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考试应注意.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数学考试应注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考试应注意.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数学考试应注意: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2、遇到不会得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得前面做记号。(如:“?”)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4、检查时,要注意就是否有漏写、少写得情况;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加、减得意义与各部分间得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得运算,叫做加法。(2)相加得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得数叫做与。(3)已知两个数得积与其中得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得运算,叫做减法。(4)在减法中,已知得与叫做被就减数。减法就是加法得逆运算。(5)加法各部分间得关系:与=加数加数 加数=与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得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
2、法得意义与各部分间得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得与与得简便运算,叫做乘法。(2)相乘得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得数叫做积。(3)已知两个因数得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得运算,叫做除法。(4)在除法中,已知得积叫做被除数。除法就是乘法得逆运算。(5)乘法各部分间得关系: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得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得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四则混与运算得顺序(1)在没有括号得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得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得算式里,如果
3、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bKhpL。(3)在有括号得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得,后算括号外面得。4、有关 0 得计算 一个数与 0 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0=a 0+a=a 一个数减去 0,结果还得这个数:a 0=a 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a=0 一个数与 0 相乘,结果得 0:a 0=0;0 a=0 0 除以一个非 0 得数,结果得 0:0 a=0;0 不能做除数:a0=(无意义)5、租船问题。解答租船问题得方法:先假设、再调整。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得形状。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
4、瞧到几个面,再瞧它得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瞧到得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得物体,所瞧到得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5、从不同得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得位置,与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与不变。QsDmk。(ab)ca(bc)加法得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2、连减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
5、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得与。abca(bc)3、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得位置,积不变。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BCNKe。(ab)ca(bc)乘法得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 得简算。乘法分配律:两个数得与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cbc 4、连除得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得积。abca(bc)5、有关简算得拓展:10238382 1252532 3796+373+37 12588 3、2
6、51、98 10、321、98 易错得情况:0、6+0、4-0、6+0、4 3899+99 第四单元 小数得意义与性质 1、在进行测量与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得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分母就是 10、100、1000得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分母就是 10 得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就是 100 得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分母就是 1000 得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所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如:0、5 表示(十分之五),0、05 表示(百分之五),0、25 表示(百分之二十五),0、005 表示(千分之五),0
7、、025 表示千分之二十五)。2、小数点前面得数叫小数得(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得数叫小数得(小数)部分,3、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就是(十)分位,十分位得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 0、1;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就是(百)分位,百分位得计数单位就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就是(千)分位,千分位得计数单位就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 如:20、375,十分位上得3,表示3 个(十分之一);百分位上得7,表示7 个(百分之一);千分位上得5,表示5 个(千分之一)。1r8cT。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得进率都就是 10,(10 个千分之一就是 1 个百分之一,10 个百
8、分之一就是 1 个十分之一,10 个十分之一就是整数 1,或 10 个 0、001就是 1 个 0、01,10 个 0、01 就是 1 个 0、1,10 个 0、1 就是整数 1EqxnO。5、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得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如:31、031 读作:三十一点零三一 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得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得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得数字。ZxokF。如:一百二十点零零九八 写作:120、0098 7、在小数得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得大小不变,这叫小数得性质。如:0、2=0、20=0、200=0、200
9、0=1、05=1、050=0、0500=0、0500=1、080=1、08 10、0800=10、08 100、080000=100、08 8、小数大小得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dt4M9。9、小数点得移动:(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 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得 10 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得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 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得 1000 倍U9cfH。(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 10,小数就缩小到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数学 考试 注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