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同步测试)——高中统编版(2019)语文必修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5.2《答司马谏议书》(同步测试)——高中统编版(2019)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2《答司马谏议书》(同步测试)——高中统编版(2019)语文必修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5.2答司马谏议书练习设计一、文言知识梳理: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 .不复自方 2 .于反复不宜卤莽 3 .故今具道所以 (二卜指出下列句子的古今异义:1 .故略上报上报:古义:今义:向上级汇报2 .于反复不宜卤莽反复:古义:。今义:多次重复3 .则众同为而不汹汹然汹汹:古义:。今义: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4 .故今具道所以所以:古义:o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5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所以:古义: o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6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区区:古义:0今义:指小或少7 .以致天下怨谤也以致:古义:,今义:连词表结果。以致(三)、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名
2、词作动词1 .以宫泽斯民 宫泽:2 .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事:(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文言句式标志:1 .判断句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胥怨者民也(.)2 .状语后置句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受命于人主()3 .宾语前置句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4 .定语后置句至于怨诽之多()(五)、解释下列句子的一词多义情况;见:冀君实或见恕也()见渔人,乃大惊()于是人朝见威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众人皆解面我独醒,是以见放( 风吹草低见牛羊()修: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乃重修岳阳楼()谄忌修八尺有余()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韩非子
3、)(臣修身洁行数十年(魏公子列传)(以致天下怨谤也()以授之于有司(”)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不为侵官()为天下理财()同俗自媚于众为善()未能助上大有为()守前所为而已()邯郸为郡()(六)、重点文言语句翻译1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译文:2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译文:3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译文:4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二、古诗文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帐者长:生长B.必囿其根本固:使稳固C.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视遇:看待,对待D
4、.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强:加强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人君当神器之重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C.臣单下愚,知其不可单董之以严刑D.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而况于明哲乎3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B.必固其根本C.则思知止以安人D.何必劳神苦思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故略上报B.于反徵不宜卤莽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D.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5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5、D.终必不蒙见察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 日 7E ,o(2)王艮石哥司马光策信市给直己向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 日 7E , 0(3)王安石以“,”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最 装明自己圣泽萎法自立嬴三、主题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 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 久之未知名。时李勃尚为密守,征与书日:“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叫数土万威之所被生 天下然而二败
6、丕振至归.唐者固知去龛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 勃得书,善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 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日:“尔阅吾兄弟,奈何? ” 答日:“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即位,擢拜谏议大夫, 封钳鹿县另。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帝谓彦博行让征。征见帝,征顿首日: “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日:“忠、良异乎?”日:“良臣,稷、契、咎 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承,流祚无疆;忠臣,己 婴祸诛,君陷昏恶
7、,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日:“善。”贞观三年,以秘书 监参预朝政。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 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不肯。征恳请,数却愈牢。乃拜 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它日,宴群臣,帝日:“贞观以前,从我定天 下,间关草昧,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 亦何以加!”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十七年,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 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 日乃还。征薨。
8、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太子举哀西华堂。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日文 贞,帝作文于碑,遂书之。又赐家封户九百。(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I注魏公:指李密。隐太子:指李建成。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 命有所归也8 .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 命有所归也C.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 命有所归也D.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 命有
9、所归也9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唐朝定都于长安(今西安),武则天建立武周时曾迁都洛 阳。B.男,春秋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秦以后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名位和权 利。C.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 称。D.贞观,是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纪年法之一,如甲辰、康 熙等。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征精通文献,因才被用。元宝藏让其掌管文书,李密收到元宝藏的来信,知道是 魏征所书,急切召来魏征任职。B.魏征眼光过人,循循善诱。他给李勃写信
10、,用“天命归唐和身处必争之地,处境危险” 的理由成功劝其归附于唐。C.魏征执法公允,为官清廉。他虽不熟悉律法,却能坚持原则,按实情处理,大家都 心悦诚服;虽身居高位,却无正寝。D.魏征直言敢谏,身享哀荣。太宗称赞进献忠诚劝告,纠正皇帝过错,只有魏征;死 后亲自临哭,而且让太子举哀。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帝谓彦博行让征。译文:而忠瓦巨蓼福葆看谄亩蒸莅亩春豪:万戢至茗:译文:正覆后葩.“返寻丁裴前茬丽豆片商?.密否拣支芨谈太崇干息源.真乐丙容笳似芬析。 答:参考答案一、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不复一一自辨1.不复一一自辨辨
11、通“辩”,辩解2.于反复不宜卤莽2.于反复不宜卤莽卤通“鲁”,粗鲁3.故今具道所以3.故今具道所以具通“俱”,详细(二)、古今异义.故略上报上报:古义: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汇报.于反复不宜卤莽 反复:古义:书信往来。今义:多次重复1 .则众同为而不汹汹然汹汹:古义:大吵大闹。今义: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2 .故今具道所以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3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4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区区:古义:谦词,用于自称。今义:指小或少5 .以致天下怨谤也以致:古义:因而招致。今义:连词表结果。以致(三)、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1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答司马谏议书 15.2 司马 谏议书 同步 测试 高中 统编 2019 语文 必修 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