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总结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总结及对策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调研报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总结及对策建议在经济势头发展强劲、计划生育有效实施、医疗体系不断完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人均寿命明显延长、死亡率逐年降低、生育率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如何积极应对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应对中国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还关系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随着国家、社会对老龄化问题认知的不断深入和重视,中国正从“未备先老”走向“边备边老”。本文以北京市居家养老为例,对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究。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2008年12月,北京市民政局等五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养老服务
2、机构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了“9064”的养老格局,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2014年,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14年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工作方案,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养老机构作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养老机构对社区托养和居家养老的辐射和拓展作用,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以及辅助器具租赁等服务。2016年出台了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明确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建设,指出由各区政府通过资源整合、置换、新
3、建、购买、租赁等方式提供服务设施,无偿交给企业和社会组织运营。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各社会组织及市场主体纷纷入驻社区,各街道开始建立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驿站,北京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随着政府支持和机构、市场的共同努力,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有了迅猛的发展。然而,目前由于人力、物力资本的限制,社区居家养老仍面临许多困境。01“规模不经济”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的社区养老驿站仍处于亏损状态,仅有少数机构处于略有盈余的阶段。社区养老驿站主要为社区老人提供家政服务、助餐、助浴、日托等服务。而当前,老年人需求较为强烈的服务是就餐、家政等服务,前往驿站的也大多是为了
4、理发、修脚、测量血压血糖的活力老人,这些老人对日托服务的需求并不强烈。驿站只有业务量达到一定规模,才有望达到收支平衡,但由于日托量有限,造成了床位浪费,服务机构的经济可持续性不强,长此以往,成本经营必然难以维系。02人力资本储备不足居家养老服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机构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人员。但在普遍的社会认知中,养老服务是一个“伺候人”的行业,其微薄的工资待遇和较低的职业社会声望使其员工流失率很高,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当前的从业人员主要是外来打工的四五十岁的农村妇女,或是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就连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也不愿涉足该行业。较低的人才储备,难以为行业的良性发展提
5、供有力保障。03政府主导功能错位社区养老服务运营的总体方向是政府主导,家庭、社会组织、企业共同参与。但在运营实践中,从服务项目设置到服务供给,再到项目评估,政府都表现出主导功能过强。在服务项目设置方面,运营商发现家庭保洁的需求较为普遍,服务群体较多,但政府认为保洁不是老年人最重要的需求,力推送餐、助行、助医等服务。政府对服务项目设计干预过多,导致各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同质性太强,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支持主要集中在服务成本方面,运营成本往往由社区居家养老机构承担。在后期监管环节,有些街道检查太过频繁,控制过于严格,过多干预居家养老的日常运行,致使服务效率偏低,产生
6、不必要的行政成本,限制了社会组织和运营商的发展空间。04老年人养老观念落后一方面,当前步入老年阶段的人群,大多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之前。受传统的节俭观念影响,很多老年人不愿意消费,舍不得花钱。他们认为家庭养老是常态,购买社会化养老服务并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虽然大多数老年人存在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客观需求,但难以形成主动购买养老服务的消费意愿。另一方面,由于老人对服务机构的信任度较低,例如陪同购物、代取药等涉及财产的服务利用率较低。05服务项目设计过程信息沟通不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设计、规划过程中缺少家庭和老年人个体的参与,主体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在服务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听取家庭和老年人的意
7、见,造成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对接出现偏差,承诺提供的服务项目很多,但真正提供给老年人的服务比较单一,部分养老服务供大于求。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完善路径01打破行政社区边界“规模不经济”主要源于业务量有限,服务成本过高,致使养老服务机构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为此,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要打破行政社区的边界,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对象,提高资源利用率。一方面,服务机构可以通过同时运营邻近多个站点,实现一套班子服务多个社区,从而增加业务量。另一方面,养老服务机构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合作,改变封闭的独自发展状态,积极探索不同机构之间的有效合作模式,通过整合各机构的资源来降低服务成本。努力平衡好老人养老需求和服务
8、商利润诉求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实现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02加强专业队伍的培训在养老机构内部,需要加大员工培训,建立完整护老员的培训体系,将培训与员工入职挂钩。在正式成为护老员之前必须经过培训并达到一定标准,方可入职,逐步实现从业人员的专业化。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依靠机构和专业化服务很难满足全部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要充分发挥社区的基础性作用,开发长寿时代的巨大红利,用赋能的方式鼓励“小老人照顾老老人”。一方面可以缓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老年人在发挥余热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同时,要提高养老院的工资待遇和职业社会声望,吸引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年轻人加入养老服务的行列。03理清政府
9、职责政府要理清自己的职责,扮演好规划者、监督者的角色。要充分发挥运营商的积极作用,引进社会工作理念,运用更加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做好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尊重老年人个性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细化市场需求,准确定位人群,开发适合不同个体的服务和产品,实现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运营环节,政府要充分给予运营商合理的发展空间,避免过度干预,要鼓励创新,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质。另外,政府需加大资金支持,合理设立专项补贴和补助奖励,以减轻服务商的运营成本压力。04加大宣传力度对于某些问题,需要通过社会的广泛宣传和教育才能改变固有的社会意识。因此政府和社区要加大社区居家养老的宣传力度,增加老人对居家养老的了解,帮助老人认识居家养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家庭、个人乃至社会对购买养老服务的看法,引导和鼓励老年人树立合理的社会化养老消费理念,唤醒或塑造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消费意识。另一方面也要鼓励老人的子女在孝敬老人方面适当消费,将老人的服务需求转化为家庭、子女的消费需求。05加强与老人及家庭的沟通在社区养老服务项目设计、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与老人及家庭成员的沟通,提高老年人的参与度。服务的流程设计应以服务需求评估为基础,一切服务配置应以需求评估为依据。服务运营商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事先进行需求评估摸底,及时跟踪和反馈老年人及家庭的需求动态,为老人提供切实所需的综合性服务。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