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0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包括在实际工作中开展业务活动、从事药学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集中反映了执业药师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解决和处理有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中医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2.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民族医药基础知识。3.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4.药学服务与咨询的基本内容。5.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6.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知识。7.非处方药知识。8.中药的合理应用与中药不良反应。9.中医药文献与信息以及
2、医疗器械的有关知识。大单元小单元细目1.整体观念(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2.辨证论治一中医基础理论(三)五行学说2.五行的生克乘侮3.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1.五行与五行学说(二)阴阳学说2.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属性要点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1)症、证、病的区别(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五行的特性(1)五行相生的形成和规律(2)五行相克的形成和规律(3)五行相乘的形成和规律(4)五行相侮的形成和规律3.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1)在疾病诊断中的运用(2)在
3、疾病治疗中的运用(续表)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1)心的生理功能(2)肺的生理功能1.五脏的生理功能(3)脾的生理功能(4)肝的生理功能(5)肾的生理功能(1)心与肺的主要生理关系(2)心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3)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4)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2.五脏之间的关系(5)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6)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7)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8)肝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一中医基础理论(四)藏象3.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4)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5)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1)胆的主要生理功能(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4.六腑的生理功能(3)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4)大肠
4、的主要生理功能(5)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6)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1)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5.奇恒之腑(2)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1)心与小肠的主要生理关系6.五脏与六腑的关系(2)肺与大肠的主要生理关系(3)脾与胃的主要生理关系(4)肝与胆的主要生理关系(9)肝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10)脾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1)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2)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3)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5)肾与膀胱的主要生理关系(续表)大单元小单元细目(1)气的功能1.气(五)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一中医基础理论2.影响体质的因素(3)地
5、理环境及其他(1)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3.体质学说的应(2)影响发病、病变的从化和传变医学教育网用搜集整理(3)指导辨证与治疗(续表)大单元小单元(八)病因1.六淫细目要点(1)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及致病特点4.经络的生理功能(1)体质的构成和特点1.体质的形成与(2)体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分类(3)体质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4)体质的分类(1)禀赋、年龄、性别、情志、疾病(七)体质(2)饮食、劳逸、针药3.奇经八脉(1)奇经八脉的特点和作用(2)督、任、冲、带脉的基本功能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六)经络2.十二经脉1.经络系统的组成(3)连属部分的组成(1)走向和交接规律(2)分布规律(3)流
6、注次序3.津液2.血(2)血的运行(3)血的功能(4)气与血的关系(1)津液的代谢(2)津液的功能(1)经脉的组成(2)络脉的组成(1)血的生成(2)气的运行(3)气的分类与分布要点一中医基础理论6.瘀血1.发病2.邪正盛衰病机5.痰饮4.劳逸失常3.饮食不调2.七情(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5)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6)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7)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8)疫疠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2)七情致病的特点(1)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2)饮食不洁的致病特点(3)饮食偏嗜的致病特点(1)过度劳累致病的特点(2
7、)过度安逸致病的特点(1)痰饮的形成(2)痰饮的致病特点(1)瘀血的形成(2)瘀血的致病特点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辩证关系(1)邪正盛衰病机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病机与疾病的转归(1)阴阳盛衰病机的形成和临床表现(九)发病与病机3.阴阳失调病机(2)阴阳互损病机的形成和临床表现(3)阴阳格拒病机的形成和临床表现(4)阴阳亡失病机的形成和临床表现(1)气失调病机的形成和 l 临床表现4.气血津液失调病机(2)血失调病机的形成和临床表现(3)津液失调病机的形成和临床表现1.预防(十)预防与康复2.康复(1)康复的原则(2)常用康复疗法(1)未病先防的原则和方法(2)既病防变的措施(续表)大单元小单
8、元细目要点(一)中医诊 中 医 诊 断(1)主要内容断学学要点(2)基本原则二中医诊断基础(二)四诊2.闻诊1.望诊(1)得神、失神、假神和神乱的临床表现及意义(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意义(3)形体及姿态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4)头形、头发、囟门、耳鼻、唇、齿龈、咽喉、目色异常的主病(5)舌与脏腑的关系;望舌质、舌苔的变化与疾病;舌诊的临床意义(6)皮肤异常的主病(7)排除物异常的主病(8)小儿食指络脉的三关分部及望小儿食指络脉的临床意义(1)言语声音、呼吸异常及咳嗽、呃逆、嗳气音声变化的临床意义(2)口气、痰涕、二便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1)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9、2)表证辨汗、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3)头痛、头晕、四肢痛的临床意义(4)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义3.问诊(5)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及口味异常的临床意义(6)大便的次、质、排便感以及小便的量、次、排尿感变化的临床意义(7)失眠和嗜睡的临床意义(8)耳鸣、耳聋、目眩的临床意义(9)月经的经期、经量、色质、行经腹痛以及带下量的多少、色质和气味的临床意义(续表)大单元(三)辨证1.八纲辨证(3)虚实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与表里证、寒热证的关系(二)四 4.切诊诊(2)按肌肤的内容及按脘腹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和临床意义(1)表里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
10、系及辨证鉴别要点(2)寒热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1)切脉的部位和寸口脉与脏腑的关系;平脉的特点及变异;浮、沉、迟、数、虚、实、滑、涩、细、洪、弦、代脉以及相兼脉的脉象及主病小单元细目要点二中医诊断基础(4)阴证和阳证的形成、临床表现和辨证鉴别要点(1)心气虚与心阳虚、心血虚与心阴虚、心血瘀阻与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肺气虚与肺阴虚、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犯肺、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脾气虚与脾阳虚、寒湿困脾、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脏(4)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虚、肝阳上亢、肝血虚、肝风内动、肝腑辨 胆湿热、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证
11、(5)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6)胃寒、胃热(火)、食滞胃脘、胃阴虚、大肠湿热、大肠津亏、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7)心肺两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肺脾两虚、肝火犯肺、肺肾阴虚、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续表)大单元二中医诊断基础三常见病1.感冒(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2.咳嗽3.喘证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的症状、治法风寒闭肺、痰热郁肺、肾虚作喘的症状、治法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的症状、治法4.三 因 制宜(3)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一)治则与治法1.治 病 求(1)治标与治本的运用本(2)正治与反治
12、的运用(4)津液不足、水肿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三)辨证3.气 血 津液辨证(3)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2)血虚、血瘀、血热、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证要点小单元细目要点(1)气虚、气陷、气滞、气逆证的临床表现及辨2.扶 正 与(1)扶正与祛邪的区别祛邪(2)扶正祛邪的运用3.调 整 阴(1)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治则的区别阳(2)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治则的临床应用(1)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2)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辨证论治5.胃痛6.呕吐7.泄泻8.便秘(续表)大单元小单元细目9.头痛10.眩晕三常见病辨证论治论治举例(二)常见病的辨证21.痔疮1
13、7.中暑18.疮疖19.乳癖20.瘾疹15.虚劳11.淋证12.阳痿13.郁证14.汗证4.不寐心火炽盛、肝郁化火、阴虚火旺、心脾两虚的症状、治法胃寒、食滞胃痛、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虚寒的症状、治法外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的症状、治法伤食泄泻、肾阳虚衰的症状、治法热结肠胃、肝脾气郁、津亏血燥、阳虚寒凝的症状、治法要点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肝阳头痛、瘀血头痛的症状、治法肝火上扰、气血亏虚的症状、治法热淋、劳淋的症状、治法心脾两虚、肝郁不舒的症状、治法肝气郁结、痰气郁结、心脾两虚的症状、治法自汗、盗汗的症状、治法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肺阴虚、肾阴虚的症状、治法16.痹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执业 药师 考试 大纲 中药学 综合 知识 技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