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pdf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pdf(9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关于印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 2010-12-07 14:47 来源:环保部 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湖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为指导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和农业部联合编制了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黄河中上游、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巢湖和滇池 8个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以下简称“规划大纲”)(见附件一至八),现印发给你
2、们。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规划大纲的要求,结合本省(区、市)具体情况,以水质改善为核心,依据各流域“十二五”水环境治理目标,制定优先控制单元综合治理方案,组织骨干工程项目并明确责任主体,协助做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请各省(区、市)参照规划大纲的要求按流域编制本辖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力争于 2010 年年底前完成本省规划编制工作。联系人: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 王谦 联系电话:(010)66556263 传真:(010)66556264 附件:1.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2.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
3、大纲 3.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4.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5.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6.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7.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8.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水利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 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主题词:环保 流域 规划 大纲 通知 抄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湖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
4、省、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局)、农业厅(委、局、办),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水务局,重庆市建委、市政管委,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部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水利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水利部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水利部海河流域水资
5、源保护局、水利部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水利部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国家给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附件一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2010 年 11 月 目 录 前言.1 一、规划实施评估和现状分析.2 (一)规划项目完成情况.2 (二)规划任务措施评估.2 (三)总量目标完成情况.3 (四)水环境状况.3 (五)水环境问题初步判断.4 (六)经验总结.6 (七)对深化评估工作的要求.7 二、“十二五”水环境形势分析.7 (一)城市快速发展对流域水质改善造成压力.7 (二)南水北调东线
6、通水提出更高水质保障要求.7 (三)粮食增产需求给水环境保护带来挑战.7 (四)洪泽湖水生态安全保障需进一步加强.8 (五)苏北沿海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隐患.8 三、“十二五”规划总体设计.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9 (三)总体思路.10 (四)分区体系.11 (五)目标指标.14 四、优先控制单元.15 I (一)汾泉河漯河周口控制单元.16 (二)贾鲁河郑州开封控制单元.17 (三)颍河周口控制单元.18 (四)涡河开封周口控制单元.20 (五)淮河干流淮南控制单元.21 (六)涡河亳州控制单元.22 (七)淮河干流蚌埠滁州控制单元.22 (八)沱河淮北宿州控制单元.23
7、 (九)洙赵新河菏泽控制单元.24 (十)东鱼河菏泽控制单元.26 (十一)梁济运河济宁控制单元.27 (十二)南四湖济宁湖东控制单元.28 (十三)南四湖微山控制单元.30 (十四)南四湖枣庄控制单元.31 (十五)邳苍分洪道武河山东临沂控制单元.32 (十六)京杭运河徐州控制单元.34 (十七)奎河徐州控制单元.35 五、重点任务.36 (一)保障饮水安全.36 (二)继续推进南水北调东线治污.37 (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38 (四)完善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39 (五)开展农业源污染防治试点示范.39 II (六)保障湖泊水体生态安全.40 (七)完善环境监督监测体系.40 六、规划项目
8、及投资.41 (一)规划项目类型.41 (二)项目优化要求.43 (三)项目资金来源分析.45 七、项目效益分析.46 (一)治污效益.46 (二)目标可达性分析.47 (三)风险分析.47 八、政策措施.47 (一)政策保障.48 (二)组织保障.48 (三)技术保障.49 九、任务分工与进度安排.50 (一)任务分工.50 (二)进度安排.53 十、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54 (一)流域资料收集与分析.54 (二)重点领域资料收集与分析.56 附表 1 规划范围表.58 附表 2 控制单元划分表.60 附图 1 规划控制单元示意图.66 前 言 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始于淮河。淮河流域包
9、括河南、安徽、山东、江苏4 省的 35 个地市、222 个县(县级市、区),流域面积 27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8 亿。“十一五”期间,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流域内-III 类水质断面数量显著提升,劣 V 类断面数量有所下降,流域水质总体改善。同时,突发性环境事故时有发生、城镇污水处理厂治污效率不高、基层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以下简称规划大纲)认真总结淮河流域三个五年规划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成果和成功经验,明确在“十二五”期间将氨氮污染防治作为核心任务,发挥优先控制单元的辐射作用,以
10、重要支流和重点城市水污染防治为抓手,通过工程、监管、政策等多项综合手段,使淮河流域的有机污染得到基本解决,促进流域水质全面改善。规划大纲将淮河流域划分为 7 个控制区、54 个控制单元,综合考虑污染排放、水体水质、敏感水域、风险管理等因素,将贾鲁河、涡河、南四湖、奎河等重点水体的 17 个控制单元作为淮河流域“十二五”治污的优先控制单元;将郑州、蚌埠、济宁、徐州等 11 个城市作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城市;重点改善跨界水体、一级支流和重点城市水质,保障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安全,保障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 规划实施评估和现状分析 淮河流域共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河南
11、 4 省的 35 个地市、222 个县(县级市、区),规划范围详见附表 1。)规划项目完成情况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共安排了 655 个项目,计划投资 306.65 亿元。截至 2009 年,已完工项目 492 个,占 75.1%;调试阶段项目 28 个,占 4.3%;在建项目 97 个,占 14.8%;前期阶段项目 22 个,占 3.4%;未启动项目 16 个,占 2.4%。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的项目完成率分别为 71.8%、71.1%、58.2%及 89.5%。按照项目类型实施进展,工业治理项目进展较好,完成率 87.7%;其次是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完成率 64.8%;较差
12、的是重点区域污染防治项目,完成率为 59.1%,项目完成进度较慢。)规划任务措施评估 淮河流域“九五”水污染防治规划以来,四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的要求,积极落实各项规划任务。各省按照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有关规定,认真开展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和水质监测工作,制定了饮用水水源污染应急预案。其中,山东和江苏严格控制污染,有效改善了南水北调东线水源水质;河南制定了河南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2008-2020)。加强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达到全流域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各省的污水集中处理率均达到70%以上。各地强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关闭、取缔了一大批化肥、造纸、皮革
13、等重污染企业,2 山东出台了更为严格的造纸行业地方排放标准,河南制定实施了造纸、合成氨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出台了化肥、造纸、皮革、硫酸等行业水污染治理技术规范。江苏、山东等地积极开展了洪泽湖生态安全评估、南四湖人工湿地建设等工作。山东以“治用保”理念为指导,打造了水污染防治新体系。)总量目标完成情况 2008年,淮河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 90.5万吨,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了 13.1%,已完成“十一五”总量控制目标的 86.2%。其中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分别排放化学需氧量 22.9 万吨和 67.6 万吨,较 2005 年分别削减了 11.9%和 12.4%。江苏已超额完成“十一五”总量
14、控制目标,山东、河南和安徽分别完成了 68.2%、57.2%和 41.4%。2008 年,全流域氨氮排放量为 11.2 万吨,在 2005 年基础上削减了 20.2%,已完成“十一五”总量控制目标。其中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分别排放氨氮 2.8 万吨和8.4 万吨,较 2005 年分别削减了 37.0%和 12.7%。江苏、山东、河南三省已完成总量控制目标,安徽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水环境状况 按照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河流断面总氮不参评),2009年,86 个国控断面中 II-III 类水质断面占 24.4%,IV 类占 37.2%,V 类占 15.1%,
15、劣 V 类占 23.3%;全流域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逐年下降,水质较“十一五”初期明显改善。淮河流域“十一五”规划的 21 个跨省界规划断面评价结果显示,3 与 2005 年相比,达 III 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了 14%,V 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了24%,跨省界断面的超标率从 2005 年的 52%下降至 2009 年的 38%。淮河流域“十一五”规划在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区设置了 35 个断面(其中 11 个断面有各年连续数据),2005-2009 年,南水北调东线沿线水质有所改善,劣V 类水质断面比例自 54%下降到 23%;I-III 类、IV 类水质断面逐年增加。按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
16、规划的水质目标进行评价,2005-2009 年各年度水质超标率分别为 85%、77%、77%、82%、85%,尚不能满足调水要求。)水环境问题初步判断 氮成为首要污染因子 2009 年丰、平、枯水期氨氮超标的国控断面比例分别为 14.0%、26.7%和 32.6%,超标倍数多在 1-3 倍,最大超标倍数达到 10 倍以上。氨氮已成为淮河流域的首要污染因子,主要分布在南水北调东线以及沙颍河、涡河、沱河、奎河等区域。资源总量匮乏,时空分布不均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 794 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总量仅为 441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仅 417 立方米,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5 左右,属于
17、严重缺水地区。另一方面,淮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降水变化大,年内降水分布也极不均匀,污染水体随洪水下泄易引发污染事故。水资源区域分布与流域人口和耕地分布、矿产和能源开发等生产力 4 布局不匹配,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协调。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部分淮北河流生态用水严重缺乏。业结构不尽合理,污染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淮河流域化工、造纸、饮料、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主要污染行业产值约占流域工业总产值的 1/3,但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流域工业源排放量的80%和 90%,结构性污染依然突出。流域内行业排放标准不统一,区域间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水平、环境监管能力有明显差距,再生水回用率总体
18、偏低,部分地区存在直排、超标排放现象。镇生活污染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效率低 淮河流域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量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已成为主要污染来源,其中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占工业与生活排放总量的 75%以上。尽管近年来流域内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有所提高,但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滞后,生活污水收集率不高,污泥无害化处理水平低,成为制约城镇水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分水源地水质超标,饮水安全亟待加强 截至 2007 年底,淮河流域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274 个,服务人口约 3600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不到位,153 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未获批复。22个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上游来水水质劣于 III
19、类,72 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存在超标现象,约 950 万城镇人口存在饮水水质安全隐患。5 分水系污染严重,跨界污染纠纷有待解决 2009 年,沙颍河、涡河部分支流,南四湖湖区及周边河流,萧濉新河-沱河、包浍河、奎河以及沭河等部分水体水质污染严重,水质类别均为劣 V 类,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其中南四湖入湖支流的氨氮污染最为突出,超标倍数达 36.7。奎河(苏-皖)、包浍河(豫-皖)、萧濉新河-沱河(豫-皖)、邳苍分洪道(鲁-苏)等河流的跨界纠纷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经验总结 淮河流域的治污历程已成为中国水污染治理史的缩影。1995 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流域性水污染防治法
20、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不久又专门成立了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明确治污责任,淮河四省与环保部签订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制定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极大提高了各地流域污染防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纵观淮河流域三个五年计划,积累了丰富的流域治污经验。关停和取缔了数千家污染严重的“十五小(土)”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卓有成效;建成各类饮水工程,解决了几百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困难;实现流域内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大幅提升;环保、水利部门设置了上千个水体和排污口监测点,建立了密集的流域水质监测网络;多数重点源安装了
21、在线监控系统,建立起有效监管企业排污行为的监控网络;水污染事故发生频率逐年显著下降。与1995 6 年相比,淮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对深化评估工作的要求 淮河流域各省需全面评估“九五”以来的治理成效、进展和问题,具体包括:(1)评估“十一五”规划项目与资金落实情况,明确“十二五”项目设计与资金保障方案;(2)全面评估治污措施成效,分析环境监管的问题及需求;(3)评估环境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情况,筛选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机制。“十二五”水环境形势分析 )城市快速发展对流域水质改善造成压力 “十二五”期间,在“东部开放、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淮河流域城镇化速度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污染问题将更加尖锐
22、,给淮河流域水质改善带来压力。)南水北调东线通水提出更高水质保障要求 为实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2013 年全线通水,要求输水干线规划区各控制断面均稳定达到 III 类水质。目前,沿线水质部分处于 IV 类甚至劣 V 类,距离通水水质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粮食增产需求给水环境保护带来挑战 淮河流域是我国商品粮生产三大基地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2009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中提出,淮河流域是我国小麦、玉米和稻谷的优势产区,是该规划的核心区之一。淮河流域的粮食产区多存在地表水开发潜力小、地下水超采严重的问题,粮食增产需求进一 7 步加
23、剧了水资源的开发力度,给水环境保护带来挑战。)洪泽湖水生态安全保障需进一步加强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备用水源地,洪泽湖生态安全保障面临较大压力,湖泊面积缩小,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湿地资源退减;生态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湖泊富营养化加剧,成子湖出现水华;污染事故频繁出现;下游水源地及南水北调输水安全存在隐患。)苏北沿海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隐患 2009 年,国务院批准苏北沿海开发规划,将在这一区域建设大型物流园区、港口,布设钢铁、石化、医药、能源、材料、新型装备、农副产品和海洋产品加工基地等项目,海洋生态保护压力陡增。随着苏北沿海区域污染物产生量的增加,以及南水北调东线沿线的大部分污水通过
24、截污导流工程排入附近海域,给海洋生态环境特别是滨海湿地带来隐患。“十二五”规划总体设计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重点保障全流域饮水安全和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安全,改善淮河干流和重要支流水质,提高功能区达标率,基本解决淮河流域氨氮污染突出的问题,缓解跨界污染纠纷。海陆兼顾,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防治结合,确保淮河流域水环境安全。8 )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流域治理以区域治理为依托,区域治理与流域治理相结合。识别优先控制单元,重点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东线、跨界水体和重点城市水环境质量,保障洪泽湖、南四湖生态安全。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流域水污染共性问题,提出总体要
25、求,明确重点任务,大力推进全流域水环境治理。防治结合,分类指导。要坚持源头和全过程预防,从单纯改善水环境质量转变为水质改善与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有机结合。既要在全流域推进污染源头治理,切实控污减排,减轻对水环境的压力;又要积极实施预防手段,彻底消除环境安全重大隐患,防止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综合手段,统筹治理。全面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根据实际需求建立严格的淘汰和准入机制;在继续增加污水处理厂规模的同时,完善雨污分流配套管网、污水厂升级改造、污泥处置等相关设施建设,大幅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将农业源污染预防和治理引入到重点湖泊生态安全保护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重点 流域 水污染 防治 十二 规划 编制 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