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1.负数:负数是数学术语,指小于 0 的实数,如-3。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 0 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 小。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5.33,-45,-0.6 等。2.正数:大于 0 的数叫正数(不包括 0 假设一个数大于零0,那么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正数有无数个,其中分正整数,正分数和正无理数。3.正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 0 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拟两个实数的大小。5.数轴的三要素:
2、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6.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即 AG 矩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 360所得的几何体就是圆柱。其中 AG 叫做圆柱的轴,AG 的长度叫做圆柱的高,所有平行于 AG 的线段叫做圆柱的母 线,DA 和 DG 旋转形成的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DD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 面。7.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设一个圆柱底面半径 为 r,高为 h,那么体积 V:V=r 2h;如 S 为底面积,高为 h,体积为 V:V=Sh 8.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S 侧=Ch注:c 为 d)-圆柱的两
3、个圆面叫做底面又分上底和下底;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两个底 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高有无数条。特征: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9.圆锥解析几何定义:圆锥面和一个截它的平面满足交线为圆组成的空间几何图形叫圆 锥。10.圆锥立体几何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 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该直角边叫圆锥的轴。11.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的体积 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1/3。根据圆柱体积公式 V=ShV=rr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V=1/3Sh S 是圆锥的底面积,h 是圆锥的高,r 是圆锥的底面半径 12
4、.圆锥体展开图的绘制:圆锥体展开图由一个扇形圆锥的侧面和一个圆圆锥 的底面组成。(如右图在绘制指定圆锥的展开图时,一般知道 a 母线长和 d底 面直径-13.圆锥的外表积:一个圆锥外表的面积叫做这个圆锥的外表积。圆锥的外表积由侧面积和底面积两局部组成。2 S=R(n/360)+r 2 2 或(1/2)R+r 2(此 n 为角度制,为弧度制,=(n/180)14.圆柱与圆锥的关系: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体积和高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底面积和高不相等的圆柱圆锥不相等。15.生活
5、中的圆锥: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圆锥有:沙堆、漏斗、帽子。圆锥在日常生活 中也是不可或缺的。16.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 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3同除法比拟,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 数值。17.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一样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 比的根本性质。18.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
6、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 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根据比的根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 是互质的数。19.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20.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展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 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方法:首先求出各局部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1.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
7、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2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2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根本性质,如果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 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24.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 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 y/x=k(一定-25.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