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解析: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2025届高一(上)半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L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中国原始文化如满天星斗,多姿多彩。下列古人类遗址与原始文化遗存,空间位置标识准确的是()A. 0河姆渡文化B.一仰韶文化C.北京人遗址D.元谋人遗址2 .新石器时
2、代中晚期,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已出现铜器,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出现了以祭坛和琮为中心的玉质礼器,北方草原则以细小的打制、压制石器为主要特色。这从侧面反映出了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显著特征是()A.多元一体 B.源远流长 C.满天星斗D.领先世界.根据遗址功能和类型,良渚古城遗址,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址”,包括中心的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古水系;第二类是“外围水利系统”,包括谷口高坝、平原低坝等:第三类是分等级墓地。据此可知,良渚文化()A.初具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B.农业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C.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能力D.孕育了繁荣的奴隶制经济. 20世纪70年代,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出土了人工铸造的黄铜片
3、和黄铜管,甘肃东乡林家的马家窑遗址出土了红铜支撑的铜环。这反映出()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东汉田庄属于自给自足性质的经济单位,材料中“不少关于交易的记载”可知田庄也有与外部进行商 业往来的相关活动,商品交易弥补自给自足局限,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为豪强地主提供了物质保障,排除A项; 材料出卖粮食作物的相关记载,说明田庄并不存在农业物资短缺的情况,排除B项;商品交换并不是田庄的主要经 营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19. A【详解】题干信息描述的是东汉外戚、宦官交替干政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的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异化,由于君主专制的强 化,造成国家治理的好坏依赖于皇帝个人的品行或能力,而一旦皇帝昏庸
4、或无能,往往会造成大权旁落,东汉中后 期,由于皇帝年幼、太后临朝听政,结果造成外戚干政,而皇帝成年之后又依赖宦宜铲除外戚,结果又导致宦官专 权,由此恶性循环,A项正确;宦官与外戚相互斗争是现象而非木质,排除B项;皇帝权力的旁落没有说出问题的 本质,排除C项;地方豪强势力兴起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0. D【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利用“温调平衡法”调和阴阳、治疗疾病,可知受到传统阴阳五行 思想的影响,而“君臣佐使的原则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 味药的不同作用,可知受到传统君臣关系思想的影响,因此蕴含传统思想的特色
5、,D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阴阳五 行的观念,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以人为木,重视人的人本观念,排除B项;题干并未涉及临床实践,排除C 项。故选D项。21. 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图,三国末期,司马炎建立西晋,篡夺了曹魏政权, 西晋又灭掉了吴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但是西晋短命而亡,皇族司马容在南方重建晋朝政权, 史称东晋,东晋灭亡之后,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而北方先后出现了 15个主要 的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其中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 的北魏强大起来,于
6、439年统一北方,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魏、 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政权统称为“北朝”,因此为西晋,为北魏,为梁,为北周。C项正确,排除 ABD项。故选C项。22. 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贾思勰认为土地经营应量力而行,要努力争取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不要盲目犷大经营规模,这体 现了对经济效益的重视,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土地经营,发展小农经济 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该著作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23. C【详解】根据题干魏晋南北朝时期飞天、缠枝花属于佛教的内容,其成为石窟和工艺美术
7、方面的主流图案,体现了外来文化 丰富了中国的艺术创作,C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儒学受到冲击,排除A项:题干中强调的外来文化的影响,并非 政权更迭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并未体现南北经济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24. B【详解】根据题干马克思认为野蛮的征服者被那些所征服的繁荣民族的较高文明征服,北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统一了黄河流 域,但其为了巩固统治,主动实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文化,被较高文明征服,符合马克思的观点,B项正确;李悝 改革、秦统一东方六国和司马炎代魏称帝都没有野蛮民族对先进民族的征服,排除ACD项。故选B项。25. (1)北民南迁,为南方地区带去了先进的劳动工具与生产技术:大量迁移的
8、民众为南方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生产;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 的社会环境。(2)学习汉族的礼仪;仿照汉人建立的官制;继承并推广儒学。(3)观点: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扩大,民族交融加强,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华夏族吸收大 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随着诸侯争霸,局部统一加快,最终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长期混战中,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尤其 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措施,我国出
9、现了民族大交融的发展趋势,民族矛盾不断缓和,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相互依存,共同进步,共同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 统一多民族国家。【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为了躲避西晋末年的动荡,北方的民众大批南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民南迁,为 南方地区带去了先进的劳动工具与生产技术,大量迁移的民众为南方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根据东晋南朝的 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农业,以农业是否发展作为考课官吏的标准,还特别注意流民的安置和小农因破产而再流亡 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地理、社会等方面分析可知,东晋
10、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还包括,南方 统治者重视农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生产,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 会环境。(2)内容:根据材料二中“模仿汉族王朝的礼仪,建太庙、祭祀孔子、养国老”可知,学习汉族的礼仪:根据“仿照 汉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可知,仿照汉人建立的官制;根据“依据儒家六经,参照各国音乐志,制定声 律”可知,继承并推广儒学。(3)观点:根据材料三中“民族关系也总是在斗争和融合中曲折地发展”“民族融合不仅带来统一和安定,而且保证了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始终不间断地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等信息,可得出观点一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 展;确
11、定观点后,综合材料三中“民族融合不仅带来统一和安定,而且保证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始终不间断地得到 了继承和发展等信息,运用唯物史观,列举先秦、秦汉、魏晋等时期的典型史实,说明随着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 交融,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发展,共同建立起一个相互依存,共同进步,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整个解题过 程注意,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A.中国的冶炼技术领先于世界B.早期国家形态己经出现C.冶炼技术受西方文明的影响D.铜器冶铸技术渊源流长5 .商朝时,一些宗教官员和行政官员的权力很大,如“巫”可通过占卜的方式参与王朝的决策,一些的“尹甚至可以适当情况下将商王放逐,暂时摄政。这表明商朝(
12、)A.受原始民主遗存的影响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C.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6 .左传中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土,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与这一记载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内外服制B.分封制C.礼乐制D.井田制7 .商朝是内聚型的社会结构,注重凝聚自身以形成方国部落联盟;西周的社会结构是较为开放的,更注重“分”,而不是“合这一变化()A.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B.形成了分散的方国联盟C.开启了多元一体的进程D.推动了权力的高度集中8 .下表是从西周到战国时期,“土”身份的变化。据此可知,这一变化()西周到春秋“土”特指卿大
13、夫以下的低级贵族,与国君、卿大夫有着 亲疏不等的宗法关系。战国“土”已与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 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A.推动了民间讲学的出现B.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C.使得宗法观念荡然无存D.造成了礼崩乐坏的局面9 .商鞅变法将过去“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开拓为240步一亩,重新设置出界,不许私自移动。这一做法()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直接壮大了秦的经济实力C.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赋役10 .下表为战国时期部分变法的概况。据此表可知,该时期()改革者部分内容李悝颁布法经,以“食有劳而禄有功
14、”为原则授予官职与爵位。吴起封君子孙传三世者即收其爵禄,优待为国报效的“战斗之士申不害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实行以“术为核心内容的君主集权统治。商鞅奖励军功,严肃军纪;废除世卿世禄制,普遍推行县制等。A.人才选拔成为变革核心B.诸侯争葡战争日趋激烈C.社会转型成为时代潮流D.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11 .中国古代的某位思想家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这一思想主张源于以下哪个流派()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12 .战国时期有思想家主张“不别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做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下列思想主张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 “事在四方,要
15、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B.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 “兼相爱,交相利”13 .公元前276年,楚国“复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拒秦”;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提出“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据此可知,郡的设立()A.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成为各诸侯国的普遍共识C.推动贵族政治的彻底崩溃D.为了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14 .秦朝建立后普遍推行户籍制度,凡男子均须向政府申报年龄,称为“书年”;至成年即载明于户籍,称为“傅籍”;人户迁居应经官府批准后登记,称为“更籍”。这一方式()A.不利于维护地方秩序的稳定B.标志着户籍制度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析 重庆市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