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孔雀东南飞(教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点金课(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02孔雀东南飞(教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点金课(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孔雀东南飞(教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点金课(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孔雀东南飞教案【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识记孔雀东南飞相关常识,积累相关文言字词,关注文 中的特殊语言现象一偏义复词,背诵默写诗歌。2、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本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反好诵读的基础上了解主人公形 象,提炼诗歌主旨,感受焦刘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不屈和对封建家长的反抗精神。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人物形象,体会学习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 鉴赏孔雀东南飞赋的手法的运用。4、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诗歌主旨,思考造成焦刘二人爱情悲剧的原因。【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焦刘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不屈。难点:鉴赏诗歌赋的手法;探究焦刘二人爱情悲剧的原因。【教
2、学方法】导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以前我们学习过汉代写花木兰从军的木兰辞。那首诗歌 是一首长篇的叙事诗,今天我们来见识一首更长的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 诗,名字叫孔雀东南飞。任务一:识记相关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 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 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和“楚辞”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汉乐府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的作品占重要位置, 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
3、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 人物细致人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 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 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与诗经和“楚辞”可鼎足 而立。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明 代王世贞称其为“长诗之圣”,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汉乐府民歌中簸的叙事诗, 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它与北朝的木兰 诗并称为“乐府双璧”。任务二:诵读诗文。(要求:流利)自缢(yi)箜篌(k6ngh6u)公姥(m。)槌床(chui)伶侑(
4、Hngping)蕨 蕤(wei rui)玳瑁(dai mao)流纨(wan)拊掌(fu)窈窕(yoo tido)婀 娜(e nu6)跳躅(zhi zhu) 磐石(pdn)龙子幡(fdn)青骋马(c5ng)任务三:1、结合课下注释,把握诗歌大意。2、概括诗歌内容,填写下表。开头(1)孔雀东南飞,十里一徘徊(起兴)开端(2-6)刘兰芝向焦仲卿倾诉,自请回家。发展(7-12)刘兰芝被谴回家,夫妻依依惜别,焦仲卿发誓要接回妻子。高潮(13-21)刘兰芝回到娘家,县令、太守先后派人来求婚,兰芝被迫答应 太守家求婚,太守隆重做了准备。结局(22-30)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尾声(31)两人合葬,化为鸳鸯
5、。第二课时【导入】 读完孔雀东南飞,很多人都为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惋惜,甚至愤愤不平。 今天,我们一同来探讨,究竟造成他们的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任务一】把握形象,探究主旨。1、细节描写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诗歌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人物形象,请勾画刘 兰芝的相关细节,分析其人物形象。文中句子形象特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勤劳能干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不卑不亢,很有教养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对爱情专一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善良、友爱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有礼有节,举止得体处分适兄意
6、,那得自任专。外柔内刚,自有主见总结: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勤劳、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 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以死抗争。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女性 形象之一。3、用同样的方式概括焦仲卿和焦母的形象。焦仲卿:焦仲卿是一个性格软弱,孝顺母亲,忠爱妻子的人。面对母亲的独断专行,他无法反抗,却能与妻子一同赴死。是中国古代专情男子的代表。焦母:焦母是一个独断专行、刁蛮无理的婆婆。面对勤劳孝顺的儿媳,她百般刁难,逼迫儿子另娶他人。是中国古代封建家长的代表。任务三:探究本文的主旨。1、刘兰芝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女性,与焦仲卿的感情极为深厚,但遭到 了焦母的反对,最后与焦仲卿双
7、双殉情你认为焦母驱逐刘兰芝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造成这出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联系诗歌内容以及时代背景探究) 背景探寻本诗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建安年间。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理论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 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有“妇有七去”“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大戴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 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 父母不说,出。”(1)兰芝被驱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虽然 温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2 孔雀东南飞教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点金课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孔雀东南飞 教案 2022 2023 学年 语文 同步 教学 点金课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305618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