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概要.docx
《发展心理学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概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发展心理学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 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 心理学.1、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2)解择和测量个别般异3)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4)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膨响(5)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行为模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它包括外显的行为特质,也包含内隐的 心理特征。4,动作的发展规律:(1从上到下(2)由近及
2、远(3)由粗到细5、 语句发展:单词句一一双词句一一简单句、曳杂句6、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时间对象横断研究同一时间(一段很短的时间)不同年龄组纵向研究较长时间(一段很长的、持续的时间)同一群体7、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 成熟势力说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格。他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法因规定的顺 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2) 行为主义观行为主义发屣观认为发展是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3) 生的观点他认为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发展是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一切行为都是刺激、自然经验.主要是通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
3、识.c、社会经验。指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内在因素:陆者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脱离自我中心思维,在评价道德情境时会考虑更多的信息,能够理解到他人和臼 己有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道福判断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外在因素:班若年龄增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儿球会把自己的观点同他人的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观点有别于他人 的观点,对他人的观点也可以提出疑问和更改意见。这使得儿童摆脱权威的束缚.促进道德判断从他律向自律转变73、角色扮演儿童在道德问题的决策情境中,与他人交流观点,了解他人的感情和动机,从他人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74、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模型观点儿童道德认知
4、的发展遵循三个可预测的水平,分别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在前习俗水平,道德推理的前提是个体必须服务于自己的需要; 在习俗水平,道馅推理的基础是社会系统必须基于法律和规章:在后习俗水平,道德推理所基于的假设是每个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必须维持; 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划分为两个成分:社会观点和道德内容.方法两难故事发展阶段及表现水平和阶段社会观点道德内容前习俗水平(银务于自己的需要)阶段1他律道德儿童倾向于自我中心,认为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一样. 不能考虑他人的观点道德评价绝时化。道修规则只能由权威制 定,而且必须遵守阶段2个人主义,工具性目 的和交换儿氽理解他人有不同的需
5、要和观点,但不能设身处地 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当道德符合自身利益时才是有价值的。习俗水平(塞于法律和规黔阶段3人际遵从儿童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认为两人间的共识 比个人利益更重要集中于遵从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行为。遵 守规则是为了让在意的人恢优自己.阶段4法律和秩序从维持社会系统的角度来理解道德。个人需要没有维 持社会秩序重要道德的基础是泮守法律和履行费任。规则 适用于每个人,规则也是解决人际冲突的 正确途径。后习俗水平(每个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必须维持)阶段5社会契约人们可以采择社会系统内所有个体的观点,并非每个 人都与自己的观点或价值取向一致.道馆的基础是保护每个人的人权.法律是 用来保
6、护而不是限制人们的自由,可适时 改变。有害行为即便不是非法的,也是不 对的.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从个人原则公道性的角度来理解道德决策。每个人都 有其个人价值,理应受到尊或在超越法律之上有普遍的道德原则。生命 的意义高于一切。下列表格所列内容便于理解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水平阶段特点1的习俗道钝个体必须服务于自己的需要阶段1他律道德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阶段2个人享乐主义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涡足需要为准则2习俗水平社会系统必纳基于法律和规章阶段3人际遵从以人际和谐为准则,也称为“好孩子”取向阶段4法律和秩序以法律和秩序为准则3后习俗水平每个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必 须维持阶段5社会契约以社会契约为准则,
7、可适时修改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以普通的伦理原则为准则75、社会学习理论如何看到儿童的道德发展(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道第发展和其他行为一样,都是社会学习的产物,可以通过模仿榜样和观察模式而习得.观察 学习分为两种:(1 )直接的模仿和反模仿.即儿童受到榜样影响,当时或以后在环境有利的条件下更制榜样的行为,这是直接的模仿: 或者足儿童观察到榜样的行为与结果,作为种教训接受下来,以后知道自己不准做这类事,这是直接的反模仿。模仿或者反 模仿并不限于某个具体行为,也可以是一类行为。(2)抑制和抑制解除。如儿童看r持械杀人的影片后,对弟妹不再友好九 常常大发脾气。这个儿童虽然没有刻意模仿 电影里
8、的行为,但恢复了以前习得的同类行为。在这种情况卜,原先受到抑制的攻击行为被解除抑制。同样,他人的行为后果 可以抑制儿童产生同类行为。76、观察学习分两种:(1)直接的模仿和反模仿(2)抑制和抑制解除77、替代强化:别人所受到的惩罚或强化会影响儿童去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78、自我强化:个体已经建立了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当行为符合这个准则时,就奖励自己:违反规则时,就惩罚自己。这种 自我调节的模式无需依靠外界的强化79、婴儿期的亲社会行为一一分享,表现为(1)指向玩具或举起玩具以吸引父母的注意(2)将玩具递给父母(3)将玩具递给父母并与父母起玩80、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认知情感因素1、观点采
9、择能力得到发展:H、社会观点来择:b、情感观点采择2、道德推理能力得到发展3、儿童移情能力发展1、自我概念发展社会文化因素文化差异集体主义文化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优于个人主义文化强化言语强化的效果优于实物强化成人对利他行为的倡导和榜样行为81、社会观点采择:识别他人的想法、意图和目的82、佶感观点采样:识别他人的情感体验83、移情: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84、攻击:导致另一个体受到受害的行为85、攻击行为的分类(1)情感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2)敌意性攻击(指向人)和攻击性攻击(指向物)(3)个人推动的攻击和社会推动的攻击(4)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5)内隐攻击和外显攻击(6)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
10、86、攻击行为的发展理论提出者理论观点劳伦茨习性学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攻击的驱力来自内部,与外界刺激无关。防着个体攻击的 能量不断积累,必须借助r攻击行为或暴力活动得以周期性地释放。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儿生的攻击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学习过程包括4个机制:(1)获得机制:观察学习和直接学习:(2)启动机制:消极事件启动、诱发性启动和榜样启动;(3)保持机制:外部强化、不恰当的惩罚和替代行强化:(4)自我调节机制: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道奇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个体从面临某一社会线索到做出攻击反应的整个信息加工过程包括:1、译码过程(收集信息”2、解择过程(解理信息);3,寻求反应过程:
11、(考虑可选择的反应)4、反应决策过程:(选择反应)5、编码过程(执行反应)。87、请回答儿童攻击行为的年龄变化特征?(1)学前期无缘无故发脾气的现象公不断减少,4岁之后就比较少见了.(2)对攻击和挫折的报发性反应在儿童3岁后急剧增加。(3)攻击行为的缘起随年龄而变化。(4)攻击行为的形式也随年龄而变化。(5)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减少。88、如何减少儿童的侵犯行为?(1)宣泄法(2)消除强化源(3)创造非攻击性的环境(4)认知训练(移情训练、问题解决技能)89、试分析儿童学习动机的成份,并概述其发展趋势?(1)归属与爱的需要占重要地位,随年龄增长而由强变弱、由教师传向同伴:(2)认
12、知需要始终占主要地位,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由对学习过程的兴图向学习内容的兴趣过渡、由不分化到分化(三 年级人由具体到抽象、由狭窄向广泛地变化.(3)自我提高的需要是通过自己学习的成功,获得社会承认的某种地位的学习需要.这种需要是从中年级开始出现,并逐步成 为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学习需要.自我提高的学习需要的发展与儿童对学习的社会意义的认识水平有直接联系。90、简述小学儿童对权威态度的发展特点4岁以前将权威的要求看成自己的需要;(8) 5 7岁的儿童将权威看成是“必须服从的内在权力”;$岁儿童将权威看成一种相互关系,即自己必须服从权威,而权威也对自己有所帮助:(9) 9岁时开始认识到权威与地
13、位低的人有一样的权力,具有一种相互的关系:(10) 11-1 2岁时,开始考虑权威是在致基础上.建立的,与情境有美,而不是在什么方面都是权威。91、简述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4)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到初步比较客观的评价.92、中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1)出现成人感。a、成人麒是指中学生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的活动,要求独立,希里得到白算的体验.b、具体行为表现:凡事不再征求成人的意见,自己开始做主了;自己的心扉也不再向成人做开丁,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希
14、 果与他人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即平等的人际关系:反感成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视:出现了抗拒心理和行为.(2)自尊感增强.a、中学生希望别人尊亚自己,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一定的地位.b、当社会评价与个人需要相一致时他们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并容易出现沾沽向喜.c、当社会评价与个人需要不一致 时,他们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出现自暴自弃。(3)出现自卑感.a、自卑.感是指一种轻视自己、不相信自己、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一种自我体验。b、自卑感在初中阶段西芽。行为表现主要有丧失独立性、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掩饰自己的行为。93、试举例说明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同伴
15、关系是种相互平等的关系,在初中阶段,知心朋友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就比父母、师长的要大。同伴关系对中学 生心理发展有以下积极作用:(1)给他们以稔定撼和归屈感:(2)给他们以健康的娱乐场所:(3)使他们获得社交经脸:(4)使他们提高自己的宽容能力和理解能力;(5)给他们提供学习社会交往技术的机会:(6)给他们提供发展社会洞察力的机会(7)发展他们对集体的忠诚心:(8)使他们获得与异性相处的能力。d、平衡化。平衡是一个持续地追求更好状态的连续的过程。(5)维果淡基的心理发展观他认为发展大部分得益于由外向内,即个体通过内化从情境中吸取知识,获得发展。内化说是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 思想.8、 最近发
16、展区(ZDP):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用,是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 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困。因此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9、简述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目前较为综合的看法是,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顽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3)不平衡性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 展速率。4)个别差异不同的个体在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化的发展方面都存在个别差异,同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
17、面的成熟也不同 步。(5)发屣的关键期关健期通常.也称为敏感期。(6)发展的年龄特征10、简述毕生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毕生发展心理学是关于从妊娠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的核心假设是个体心理和 行为的发展并没有到成年期就结束,而是扩展到了整个生命过程(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2 )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3)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年龄、历史、非规范事件.1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因素后果遗传唐氏综合征、体征、心理行为如言i开能力、数字能力、空间能力、好奇心环境胎内环境母亲年龄偏小胎儿体重过轻、神经缺陷可能性增加母亲年龄偏大唐氏综合
18、征母亲服药胎儿畸形母亲吸烟早产的发生率、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高母亲饮酒胎儿酒精综合征母亲情绪影响胎儿大脑发育、身体鹿小、体痂差、神经过敏与偏执;流产早期经验早期经验剥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受阻生活环境忧郁、适应障碍、情绪与社会性方面的缺陷12、试述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是先天的东西,但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2)遗传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前提。(3)遗传是个体心理差异的物质基础(4)遗传只是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与速度。13、敏化效应:指以前的害伯体验、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的消极经历时,变得更为脆弱 14.遗传和环境的辨证关系(I)遗传
19、和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对于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如感知、动作、基本语言等)遗传和成熟的制约性 大.对于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能力、道德、情感等)环境和教行制约性大。(2)遗传规定了发展的可能范困,环境确定了发展的现实水平15、研究婴儿感知觉发展的方法(1)偏好方法(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这些研究方法能提供三方面的信息:(1)婴儿的知觉辨别能力:(2)耍儿的知觉偏好;3)婴儿的再认记忆的能力。1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年龄认知发展阶段特点0-2感知一动作阶段1、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2、客体永久性(10个月)3、自我与客体区分4、初步的因果关系认识2-7前运第阶段1、自我中心2、泛
20、灵论3、直觉性4、中心化5,缺乏可逆性6,不具备守恒7.现象学因果关系7-11具体运算阶段1,可逆性2、去中心化3、恒序列化和传递推理4、类包含12-形式运算阶段1、现实与可能之间的逆转2、语词符号的抽象逻辑3、经验归纳与假设检验4.命题内与命题间17、心理理论: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能够推测他人的意图和信念、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18、关于心理理论的解释(I)理论论:经验在心理理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经验通过不断为幼儿提供已有的心理理论所无法解择的信息,最终 引起儿童修止和改进该理论。2)模块理论: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不是获得某种关于心理表征的理论,而是某些与之有关的心理模块的连续成熟而获
21、得。(3)拟化理论:儿童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具有某种内省性觉知,并能够通过一种角色采择或拟化过程,利用这种觉知推论 他人的心理状态。19.智力理论提出者名称内容弗农层次结构论智力分为四个层次,由高到低是:第一层:一般因素(G);第二层次分为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操作和机械:第三层由几个小因素群构成,包括言语理解、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和手工操作: 第四层次为各种特殊因素加德纳多元理论智力由8种成分构成:言语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 认知自己的智力、认识自然的智力斯膨伯格三元结构理论1、成分理论:揭示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结构:有高级管理成分,操作成分,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心理学 概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