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2.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选择题1 .艾弗里将R型肺炎双球菌培养在含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得到了 S型肺炎双球菌,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说明这种变异是定向的B.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C.该实验不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将S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也能产生S型细菌解析:选B艾弗里实验中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 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只有加入DNA时,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这 说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该实验中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生物的变异都是不定向的; 仅将S型细菌的DNA
2、注射到小鼠体内,不能实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2.某实验甲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 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子代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没有放射性B.甲组子代没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有放射性C.甲、乙两组子代都有放射性D.该实验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解析:选C甲组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在子代噬菌体 中检测不到放射性,却标记的大肠杆菌能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使得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 乙组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DNA是遗传物质,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检测到放射性
3、,35s标 记的大肠杆菌能为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外壳提供原料,因此子代噬菌体也具有放射性。即该实 验不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3.假设用P、35s分别标记了一个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其中DNA由5 000个碱基 对组成,腺喋吟占全部碱基的3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不含标记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50个 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B.子代噬菌体中可以同时含有32P、3为C.该过程需要IO、个鸟喋吟脱氧核甘酸D.含32P与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 : 24解析:选D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酶、能量等,但模板是由噬菌体提供的;噬 菌体侵染
4、大肠杆菌时只有它的DNA进入细菌体内,在细菌体内噬菌体DNA进行复制和控制自 身蛋白质的合成(细菌提供原料),因此,子代噬菌体中只有两个噬菌体的DNA含有32p,而所有噬菌体的蛋白质都不含3吆;该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鸟喋吟的数量为2 000个,50个子代DNA 中有两个DNA分子各有一条链是原来DNA分子保留下来的,因此,合成50个子代DNA需要鸟 喋吟脱氧核甘酸的数量为2 000X49 = 98 000(个);含32P与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 2 : 48 = 1 : 24 o4.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TMVTMV放在水和苯酚中
5、振荡正常烟草a感染病毒未感染病毒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B. 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D. 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解析:选A从图示分析可知,TMV放入水和苯酚中后,RNA和蛋白质分离,A正确;通 过接种的方式,TMV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烟草细胞中,B错误;此实验不能看出V的RNA在烟 草细胞中进行了逆转录过程,C错误;此实验说明TMV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同 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没有主次之分,D错误。5.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 分别侵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
6、现型作出预测,见下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丙种:甲的DNA+乙的蛋白质1与甲种一致2与乙种一致3与丙种一致丁种:乙的DNA+甲的蛋白质4与甲种一致5与乙种一致6与丁种一致A. 2、 4B. 1、 5C. 2、 5D. 3、 6解析:选B以DNA为遗传物质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DNA注入 细菌中,指导合成相应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因此,当甲的DNA+乙的蛋白质组成的杂合噬 菌体侵染细菌时,其子代应表现为甲种噬菌体的性状;当乙的DNA+甲的蛋白质组成的杂合噬 菌体侵染细菌时,其子代应表现为乙种噬菌体的性状。6 .下列有关遗传物
7、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任何生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C.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不含DNA的生物,RNA是其遗传物质解析:选C 一切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均为DNA,故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o 根据遗传物质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每一种特定的病毒只具有 一种核酸。7 .某科研人员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实验鼠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活菌甲学鼠1生禁一鼠2死血液中分离叱活菌乙上契鼠4死 死菌乙鬻鼠3生A.从鼠2和鼠4体内能分离出活菌甲和活菌乙B.活菌甲是S型细菌,活菌乙是R型细菌
8、C.若将改为提取死菌乙的DNA与活菌甲混合注射给鼠2,实验结果不变D.活菌甲的细胞表面有糖蛋白构成的荚膜解析:选C根据题图可知,活菌甲不会导致实验鼠死亡,活菌乙可以导致实验鼠死亡, 甲是R型菌,乙是S型菌;鼠4仅被注射了活菌乙,因而不能从其体内分离出活菌甲,鼠2 体内可分离出活菌甲和活菌乙,A、B错误。S型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若将改为提取 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后注射给鼠2,在鼠2体内R型菌可转化为S型菌,实验结果不变, C正确。S型菌的表面有多糖类的荚膜,活菌甲是R型菌,没有荚膜,D错误。8.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转
9、化因子是S型菌的DNAB.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足以完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离D.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标记噬菌体解析:选B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能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A错误;艾弗里的 实验所提纯的DNA中仍然含有0.02%的蛋白质,因此不足以完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间接地将DNA和蛋白质分开,而不是完全分离,C错 误;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标记噬菌体,D错误。9. (2021 宜昌月考)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
10、确的是()A.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后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以确定噬菌体的遗传物质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不含32PC.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一样的,均可使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D.该实验也可以选择14C和l5N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DNA和蛋白质进行标记解析:选B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后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可以确定噬菌体的遗 传物质,A错误;由于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所以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找到2个含32P 标记的DNA,绝大部分不含却,B正确;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并不一样,搅拌的目的是让吸附在 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外壳与细
11、菌分开,离心可使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C错误; 用,4C和15N对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进行标记时,无法分清是蛋白质起作用还是DNA在起 作用,D错误。10.甲图所示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 变化,乙图所示是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蛋白质dS)蛋白质dS)上清液具有放射性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蜩上s型细菌y型细菌4射时向甲A.甲图中ab对应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B.甲图中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C.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沉淀物中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 复习 课时 检测 DNA 主要 遗传物质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