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品质知识}N品质工程实施方案.pdf
《{品质管理品质知识}N品质工程实施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管理品质知识}N品质工程实施方案.pdf(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品质管理品质知识N 品质工程实施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 自然特征 2 3.建设思路及目标 3 3.1 创建品质工程思路 3 3.2 创建目标 3 3.3 组织机构 3 4 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3 4.1 建设管理专业化 3 4.1.1 推行 QHSE 管理体系 3 4.1.2 推行“以老带新、以师带徒”制度 4 4.2 工程施工标准化 4 4.2.1 场站施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 4 4.2.2 施工工艺标准化 4 4.2.3 钢筋集中加工、构件集中预制 4 4.3 工程管理信息化 5 4.3.1 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系统 5 4.4 班组管理规范化 5 5 桥梁工程
2、四新技术应用 6 5.1 梁板预制场四新技术应用 6 5.2 桥梁附属工程四新技术应用 8 5.3 墩梁不锈钢模板应用技术 8 5.4T 梁钢筋整体吊装工艺 8 5.5 灌注桩桩头环切技术运用工艺 10 6 隧道工程四新技术应用 11 6.1 电缆沟槽一次成型技术 11 6.2 隧道信息化管理 12 6.3 衬砌钢端模、导向墙钢模 12 6.4 超前小导管标准化加工技术 12 6.5 其他技术的应用 13 7 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13 7.1 质量保证体系 13 7.1.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3 7.1.2 质量保证体系 15 7.1.3 质量管理制度 15 7.1.4 质量过程控制措施 16
3、 7.2 质量风险预防 17 7 提升工程安全保障水平 27 7.1 安全保证体系 27 7.2 平安工地建设 28 7.3 工程安全服务 29 8 提升工程绿色环保施工水平 30 8.1 生态环保 30 8.1.1 罐车清洗砂石分离系统 30 8.1.2 其他措施 30 8.2 资源节约 30 8.2.1 弃方利用 30 8.2.2 表土剥离 31 8.2.3 永临结合 32 8.2.4 其他方面措施 32 9 提升打造品质工程的软实力 32 10 附件 33 40 品质工程实施方案 1.编制依据 1、广西乐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关于报送绿色公路和品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2、交通运输部关于打造公
4、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3、广西乐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关于印发乐百高速公路项目品质工程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桂乐百发201778 号);4、广西乐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乐百项目品质工程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5、广西自治区乐业至百色公路第 TJ-5 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6、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至百色公路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7、其他相关法律、法规;2.工程概况 乐业至百色公路主线起于峨坝附近的红水河黔桂两省(区)交界处,与贵州省规划的惠水至罗甸高速公路终点相接,并与贵州共同建设红水河特大桥。路线向南跨越红水河,经百塘、下老、逻西、马庄、乐业县城东、皈里、那槐、央里、凌云县城、伶站,在那暮附近
5、与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相接,而后与隆百高速公路共线至永乐附近,继而向西南穿越既有南昆铁路、在建的云桂铁路,经东蚕,终于上宋附近,与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相接。本标段(5 标)位于广西百色市境内,线路起于乐业县逻西乡马庄村,起点里程为 YK45+420,终点位于乐业县田湾乡,终点里程为 YK54+160,全长8.74km。工程内容包括:标段范围内的路基土石方、桥梁、通道、涵洞、隧道、40 防护排水、房屋建筑、绿化等工程;其中不含桥梁工程的沥青砼面层及伸缩缝、隧道路面工程的沥青砼面层、路基边沟台帽及盖板、隧道电缆沟盖板预制。主要工程数量:路基挖方226.85 万 m、路基填方 328.61 万 m;防
6、护及排水 8.74km(浆砌片石 3.17 万 m、砼 4.75 万 m、锚杆 12063m;砼路面 1.07万);大中桥 1525m/9 座(桥梁桩基 308 根、墩台 242 座、预制架设预应力砼简支 T 梁共 606 片,其中 30m191 片、20m415 片);分离式隧道单洞长5254m/3 座(最长隧道双洞长 1922.5m)房屋建筑 7406;涵洞 23 道、通道 2 道;服务区 1 处(乐业服务区)。2.1 自然特征(1)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乐业县境内,路线总体地势特点是北低南高,沿线地貌类型主要为低山浅切割地貌:主要由三叠系下统、中统碎屑岩组成。地形被侵蚀切割较强烈,山岭陡
7、峻挺拔,呈尖削的鱼脊状。峰顶标高一般为 600800m,地表水系发育,呈放射状,河溪发育,河谷标高一般在 400500m,相对高差在 100200m河谷断面多呈“V”字形,谷坡较陡,坡度一般为 2050,局部地区河谷呈“U”字形。(2)沿线地质 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我国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西部,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西侧。沿线出露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三叠系和第四系,其中三叠系地层分布最广。沿线褶皱及断裂构造较发育。(3)不良地质路段情况 40 受地形、地层岩性、构造及地下水等因素影响,沿线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为岩土层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尤其以滑坡、崩塌为重;特殊性土主要为软土。(4)气候、水文
8、、地震情况 本项目区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高低较为特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湿度较高,温和宜人。多年平均气温 18.2,最热(7 月)平均气温 23.4,最冷(1 月)平均气温 7.5,全年月平均相对湿度 7988%。年平均降水量 1100-1500mm,最大年降水量2033.1mm,最小年降水量 887.3mm,58 月为雨季,冬季少雨。年雨日 185天。平均日照时数 1446 小时。沿线区域地表水发育,分布于大量山区溪流型沟谷,地表径流流量随季节变化显著,年际间丰、平、枯交替明显。沿线区域内地下水主要出露有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碎屑盐岩裂隙水两大类。
9、地下水的丰富性主要受岩组、构造、地形地貌、降水量的大小等因素控制。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标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0.35s。3.建设思路及目标 3.1 创建品质工程思路 打造品质工程,推广“四新”技术。采用全面、系统、科学、经济的工程质量管理理念,贯彻落实“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信息化”的管理要求,在施工中创造和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时间考验。通过积极自主的转变工程质量管理和经营管理观念,推动工程 40 建设行业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实现项目建设品质的全面提升。3.2 创建目标 着力把乐百项目打造成内在质量
10、和外在品味有机统一的广西最美山区高速公路,倾力把乐百路建设成为一条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绿色品质工程双示范项目。3.3 组织机构 根据本项目实际特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以各部门及工区负责人为组员的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品质工程实施过程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研究解决品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确保本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推进品质工程示范路的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惠明阔 副组长:常亮、杜春生、刘星、方玉宝、赵建春、曹同会 组员:胡仕杰、张志杰、郭起立、杨顶生、罗立明、各工区负责人。4 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4.1 建设管理专业化 4.1.1 推行 QHSE 管
11、理体系 建立一个基于 QHSE 业务领域的从上到下各级管理人员直至一线员工有效的双向沟通平台。从原来的各部门各自为政相对独立的团队,整合为全项目部的虚拟团队,实现知识共享、经验共享,实现整体持续改进和水平提高,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员参与的互动式管理模式;通过实施该系统,可规范员工的 QHSE 工作,加强其执行力,保证 QHSE 40 工作的“合规性”,从而保护企业和管理层,避免“责任事故”。以工作流技术为基础,以隐患排查为核心,形成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纠正的“闭环”式的跟踪管理。力争使不利因素(不合格品、质量事故、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等)产生之前就得到控制和迁移。4.1.2 推行“以老带新、
12、以师带徒”制度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历来就有“以老带新、以师带徒”的优良传统,目前已经在全公司范围推广执行,通过签订师徒合同的方式明确师徒双方权利与义务、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及考核措施等,建立“一徒多师”或“一师多徒”的新型师徒关系。“导师带徒”以部门、班组为学习基地,针对部分青工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薄弱的实际,师傅结合岗位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针对不同工种的重点、难点及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开展理论知识讲解、现场操作授课。徒弟随时可以针对生产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疑问,双方共同探讨,加快青年员工的成长。4.2 工程施工标准化 4.2.1 场站施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 我部进场以来积极展开各项场站建
13、设,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广西乐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关于驻地及场站标准化建设有关事宜的通知(桂乐百发201633 号)中的要求,为确保场站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我部经常性组织参建人员集中学习乐百公司各项有关场站建设文件精神,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4.2.2 施工工艺标准化 积极响应业主下发的广西乐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关于印发首件工程认可制 40 实施细则的通知,严格按照细则要求执行,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均需按细则要求编制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确保首件工程质量,经总监办或指挥部验收合格并编写施工总结审批后方可大规模展开施工,以点带面,确保分项工程施工质量,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
14、。将每一个首件工程都当成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去打造,最终实现整个标段的品质工程落到实处。4.2.3 钢筋集中加工、构件集中预制 根据标准化要求,钢筋构件需要集中加工,预制构件集中预制,集约化、工厂化生产,实现质量可控、资源节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据此我部分别设置钢筋加工场、T 梁预制场,截止目前钢筋加工场建成投入使用;预制梁场位于乐业服务区场坪上,利用主线作为运量通道。预制梁场计划共设置制梁台座 30 个,存量台座 32 个,日生产 3 片 T 梁。4.3 工程管理信息化 4.3.1 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系统 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文件要求,需在全线所有拌合站、钢筋加工厂、预制厂、长大桥隧工程等重点监
15、管位置设置智能化高清监控系统,并联网实时监控。目前搅拌站、钢筋加工厂视频监控系统已完成安装,并完成网络接入;T 梁预制场尚未开工建设,待建设完成后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施工现场如把拿山隧道等尚未完成视频监控系统的建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要求。4.4 班组管理规范化 1、结合我标段工程特点,正着手编制具有本标段特色的班组作业标准化管 40 理手册。2、全面推行作业班组网格化管理,构建指挥部-总监办-项目部-工区-班组的管理体系,并按作业班组专业性制定班组专项作业管理办法。3、全面实行作业班组“首次作业认可制”与“清退制”,要求班组进行首件生产,从安全操作、工艺技能操作等方面评判,
16、不合格则重新进行首件,3 次不合格则清退班组。4、着力推行“工点工厂化”理念,实施班组“班前教育、班前检查、班中巡查、班后清理、班后交接、班后小结”6 步走常态化管理和“整理、清洁、素养、安全”的“4S”管理,规范作业行为,培养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5、全面推行班组日常考核评比,每月一评比,评选最美班组、最美工人,并发放锦旗、奖金、喜报,喜报同时寄送至工人家中,增强一线工人荣誉感。6、大力改善一线班组劳动生活条件,所有工区、劳务班组驻地全部参照经理部驻地标准进行了建设;建立农民工业余学校,加强一线班组作业人员劳动技能培训,强化班组能力建设,稳定技术工人队伍。5
17、桥梁工程四新技术应用 5.1 梁板预制场四新技术应用 1、本项目所在区域雨季长、雨量充沛,为确保工期和梁板预制质量,桥梁预制厂全面推广移动式遮阳、防雨棚。2、梁板预制钢筋施工全面推广胎架法,钢筋骨架、面板钢筋等全部在胎架上绑扎加工成整体,整体吊装入模,确保梁板钢筋加工质量和精度。胎架对应台 40 座,精准放样、卡槽定位、定尺绑扎,严格控制钢筋骨架尺寸、间距和工前钢筋保护层合格率。3、全面推行预应力张拉与压浆智能化成套技术及远程监控技术。图 5.1-1 智能张拉设备示意图 图 5.1-2 智能压浆示意图 4、梁板端头预应力孔道封堵全面推广新型专用橡胶塞,有效避免养护用水、杂物等进入预应力孔道,确
18、保孔道清洁,提升梁板预应力施工质量。5、预制梁自动喷淋养生系统。根据以往施工经验,传统的预制梁人工洒水养护效果不是很好,大部分都存在没有按规范要求使混凝土构件在养生期内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的情况,很容易出现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纹现象,致使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通过引入自动喷淋系统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图 5.1-3 喷淋养生系统工作示意图 5.2 桥梁附属工程四新技术应用 1、桥梁防撞墙施工中全面推广自制立式钢筋定位架,对防撞墙主筋进行定位,确保钢筋绑扎线型和质量。2、桥梁防撞墙施工全面推广自行式喷淋养护台车,提升防撞墙养生效率和质量。5.3 墩梁不锈钢模板应用技术 以往的施工工艺中,墩柱、T 梁
19、模板均为钢模板,钢模易生锈,每次立模之前需要打磨,刷脱模剂,工序复杂,易变形,且拆模过程中,混凝土外观容易出现掉块、颜色不均等情况。针对该种情况,我 40 项目在墩柱、T 梁侧模上采用不锈钢模板技术,不锈钢模板制成的墩柱、梁板外观美观,色泽一致,且不易变形,脱模后,刷洗简单。5.4T 梁钢筋整体吊装工艺 T 梁钢筋在制梁台座上安装,钢筋间距、预应力管道位置、保护层厚度难以控制,因此本项目在 T 梁预制时,钢筋绑扎采用胎膜胎架加工,整体吊装安装工艺。具体工艺如下:(1)在钢筋胎架上绑扎梁体底及腹板钢筋成型;(2)穿插预应力管道,穿插时,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放样,并采用10 定位筋定位,定位筋与主筋焊
20、接牢固,穿插过程中,如遇到普通钢筋阻碍预应力管道的情况,遵循“预应力筋优先”原则,适当调整普通钢筋。管道穿插并调整完后,在管道内穿插内衬管,绑扎保护层垫块。最后进行钢筋报检。(3)技术人员检查胎架上的钢筋,合格后采用龙门吊将梁体钢筋吊装至制梁台座上,再次检查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预应力管道位置,进行调整完毕后,立侧模,最后绑扎顶板钢筋。(图片取自中铁四局集团昌赣梁场)5.5 灌注桩桩头环切技术运用工艺 桩头处理一直是桩基施工的一个难点,本标桩基量大,以往在桩头处理过程通常简单、粗糙,影响企业形象,甚至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本标严格对待桩头处理,贯彻桩头环切技术的应用。具体措施如下:整个桩基施工过程
21、中,在下钢筋笼时,采用厚泡沫棉(壁厚 1mm 以上)包裹桩顶深入承台以上部分的主筋;基 40 坑开挖后,基坑开挖后,在桩顶四周测量等高线标高,标高高程严格控制在桩顶标高,然后采用坏切机沿桩头环切一圈,深度 4cm;凿除主筋外侧混凝土并使主筋与内侧混凝土剥离;以多个钢钎环形打入桩顶标高处混凝土内,使桩头混凝土断裂;采用吊车吊走桩头,桩头钢筋预弯采用手持式液压弯曲机。6 隧道工程四新技术应用 6.1 电缆沟槽一次成型技术 针对目前隧道水沟、电缆沟混凝土浇筑,采用二次或三次工序施工,导致砼 40 面外观差,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达标,易漏水,挡渣墙平整度达不到要求,砼表面光洁度差等特点,我部拟在本项目采取
22、电缆沟槽一次成型技术,该施工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左右两侧,单次浇筑 12 米,一次成型,隧道车辆进出无阻碍;(2)、四个作业人员即可操作完成定模、脱模行走全自动控制;(3)、成型模刚性强度高,振捣密实;混凝土施作后满足强度要求;(4)、整套成型模固定不适用螺栓及钉子,采用自动锁紧,符合文明施工要求;(5)、外观砼面完美,各项尺寸符合设计要求;(6)、工资成本下降,施作劳动强度降低;(7)、保证进度和质量;(8)、拆卸方便,能循环使用。6.2 隧道信息化管理 在把拿山隧道、马庄隧道、可立隧道设置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对每一个施工人员精准定位,实时监控洞内人员及洞内作业情况。通过建立三维信
23、息模型,可实现项目管理信息的可视化查询。查询构件几何属性、物理属性、计量支付、质量、试验、安全、三维形象进度、监控视频等项目管理属性信息。6.3 衬砌钢端模、导向墙钢模 隧道二衬施工,端头模板通常采用木模。木模安装时,线性难控制,易跑模,漏浆严重,拆模后端头混凝土效果差,容易起凹凸状,40 中埋式止水带线性难以控制,不符合标准化建设要求。因此我项目在隧道二衬台车端部采用钢端模,具体措施:在二衬台车端部设置型钢后座,用以固定钢端模,钢端模采用便于安装的折页形式,有效解决了端头问题。6.4 超前小导管标准化加工技术 在以往的施工中,超前小导管加工时,技术粗糙,经常会采用切割机切割、电焊烧、锤子砸的
24、情况,加工出来的小导管不仅外观难看,而且很难保证超前小导管的质量。我标段隧道长度单洞达 5.2km,小导管需要量大。为此,项目部杜绝旧工艺,引进超前小导管尖头加工机,等离子切割机,确保超前小导管标准化加工。6.5 其他技术的应用 1、全面推广自制隧道二衬、仰拱钢筋定位架。2、具备条件时采用零开挖进洞。7 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7.1 质量保证体系 7.1.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保证。本工程项目部将配备完善的组织机构,建立本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组织机构详见图 7.1-1。图 7.1-1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40 7
25、.1.2 质量保证体系 图 7.1-2 质量保证体系图 7.1.3 质量管理制度(1)各施工工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上级颁布的各种质量管理文件、规程、规范和标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宗旨是优质、优产、用户至上。成品质量保证 QC 领导 小组 项目经 理诊断 质量保证体系 思想保证体系 组织保证体系 目标管理体系 生产过程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检查 保证体系 质量信息管 理保证体系 经济保证体系 思想政治体系 TQC 教育 项目责任制 方针目 标制度 项目组织设计 施工调度 机具设备保证 人员保证 技术工人保证 材料保证 检查检验保证 TQC 小组下 达下一 级目标 展 开 目 标 制 定 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质 管理 知识 工程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