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管理制度.pdf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创新管理制度.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6 为了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进一步增强 公司创新能力、提高公司竞争力,根据我国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 则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规定,特制定本制 度。1.1 科技创新类别 本制度中所指创新是指各部门、分公司、控股公司的所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为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所进行的一切有价值的、能够 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活动,包括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1.1.1 管理创新:指打破原来的管理模式、工作方式或方法,重新设 计工作流程,合理汇聚、分配各种资源,实现工作效率、效益提升,员工 素质、企业形象得到改善提高目标。1.1.2 技术创新:指为了研
2、发新技术或提升现有生产能力、技术水平、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水平而做出的各项改进、改善与发明(专利)等。1.2 科技创新奖励范围 1.2.1 科技创新进步项目:创新完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 材料、新设计以及职务发明专利等。1.2.2 推广创新项目:对适用新技术的推广项目和已有工作的创新。1.2.3 管理创新成果:企业现代化管理体制、机制和方法的创新和应 用。1.2.4 优秀技术决策,公开发表的论文。1.2.5 小改小革及合理化建议。2.1 评审机构 为做好科技创新评审工作,公司特设立科技创新成果评定委员会:47 由总经理任主任;副总经理、主管技术副总工程师任副主任;成员为 各专业副总工程师
3、、办公室主任、生产技术管理部部长、安全与环境监察 部部长、经营管理部部长、工程及物资管理部部长、市场营销及客户服务 部部长、财务部部长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管理部,具体负责科技创新 成果评定过程的组织及资料归档管理工作。2.2 工作职责 主任:负责公司科技创新管理的领导工作,确定最高奖项的评审结果。副主任:负责科技创新全面管理工作,组织召开科技创新推进会议,对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牵头组织公司科技创新成果申报、审核与评定。成员:根据公司生产和经营需要,提出公司创新需求,指导公司有关 机构、人员的创新工作;对创新项目进行评审;委员会成员享有实地巡视
4、、调查取证、取得评审津贴等权利,并对通过评审的成果承担相应责任。3.1 创新项目的立项原则。科技创新项目要本着突出科技创新,提高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安全效益的原则。3.2 每年 9 月份,由科技创新成果评定委员会根据集团及股份公司要 求,结合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协商确定科技创新项目。3.3 创新项目确定后,由科技创新成果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指定专人填 写创新项目计划任务书,明确项目内容、创新点、项目资金、完成时间、创新成果、项目参加人等。项目计划任务书由项目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上报科技创新成果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由办公室统一整理汇总,交予科技 创新成果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确定正式立项。3.4 项目
5、获得立项后,项目实施部门负责项目推进和阶段检查,若无 法按原方案实施,则应提出项目方案改进报告或项目终止申请报告。3.5 项目完成后,项目实施部门提出项目完成验收申请,由科技创新 48 成果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安排专业验收人员进行项目验收。3.6 日常“五小”项目、金点子、合理化建议、论文等可根据要求随 时进行。注:“五小”项目:1;小发明是指在特定范围内首次创造某种产品;2;小革新是指使工艺进步、某一方面技术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的成果。3;小 创(改)造是指对已有设备、用具进行小型改造以提高工效或废旧利用。4;小设计是指外形设计、构造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其成果具有 完整性、可实施性。5;小建议
6、是指一般职员对单位的管理或生产提出的 新思路。4.1 申报评审的创新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标准:必须是已实施的最新成果;经验证、核算产生实际经济价值的;附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图纸资料和技术总结等;创造的经济价值经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受益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4.2 公司确定的重点项目,主管人员每月要将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整 理和技术审核,并将结果提交科技创新成果评定委员会办公室。4.3 项目完成并正式进入生产运行三个月后(对时间跨度较长的大项 目,可以分阶段申请),由项目完成人(或项目完成部门)提出科技创新 成果申请,并附项目的论述报告、总结报告等相关书面材料,报科技创新 成果评定委员会办公室。4.4 科技创
7、新成果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收到申请后一个月内组织审核小 组验收审核,并组织相关人员对申报项目进行验收。4.5 科技创新成果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对申请人的以下资料进行审核并 提供审核意见:项目的立项背景和理由。项目的创造性、实用性及应用范围。49 项目实施前后的效果对比;此项需有详细、具体的效益指标计算。项目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影响自我评价。4.6 项目验收后,验收组要撰写验收报告。备案留作年底集中评审。4.7 创新项目经审核通过后,涉及到工艺流程或标准的,纳入公司有 关正式工艺流程、标准当中,由有关部门负责推广落实,并考核实施情况。4.8 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评定委员会每年组织一次创新项目成果评审,首先由科技
8、创新成果评定委员会成员对本专业完成的创新项目进行初评,对本专业项目进行排序。科技创新成果评定委员会最终依据评审标准确定 成果等级,并实施奖励。4.9 员工“五小”成果、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等其他创新项目,分别 由相关部门组织,随报随审,随评随奖。4.10 专业审核实行回避制度,参加审核的成员不能审核自己或同部门 人员的项目,人员不足时,可聘请外部专家进行。4.11 专业验收评审人员根据该成果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科技含量、可推广性进行验收,按下列标准执行:创新成果评价标准 类别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应用技 术成果 针对公司安全生 产经营活动实际,结合公司长远发 展规划,使得企业 生产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 创新 管理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