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师用书岳麓版.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师用书岳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师用书岳麓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6【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 1111 单元中国古代的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第思想科技与文艺第 2424 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师用书岳麓版师用书岳麓版考点 1| 宋明理学NO.1NO.1 识记识记主干梳理主干梳理知识自查知识自查一、背景1 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发展逐渐出现危机。2 2唐宋时期,儒、佛、道三教调和之风尤其兴盛,唐宋时期,儒、佛、道三教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三教合一三教合
2、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3 3唐宋儒家学者为了重兴儒学,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唐宋儒家学者为了重兴儒学,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易混辨析 “三教合一”并不等同于“三教合并”“三教合一”并不表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而是佛、道、儒的融合、渗透,为儒学的新发展、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二、内容派别代表主要观点程朱理学程颐程颢朱熹“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法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学伦理道德,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格物致知”是求“理”的方法;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陆王心学陆九
3、渊“心即理也”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2 / 16王守仁“致良知” “心外无物” “知行合一”三、地位: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四、评价1 1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的庄严。2 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
4、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NO.2NO.2 理解理解史料研习史料研习史论归纳史论归纳宋明理学史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子语类史料二 王阳明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
5、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学会读史3 / 16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朱熹的思想观点“理”的地位;“理”的内涵;“理”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史料二:王阳明的基本主张王阳明的主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学会用史(1)根据史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理论贡献。提示:观点:“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理论贡献: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将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的基本主张,并指出其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提示:基本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发明本心。继承发展:继承了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否定了程
6、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说;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史论归纳史论归纳 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 “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教、道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们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4 / 16了“存
7、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NO.3NO.3 应用应用对点训练对点训练落实强化落实强化1 1葛兆光在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常识 。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 ”材料说明宋代理学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 )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C
8、 C 思想到原则再到规则再到常识的过程体现了宋明理学的世思想到原则再到规则再到常识的过程体现了宋明理学的世俗化和生活化趋向,故选俗化和生活化趋向,故选 C C 项。项。 2 2(2017(2017南平质检南平质检)朱熹家训朱熹家训云:云:“事师长贵乎礼也,交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我,我必尊之。 ”与此思想相一致的是与此思想相一致的是( (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D仁人者,正其道不谋
9、其利,修其道不谋其功D D AA 项中思想体现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项中思想体现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的政治抱负;B B 项内容强调内心道德约束;项内容强调内心道德约束;C C 项内容强调德治的作用;项内容强调德治的作用;D D 项内容是指贤明之士,应当遵循正道,不应急于取利,应当恪守项内容是指贤明之士,应当遵循正道,不应急于取利,应当恪守理性,不应急于求成,与材料中儒家强调仁、义、礼、信等思想相理性,不应急于求成,与材料中儒家强调仁、义、礼、信等思想相符。符。 3 3 “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
10、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5 / 16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而思以此救之。 ”王守仁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是王守仁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是( ( ) )B知行合一A心外无物 D天人合一C致良知C C 材料中材料中“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治”是题眼,以是题眼,以“良知之学良知之学” 、 “救之救之”反映了其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反映了其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心。 考点 2|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NO.1NO.1 识记识记主干梳理主干梳理
11、知识自查知识自查一、 “异端”思想家李贽1 1背景背景(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阻碍了社会进步;阶级矛盾尖锐。(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3)思想: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4)个人因素:不少士人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2 2主张主张(1)学术上: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2)道德上:批判传统道德,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3)哲学上:提出“万物皆生于两” ,否定了“天理”的存在。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 1王夫之王夫之(1)世界观:强调“理在气中” 。6 / 16(2)方法论:宣扬“形、
12、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 ,颠覆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 。(3)伦理学: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2 2黄宗羲黄宗羲(1)反对专制暴君政治,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 。(2)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3)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4)主张“是非决于学校” 。3 3顾炎武顾炎武(1)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2)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3)主张“经世致用” 。概念阐释 “经世致用”的内涵“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 ,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 ,强调要理论联系
13、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其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实际,要求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三、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评价1 1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活力。2 2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3 3明末的批判思潮深刻地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民主革命明末的批判思潮深刻地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鼓动着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家,鼓动着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
14、7 / 16误区警示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并不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他们所提出的一些主张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传统思想的范畴,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因此它们绝对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NO.2NO.2 理解理解史料研习史料研习史论归纳史论归纳1 1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内容及认识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内容及认识史料一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 “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
15、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王夫之读通鉴论史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史料三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王夫之针对君主制提出的观点天下为公,反对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反对君主专制8 / 16史料二: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反对君主专制史料三:顾炎武反对君主制的主张顾炎武倡导分权,反对“独治
16、” ,表达了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学会用史(1)明清之际儒学思想家的思想有哪些共同点?提示:反对封建专制,带有民主色彩。(2)史料二中黄宗羲提出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这等同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吗?提示: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还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时代要求,本质上仍属于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因此二者不等同。史论归纳史论归纳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 ,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以
17、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 ,反对“独治” ;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提倡“经世致用” 。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当时的思想家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NO.3NO.3 应用应用对点训练对点训练落实强化落实强化9 / 161 1(2017(2017太原质检太原质检) )明朝思想家李贽认为:明朝思想家李贽认为:“夫天生一人,自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
18、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材料表明李贽材料表明李贽( ( ) )B带有唯物主义色彩A全面否定孔子思想D努力追求个性解放C主张正确看待孔子C C 李贽主张正确看待孔子,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故李贽主张正确看待孔子,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故 C C项正确。由材料内容可知,李贽主张对孔子应该正确地看待,但并项正确。由材料内容可知,李贽主张对孔子应该正确地看待,但并没有全面否定孔子,只是说对孔子不能迷信,故没有全面否定孔子,只是说对孔子不能迷信,故 A A 项错误;材料与项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11 单元 中国古代 思想 科技 文艺 24 宋明理学 明清 之际 进步 思潮 教师 用书岳麓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3119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