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汉至元中央官制的演变每日一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汉至元中央官制的演变每日一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汉至元中央官制的演变每日一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3【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专题 汉至元中央官制的演变每汉至元中央官制的演变每日一题日一题(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三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衙、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参考答案】C【解题必备】汉至元君主专制的加强(1)汉朝措施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亲信,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即内外朝制度。作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三省体制。2 / 3(3)唐朝(4)宋初措施设中书门下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作用相权被分割,皇帝得以大权独揽。(5)元朝措施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果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唐代三省以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序分工;北宋前期的中枢部门则在其管辖权限内实现了决策、执行一体化。这一变化A避免了决策失误B有利于权力制衡C削弱了宰相职权D提高了行政效率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
3、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3 / 3A吏治渐趋清廉化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官员日趋专业化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宋初文书写道:“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 ”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朝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 57 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 ”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B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C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2C【解析】材料说明隋唐时期中书门下由过去管理事务到专门管理政务性工作,说明封建社会的官员官职逐渐专业化,C 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官职转变,并不能说明官吏清廉化,A 错误;材料论述官员职责变化,没有说明部门之间的联系,B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加强君主权力,不是中央集权显著,D 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至元 中央 官制 演变 每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