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建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建设.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增强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中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理应具备的道德观点、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专门人员。他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劳动经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传递给年轻一代,使其接替上一辈的事业,延续社会的发展。韩愈师说一文,论述了教师不应仅仅授书,教师的任务应是“传道”、“授业”、“解惑”,表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相长”的观点。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能够把它看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教师职业道
2、德,主要是靠传承来延续、靠道义来规范的,那些约定俗成而被普遍接受的要求,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规范约束。教师师德水准是一个国家全民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志。古今中外,世界各国都十分强调并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我国历来对人民教师始终寄予厚望。xg11,平讲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也讲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一贯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首位,从根本上讲,就是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增强教师师德建设,全面推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1教师师德建设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
3、。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同时也形成了包括师德在内的很多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现在倡导的热爱祖国、报效国家、集体主-可修编.-义、勤奋节俭、敬业重教等,不但为炎黄子孙所遵循,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世界上很多国家。无疑,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师德的根基和源泉,而社会主义的教师师德建设是弘扬优秀传统和优良思想道德的重要方面。2教师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我们重视教师师德建设,是由师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决定的。首先,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持续成长、需要成才的学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学生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以及他们良好品行和学风的形XX 有赖于教师的教育和
4、培养;其次,教师劳动的目的,不但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优秀建设人才;第三,教师作为学生的示范,他们的处世哲学、言谈举止乃至穿着打扮都会直接成为学生摹仿的对象。作为塑造新的一代教师,自身的灵魂必须纯洁和高尚。3教师师德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现代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不可能离开世界化的总体背景。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到来将使高校的文化环境发生更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赋予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全新的视野,国家政权等政治力量已经渗入社会各领域,伴随经济
5、、法律等渠道强化对社会的干预,政治与经济等界限明显缩小,成为知识政治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之一的教师政治观点也将发生变化,政治渐次渗入经济体系之中发生作用,政治规范等大量地以非政治的形式出现在教师面前,出现在教师的生活、工作、社会活动中。4教师师德建设是社会日趋信息化的需要。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已快速、全面地渗透到整个-可修编.-人类活动的全部过程。高等学校是信息的中心,校园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而是信息化的校园。现代科技、因特网、多媒体技术在日益深入教师生活,在改变他们学习习惯、思想习惯、工作习惯和价值取向。因为现代科技、因特网所
6、独具的即时性、隐蔽性、开放性、随意性和主动性等特性,使得它有着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不平衡,信息流量差别甚大,在互联网上,大量散播的腐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5增强师德建设是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真正人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智力需要。在当今政治多极化、经济世界化、社会多元化、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要实现十六大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很重要的是要以科学技术现代化促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基础在教育,希望在青年一
7、代。6师德建设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发挥影响、示范和辐射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社会体制逐步转入市场经济,一方面,市场经济持续促动办学体制的转变,更新人们的办学观点,拓宽办学渠道,增加办学经费,优化高校人才。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容易使个别教师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价值观、道德观失衡,需要我们大力增强师德建设,搞好学校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在快速促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和科学文化需求也持续增长,呼唤、期待着人们法治观点、文化修养、社会诚信等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教育、特别是国家投入了大量财
8、力、物力和人力的高等学府,不但应成为知识创新和现代科技产生的园地,而且对社会的道德建设也应发挥影响、示范和辐射的作用成为道-可修编.-德建设的“思想库”、“示范区”和“辐射源”持续地促动社会道德建设。二、当前师德建设中存有的问题客观地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提升很快,政治、业务素质明显增强,梯队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成为教师队伍的主流。但也应看到,高校师德建设还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受市场经
9、济的负面影响,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偏颇导致了教师的角色模糊。本来是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管理,却忽视了对育人精神的塑造。在教育管理中,创收渐成压倒一切的硬任务,一些教育管理者误将教师职称晋升、工资调整、发放奖金作为管理人的第一要素,结果使很多教师只看到市场经济功利性一面,而忽视了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奉献的一面,把自己纯粹置于一个社会经济人的位置,而忘记自己首先是一名人民教师,再加上社会不健康风气的影响,少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有所缺损。2经济繁荣与教师“主体性”的矛盾导致了教师人生理想的淡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在这个变革阶段,教师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为社会
10、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教师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却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虽然1985 年我国为教师专门设定了“教师节”,号召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但从整个社会来看,教师在生活中较难找到自己的轨迹,难以确定自己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比如教师的社会地位还得不到应有的提-可修编.-升,教师的工资收入与某些科研人员、个体老板、金融企业和垄断行业的员工相比,差别较大,教师的住房问题、子女就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少数教师认为自己为这个社会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牺牲了一定的个人利益而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于是产生了消极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丢弃了敬业、兢业和钻业精神,淡漠了人生理想,也淡化了事业心、责任
11、心和职业道德心。3“一手硬、一手软”,缺少师德建设的责任心。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建设中只注重了学科建设、教学研究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而忽视了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者的培养;在指导思想上,往往注重通过学生工作实现教育目标,而忽视教师的德育功能和教师的道德规范;突出了教研成果、著书立说在学校中的主导性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道德素质建设的灵魂地位。在处理“德与智”、“红与专”的关系中,只强调“智与专”的重要性而轻视“德与红”的能动性,导致了教学科研工作一手比较硬,思想道德建设比较软的状况。缺乏构建大德育体系的紧迫感。三、当代师德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1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师德建设是高校的永恒主题应该从落
12、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理解它,构建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健全和完善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如三育人条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守则教师联系学生制度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制度三育人及师德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评选和表彰办法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等,使师德建设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循,持续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这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制度保障。其次,要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的工作机构,增强领导和组织,健全师德建设的工作网络体系,明确具体工作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这是构建师德建设长-可修编.-效机制的组织保障。再次,是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评价考核制度,准确判定、衡量师
13、德水平和师德建设的绩效,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教学态度的评价,研究制定完善的师德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估考核制度,重视评估考核的结果使用。师德考核不合格的,当年不能参与评奖、晋升职称,严重者将取消教师资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这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工作保障。第四,是大力增强宣传工作,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学校应经常组织展开师德和“三育人”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展开师德建设方面的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宣传在师德建设和“三育人”工作中做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唱响主旋律,弘扬崇尚进取的奋斗精神,充满激情的创新风格,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表形象,这是构建师
14、德建设的舆论保障。2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环境。以人为本是新时代师德建设理念的根本,提倡以人为本的师德,就是提倡回归教育的本源,提倡重新回归到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师德,其价值取向体现了新的全面的学生发展观,体现着关怀教师的幸福生存和终身发展。在具体工作中,不但要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关心教师的发展,使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持续地增长自己的才干,充实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在管理工作中要体现人文关怀,实行人性化的管理,管理者要面向基层、面向教师,为教师在教学环节提供优质的服务,持续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提升他们的工
15、资和福利待遇水平,组织教师参与学校的 XX 管理与监督,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3要注意坚持先进性导向与师德底线相结合的原则。教师是高知识结构的群体,他们扮演的是“社会的代言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可修编.-生的领路人”的角色,所以高校的师德建设,一定要提倡先进性导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典型和示范作用。与此同时,还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考虑高校教师的思想实际状况,在坚持师德建设先进性导向的同时,还要坚持师德建设的底线要求原则。坚持底线原则,把提倡的和必须做到的区别开来,促动师德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4大力展开师德建设的实践活动。学校各级组织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之中,经常组织教师展开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文化活动。比如,定期对教师实行职业道德培训,展开讲课竞赛、教学观摩,实行教师定点联系学生班级制度,组织教学检查与评比,组织各种师德研讨会、报告会和演讲会,展开师德主题征文竞赛和主题论坛,展开师德先进个人与师德标兵的评选活动。在育人活动实践中持续地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把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可修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