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基础题型重点知识归纳.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地理基础题型重点知识归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基础题型重点知识归纳.pdf(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高中地理基础题型重点知识归纳 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下图为城市布局与等高线图(布局合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P 处设一钢铁厂,此处不可能位于()A.印度半岛 B.我国东南沿海 C.西欧平原 D.地中海沿岸(2)Q 处是一家印染厂,河流的方向可能为()A.西南东北 B.东北西南 C.东南西北 D.西北东南 答案:B B【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若 P 处设
2、钢铁厂合理,则该地最不可能为我国东南沿海。我国东南沿海夏季盛行东南风,钢铁厂布局在P 处,会对居民区造成污染。2 故选 B。(2)印染厂应位于河流下游,以减轻城市的水污染。若 Q 处是一家印染厂,则河流的方向可能为东北西南。故选 B。2、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简称酉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出渝达鄂、湘、黔的重要门户。酉阳县面积 5173 平方千米,户籍人口 85.64 万人,旅游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2016 年该县城镇化率为 32.2%,为重庆市城镇化率最低地区。下图为酉阳县县城俯瞰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酉阳县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科技发达
3、B.县域面积大 C.土地廉价 D.自然资源丰富(2)酉阳县城镇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有()城镇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少 城镇土地有限,房价高 农村基础设施较完善 逆城市化现象显著 A.B.C.D.答案:D A【提示】3 城乡区位分析 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酉阳县的区位分析。(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进程和特点。【解答】(1)分析材料可知,酉阳县位于重庆东南部的山区,当地旅游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丰富是酉阳县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故选 D。(2)酉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城镇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少,酉阳县面积 5173 平方千米,户籍人口
4、 85.64 万人,城镇土地有限,房价高,正确。酉阳县经济欠发达,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错误。故选 A。3、下图为山东省城市化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时段中,山东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A.19972003 年 B.20032006 年 C.20062012 年 D.20122019 年 4 (2)推动山东省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交通条件的改善 B.城市规模的扩大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人口总数量的增长 (3)在山东省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A.生态环境随之不断优化 B.所有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 C.区域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 D.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
5、水平同步提高 答案:B C C【提示】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B(2)C(3)C 5 4、为解决大城市停车难问题,“智慧停车”悄然兴起。“智慧停车”是指将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城市停车位服务,实现停车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一体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导致我国城市停车难的主要原因是()A.汽车拥有量增长过快 B.城市土地供应不足 C.共享单车投放量过大 D.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2)“智慧停车”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A.GPS、RSB.RS、GISC.GIS、GPSD.GIS、GPRS 答案:A C【提示】城市化的利弊 3S 技术(地
6、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5、“卧城”一般指以居住为主要职能的卫星城,也称“睡城”,其特点是与母城距离较近且位于通往母城的主要交通干线上,城内居民大多是母城的通勤职工,每天沿交通线作钟摆式流动。下图为某大城市的卫星城昼夜人口6 变化图。图中四地最可能为“卧城”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昼夜人口变化反映的是城市人们空间活动的变化。卧城的人们应该是昼少夜多,因为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休息,应该是乙处。故选
7、B。6、2019 年北京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86.6%,出现“逆”城市化。2017 年国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2019 年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通州。下表为 20112019 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化,下图为不同年份北京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常住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 (1)由图表中数据推测()A.19902019 年中心区人口大量迁往郊区 B.20112019 年间北京市常住人口不断增加 C.19902010 年北京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 D.2000 年以来北京的环境质量不断恶化(2)近年来,北京“逆”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A.社会经济发展 B.政府政策推动 C.对外交通发展
8、D.乡村条件改善(3)“逆”城市化对北京的影响()A.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B.城际交通建设速度减缓 C.缓解城市人口老龄化 D.北京房价得以最终遏制 答案:C B A【提示】8 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城市化的利弊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化进程和特点。(3)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化的利弊。【解答】(1)19902019 年中心区人口略有升降,小幅度变化,A 错。由表格中的数据得知,20112019 年间北京市常住人口先增后降,B 错。19902010 年中心区人口少量减少,郊区人口快速增长,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C 对。2000 年以来北
9、京的环境质量有一定改善,D 错。故选 C。(2)结合材料,2017 年国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由表可知,北京人口从 2017 年开始减少,北京“逆”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政府政策推动,B 对。故选 B。(3)2017 年国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2019 年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通州,会导致北京产业结构优化,A 对。城际交通建设速度不会减缓,加剧城市人口老龄化,北京房价不会得到遏制,BCD 错。故选 A。7、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如图为描写我国山水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以下问题。9 (1)画中描绘的景观与风力作用关系密切的是()A.B.C.D.(2)与画中描
10、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无关的是()A.气温较高 B.降水较多 C.碳酸盐为主的岩石成分 D.茂密的亚热带丛林 (3)山体岩石坚硬、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推测合理的是()A.岩浆冷却较快 B.在地表形成 C.山体经过强烈的上升作用 D.形成时气体挥发快 答案:C D C【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风沙地貌 喀斯特地貌 10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解析:(1)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塑造。(2)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成因。(3)本题考查外力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解答】(1)是青藏高原,冰川作用为主,多“U”型谷,A 错;为桂林山水,有名的
11、喀斯特地貌,B 错;为黄土高原,受风力作用堆积而成,C 正确;是江南水乡,流水作用为主,D 错。故选 C。(2)形成喀斯特地貌应具备湿热的气候和可溶性岩石,茂密的亚热带丛林与其成因无关。故选 D。(3)题干所描述的岩石为侵入性岩浆岩花岗岩,岩浆侵入岩石圈,缓慢冷却,有较大结晶颗粒,质地坚硬,后地壳上升,表层风化、侵蚀剥离,露出地表,形成高大山脉山体。故选 C。8、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 (1)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的甲图中 PT 线是()A.和B.和C.和D.和(2)图示河流凸岸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流水的()A.侵蚀作用 B.搬运作用 C.溶蚀作用 D.堆积作用 答案:A D【提
12、示】流水地貌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河流在凹岸侵蚀,河床较陡,凸岸沉积,河床坡度较缓。乙图所示地形剖面,T 岸较陡,位于凹岸,P 岸位于凸岸。对应的甲图中 PT 线是和,A 对。故选 A。(2)图示河流凸岸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流水的堆积作用,所以有堆积物存在,D 对。故选 D。9、“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桂林及其周边地区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桂林山水北起兴安,南到阳朔,有100 多千米的山水风光,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区。这里山奇水秀,风光绚丽,人们将其自然景观总
13、结为“四绝”,即簪山、带水、幽洞、奇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2 (1)“簪山”地貌类型指的是()A.石钟乳 B.石笋 C.石芽 D.峰林(2)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交通运输建设,主要是因为喀斯特地貌()A.地形崎岖,地表破碎,多地下暗河,地质条件复杂 B.地势高,气候寒冷,多高寒荒漠和多年冻土区 C.山高谷深,山河纵列 D.河流纵横,沼泽广布 答案:D A【提示】喀斯特地貌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喀斯特地貌的地表形态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了喀斯特地貌对交通运输建设影响。【解答】(1)在石灰岩地区,由于流水的长期侵蚀、溶蚀,形成一系列圆筒形或圆锥形的石峰,一般高达 100 米以上,远望如林,
14、称为峰林,“簪山”地貌类型指的是峰林。故选 D。(2)喀斯特地貌区由于受侵蚀作用强,地形崎岖,地表破碎,多地下暗河,地质条件复杂,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13 故选 A。10、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下图为新疆的部分地貌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 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 C.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2)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A.流水堆积 B.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 D.断裂下陷 答案:A B【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风沙地貌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
15、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答】14 (1)吐鲁番盆地为典型的地堑盆地,由岩层断裂下陷而成;天山山脉绵延数千千米,为褶皱山,其形成与地壳运动有关。故选 A。(2)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结果,一般出现在风力较大的地区。故选 B。11、“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读雅丹景观图,完成下题:(1)构成图中雅丹地貌的岩石属于()A.变质岩 B.喷出岩 C.侵入岩 D.沉积岩(2)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16、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 答案:D C【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风沙地貌 15 解析:(1)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故构成图中雅丹地貌的岩石属于沉积岩(2)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该地貌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作用 故选:【解答】(1)(2)12、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地貌广泛分布于()A.广东 B.吉林 C.四川 D.新疆(2)这种地貌的成因是()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 答案:
17、D 16 A【提示】风沙地貌 解析:(1)本题考查风沙地貌。(2)本题考查风沙地貌。【解答】(1)图示地貌为风蚀蘑菇,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D 正确。故选 D。(2)读图可知,该地貌为风蚀蘑菇,这种地貌的成因是风力侵蚀。故选 A。13、呼伦贝尔草原区发育有风蚀坑,由进风口、坑底、坑侧壁、坑后积沙区等部分组成。风蚀坑在固定阶段坑底会有植被发育,放牧活动可能会加速风蚀坑消亡。下图为风蚀坑景观。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伴随着风蚀坑发育,该地区可能出现()17 A.石漠化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2)风蚀坑底部发育植被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昼夜温差小,坑侧壁夜晚易形成水滴,流入
18、坑底 B.坑底风力较小,植被发育 C.草原区降水多,植被发育 D.坑底较深,地下水埋藏浅(3)放牧活动可能加速风蚀坑消亡的原因,正确的是()A.牲畜踩踏坑底,沙土紧实 B.牲畜破坏植被,风蚀作用增强 C.牲畜阻拦进风口,风力减弱 D.牲畜踩踏坑恻璧,坑璧坍塌 答案:C D D【提示】风沙地貌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8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该地为呼伦贝尔草原区,伴随风蚀坑发育,地表物质更为松散,风力作用增强,风沙活动频繁,最可能造成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石漠化多出现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地气候干早,沼泽化可能性小,盐碱化多与不合理的灌溉
19、方式有关。(2)该地昼夜温差大,坑侧壁夜晚易形成水滴,流人坑底;该地较为干旱,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为水分条件,与风力关系不大;该地整体降水少,且坑底降水与其他地区差别不大;坑底较深,地下水埋藏浅有利于植被发育。(3)风蚀坑的消亡原因有:牲畜踩踏坑侧壁使坑壁坍塌,也可能由于坑内植物不断发育,促使风沙沉积,使坑逐渐被填平。牲畜踩踏坑底,不会使坑消亡;牲畜破坏植被,风蚀作用增强,更有利于风蚀坑发育。14、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2020 年,首位度超过 20的省会城市共有 4 个,分别为西安(32.
20、77%)哈尔滨(31.43)成都(25.02%)武汉(21.34%)。西安成为最大“黑马”,以 32.77的首位度、10 个百分点的升幅(近 10 年),“双料”领跑千万人口省会城市。20172019 年,西安落户政策两年七次升级调整,新增人口接近 110 万。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西安首位度升幅高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经济发展迅速 B.为吸引人才,放宽户籍政策 C.对外联系便捷 D.第三产业发达,吸引流动人口 (2)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流动的速度有所减慢,可能是因为()A.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降低 B.东部地区限制人口流人 19 C.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D
21、.中西部地区工作机会增多 答案:B D【提示】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15、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推力是()A.生活成本低 B.发达的经济条件 C.广阔的发展空间 D.发展空间小 20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是()A.缓解人地矛盾 B.缓解了住房压力 C.促进经济发展 D.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D C【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1)从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角度进行分析,人
22、口迁移是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方向为山区流向平原;农村流向城市;贫困区流向发达地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为有效调整了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对城市发展、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改善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但盲目、无序流动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解答】(1)中小城市中生活成本低属于人口迁入城市的阻力,发展空间小属于推力;一线城市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达的经济条件属于拉力。故选 D。(2)人口迁移,大多数属于劳动力的迁移,大量的劳动力迁入会促进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同时迁入人口的增多易造成环境破坏。21 故选 C。16、2011 年 3 月 1 日起,俄罗斯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
23、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 6%的薪水。性别比为平均每 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图 1 示意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 2 示意世界四个区域人口性别比曲线(含预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影响图 1 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交通 D.矿产(2)图 2 中符合俄罗斯人口特征及成因的是()A.工业结构导致女性就业多 B.重男轻女的观念得到转变 C.女性平均寿命普遍高于男性 D.二战期间男性人口大量减少 答案:A D【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22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
24、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俄罗斯所处纬度高,气温低,从图 1 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的南部地区,所以气温是影响其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故选 A。(2)性别比为平均每 100 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根据所学知识,二战期间,为抵抗法西斯侵略,俄罗斯男性人口大量参军并付出了极大地牺牲,导致男性人口大量减少。观察四条曲线,曲线 1950 年性别比低,且 19502050 年(含预测)男性人口比重一直低于女性人口比重,符合俄罗斯人口特征。故选 D。17、下图为某时期东北地区人口迁移方向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东北地区人口迁移主要发生在()A.春秋战国时期 B.新中国
25、成立之前 C.新中国成立之初 D.改革开放之后 (2)影响该时期东北地区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有()23 冬季寒冷漫长经济发展缓慢土地较贫瘠交通相对闭塞 A.B.C.D.答案:D A【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解答】(1)图中东北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人口主要是迁往我国东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多,引发大规模的移民潮。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2)东北地区人口大量南迁,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原因。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经济发展缓慢,正确;东北地区土壤肥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基础 题型 重点 知识 归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