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1.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学案.docx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1.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1.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学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幽州台歌教学案备课:上课时间:签字: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的内容,熟读成诵。2、感受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并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重点: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 难点: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教学过程程序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预设意图一、【导】2分明确:反复朗读,体会感情;抓关键词,品味语千金市骨。燕昭王 成为明君圣主的 代表,黄金台也成 了明君圣主礼遇 贤才的象征。此钟言;读景组画,情景交融。那么今天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习陈子昂的登 幽州台歌1、作者简介后,有多少怀才不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梓洲射洪(今遇的文人,登上幽四川)人。因曾任右拾
2、遗,后世称陈拾遗。州台,凭古吊今,陈子昂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军事眼光的读并识记积累文感怀时世。今天,人,武则天当政时,契丹南侵,武则天派建重点学常识我们就来学习唐安王武攸宜出兵抗敌,任陈子昂为参军。诗代诗人陈子昂的人在军中因提出不同的作战策略受到降职处一首诗登幽州台分。一次,他登上幽州台,放眼河山,忽发歌!无穷感慨,写下了这首传世之作。2、写作背景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根据背景一 FiP 1天委派武攸(y0u)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假想-、k J了解作者及写作n匕旦. 目乐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为人轻率, 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 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
3、武不允。稍后,陈子自由朗 读,要求 读准字三、【读】朗读诗文,揣摩感 情昂又向武则天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 因此登上蓟北楼(遗址在今北京),慷慨悲吟, 写下了此诗。音,读得 流畅一学 生一齐读自译,不培养朗 读能力四、【译】3分3、结合朗读指导有感情朗读诗歌,并进行展钟读通处多媒理解诗意4、结合课下注解浅译全诗,并识记重点字义体帮助幽幽: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远大根据教师培养自怆然:悲伤的样子点拨,分 析作者情学能力五、【析】内容、情感探究六、【背】七、拓展延伸涕:眼泪5、题解:了解幽州台,理解幽州台的象征意 义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为战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年级 语文 下册 21. 古代 诗歌 幽州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