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优秀3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优秀3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优秀3篇.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优秀 3 篇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高中精选教案案例篇一社会公平说课稿 第一小组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经济生活必修模块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下面我主要从一下几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依据是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课程标准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培养学生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体。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
2、平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经济生活必修模块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主要学习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通过效率与公平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本框题衔接了教材第一框题所介绍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介绍在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同时,本框题内容涉及到国家收入的再分配,为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的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因而这一框题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公平与收入分配公平、效率的含义 理解社会主义社会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 理解实现社会公
3、平的主要途径 理解个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能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性建议的能力,及通过对效率与公平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能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提出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和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从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3)教学重难点:重点: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制度保障、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依据:当前,高一学生对于生活中人们工资收入有差距的这些现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还
4、未能深入了解到其中牵涉到“公平”的原因及与之相关的解决措施。所以有必要通过对“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这个知识点的深入学习,来让他们了解收入分配的公平实施举措,加深对现实生活中收入不均衡现象、国家实施的分配策略、经济生活中规律的了解,全面了解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分配上的优越性和合理性,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和爱戴。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依据:在学习了影响价格、生产等知识后,同学们对于生产效率都有了一个大体上的理解,但是可能会把对“效率”的理解局限在“企业、个人的劳动时间”这一狭隘的层面上。为了让同学们深刻理解“效率”这一重要概念,以及和前面所讲的“公平”联系起来,可以加深同学们对于调动市场
5、经济主体的积极能动性的认识,继而对合理分配制度内容的理解有一个铺垫。难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依据: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制度,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经济发展的消极态势,比如人们收入不均衡、贫富差距大等。而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使分配更加合理的措施中一定要谨慎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是要对学生加以强调重复的知识点,因为理解这两者的关系对他们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让他们再根据我国国情来考虑实际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则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要注意结合身边事例、国家政策层面来加以阐述、循循善诱。三、说学生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学习经济生活中与现实
6、生活密切联系的收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充满好奇与兴趣,但是本框知识理论性强以及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要全面确切地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等问题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深入浅出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的现实意义,启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探究十分关键。四、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本框教学主要运用学生主体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法、直观演示法、讲授法、问题式教学法来更好地实现教学三维目标,具体方法分析如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高中精选教案案例篇二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2)明
7、确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能完整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怎样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措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教学难点: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措施。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问题:反映了当前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什么现象。设置情境:情景一:五个人分一块蛋糕,但是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五人为如何分配争执不下。1、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提出什么建议以确保分配公平?(平均)2、如果五人在做蛋糕的过程中付出的劳动各不相同,这时你觉得蛋糕又该如何分?(有差距)3、此时,老大说:
8、做蛋糕的钱是我出的,工具是我提供的,我应该分得蛋糕的绝大部分,你们四人只能分得极小一块,你觉得公平吗?(差距不能过大)提出问题:你对公平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活动一:看图说话 全面深化哪几方面的改革?哪些体现了本节课所学内容?活动二:教师让学生看材料思考: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 0.2 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 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今年 3 月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2 年全国的基尼系数达到 0.473,城镇内部的基尼
9、系数达到 0.319。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堪称世界最高。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我国占总人口 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 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 50%。问题;1、上述材料中收入分配公不公平?为什么?2、如何在收入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拓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情景二:五人把分好的蛋糕吃完了之后,感觉没有吃饱,还想吃。因此,要吃得多,吃得饱,从根本上该怎么办?(提出效率)情景三:五人再一次去弄蛋糕时,对以后每人如何能够分得更多蛋糕产生了不同的想法。老大认为:我们要拉开差距,提高效率,做大蛋糕老二认为:我们要一碗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收入 分配 社会 公平 教学 设计 优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