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ppt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第四章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一节第一节 拉深变形分析拉深变形分析一一.拉深的概念拉深的概念 拉深:利用模具使平板毛坯加工成开口带底空心零件的冲压工艺。4.1 4.1 拉深变形分析拉深变形分析二二.拉深模的特点拉深模的特点(1)凸模和凹模都没有锋利的刃口,具有较大的圆角半径(2)凸、凹模之间的间隙一般稍大于板料的厚度(3)在凸模上开设有通气孔 4.1 4.1 拉深变形分析拉深变形分析三三.拉深变形的过程拉深变形的过程1.1.平面塑性变形平面塑性变形2.2.立体塑性变形立体塑性变形 4.1 4.1 拉深变形分析拉深变形分析四四.拉深变形
2、的特点拉深变形的特点 4.1 4.1 拉深变形分析拉深变形分析(1)变形区主要集中在 D 与 d 之间的环形部分(2)径向受到不均匀拉伸塑性变形 4.1 4.1 拉深变形分析拉深变形分析(3)切向受到均匀压缩塑性变形;(4)材料沿高度方向产生了塑性流动;(5)圆筒底部没有产生塑性变形。4.1 4.1 拉深变形分析拉深变形分析五五.起皱与防皱起皱与防皱1.1.起皱起皱起皱起皱 起皱:起皱:在拉深过程中,毛坯凸缘产生塑性失稳而拱起。(1)(1)决定因素决定因素决定因素决定因素 a.凸缘部分材料的相对厚度 b.切向压应力的大小 c.板料的屈强比 d.板料的塑性应变比 e.凹模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 4.
3、1 4.1 拉深变形分析拉深变形分析(2)(2)危害危害危害危害 a.影响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b.板料难于通过凸、凹模间隙而被拉断;c.起皱后的板料与模具间的摩擦加剧,磨损严重,使得模具的寿命大为降低。(3)(3)起皱趋势起皱趋势起皱趋势起皱趋势 a.凸缘外边缘的切向压应力在拉深过程中不断增加;b.凸缘变形区材料厚度不断增大,凸缘的相对厚度逐渐增大;c.凸缘失稳起皱最强烈的时刻是 时。4.1 4.1 拉深变形分析拉深变形分析2.2.2.2.防皱措施防皱措施防皱措施防皱措施(1)(1)用压边圈用压边圈用压边圈用压边圈 4.1 4.1 拉深变形分析拉深变形分析(2)(2)模具采用拉深肋或拉深圈模具
4、采用拉深肋或拉深圈模具采用拉深肋或拉深圈模具采用拉深肋或拉深圈 (3)(3)采用反拉深采用反拉深采用反拉深采用反拉深 4.1 4.1 拉深变形分析拉深变形分析(4)(4)改进拉深零件设计改进拉深零件设计改进拉深零件设计改进拉深零件设计 a.尽量降低拉深高度 b.设计加强肋提高零件刚度 c.选用屈服点低的材料 d.增大板料厚度 4.1 4.1 拉深变形分析拉深变形分析六六.拉裂与防裂拉裂与防裂1.1.拉裂拉裂拉裂拉裂 拉裂:筒壁拉应力大于危险断面的抗拉强度而产生破裂。2.2.2.2.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导致筒壁所受的拉应力过大,或危险断面强度过低的因素。4.1 4.1 拉深变形分析
5、拉深变形分析3.3.3.3.防裂措施防裂措施防裂措施防裂措施(1)减小拉深高度,减小拉深变形量;(2)减小压边力;(3)增加凸缘和凸缘圆角的凸缘润滑;(4)增大凸缘圆角半径和底圆圆角半径;(5)增大凸模和筒壁的摩擦;(6)选用抗拉强度高,屈服强度小的材料;(7)防止凸缘起皱。4.1 4.1 拉深变形分析拉深变形分析七七.拉深硬化拉深硬化(1)拉深后材料变形的硬度分布由工件底部向口部是逐渐增加;(2)硬化的好处是使工件的强度和刚度高于毛坯材料,但塑性降低又使材料进一步拉深时变形困难;(3)多次拉深时,应正确选择各次的变形量,并考虑半成品件是否需要退火以恢复其塑性。4.2 4.2 直壁旋转体零件的
6、拉深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 第二节第二节 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 一一.毛坯尺寸的计算毛坯尺寸的计算 1.1.1.1.计算原则计算原则计算原则计算原则(1)体积不变;(2)形状相似;(3)t1,按工件中线尺寸计算;t1,按内或外形尺寸计算;(4)毛坯尺寸要加上修边余量 4.2 4.2 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 2.2.2.2.拉深件的修边余量拉深件的修边余量拉深件的修边余量拉深件的修边余量 修边余量 :为了避免拉深件外缘的不平齐、不规则,在原本得到理论毛坯面积上的放大量。4.2 4.2 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 3.3.3.3.形状简单的拉深件毛
7、坯计算形状简单的拉深件毛坯计算形状简单的拉深件毛坯计算形状简单的拉深件毛坯计算 4.2 4.2 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 (1)(1)底圆面积底圆面积底圆面积底圆面积 (2)(2)底部圆角面积底部圆角面积底部圆角面积底部圆角面积 (3)(3)圆筒面积圆筒面积圆筒面积圆筒面积(4)(4)毛坯面积毛坯面积毛坯面积毛坯面积 (5)(5)毛坯直径毛坯直径毛坯直径毛坯直径 4.2 4.2 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 二二.圆筒形件拉深变形程度表示拉深系数圆筒形件拉深变形程度表示拉深系数1.1.1.1.拉深系数的概念和意义拉深系数的概念和意义拉深系数的概念和意义拉深系数的概念
8、和意义 (1)(1)拉深系数拉深系数拉深系数拉深系数 m m 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a.a.m 1 b.b.m 越小,表示拉深变形程度越大 4.2 4.2 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 (2)(2)拉深系数拉深系数拉深系数拉深系数 mm 的计算的计算的计算的计算 第一次拉深系数:第二次拉深系数:第 n 次拉深系数:总理论拉深系数:4.2 4.2 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 2.2.2.2.极限拉深系数极限拉深系数极限拉深系数极限拉深系数 mmminmin 极限拉深系数 :把材料既能拉深成形又不被拉裂时的最小拉深系数。3.3.3.3.极限拉深系数极限拉深系数极限拉深
9、系数极限拉深系数 mmminmin 的确定的确定的确定的确定 无凸缘圆筒形工件有压边圈和无压边圈时的拉深系数分别可查表,实际生产中采用的拉深系数一般均大于表中所列数字。4.2 4.2 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 4.4.4.4.拉深次数的确定拉深次数的确定拉深次数的确定拉深次数的确定(1)(1)查表法查表法查表法查表法 根据拉深件的相对高度和毛坯相对厚度查表。(2)(2)推算法推算法推算法推算法 4.2 4.2 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 5.5.5.5.实际拉深系数的确定实际拉深系数的确定实际拉深系数的确定实际拉深系数的确定 (1)(1)实际拉深系数大于极限拉深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压 模具设计 制造 工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