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 .会写“域、惯、圃”等1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真理、领 域、建树”等词语。教学要求褥 课时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己受到的 启发。(重点)3 .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 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重点)4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难点)2课时。5 .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事例,了解每个事 例都是按照“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发明或发现”的顺序来介绍的。第一课时数学目标1 .会写“域、惯、圃”等1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正确书写“真理、领域、建 树”等词语。2 .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 己受到的启发。教具准备课件。数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们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那你们知道科学 家们主要是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 舍等)2 .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 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 变成“! ”,找到真理。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题目:真理
3、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谁来谈谈你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理解?(学生 自由发言)3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相信同学们读过课文后,会对这 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设计意图: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提问,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1)叶永烈(19402020),著名小说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 作,笔名萧勇、久远等。以长篇小说及纪实类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代表作品有小灵通漫 游未来床头上的标签等。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 .识记新词。(出示课件2)W2领域司空见
4、惯花圃盐酸溅到石蕊魏国搜集蚯蚓出版阶段4 .理解词语。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出示课件3)司空见惯:现在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 容有恒心,有毅力。5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难读的句子。6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三细读课文,弄清脉络1 .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层次。2 .学生交流,划分段落,说明理由。(出示课件4)第一部分(第1、2
5、自然段):开篇点题,明确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然后对此观点稍作阐述,阐明它的实质。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列举了三个具体事例,证明开篇提出的观 点。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观点。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找到梳理课文结构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 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3 .教师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 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 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 决疑问,追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册 真理 诞生 一百 问号 之后 教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