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pdf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 单选题 1、一位粗心的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就给病人测体温,测出示数为 37.8,则病人的体温不可能是()A37.8B37.5C38.2D36.5 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河里的冰逐渐化成水 B草叶上形成晶莹的“露珠”C山间形成“白雾”D草叶上的白霜 3、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熔化吸热 B熔化放热 C汽化吸热 D升华吸热 4、关于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铁管比 0的木头更冷 B体温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为方便读数,
2、需要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与视线相平 5、“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2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6、“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节气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放热 B图乙:“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吸热 C图丙:“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放
3、热 D图丁:“大雪”雪的形成是凝固吸热 7、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8、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 B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 C热水瓶口的“白汽”是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3 D液化石油气是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 9、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液化的是()A早春,冰雪消融 B初夏,晨
4、雾弥漫 C深秋,树枝凝霜 D寒冬,河水结冰 10、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 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 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 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 多选题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升华现象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夏天坐开空调的出租车,会看到车窗内表面有水珠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12、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观察到固态的碘消失了
5、而试管内充满了碘蒸气。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跟碘的这一变化相同的是()A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了 B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了 C用久了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 D放在饮料中的冰块变小了 13、下面是小明所做的验证性实验,正确的是()A将大豆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大豆被震起,听到打鼓声音,说明物体振动发声 4 B在桌面一端放块表,耳朵贴到另一端,可听到表的走动声,说明声音可在固体中传播 C将尺子的一端固定,分别轻拨和重拨另一端,听到的声音大小不同,说明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D将酒精抹在手背上感到凉说明液化吸热 14、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干是升华现象 B夏天从
6、冰箱取出的冰棒周围冒“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C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D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 15、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 B04min 内甲物质比乙物质吸收的热量多 C乙物质在ab段不断吸热 D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试管内物质受热均匀 填空题 16、填写下列空格处各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5 A、春天清晨小草上结露珠是 _;B、冰棒化为水是 _;C、卫生球变小是 _;D、冬天夜
7、晚瓦上结霜 _。17、如图所示是某种固态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相同时间,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图象并回答:(1)这种物质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理由:_。(2)物质在A点处于_态;物质在B点处于_态;物质在C点处于_态。18、物理学中,用温度客观地表示物体的_程度;在摄氏温度规定中,标准大气压下,_的温度定为100;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7,读作 37_。19、如图所示,制作冰糖葫芦时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熔化为糖浆后,将山楂放入锅中蘸上糖浆,等待山楂上的糖浆_(“吸收”或“放出”)热量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就
8、做好了。20、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固体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8 min 时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实验后酒精灯中剩余酒精的热值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 7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_018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注不会下降,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就给病人测体温,测出示数为 37.8,病人的体温可能小于或等于 37.8,不可能是 38.2。故选 C。2、答案:D 解析:A冰逐渐化成水,是固态冰吸热后熔化变
9、成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珠落在叶子上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C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 C 不符合题意;D白霜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极低的环境中遇冷放热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3、答案:A 解析:夏季,我们吃雪糕时,雪糕由固态变为液体需要吸收热量,发生熔化现象;同时雪糕温度较低,周围的水蒸气越冷液化,放出热量。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4、答案:C 解析:8 A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0的铁管与 0的木头相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答案 初二 物理 物态 变化 知识点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