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控制新型逆变稳压电源的设计毕业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单片机控制新型逆变稳压电源的设计毕业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控制新型逆变稳压电源的设计毕业设计.pdf(1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
2、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 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3、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
4、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第一章 绪论 1.1 电源技术的发展概况 电力电子技术就是利用半导体功率开关器件、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对电气设备的电功率进行变换和控制的一门技术。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半导体器件,电子技术等的不断推陈出新,电力电子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对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被各国的专家学者称为人类社会继计
5、算机之后的第二次的电子革命,它在世界各国工业文明的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可能仅次于计算机。电源是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随着新的电子元器件、新电磁材料、新变换技术、新的控制技术的出现与应用,逆变电源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源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几个阶段:由磁放大式到硅二极管整流式,再到可控硅(晶闸管)整流式,直到发展到逆变式(开关式)。采用逆变技术,可使所设计的电源具有许多方面的优越性:1.可灵活地调节输出电压或电流的幅度和频率通过控制回路,我们可以控制逆变电路的工作频率和输出时间的比例,从而使输出电压或电流的频率和幅值按照人们的意愿或设备工作的要求来灵活地变化。2.可将蓄电池中的
6、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或其他形式的直流电,这样就不会因为交流电网停电或剧烈变化而影响工作。3.可明显地减小用电设备的体积和重量,节省材料在很多用电设备中,变压器和电抗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体积和重量,如果我们将变压器绕组中所加电压的频率大幅度提高,则变压器绕组匝数与有效面积之积就会明显减小,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明显地减小了。4采用逆变技术的电源还具有高效节能的优越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在许多应用交流电动机的场合,在其负载变化时,传统的方法是调节电动机的通电时间所占比例,这样电动机就会频繁地制动、起动。而电动机的起动、制动消耗的能量往往很大,如使用变频电源来调节电动机做功的量,则可节约很大一部分
7、能量。2)采用逆变技术的电源,其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小了,也即减小了铁心横面积和线圈匝数。变压器本身的损耗主要包括原、副边铜耗和铁芯损耗,铁 芯横面积和线圈匝数的大幅度减小也就大大降低了铜耗和铁耗。因此,采用逆变技术大大提高变压器的工作频率,使得变压器的损耗变得比工频工作时小得多,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3)传统的、采用工频变压器的整流式电源设备的功率因数一般在 0.5-0.8之间,这是因为其电流谐波成分和相移角都比较大。在逆变电源中,如果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能使输入电流的谐波成分变得很小,从而使功率因数约为 1,节能的效果非常明显。5.动态响应快、控制性能好、电气性能指标好由于逆变电路的工作
8、频率高,调节周期短,使得电源设备的动态响应或者说动态特性好,表现为:对电网波动的适应能力强、负载效应好、启动冲击电流小、超调量小、恢复时间快、,输出稳定、纹波小。6.电源故障保护快由于逆变器工作频率高、控制速度快,对保护信号反应快,从而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另外,现代越来越复杂的电子设备对电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负载要求,一个特定用途的电源,应当具有特定的负载性能要求和外特性,同时还应当具备安全可靠、高效、高功率因数、低噪音的特点,另外,无电磁干扰、无电网污染、省电节能也是我们应当认真考虑的设计要求。电源技术发展到今天,已融汇了电子、功率集成、自动控制、材料、传感、计算机、电磁兼容、热工等诸多技术领
9、域的精华,已从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成长为独树一帜的功率电子学。1.2 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 SimPower 的应用及其意义 为了大幅度地提高效率,在研制新型电源系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如下程序:首先提出一个新的设想,然后对其进行仿真以验证该设想的可行性,并验证其性能参数,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后,再进行硬件实现,这种方法已逐渐成为科研工作的一种主要模式。目前,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有:(1)取代人工解析分析,减轻设计劳动强度和重复性劳动。(2)提高分析速度、分析精度和分析广度。比真实电路实验可扩大研究范围,测得更多的数据,如元器件中的数值和波形,
10、研究系统性能受其变化的影响。(3)设计任务确定后立即做仿真,进行充分可行性论证后再订购贵重、特殊器件,既节省资金又缩短开发过程,提高产品的质量。用 PC 机仿真系统代替实验可大大减小元器件损坏引起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某些无法进行实地实验、艰苦和危险场合(如太空),只有通过仿真,才能进行全面的考察,故障的模拟,实基于单片机控制新型高效率正弦波逆变电路的设计与仿真际存在的非线性因素允许到什么程度。(4)减小初投资,一套仿真设备就是规模很大的实验室,可以做许多电路与系统产品的研究。常 用 的 仿 真 软 件 有PSPICE程 序(Personal Simulation Program WithInte
11、grated Circuit Emphasis)和 MATLAB 语言,PSPICE 程序是 Microsim公司出版的,是电子 CAD 中的电子模拟软件,其目的是在所设计的电路硬件实现之前,先对电路进行模拟运行,从而对硬件电路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PSPICE可提供时域仿真,又可提供频域仿真,能对电路的动态工作过程进行细致的仿真分析,可它缺乏控制系统的设计工具和分析手段,难于进行机电控制系统的仿真。MATLAB 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语言,易于实现很多控制系统的仿真,可以避免大量的时间用于编制仿真程序,随着 MATLAB软件推出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 SimPower,可
12、同时涉及控制和电路的混合系统的仿真,为电源的运行性能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可以说,利用 MATLAB 语言对所设计的电力电子设备进行仿真,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而且也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对电力电子产品的开发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1.3 本课题完成的主要任务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并掌握电力电子器件 IGBT 的原理和使用,并用电源的逆变技术设计出一台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新型高效率正弦波逆变电路,先用MATLAB语言的电力仿真工具箱SimPower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其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所设计的电源系统进行调试,故本课题的名字为:基于单片机控制新型高效率正弦波逆变电路的设计与仿真。本
13、课题所设计逆变电源的参数要求:(1)输入电压:市电三相电源 380VAC10;(2)输出电压:输出为单相 220VAC(有效值)、频率为 50Hz 的稳压电源;(3)输出功率:3KW,允许过载 10;(4)整机效率:设计目标为 90;(5)稳压精度:小于2。第二章 基本原理 2.1 IGBT 管的基本原理与特性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 IGBT,因为它的等效结构具有晶体管模式,所以称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于 1982年开始研制,1986 年投产,是发展很快而且很有前途的一种混合型器件。IGBT综合了 MOS 和 G
14、TR 的优点,其导通电阻是同一耐压规格的功率MOS 的 1/10,开关时间是同容量 GTR 的 1/10。在电机控制、中频电源、各种开关电源以及其他高速低损耗的中小功率领域,IGBT 有取代 GTR 和 VDMOS 的趋势。2.1.1 IGBT 的工作原理 1.IGBT 的结构 就 IGBT 的结构而言,是在 N 沟道 MOSFET 的漏极 N 层上又附加上一层 P 层的P N PN的四层结构。图 2-1(a)为 N 沟道 VDMOSFET 与 GTR 组合的 N 沟道 IGBT(N-IGBT)。IGBT 比 VDMOSFET 多一层P注入区,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P N结1J,使 IGBT 导通
15、时由P注入区向 N 基区发射少子,从而对漂移区电导率进行调制,使得 IGBT 具有很强的通流能力。简化等效电路表明,IGBT 是 GTR 与 MOSFET 组成的达林顿结构,是一个由 MOSFET 驱动的厚基区PNP晶体管,ffR为晶体管基区内的调制电阻。2.IGBT 的工作原理 N 沟道 IGBT 通过在栅极发射极间加阈值电压THU以上的(正)电压,在栅极电极正下方的P层上形成反型层(沟道),开始从发射极电极下的N层注入电子。该电子为P N P晶体管的少数载流子,从集电极衬底P层开始注入空穴,进行电导率调制(双极工作),所以可以降低集电极发射极间饱和电压。工作时的等效电路如图 2-1(b)所
16、示,在发射极电极侧形成N PN寄生晶体管。若寄生晶体管工作,又变成P N PN晶闸管。电流继续流动,直到输出侧停止供给电流。通过输出信号已不能进行控制。这种状态称为闭锁状态。为了抑制寄生晶体管的工作,IGBT 采用尽量缩小P N P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作为解决闭锁的措施。具体来说,P N P的电流放大系数设计在 0.5 以下 IGBT 的闭锁电流 IL为额定电流(直流)的 3 倍以上。IGBT 的驱动原理与功率 MOSFE 基本相同,为场控器件,通断由栅射极电压GEU决定。17 导通:GEU大于开启电压时,MOSFET 内形成沟道,为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IGBT 导通。导通压降:电导调制效应使
17、电阻onR减小,使通态压降减小。关断:栅、射极间施加反压或不加信号时,MOSFET内的沟道消失,晶体管的基极电流被切断,IGBT关断。2.1.2 IGBT 的特性与参数特点 1.IGBT 的伏安特性和转移特性 IGBT 的伏安特性如图 2-2(a)所示,它反映在一定的栅极发射极电压GEU与cI的关系。GEU越高,cI越大。值得注意的是,IGBT 的反向电压承受能力很差,从曲线中可知,其反向阻断电压BMU只有几十伏,因此限制了它在需要承受高反压场所的使用。图 2-2(b)是 IGBT 的转移特性曲线。当GEGE(TH)UU(开启电压,一般为36 伏)时,IGBT开通,其输出电流CI与驱动电压GE
18、U基本呈线性关系。当GEGE(TH)UU时,IGBT 关断。2.IGBT 的参数特点(1)IGBT 的开关特性好,开关速度快,其开关时间是同容量 GTR 的 1/10。IGBT 的开通过程是从正向阻断状态转换到正向导通的过程。开通时间ont定义为从驱动电压GEU 的脉冲前沿上升到最大值GEMU的 10%所对应的时间起至集电极电流CI上升到最大值CMI的 90止所对需要的时间.ont又可分为开通延迟时间()d ont和电流上升时间rt两部分。()d ont定义为从 10CEMU到 10CMI所需的时间,rt定义为CIcI从 10CMI上升至90CMI所需要的时间,如图2-3所示。图 2-3 IG
19、BT 的开关特性 IGBT 的关断过程是从正向导通状态转换到正向阻断状态的过程。关断时间offt定义为从驱动电压GEU的脉冲后沿下降到 90CEMU处起至集电极电流下降到 10CMI处所经过的时间。offT又可分为关断延迟时间()d offt和电流下降时间ft两部分。()d offT是从 90CEMU至 90CMI所需的时间;ft是指 90CMI下降至10CMI所需的时间,ft由1fit(由IGBT中的MOS管决定)和2fiT(由IGBT中的PNP晶体管决定)两部分组成。IGBT 的开关时间与集电极电流、栅极电阻以及结温等参数有关。随着集电极电流CI和栅极电阻GR的增加,其中GR对开关时间影响
20、较大。(2)IGBT 的通态压降低。在大电流段是同一耐压规格的 VDMOS 的 1/10 左右。在小电流段的 1/2 额定电流以下通态压降有负温度系数,因此 IGBT 在并联使用是具有电流自动调节能力。(3)IGBT 的集电极电流最大值CMI。在 IGBT 管中由GEU来控制CI的大小,当CI大到一定的程度时,IGBT 中寄生的 NPN 和 PNP 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栅极 G失去对集电极电流 Ic 的控制作用,这叫擎住效应。IGBT 发生擎住效应后,CI大、功耗大,最后使器件损坏。为此,器件出厂时必须规定集电极电流的最大值CMI,以及与此相应的栅极发射极最大电压CEMU。集电极电流值超过CM
21、I时,IGBT 产生擎住效应。另外器件在关断时电压上升率CEdUdt太大也会产生擎住效应。(4)IGBT 的安全工作区比 GTR 宽,而且还具有耐脉冲电流冲击的能力。IGBT在开通时为正向偏置,其安全工作区称为正偏安全工作区 FBSOA,如图 2-4(a)所示,IGBT 的导通时间越长,发热越严重,安全工作区越小。IGBT 在关断时为反向偏置,其安全工作区称为反偏安全工作区 RBSOA,如图 2-4(b)所示,RBSOA与电压上升率CEdUdt有关,CEdUdt越大,RBSOA 越小。在使用中一般通过选择适当的 UCE 和栅极驱动电阻控制CEdUdt,避免 IGBT 因CEdUdt过高而产生擎
22、住效应。图 2-4IGBT 的安全工作区(5)IGBT 的输入阻抗高,可达 1091011 欧姆数量级,呈纯电容性,驱动功率小,这些与 VDMOS 相似。(6)与 VDMOS 和 GTR 相比,IGBT 的耐压可以做得更高,最大允许电压 UCEM可达到 4500 伏以上。(7)IGBT 的最高允许结温为150。VDMOS 的通态压降随结温升高而显著增加,而 IGBT 的通态压降在室温和最高结温之间变化很小,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2.1.3 IGBT 的保护 IGBT 与电力 MOSFET 管一样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容易造成静电击穿,故在存放和测试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IGBT 作为一种大功率电力电
23、子器件常用于大电流、高电压的场合,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以防器件损坏显得非常重要。(1)过电流保护 IGBT 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对于正常过载(如电机起动、滤波电容的合闸冲击以及负载的突变等)系统能自动调节和控制,不至于损坏 IGBT。对于非正常的短路故障要实行过流保护。通常的做法是:切断栅极驱动信号。只要检测出过流信号,就在 2us 内迅速撤除栅极信号。当检测到过流故障信号时,立即将栅压降到某一电平,同时启动定时器,在定时器到达设定值之前,若故障消失,则栅压又恢复到正常工作值;若定时器到达设定值时故障仍未消除,则把栅压降低到零。这种保护方案要求保护电路在12 s内响应。(2)过电压保护 利用缓冲电
24、路能对 IGBT 实行过电压抑制并抑制过量的电压变化率 dU dt。但由于 IGBT 的安全工作区宽,因此,改变栅极电阻的大小,可减弱 IGBT 对缓冲电路的要求。然而,由于 IGBT 控制峰值电流能力比 VDMOS 强,因此在有些应用中可不用缓冲电路。(3)过热保护 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 IGBT 的壳温,当超过允许温度时主电路跳闸以实现过热保护。2.2 逆变技术及其原理 通常,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过程叫做整流;完成整流功能的电路叫做整流电路。与之相对应,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过程叫做逆变,完成逆变功能的电路则称为逆变电路,而实现逆变过程的装置叫做逆变设备或逆变器。现代逆变技术就是研究现代逆变电
25、路的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的一门科学。这们学科是建立在工业电子技术、半导体器件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半导体变流技术、脉宽调制(PWM)技术、磁性材料等学科基础之上的一门实用技术。2.2.1 现代逆变技术的分类 现代逆变技术种类很多,其主要的分类方式如下:1.按逆变器输出交流的频率,可分为工频逆变(5060Hz)、中频逆变(400Hz到十几 KHz)、高频逆变(十几 KHz 到 MHz)。2.按逆变器输出的相数,可分为单相逆变、三相逆变和多相逆变。3.按输出能量的去向,可分为有源逆变和无源逆变。4.按逆变主电路的形式,可分为单端式、推挽式、半桥式和全桥式逆变。5.按逆变主开关器件的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控制 新型 稳压电源 设计 毕业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