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0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教学案.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0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0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教学案.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40【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第 0404 讲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教学案治制度教学案(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受斯图亚特王朝的迫害。(2)过程:1640 年革命爆发,后建立共和国。(3)结束:1688 年, “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2确立过程(1)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
2、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内容: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作用:使国王逐渐“统而不治” ,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2)形成责任制内阁,使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形成:1721 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2 / 40内容: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3)进行议会改革,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意义: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
3、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颁布 1787 年宪法(1)背景:独立之初的形势美国实行邦联体制,导致商品流通不畅,社会动荡加剧,而且与欧洲的贸易也常处于不利地位。华盛顿等人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2)内容联邦制度a中央: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b地方: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权。共和制度a权力划分3 / 40权力行使者权力职责立法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行政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大权,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任命政府高级官
4、员司法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b.主要特点: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防止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3)评价意义: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弊端: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政治权利。2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1)形成:19 世纪 50 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3)实质: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4)影响:两党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三、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三、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背景:艰难的共和之路(1)1789
5、年法国革命爆发后,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2)1870 年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1875 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2宪法内容4 / 40产生方式权力职责议会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掌握立法权,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掌握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3.历史影响(1)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的斗争,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职位。(2)共和政体的确立,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德国
6、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四、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德国的统一(1)背景:19 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结果: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2帝国宪法(1)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产生方式权力职责皇帝世袭制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5 / 40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等宰相由皇帝任命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要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2)联邦政体: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3评
7、价(1)局限性:普鲁士的专制传统被遗留下来,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造成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2)积极性:推动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德国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例 1 (2017 年江苏卷单科历史 16)1832 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答案】
8、C【变式探究】 (2017 年海南卷单科历史 16)1689 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 (权利法6 / 40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 (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体现了一会对王权的限制,这一政治理念是君主立宪,故 C 正确;天赋人权指的是自然权利,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故 A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9、民主共和指的是国家元首有选举产生,故 B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权力制衡指的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故 D 不符合材料信息。【变式探究】有学者认为,1688 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A资本主义发展导致政治制度变革B保留国王但是实现了民主C各阶层沟通妥协最终实现制度变更D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权利的中心【答案】C【变式探究】 “1688 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和 1689 年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 ,都可以看作是理性精神在政治生活中的典型体现,由此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和宗教宽容氛围结束了自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以来国内的各种政治冲突和宗教冲突,使得英国在政治妥协和宗教宽容的基础上迅速
10、地走上日不落帝国的辉煌道路。 ”材料主要强调了在英国走向强大的道路上( )7 / 40A渐进改良的作用 B立宪政体的作用C宗教宽容的作用 D理性精神的作用【答案】D【解析】渐进改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立宪政体确立的原因,不是结果,故 B 项错误;宗教宽容是理性精神的体现,不是材料的主旨,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688 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和 1689 年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 ,都可以看作是理性精神在政治生活中的典型体现”得出材料主要强调了理性精神的作用,故 D 项正确。【举一反三】1689 年“议会”有意识地把王冠连同早已拟好的权利宣言一起呈现给威廉和玛丽新誓词要求威
11、廉和玛丽宣誓:“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而以往的誓词只要求国王宣誓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 。材料主要反映了英国( )A下院是国家权力中心B代议制民主政治形成C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D国王权力地位的变化【答案】C【解析】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出下院是国家权力中心,故 A 项错误;代议制民主政治侧重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与材料中国王权利受限无关,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国王由维护先王法律到根据议会制定法规进行统治,可知是国王受到法律限制的君主立宪制的体现,故 C项正确;国王权力地位出现变化仅是材料表面现象,不是材料主旨,故 D 项错8 / 40误。高频考点二高频考
12、点二 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例 2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34)1800 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答案】C【变式探究】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这种运行机制体现了( )A各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B对联邦政府权力的分割C共和党和
13、民主党之间的分权制衡D对立法权的再度分割【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参议院和众议院在立法过程中的运行机制,不是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联邦政府权力分割的信息,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政党斗争的内容,故 C 项错误;参议院和众议院是美国的立法机关,允许它们彼此相互绝对否决,是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在立9 / 40法权内部再次进行分权与制衡,故 D 项正确。【变式探究】1789 年,杰斐逊向华盛顿抱怨采用了两院制,华盛顿于是问他为何要把咖啡倒在小碟子中,杰斐逊说为了让咖啡凉下来,华盛顿于是告诉他,两院制也是为了让立法凉下来。两院制可以避免人民受到煽动而陷入狂热,让共和
14、国获得一个安全的锚。据此对美国采用两院制,分析正确的是( )A延续了英国议会至上的政治模式B提高了国会立法的科学性与高效性C参议院的权力高于众议院的权力D两院制有利于立法权的相互制衡【答案】D【举一反三】备受世人推崇的美国 1787 年宪法解决了邦联的弊病,但在宪法正文中根本没有出现 slave 这个词,更没有涉及解决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宪法违背了民主的精神B当时黑人对民权要求不强烈C美国宪法并未实践人民主权D体现原则与妥协的宪政精神【答案】D【解析】中央政府权力运行机制按照 “三权分立”原则分配,以此防止权力独裁,体现了民主精神,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
15、及解决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不等于黑人对自身权益没有诉求,故 B 项错误;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践行了启蒙思想家宣扬的主权在民,故 C 项错误;南北州围绕是否废除黑人10 / 40奴隶制和是否享有选举权进行激烈交锋,最后相互妥协,故 D 项正确。 高频考点三高频考点三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例 3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 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 “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答案】C【解析】1793
16、 年后的法国废除了君主制,材料“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说明人民掌握权力,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故 C 项正确。法国没有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故 A 项错误。B 项是 17891792 年法国的政体,D 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变式探究】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 12 部宪法,17891875 年的 86 年内,法国平均每 7 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D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答案】C【变式探究】 “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
17、最简短、最经验11 / 40主义的一部宪法,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一现象( )A说明法国人宪政思想和法治理念还不如英国和美国B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C说明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D反映出法国国内、国际战争频繁影响了宪法的制定【答案】B【解析】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法国人宪政思想和法治理念不可能不如英国和美国,故 A 项错误;根据“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无理论说明”可知各种政治势力斗争激烈,无法达成广泛一致,
18、从侧面反映出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故 B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故 C 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于 1875 年,此时法国国内、国际均无大规模战争,故 D 项错误。高频考点四高频考点四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例 4.(2017 年海南卷单科历史 17)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 1906 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 ”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
19、件反映出当时德国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12 / 40【答案】D【举一反三】近代德国的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共同行使颁布法律的职权,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帝国议会每年由德皇召集,联邦参议院只有在得到德皇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解散议会。这表明当时德国( )A行政体制体现出专制性B帝国议会享有司法权C尚不具备近代社会特征D皇帝有权解散参议院【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行政体制中德皇拥有很大的权力,体现出专制性,故A 项错误;帝国议会享有立法权,故 B 项错误;“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说明已经具备近代社会特征,故 C 项错误;参议院相当于德国的联
20、邦议会,材料没有反映出皇帝有权解散联邦议会,故 D 项错误。1.(2018 年江苏卷文综历史 23)23. 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 1790 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 1935 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 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
21、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13 / 40材料二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1896 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 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 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 ,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
22、 25 个司法大案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的。(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答案】 (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 。背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 ;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2)变化:由肯定变为否定(由合法变为违法) 。原因:黑人力量(平等意识)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14 / 40守
23、传统。目的:第一次: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缓和种族矛盾。(3)作用: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解析】第(1)问, “矛盾”依据材料一信息“从 1935 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 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概括得出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 “背景” ,依据材料一信息“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危机的爆发、总统权力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04 近代 西方 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