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解析.pdf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解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安 徽 科 技 学 院 理 学 院 教 学 大 纲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计算机科学技术教研室制 2006.9 多媒体技术理论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ique)课程编号: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 时:40 学时(总学时 48,其中理论 40 学时、实验课 8 学时)学 分:2.0 学分(总学分 2.5 分,其中理论 2.0 学分、实验课 0.5 学分)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前修课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 建设开课学期:第 7 学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
2、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综合讲述了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媒体音频技术、多媒体图像视频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内容对多媒体技术基础的理论、技术、标准、设备、应用软件有较深的理解。多通过学习这些,为后续课程提供一个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为今后开展多媒体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最终融会贯通各部分知识,全面把握多媒体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及主要媒体制作手段,为后续课程提供一个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技巧,设计制作完整的多媒
3、体作品。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2.掌握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及其编码技术;3.掌握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处理技术;4.熟练掌握多媒体数据制作;5.了解超文本和 WEB 系统,并能进行简单的网络设计;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 第一章 多媒体概述 2 第二章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12 第三章 多媒体系统组成 8 第四章 多媒体数据制作 2 第五章 多媒体开发工具 2 第六章 多媒体数据库与内容的检索 2 第七章 超文本和 Web 系统 3 第八章 多媒体通信 2 第九章 基于 Internet 的多媒体技术 2 第十章 多媒体新技术展望 3 总复习 2 四、参考教材及图书资料
4、1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第 2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2 钟玉琢、蔡莲红、李树青、史元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基础及应用,高等教育 出版 3胡晓峰 吴玲达 老松杨 司光亚,多媒体技术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五、教学方法与考核 1.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教学中,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主动权在教师”,使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的原理、特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变“教你学”为“我要学”。)实践“行为导向法“,重视学生活动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学过程,这种方法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态度和行为提高学习效率
5、,因此也叫做行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多媒体创作的教学以案例示范,分析源代码为主,让学生多从别人的作品中了解应避免什么,学习什么,如何吸收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合讲授内容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然后教师总结。)提出项目或由学生自选项目,教师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更不要忘记随时发现学生的创新点,及时向大家介绍,给予鼓励,实施方案应由教师审定。2课程考核方法 主要有:理论课考查、实验课考查、综合测试。平时占 20%:考勤考查、理论课考查、实验课考查;期末考试占 80%:综合笔试。六、大纲正文 第一章 概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多媒体发展历程、应用及其发展前景;2.掌握媒体概念;3.掌
6、握多媒体的特点;4.多媒体技术特点;基本内容 1 媒体概念、分类 2 多媒体定义、特点 3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4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 5 多媒体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重点难点 1 重点:媒体的定义、分类 2 难点:多媒体定义、特点 课时安排 建议:2 学时。第二章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目的要求 1.了解信息表示与编码;2.掌握常用数据压缩技术;3.掌握静态图像压缩标准 JPEG;4.掌握运动图像压缩标准 MPEG;5.了解视听通信编码解码标准 H.26X;6.掌握声音压缩技术 基本内容 1.数字图像编码技术 2.预测编码 3.变换编码 4.信息熵编码 5.JPEG 静态图像压缩算法 6.JP
7、EG2000 7.MPEG-1 标准系统与视频数据流结构 8.MPEG-1 视频编码技术 9.MPEG-2、MPEG-4 标准 10.H.261 标准、P64kps 视频压缩算法 11.视频结构层次数据结构 12.声音编码、ITU 语音标准化方案 重点难点 1.重点:信息熵编码、JPEG 静态图像压缩算法、MPEG-1 视频编码技术 2.难点:JPEG 静态图像压缩过程、视频数据结构 课时安排 建议:12 学时。第三章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 目的要求 1.了解几种数据光盘格式 2.了解多媒体功能卡 3.了解什么是多媒体个人计算机 4.掌握多媒体存储技术 5.掌握多媒体信息获取与显示设备 基本内
8、容 1.光盘存储原理 2.光盘标准 3.DVD 光盘 4.声音卡、视频卡 5.图像获取设备 6.显示设备 7.触摸屏 8.多媒体个人计算机 9.多媒体工作站 重点难点 1.重点:光盘存储原理、光盘标准及其格式,多媒体信息获取与显示设备 2.难点:光盘存储原理、如何获得多媒体信息 课时安排 建议:8 学时。第四章 多媒体数据制作 目的要求 1.了解几种多媒体制作软件 2.了解几种多媒体数据获取方式 3.掌握音频数据的获取方法 4.掌握图像数据获取的方法和软件的使用 5.掌握图形和动画的制作 6.三维动画制作方法 基本内容 1.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 2.多媒体数据获取方法 3.音频数据的获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媒体技术 教学大纲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