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统计学计算题资料.pdf





《人力资源统计学计算题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统计学计算题资料.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力资源统计学计算题 质量:表示平均程度的量,是相对量,一般有劳动生产率(Q)、平均工资(X)、平均人工成本(L)。质量变,数量固定在报告期。数量:表示数目多少的量,是绝对量,一般有平均人数(T)、比重(F)。数量变,质量固定在基期。第三章 *例:某制造企业年 5 月份(31 天)有制度公休日 11 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 8 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 800 人,其它情况如下:全日缺勤 500 工日,非全日缺勤 800 工时;全日停工 100 工日,其中被利用 100 工日,非全日停工 400工时;全日非生产 300 工日,非全日非生产 200 工时;公休日加班 100 工日,加点 1
2、50 小时。求:(一)该企业的(1)日历工日数、(2)公假工日数、(3)制度工日数、(4)出勤工日数、(5)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6)全部实际工日数;(二)分析计算该企业的工作时间利用情况。解:(1)日历工日数8003124800 日 (2)公假工日数118008800 日 (3)制度工日数日历工日数公假工日数80020=16000 日 (4)出勤工日数制度工日缺勤工日1600050015500 日 (5)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出勤工日非生产工日停工工日停工被利用工日 15500 30040010014900 日 -(6)全部实际工日数制度内实际工日加班工日14900100=15000 日 1
3、5500100%100%96.88%16000出勤工日出勤率制度工日14900100%100%96.13%15500制度内实际工作日出勤时间利用率出勤工日14900100%100%93.13%16000制度内实际工作日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制度工作日 ((1)日历工时数800318198400 工时 (2)公假工时数11800870400 工时 (3)制度工时数日历工时数公假工时数800208=128000 工时 (4)缺勤工时数8500+8004800 工时 (5)出勤工时数制度工时缺勤工时1280004800123200 工时 (6)停工工时数8400+4003600 工时 (7)停工被利用工
4、时=8100800 工时 (8)非生产工时8300+2002600 工时 (9)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出勤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12320036008002600 11700 工时 (10)加班加点工时8100+150950 工时 (11)全部实际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时加班工时117800950=118750 工时?第五章 例 题!总产值(万元)平均人数 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劳动生产率指数()基期 报告期 基 期 报告期 100100%100%0.67%15000加班加点工日加班加点比重全部实际工日1001001000.67114900加班加点工日加班强度制度内实际工日12320
5、0100%100%96.25%128000出勤工时出勤率制度工时117800100%100%95.62%123200制度内实际工时出勤时间利用率出勤工时117800100%100%92.03%128000制度内实际工时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制度工作时950100%100%0.8%118750加班加点工时加班加点比重全部实际工时9501001000.81117800加班加点工时加班强度制度内实际工时 人 数 人 数 基 期 报告期?甲车间 乙车间 10800 27000 24000 32000 1200 1800 2000 2000 9?15 12 16 全 厂 37800 56000 3000 4
6、000 【1)计算甲车间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2)计算乙车间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3)计算全厂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4)分析计算全厂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以及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并对全厂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作一个全面的分析。解:(1)设 为全厂劳动生产率,q 为各车间劳动生产率,T 为各车间人数,则 甲车间:q1=24000/2000=12 万元/人;q0=10800/1200=9 万元/人;乙车间:q1=32000/2000=16 万元/人;q0=27000/1800=15
7、万元/人;*全 厂:全厂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计算如下:#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计算如下:-1 11112200016 20005600014.0(/200020004000qTqT万元 人)00009 120015 18003780012.6(/120018003000q TqT万元 人)0 10119 200015 20004800012.0(/200020004000q TqT万元 人)001 11014.0/111.1%12.6q TqTTT001 11014.0 12.61.4q TqTTT(万元/人)14.012.65600对总产值的影响:()4000(万元)0 11 11114/
8、116.7%12q TqTTT0 11 11114 122q TqTTT(万元/人)14.012.08000对总产值的影响:()4000(万元)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计算如下:【分析:全厂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提高了%,绝对数增加了万元/人,总产值增加了 5600 万元。这是由于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提高了%,使全厂劳动生产率绝对数增加了 2.0 万元/人,总产值增加了 8000 万元及由于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下降 5%,使全厂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减少了万元/人,总产值减少了 2400 万元共同造成的综合结果。计算结果归纳,得出平衡式:%=%x95%=单位:万元/人 5600=800
9、0-2400 单位:万元 例题 。某企业总产值、生产工人人数与全部职工人数如下表:指 标 总产量(万吨)职工人数 劳动生产率(吨/人)全 部 职工 生 产 工人 生产工人比重(%)全员 生产工人 基期 100 10000 800 80!100 125 报告期 300 20000 16800 94 150 指数 105 150 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及生产工人占全员劳动生产率比重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解:设 q 为全员劳动生产率,q为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T为生产工人在全部职工中的比重 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计算如下:相对数:绝对数:q1T1q0T0=150100=50 吨/人 生产工
10、人劳动生产率指数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0 1001012/95%12.6q Tq TTT0 1001012 12.60.6q Tq TTT(万元/人)12.012.62400 对总产值的影响:()4000(万元)150100100对总产量的影响:()20000(万吨)生产工人比重指数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分析: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提高了 50%,绝对数增加了 50 吨/人,总产量增加 100 万吨。这是由于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提高了%,使全员劳动生产率绝对数增加了 45 吨/人,使总产量增加 90 万吨;由于生产工人比重指数提高了 5%,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增加了吨/
11、人,使总产量增加 10 万吨。计算结果归纳,得出平衡式:相对数:150%=%105%即=x 绝对数:50=45+5 (单位:吨/人)=+总产量:100=90+10(单位:万吨)例 题 某企业资料:基期 报告期 指数 小时劳动生产率(件人)工作日长度(工时)日劳动生产率(件人)工作月长度(工日)月劳动生产率(件人 5 36 20 720 6 22 120 110 分析计算如下:q T178.5 84%1501 1=142.8%125 84%105q T0 1q Tq T150 105451 10 1相对数:绝对数:吨15010590对总产量的影响:()20000(万吨)q T125 84%105
12、0 1=105%125 80%100q T00q Tq T105 10050 100相对数:绝对数:吨105 10010对总产量的影响:()20000(万吨)139.3%1003.2720283.2/.劳动产数绝对数:(件 人)111000111000a b c1003 2月生率指=a b c720a b ca b c6 7 6 221003.2120%5 7 6 228361003.2836167.2/.小时劳动产数.绝对数:(件 人)111011111011a b c生率指=a b ca b ca b c 分析:略 通过计算得出如下关系式:相对数:%=120%110%绝对数:=+44+7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 统计学 算题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