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_1.pdf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_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_1.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工艺流程:技术交底 抄平放线 轴线复核 绑扎柱钢筋 钢筋验收 支柱模板 技术复核验收 浇捣柱混凝土 支梁底模 绑扎梁钢筋 支梁侧模 支现浇板模板 绑扎板钢筋 复核验收 浇捣梁板混凝土 养护 弹线复核 上层结构。1模板工程:模板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观感质量的好坏,为了保证混凝土密实度及外观质量,我公司计划在模板方面进行一定的投入,决定模板以采用九合板与竹胶板为主,在开工前购置,用钢管与方木做支撑。为了保证施工进度,模板总量按以满足进度需要为标准进行配置,周转使用。图 8-11 柱模板支撑系统图 模板统一安排在木工间集中加工,按项目部提供的模板加工料单及时进行制作,复杂混
2、凝土结构先做好配板设计,包括模板平面分块图、模板组装图、节点大样图等。制作完成后堆放整齐,随用随领。加工间至现场采用人力翻斗车运输,现场至作业点采用塔吊直接吊至施工部位。(1)柱模板:柱模按柱截面尺寸用九合板制作成定型模板,采用钢管扣件排架支撑。钢管立杆间距为 1.0m,该支撑系统同时用作梁板支撑。柱模板安装时,先弹出柱的中心线及四周边线。通排柱模板安装时,先将柱脚互相搭牢固定,再将两端柱模板找正吊直,固定后,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开间较大部分各柱单独找正吊直,然后拉通线校正复核。各柱柱模板单独固定外还应加设剪力撑彼此拉牢,排架系统应设剪力撑,以加强整体稳定性,防止浇筑混凝土时产生偏斜。对截
3、面较大的柱,采用在柱截面中设对拉螺杆以增强刚度。为了及时清除柱脚杂物,在柱脚模板预留清扫口,在浇捣混凝土前封堵。图 8-12 梁、板支模示意图(2)梁、板模板:梁模板采用九合板,板采用竹胶板模板,支柱用48 焊接钢管与扣件组成排架系统,支柱在高度方向设置纵、横水平拉杆和斜拉杆,水平拉杆离地面 500mm 处设一道,以上每 2m 设一道,立柱底部铺 5cm 厚垫板,同时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另外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对梁高在 70cm 以上的深梁模板支模,由于混凝土侧压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加大,为防模板向外爆裂及中间膨胀,在梁侧中部设置通长模楞,采用对拉螺
4、栓紧固。施工中,模板受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等外力作用会产生变形,支柱也会产生压缩变形和侧向弯曲变形,为了抵消这种情况产生的挠度,当梁、板跨度大于 4m 时,模板中部应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 13。同时为了防止因模板起拱而减少梁的截面高度,采用梁端底模下降的办法。(3)楼梯模板:楼梯底板采用九合板,踏步侧板及挡板采用 25mm 厚木板。在楼梯混凝土浇捣完毕后,踏步面采用木板封闭,以确保踏步尺寸准确,棱角完好。施工时,应安装平台梁和平台板模板,再安装楼梯板模板。图 8-13 楼梯支模示意图(4)筒模:在墙、柱模板施工的同时,电梯井筒模同步施工。电梯井筒模采用交接筒模,分为底座、支架、模板三大
5、部分,其中底座为爬升与固定作用,支架为模板的依靠。施工时用塔吊吊运提升,提升到位后底座支腿伸入下层已施工好的预留洞中使整个筒模固定到位,在此之后调节模板到位,校正对拉螺栓固定。拆除时松开对拉螺栓,摇动丝杆退出铰接模并清理模板表面,准备提升进行下一道工序。筒模施工示意如图 8-14 所示。(5)模板支设注意事项: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的固定设施。支模时,必须考虑有足够的承载力,包括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新浇筑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图 8-14 电梯井筒模施工示意图 模板内面及时清理干
6、净,并涂刷专用脱模油,施工时应注意严禁脱模油污染钢筋。为了保证混凝土观感质量,在模板拼缝处贴胶带纸,确保无漏浆现象。(6)模板质量检查:模板工程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技术复核与分项工程质量检查,确保轴线、标高与截面尺寸准确。要求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接缝全部采用胶带纸粘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 8-2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基础 5 尺量检查 柱、墙、梁 3 2 标高+2,-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3 截面尺寸 基础 10 尺量检查 柱、墙、梁+2,-5 4
7、 每层垂直度 3 用 2m 托线板检查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6 表面平整度 5 用 2m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7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和尺量检查 8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7)拆模: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下列规定: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予以拆除。底模:在混凝土达到以下设计强度后,方予拆除。板:结构跨度2m 时,50%;板:结构跨度2m,8m 时,75%。梁:结构跨度8m 时,75%;8m 时,100%。悬臂构件:结构跨度2m 时,75%;2m 时,100%。
8、拆模时,按合理顺序进行拆除,一般按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模时不得强力震动或硬撬、硬砸,不得大面积同时撬落或拉倒,对重要承重部位应拆除侧模,检查混凝土无质量问题后方可继续拆除承重模板。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先进行核算,加设临时支撑。图 8-15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2钢筋制作:本工程钢筋用量较多,而钢筋的质量优劣是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与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本工程的钢筋质量,我公司决定钢材全部由知名钢材厂家直接供应。同时,钢材进场时,项
9、目部质量员与材料员等对钢材严格按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等规范进行外观质量、标志、出厂质量证明书等验收,并抽样进行力学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加强施工现场文明管理,钢筋统一由钢筋加工间集中制作,由项目部提供钢筋配料单,及时按要求加工。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按批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按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要求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不使用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钢筋要求平直,无局部曲折。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级钢筋的冷拉率控制在 4%以内。级钢筋末端做 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
10、径 D 不小于钢筋直径 d 的 2.5 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 d 的 3 倍。级钢筋末端需做 90弯折时,弯曲直径 D 不宜小于钢筋直径 d 的 4 倍。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不大于10mm。钢筋制作完成后,按规格、使用部位堆放整齐。(1)钢筋下料、成形加工 1)下料配料:钢筋因弯曲会使其长度发生变化,这一点在配料中值得注意,因此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正确计算其下料长度。钢筋弯曲调整值:45弯曲为 0.5 d;90弯曲为 2 d;135弯曲为2.5 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一般是:半圆弯钩为
11、6.25 d,直弯钩为 3.5 d,斜弯钩为 4.9 d,对弯钩增加长度尚要根据具体条件,并满足设计要求。在配料计算时,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明确时,原则上按构造要求处理。钢筋配料应坚持节约利用的原则,计算应填写配料单,下料制作依据配料单进行。配料时,尚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2)成形加工:钢筋表面应洁净,油污、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焊接前,焊点处的铁锈应清除干净,除锈后留有麻点的钢筋不得随意使用。钢筋切断断口规整,不得有马蹄形或端头弯曲等现象,钢筋切断长度要求正确,其允许偏差为10mm。钢筋弯曲成形,级钢筋末端弯钩的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 2.5 d,平直部分长度按要求确定,不作
12、要求时不宜小于 3 d;级钢筋末端弯折时,弯曲直径不宜小于 4 d,平直部分长度按要求确定,弯起钢筋中部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 5 d。梁、柱箍筋必须做 135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为 10 d。3)质量要求:钢筋成形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弯曲点处不允许有裂纹,为此,钢筋弯曲时要避免弯来弯去的现象;钢筋弯曲成形后的允许偏差:全长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后位移 20mm,弯起高度5mm,箍筋边长5mm。(2)钢筋焊接:本工程中梁主筋接长拟优先采用闪光接触对焊,柱主筋接长拟优先采用气压焊。为了确保焊接质量,焊接严格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96)进行。钢筋焊接前,根据施工
13、条件先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同时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才能上岗操作。所有钢筋焊接后按现行规范规程规定批数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要求试验报告必须在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前提交,以确保无不合格项目进入下道工序。1)对焊焊接工艺:进行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时,应随时观察电源电压的波动情况。对于闪光对焊,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 5%、小于 8%时,应采取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当大于或等于 8%时,不得进行焊接。对于电渣压力焊,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 5%时,不宜进行焊接。本工程采用对焊机容量为 100kVA,对22 以下钢筋可采用“连续闪光焊”;对25 钢筋,钢筋表面较平整时,采用“预热闪光焊”;当钢筋端面不
14、平整时,则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闪光对焊时,应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闪光预热闪光焊时的留量应包括:一次烧化留量、预热留量、二次烧化留量、有电顶锻留量和无电顶锻留量。焊接后及时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外观检查要求:接头处弯折不大于 4;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 0.1d,且不大于 2mm;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2)气压焊焊接工艺:气压焊可用于钢筋在垂直位置、水平位置或倾斜位置的对接焊接。也可用两直径之差 7mm 以内的不同直径钢筋之间的焊接。气压焊施焊前,先将钢筋端面切平,并尽量与钢筋轴线相垂直,钢筋下料采用砂轮机,以免使用切断机使钢筋端头呈马蹄形而无法
15、压接。在钢筋端部两倍直径长度范围内若有水泥等附着物时,则予以清除。将钢筋边角毛刺及端面上铁锈、油污和氧化膜等清除干净,并用角向磨光机打磨,使其露出金属光泽,不得有氧化现象。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时,将两根钢筋分别夹紧,并使两根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钢筋安装后加压顶紧,使两根钢筋之间的局部缝隙不大于 3mm。气压焊时,根据钢筋直径和焊接设备等具体条件选用等压焊、二次加压法或三次加压法焊接工艺。在两根钢筋缝隙密合和镦粗过程中,对钢筋施加的轴向压力,一般为 3040MPa(按钢筋横截面面积计算)。气压焊开始阶段采用碳化焰,对准两钢筋接缝处集中加热,并使内焰包住缝隙,防止钢筋端面产生氧化。在确认两根钢筋
16、缝隙完全密合后,改用中性焰(以提高温度,加快加热速度),以压焊面为中心,在两侧各一倍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往复宽幅加热。当钢筋端面加热到所需温度(11501250)时,对钢筋轴向再次加压,使镦粗直径达到钢筋直径的 1.4 倍,镦粗长度不小于 1.2 d,且凸起部分平缓圆滑,然后停止加热加压,略为延时待接点的红色消失后(约半分钟),卸除压力,拆下焊接夹具。在加热过程中,如在钢筋端面缝隙完全密合之前发生灭火中断现象,则采取将钢筋取下重新打磨、安装、焊接。如发生在钢筋端面缝隙完全密合之后,可继续加热加压。每焊好一个接头,由焊工及时自检,当发现焊接缺陷时,及时查找原因和采取措施,及时消除。焊接接头逐个进行
17、外观检查,要求偏心量不大于钢筋直径的 0.15 倍,且不大于 4mm;两钢筋轴线弯折角不大于 4;镦粗直径不小于 1.4 d,镦粗长度不小于 1.2d,且凸起部分平缓圆滑;压焊面偏移不大于 0.2 d。并抽样进行力学试验。3)电渣压力焊焊接工艺:电渣压力焊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竖向钢筋的连接。其焊接工艺为:焊接夹具的上下钳口夹紧于上、下钢筋上;钢筋一经夹紧,不得晃动;引弧采用钢丝圈引弧法;引燃电弧后,先进行电弧过程,然后加快上钢筋下送速度,使钢筋端面与液态渣池接触,转变为电渣过程,最后在断电的同时,迅速下压上钢筋,挤出熔化金属和熔渣。接头焊毕,停歇后,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并敲去渣壳。焊接后
18、逐个进行外观质量检查,要求:四周焊包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无裂纹及烧伤;接头处弯折不大于 4;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 0.1d,且不大于 2mm。4)电弧搭接焊焊接工艺:对部分钢筋,对焊有困难时,采用电弧搭接焊。其焊接工艺为:焊接时尽量采用双面焊,如特殊情况不能进行双面焊时,采用单面焊。搭接长度按双面焊5 d,单面焊10 d。搭接焊时,焊接端钢筋预弯,并使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焊接前采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与搭接端部的距离20mm。焊缝厚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 0.3 倍;焊缝宽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 0.7 倍。电弧焊接头在清渣后逐个进行目测或量测,外观检查要求:焊缝表面应平整
19、,不得有凹陷或焊瘤;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裂纹;接头处弯折不大于 4;钢筋轴线偏移不大于 0.1 d,且不大于 3mm;焊缝厚度偏差不大于+0.05 d、-0mm;焊缝宽度偏差不大于+0.1 d、-0mm;焊缝长度偏差不大于-0.5 d;横向咬边深度不大于 0.5mm;在长 2 d 焊缝表面上的气孔及夹渣不多于 2 个,每处面积不大于 6mm2。3钢筋绑扎 钢筋采用人工搬运,在塔吊有效半径范围使用塔吊直接吊至施工操作面。钢筋采用人工绑扎的方法,绑扎时分析受力情况,注意钢筋的位置与绑扎顺序。(1)钢筋绑扎要点: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如表 8-3 所示。规格较小的圆钢采用绑扎接头,其中纵向受拉钢筋
20、的最小搭接长度按:Ll=1.2 La。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表 8-3 钢筋种类 二级抗震时 LaE=La+5d 三级抗震时 LaE=La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C30 C20 C25 C30 级钢筋 35d 30d 25d 30d 25d 20d 级25 及以下月牙肋 45d 40d 35d 40d 35d 30d 钢筋接头避开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焊接接头及绑扎接头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且尽量不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接头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部位,且在同一根钢筋全长上尽量少设接头。同一构件内的接头相互错开,焊接接头在 35 d 且不小于 5
21、00mm 长度范围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总受力钢筋总截面积在受拉区尽量不超过 50%。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板按 15mm;梁、柱按 25mm,同时不少于受力钢筋直径。板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不小于 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不小于 15mm。(2)柱钢筋绑扎:按图纸要求箍筋的数量,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将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为利于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对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采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柱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连接。在立好的柱子钢筋上画出箍筋的位置,箍筋
22、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成八字形。(3)梁钢筋绑扎:钢筋在现场绑扎时,先决定合理的绑扎顺序,并确定支模和钢筋绑扎的先后顺序,对于较浅的梁(梁高 450mm 以内)可先支好侧模,而较深的梁则先绑扎钢筋,再支侧模。当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研究确定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梁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25 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4)板钢筋绑扎:先在模板上画好
23、钢筋位置间距,按间距先摆放主筋,后放次筋。单向板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在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负钢筋全扣绑扎。双层钢筋,两层间加设马凳。同时注意板上部的负筋,防止被踩下,特别是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梁、板钢筋绑扎时注意防止水、电管线安装时将钢筋抬起或压下。(5)钢筋检查验收:钢筋绑扎完毕后,及时进行检查验收。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型号、直径、根数、间距、形状、尺寸是否正确,检查 负筋的位置是否正确,钢筋弯钩朝向是否正确。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体 结构 工程施工 方案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