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的教学后记_1.pdf
《等差数列的教学后记_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差数列的教学后记_1.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等差数列的教学后记 等差数列的教学后记 等差数列的教学后记 今天上了一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公开课,整体看来能按照事先的预判开展本节课的教学,课堂进度也不错,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和提高。一、对于等差数列概念 由于复习过于生硬,只是一味地将概念复述一遍,可以改为通过具体数列的判断,对等差数列的概念进行复习与强化。例如可以在新课开始之前,增加这样一道引例:已知数列 的通项公式,判断它是否为等差数列:(1);(2);(3);(4)。引入上述题目,不仅可以对等差数列的概念进行复习,同时还可以强化用定义判断等差数列的方法,为本节课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作了相应的铺垫。二、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2、一个难点 应经过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样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该部分体现在例 3 中:已知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求首项 和公差。在学生做完、老师讲评完之后应对其做一个更深层次的挖掘。通项公式 中、相比较一次函数 各有什么样的意义。其实 相当于斜率,但是由于直线与直线的方程未学,所以斜率可以避开不谈。不过可以通过类比一次函数 中 对于函数单调性的.影响,引导学生对 进行探究,进而发现、归纳出 时,递增数列;时,递减数列;时,常数列。例 3 处理 完之后,即可对课本中的思考进行探讨,如果一个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其中、为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该思考依旧由定义出发,因此
3、回顾等差数列的概念是极其必要的。三、注意题与题之间的关联性 如果增加具体的引例,不仅是回顾等差数列的概念,同时也为例 3 中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呼应。当讲完例 3 时,再用相应的结论对引例进行重新判断,进而得到等差数列的又一个判断方法。因此,我们在设计题目时,应充分把握题与题之间的关联,不能一味地就题论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四、虽然本节课事先也设计学生活动环节 将累加法推导通项公式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然后由学生进行讲述。但是,由于问题的设计与穿插不是很恰当,从而导致老师讲的过多。课堂45 分钟老师只讲 10 分钟,学生就能学 35 分钟。反之,教师讲 3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差数列 教学 后记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