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含答案.docx
《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岳阳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页,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苞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
2、5分)(-)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5题。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 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 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 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 大诗人,
3、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真实心 跳和脉样,从而沦肌淡髓(编者注:透入肌肉和骨髓,比喻感受深刻)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 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 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 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 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
4、价值判断。唐诗宋 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 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贽美,唐 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 了。D.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 字。(6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5、【西周】姬昌(周文王)周易材料二:“事不凝滞,理贵变通。”【元代】脱脱宋史赵普传材料三: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所以,面对疫情带来的风险和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更 需要一种破冰前行的勇气。于是在线办公、云端上课、线上消费等宅经济迅速崛起,智能制造、无人配 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以上几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岳阳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选Do解析:D.选项内容颠倒了二者关系,
6、文中没有说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而写作,而 是创作出的作品“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2 .选C。解析:A. “这两则材料论证了材料一人品与文品并重的中心观点”错误。材料一第一段的观点是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作者举叶燮和沈德潜的例子论证的是 阅读古诗能够了解古人的心态和人生态度。B. “论证了古典诗词所表达的内心情感”错误。原文是说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 育作用”,指的是其中的典范作品,这里的表述扩大了范围。DJ从而对作品做出多样的诠释和解读,这 样容易导致解读过度”表述于文无
7、据。原文说的是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没有指出这样 容易解读过度。3 .选Do解析:D.元好问这首诗是评论西晋太康诗人潘岳的,批评、嘲讽了潘岳做人做诗的二重性格。元 好问从诗写真情出发,鄙视诗写假话、言不由衷的作品。“安仁”是潘岳的字,拜路尘”讽刺潘岳趋炎附势。 叶燮的观点是“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两者观 点不一致。4 .解析: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5 .解析: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来鉴赏的两句,“茜茗”凋谢“翠叶”残败, “西风”吹过“绿波”生愁
8、,恰是有绝佳意境的;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 渺虑”,土国维从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了女.主角哀怨的心境;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 涵泳玩索之“,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投入到词作中与词人对话,王国维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 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6 .选D。解析:不是震撼于盲人女按摩师的丈夫一条腿残了还能开电动三轮车。7 .选D。解析:这里没有运用夸张的手法。8 .解析:命运不幸。家贫、姐妹多、生病不能及时治疗,以致失明。心地善良。用错了药但不恨兽医, 也不索赔。乐观知足。描述致盲经历轻松得像说别人的事,对现在的婚姻、子女家庭、生活感觉很满意。 勤劳自立。虽
9、盲,但会按摩,会做饭,想到婆婆年纪大,不想让婆婆帮忙。聪明睿智。眼盲心亮,心 很清静,对很多事情看得比正常人还清楚。9 .解析: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老公按时接送,婆婆总是帮我,小孩聪明健康,夫妻虽是残疾,但家 人和睦,家庭温馨,所以幸福。有一个知足常乐的心态。虽然小时候很贫穷很苦,命运不公致盲,但都 过去了,现在有家庭、有亲情、有工作,能自立,所以幸福。有一个明亮清净的心。心清净安静,站在 明白的地方看事情,活得明白、坦然、通达,所以幸福。淡看生活中的苦难,像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夫妇 都是残疾人,上有老人,下有小孩,工作辛苦,是普通人中的普通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家庭,但都积极 乐观向上,生活开心
10、,所以幸福。10 .选 Bo.选C。解析:文中“社稷”是指君王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即祭社稷。12.选B。解析:没参 与编订乐志。13 .解析:(1)天下如此太平,国家自己已经凋敝困乏,这确实是因为取用已尽、耗用没有节制造成的。 【记分点:承平;凋困;良由句式。】(2)过了很久,学士承旨张方平说宋祁按法令应当获得谥号,(于是朝廷)赐他谥号为“景文”。【记分点:久之;言;法。】.解析:有的多设置步兵,增置宜府,衣服粮食都是其他地方的三倍。居住大屋高廊,不服徭役,坐 着侵蚀百姓,这是特别严重的。而且又自行招募民财,营建祠庙,虽然说不花费官钱,但国家与百姓是 同一的,舍国取民,其伤害是一样
11、的。14 .选B。解析:应为委曲婉转地表达出词人对时局的不满。15 .解析:“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表达归隐田园的心愿,言辞简约 恬淡。“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一语见雄杰,既有自比谢安、精忠报国的豪迈,又有对腐朽朝廷的 愤怒控诉,气势磅礴,声情并壮。全诗意境开阔豁达,感情豪迈雄健,有苏轼之风,既表达了报国无门, 归隐难安的矛盾,又表达了解纾国难、再立新功的心声。(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解析: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 炀为妄作。16 .解析:轻描淡写(蜻蜓点水),浩如烟海(堆积如山、浩瀚如烟),身体力行(躬体
12、力行)。19.解析:在 丝绸之路考古、早期矿冶考古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十多年先后参与完成50余项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 作的陈国科如今依然坚持每年到考占一线,动手翻土。20.解析:这几句话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一个“啃”字,将考古项目比拟为“难啃的骨头”,既写出了考古 项目的难度,也表现出陈国科及同事们攻坚克难,执着肯干的科学精神。“活化”一词,将历史数据比 拟为“生物细胞”,反映了历史数据的特点,同时也表现出陈国科善于运用多种科学手段进行科学考古。 21.选B。解析:A表着重强调,C表特殊含义,D表讽刺,B表引用,与原文相同。22 .解析:筷子运用起来可以灵活无比;木头做的筷子;怕分量过重。23
13、 .解析:(-)审题。本题为语录材料与引语式材料组合作文题,具有思辨性。三则材料的核心命意是“穷则 思变”,因势利导、随势而变,方能突围和超越。材料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蕴含着我国 古人可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事物发展到极点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指事物发展到 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道行不通时选择变化,变化 了后就会豁然开朗,行得通则可以长久。材料二,”事不凝滞,理贵变通。”意思是,做事灵活不拘泥,善 于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变通方式。材料三,“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摘自汉代桓宽的 著作盐铁论。意思是:聪明
14、的人往往会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有大智慧的人会伴 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所以这就告诉我们要因势利导、随事而变,不可刻舟求 剑、固步自封。可见三则材料意在让考生悟透“因时而变,随事而制”之理,考查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变”需要 审时度势,“因势“随事”;“变“需要勇气,抛开畏惧心理。打破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约定俗成的旧体制、 原有规律、原有观念。“变”需要开拓,创新,开拓出崭新局面,扭转局势。据此考生可以引申到学习,工作、做事甚至治国,可以由个人、国家延伸到社会层面。“山重水复疑 无路”之时,不能固步自封、循规蹈矩,要有危机意识,要因事而行,甚至化危机为契机
15、,扭转乾坤。从 “感悟和思考”可知,文体是议论文。注意观点要明确,脉络要清晰。(-)立意。1.顺应形势,走出困境。2.因势利导,方可否极泰来。3.从容不惧,灵活变通。4.在困境 中学会变通,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突围和超越。5.新时代,勇于创新、变通者胜。【附:宋祁传翻译】宋祁字子京,与兄长宋庠同时考中进士,礼部奏宋祁第一名,宋庠第.三名。章献太后不想以弟在兄长 之前,就提拔宋岸第一名,而置宋祁第十名。人们称呼他们叫“二宋,以大宋、小宋来分别。宋祁被任命 为复州军事推官。官吏说太常旧乐几次增损,其声律不协调,诏命宋祁一起审察调试。李照定新乐,胡谖 铸造钟磬,宋祁都予以掌管,事见乐志。他参与编修广业记
16、完成,升尚书工部员外郎、同修起居 注、并暂时代理三司度支判官。此时正是陕西用兵打仗,宋祁认为:现在左藏库没有积年的银子,太仓没有三年的粮食,尚方冶坑因 铜缺乏而不能发展,天下如此太平,国家自己已经凋敝困乏,这确实是因为取用已尽、耗用没有节制造成 的。调度费用日益紧张,财用困乏,而想要兴兵边事,确实是没有计谋的,如是上疏请求节制三费,说:”什么叫三费? 一是道场斋本醮,没有虚日,而且官府供亿,至于不可计量。这些都以祝祷皇帝福寿、 供奉先烈、祈求百姓福运为名,我愚蠢认为这是主持的人为欺盗之计而已。陛下事奉天地、宗庙、社稷、 百神,祭祀用百姓玉帛,使官吏穿着礼服恭敬尊奉,每年的季节时令祭献,足以肃敬
17、明德、接近多福了, 何必希求烦细的报答呢?那么一费节省了。二是京城寺院宫观,有的多设置步兵,增置官府,衣服粮食都 是其他地方的三倍。居住大屋高廊,不服徭役,坐着侵蚀百姓,这是特别严重的。而且又自行招募民财, 营建祠庙,虽然说不花费官钱,但国家与百姓是同一的,舍国取民,其伤害是一样的,请朝廷废除它,那 么二费节省了。三是使相节度,不隶属州郡。大概节度使相的建立,或者在边镇,或者临近军队驻扎的地 方,公家用度的设立,是为了慰劳众人而款待宾客。现在大臣被罢免贬退,都贪恩典除授,坐着消耗国家 财用,没有比这更为严重的。请朝廷从今以后不是边郡要地、没有军队驻扎的州,不得建立节度;已经带 节度,不得留在近
18、郡及京城,那么三费节省了。”移任盐铁勾院判官,同修礼书。宋祁所到之处,治事明白严峻,喜欢制作条条框框。宋祁死后,他的 儿子遵守治戒没有请求朝廷谥号,过了很长时间,翰林学士承旨张方平说宋祁按法令应该得到谥号, 谥号叫景文。(以上答案仅供参考,阅卷时应据实酌情给分)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 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着强 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 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
19、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 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词作,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而且在以柔声受调为主的传 统词乐中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 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牡、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 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 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摘编自莫励
20、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材料二: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 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使 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淡而俱化”(蕙风词话卷一)的境地,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 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 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脸却至 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
21、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一 一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 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 生体验“抓住”并“固定” 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 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 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脸方面向前代词人 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 众”的地位,他们必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岳阳市 2023 届高三 上学 期一模 语文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