊疗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胖症诊疗规范2023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肥胖症诊疗规范2023版肥胖症(obesity)是一组常见的、古老的代谢性疾病。当人 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 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 肥胖症。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肥胖症的实质是体内脂肪绝对量增加。评估肥胖的方法很多,但较简便且最常用的方法为体重 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计算公式为:BMI =体重(kg) /身 高2 (m2)。据BMI评估肥胖,国外诊断标准为:25 - 30 为过 重,230为肥胖,240为极度肥胖。考虑到国人的种属及形 体,其诊断标准应较其稍 低,大致为:24- 28为过重,M2
2、8为 肥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发病率有明显上升,发病年龄有下 降趋势。如无明显病因可寻者称单 纯性肥胖症;具有明确病因者则称为继发性肥胖症。单纯性肥胖是肥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多种严重危害健 康疾病(如糖尿病、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危险因子。【分类】按发病机制及病因,肥胖症可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一)单纯性肥胖症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可寻者称 单纯性肥胖症。根据发病年龄 及脂肪组织病理又可分二型:1.体质性肥胖症(幼年起病型肥胖症)其特点为:有 肥胖家族史;自幼肥胖, 一般从出生后半岁左右起由于营养 过度而肥胖直至成年;呈全
3、身性分布,脂肪细胞呈增 生肥大;限制饮食及加强运动疗效差,对胰岛素较不敏感。2,获得性肥胖症(成年起病型肥胖症)其特点为:起病于20-251岁,由于营养过 度及遗传因素而肥胖;以四肢肥 胖为主,脂肪细胞单纯肥大而无明显增生;饮食控制 和运动的疗效较好,胰岛素的敏感性经治疗可恢复正常。()继发性肥胖症 继发于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基础 上的肥胖症,有下列七组:1 .下丘脑病多种原因引起的下丘脑综合征包括炎症后 遗症、创伤、肿瘤、肉芽肿等均 可引起肥胖症。2 .垂体病见于轻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瘤(尤其是 嫌色细胞瘤)、空蝶鞍综合征。3 .胰岛病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脂肪合成过度。2型糖尿病早期;
4、胰岛0细胞瘤(胰岛素瘤);功能性自发性低血糖症。. 降低多糖及双糖分解生成葡萄糖,从而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服用后体重指数也可能有 一定程度的下降。4 .代谢刺激剂通过增高代谢率降低体重。较常见的是激素类药物,如生长激素、甲状 腺激素类等,适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在使用激素替代后会减轻 多余体重。5 .胃肠道神经通路介质胆囊收缩素(CCK)、胰高血糖素和胰高血糖素样多肽-l(GLP-l)。 GLP-1能够延缓胃排空,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起 到降糖和增加饱腹感作用。GLP-1类似物则对GLP-1进行 结构修饰,使其不易被DPP-IV 降解。
5、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作为减肥药使用的起始剂量每日0.6mg,维持剂量可达每天 3mgo GLP-1类似物司美格鲁肽也已上市。安全性较好,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头 痛等。6 .其他有减肥作用的辅助药物尚有二甲双孤、SGLT2抑 制剂等。(四)手术治疗对于部分肥胖程度或肥胖相关疾病程度较重、反复采用其他治疗手段失 败的患者在一定条件下可考虑 手术治疗。目前主流的标准术式有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 术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手术治疗必须与饮食、运动等手段相结合,须在术后进行密切 随访。(五)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的目的和要点是激发患者的治 疗欲望,使之进入治疗状态。开 始治疗前医师应了解患者
6、的减肥经历与结果,掌握其体重的变化及对减肥的认识。帮助患 者明确减肥的目的,了解减肥可带来的对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好 处。体重减轻百分之十并长 期维持就可达到一定程度改善肥胖带来的合并症的目标,应避免对减重幅度的过高要求。 肥胖患者记录饮食、运动、服药及体重变化可起到自我监督作用。在患者配合治疗可给予 除食物以外的奖励,从而使患者良好的行为得以强化。如有可能还应寻求家庭和社会的监 督和支持。行为疗法结合饮食运动疗法尤为适合青少年肥胖人群。104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原发性及下丘脑-垂体性者均较胖,可能由于代谢率低下,脂肪动员相对较少,且伴有黏液性水肿。5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主要为皮质醇增多症,表
7、现 为向心性肥胖。6 .性腺功能减退症女性绝经期及少数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无睾或类无睾症。7 .其他水钠潴留性肥胖症及痛性肥胖病(Dercum病)等。除此之外,神经精神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如皮质激素或避孕药、胰岛素和磺酰脉类等 抗糖尿病药药物、一些a和B受体 阻滞剂等抗高血压药物也可以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病因与发病机制】肥胖是由于能量代谢平衡失调。热量摄入多于热量消耗 使脂肪合成增加是肥胖的物质 基础。脂肪细胞还可通过其分泌的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和信号物质,分别与内分泌神经中枢、 肾上腺、胰岛、肌、肝、心肌及血管内皮等细胞进行箱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神经-内分泌- 免疫网络,调节功能。一般情况下,人体
8、 每日所进能量有差异,取决于年龄、性别、身高、 劳动性质等因素,由于正常神经内分泌的精密调节,使人体体重相对较稳定而不发生肥胖。 肥胖症的发病机制可归纳为下列因素:(一)内因为人体内在因素使脂肪代谢紊乱而致肥胖。1 .遗传因素大多数人类肥胖是多基因及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仅极少数肥胖属于单基 因突变肥胖病,包括瘦素基因、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 LEPR )基因、阿黑皮素原基因 (POMC)、激素原转酶基因(尸C/ZPCSK“、黑皮质素受体4基(MC4R)、Tr/cB基因等。虽然已知的单基因突变只占人类肥胖症病因的一小部分,但遗传因素在更常见的肥胖 类型中存在广泛影响。一些基因
9、或遗传区域内的多态性与肥胖风险相关。此外,许多遗传综合征具有肥胖表型,如普拉德-威利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巴尔得-别德尔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02 .神经精神因素已知人类与多种动物的下丘脑中存在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腹内 侧核(VMH),又称饱中枢;腹外侧核(LHA),又称饥中枢。两者相互调节,相互制约,在 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当下丘脑发生病 变时,如腹内侧核破坏,则腹外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贪食无厌,引起肥胖。反之,当腹外 侧核破坏则 腹内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厌食,引起消瘦。另外,该区与更高
10、级神经组织有着 密切的解剖联系,后者对摄食中枢也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下丘脑处血脑屏障作用相对 薄弱,这一解剖上的特点使血液中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易于向该处移行,从而对摄 食行为产 生影响。这些因子包括: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去甲肾 上腺素、多巴胺、5-轻色胺、胰岛2 素等。此外,精神因素常影响食欲,食饵中枢的功能受制于精神状态,当精神过度紧张而 交感神经兴奋或肾上腺素能神经受刺激时(尤其是a受体占优势),食欲受抑制;当迷走神 经兴奋而胰岛素分泌增多时,常食欲亢进。研究证实,刺激下丘脑腹外侧核促使胰岛素分 泌,故食欲亢进;刺激腹内侧核则抑制胰岛素分泌并加强胰高糖素分泌,故食欲减退。腹 内侧核为交感神
11、经中枢,腹外侧核为副交感神经中枢,两者在本症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提示,摄食与能量代谢调控的主要功能区之间构成的调节网络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解机 体能量平衡的调定点,网络中某些环节的错 误导致肥胖产生。3 .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常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两者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胰岛 素有显著的促进脂肪蓄积作用,其促进体脂增加的作用通过以下环节:促进葡萄糖进入 细胞内,进而合成中性脂肪;抑制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动用。4 .褐色脂肪组织异常褐色脂肪组织在功能上是一种产热器官,即当机体摄食或受寒冷 刺激时,褐色脂肪细胞内脂肪 燃烧,从而决定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以上两种情况分别称 之为摄食诱导产热和寒冷诱
12、导产热。偏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编码的G蛋白耦联受体,主 要分布于脂肪组织,尤其在腹腔内脂 肪组织中表达,该基因变异与BMI和腹腔内脂肪积蓄 有关。下丘脑旁室核遭破坏的下丘脑性肥胖、遗传性肥胖、内分泌性肥 胖(卵巢摘除术后) 和饮食性肥胖动物,其褐色脂肪细胞功能低下。5 .其他此外,进食过多可通过对小肠的刺激产生过多的肠抑胃肽(GIP).GIP刺激胰岛 B细胞释放胰岛素。在垂体功能低下,特别是生长激素减少、促性腺及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引 起的性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发生特殊类型的肥胖症,可能与脂肪动员减少,合成相对增 多有关。临床上肥胖以女性为多,特别是经产妇或绝经期或口服女性避孕药者易发生,提 示雌激
13、素与脂肪合成代谢有关。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皮质醇分泌增多,促进糖原异生, 血糖增高,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于是脂肪合成增多,而皮质醇促进脂肪分解,由于全身 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对皮质醇和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不同,四肢对皮质 醇的动员脂肪作用 较面颈部和躯干部敏感而对胰岛素的脂肪 合成较不敏感,使四肢的脂肪组织动员分解而再 沉积于躯干部 从而形成典型的向心性肥胖。性腺功能低下时,不论是女性绝 经期后、男性 类无睾或无睾症患者均有肥胖表现,可能与脂肪代谢紊乱有关。总之,激素是调节脂肪代 谢的重要因素,尤其 是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动员分解,均由激素通过对酶的调节而决 定其增 减动向,其中胰岛素及前列腺素E1
14、是促进脂肪合成及抑制分解主要激素;邻苯二酚胺类、 胰高糖素、ACTH、MSH、TSH、GH、ADH及糖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促进脂肪分解而 抑制合成的激素,如前者分泌过多,后者分泌减少;可引起脂肪合成增多,超过分解而发 生肥胖。此组内分泌因素与继发性肥胖 症的关系更为密切。关于体脂与能量代谢的分子调控有了较长进展。调控网络中的某一环节或数个环节的 障碍可引起肥胖。(二)外因以饮食过多而活动过少为主。当日进食热能超过消耗所需的能量时,除以肝、肌糖原的形式储藏外,几乎完 全转化为脂肪,储藏于全身脂库中,其中主要为甘油三酯, 由于糖原储量有限,故脂肪为人体热能的主要贮藏形式。如经常性 摄入过多的中性脂
15、肪及 糖类,则使脂肪合成加快,成为肥胖症的外因,往往在活动过少的情况下,如停止体育锻 炼、减轻体力劳动或疾病恢复期卧床休息、产后休养等出现肥胖。【临床表现与病理生理】肥胖症的临床表现随不同病因而异。单纯性肥胖者有肥胖的表现和肥胖导致的相关疾病的表现,肥胖相关疾病主要有 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脑卒中、胆囊疾病、胃食管反流病、脂肪肝与 非酒精性脂肪 性肝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哮喘、骨关节炎、残疾/运动失能、妇科疾病(多囊卵巢综 合征、月经紊乱、不孕)、和某些癌症(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和结肠癌)等;继发性肥胖者除 此之外还具有原发病症状。下面以
16、单纯性肥胖症重点阐述。此组病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幼 年型者自幼肥胖;成年型者多起病于2025岁;但临床以4050岁的中壮年女性为多,60-70 岁以上的老年人亦不少见。男性脂肪分布以颈项部、躯干部和 头部为主,而女性则以腹部、 下腹部、胸部乳房及臀部为主;轻 度肥胖者常无症状,中重度肥胖者可有下列症群:(-)肺泡低换气综合征 此组症群又称为Pick-Wickian综合征。由于大量脂肪堆积于体 内,体重过增,活动时须消耗 能量,耗氧量亦增多,故肥胖者一般不喜运动,活动少而思 睡,稍多活动或体力劳动后易疲乏无力,肥胖者总摄氧量增加,但按单位体表面积计算则 比正常低。患者胸腹部脂肪较多时,腹 壁增厚,
17、横膈抬高,换气困难,故有CO2滞留,PCC)2 常超过48mmHg而缺氧,以致气促,甚至发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肺 动脉高压,形成慢 性肺心病而心力衰竭,如体重减轻后可恢复。平时由于缺氧倾向与CO2潴留,呈倦怠嗜睡 状。(一)心血管系表现重度肥胖者可能由于脂肪组织中血 管增多,有效循环血容量、心搏出 量、输出量及心脏负担均增高,有时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引 起左心室肥大,同时心肌内外有脂肪沉着,更易引起心肌劳损,以致左心扩大与左心衰 竭。加之上述肺泡低换气综合征,偶见 骤然死亡者。周围循环阻力一般正常或偏低,每单 位体重供血量也减低,肥胖减轻后上述症状亦可减轻或恢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肥胖症 诊疗 规范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