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脑血管疾病PPT课件.ppt
《中枢神经系统-脑血管疾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脑血管疾病PPT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枢神经系统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1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WHO的数据,发病率165245人/10万人口/年,平均200人/10万人口/年。1992年全国脑血管病防治中心统计,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城市为180人/10万人口/年,农村为110人/10万人口/年;东北地区309人/10万人口,广东和广西为40人/10万人口/年。患病率:3544岁年龄组为154/10万人口,6574岁年龄组为4100/10万人口。2脑血管病的死亡率约为100/10万人口/年,占总死亡率的11.3%。我国脑血管病是第二位死亡原因,占城市人口总死亡率的20.98%,占农村人口总死亡率的15.57%。死亡率与年龄正相关,年龄每增加5
2、岁,死亡率增加一倍。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时间规律性不强,多起病急骤,症状明显,由于CT的广泛使用,能得到及时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数凌晨发病,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3通常认为,脑血管病发病有家族倾向;地理分布特点是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平原高于山区。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较高,达30%60%;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脑血管病的类型、部位、范围及治疗手段和治疗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是防治脑血管病的重要途径。4一 脑 梗 死(cerebral infarction)属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脑梗死的部位与缺血的原因有直接关系。循环衰竭引起的脑缺血,梗死常发
3、生在脑血管个主要分支的交界区和边缘地带,或脑动脉的终末小分支区。局部缺血所致的脑梗死则与受累的动脉支配区一致。梗死区的大小与有无侧支循环及其有效程度有关。病因依次为脑血管本身的病变、心脏病、血液病和其他原因;最主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5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脂类代谢障碍血流动力学的因素血小板的聚集作用高血压因素6(一)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以大脑中动脉闭塞最多见,其次为大脑后、大脑前动脉以及小脑的主要动脉闭塞。多见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者。常于休息或睡眠时起病。临床症状和体征依梗死区部位不同而异;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小脑或脑干梗塞常有共济失调、吞咽困难、呛
4、咳等。7病 理 过 程梗死发生后46小时脑组织发生缺血与水肿,继而脑组织坏死;12周后脑水肿减轻,坏死组织液化,梗死区出现吞噬细胞浸润,清除坏死组织,同时有胶质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810周后形成含液体的囊腔即软化灶。少数缺血性脑梗死在发病2448小时后可因再灌注而发生梗死区出血。8影 像 学 表 现CT 表 现 有学者将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CT表现分为三期:1期:发病24小时之内。发病46小时脑缺血区出现脑水肿,部分病例CT显示局部脑沟消失;12小时脑细胞坏死,血脑屏障开始破坏,此时约1/2的患者局部显示低密度灶。动脉致密征,岛带征,豆状核密度减低、边缘模糊,凸面脑叶的皮髓质界面消失。9CT
5、 表 现2期:发病2天2个月,CT具有典型表现。发病24小时后,CT能清楚显示梗死灶。发病第1周内,梗死灶呈低密度区,位于大脑皮质区的病灶与脑血管支配区的分布一致,按血管分布区不同,病灶形状不同。边缘可清晰或模糊,内部密度可不均匀;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10CT 表 现第23周:梗死区内脑水肿和占位效应逐渐消失,皮质侧支循环建立,吞噬细胞浸润,血液循环部分恢复;CT平扫可呈等密度或接近等密度,称“模糊效应”;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周围有环形或脑回状强化。第4周2个月:梗死区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减低,直至接近脑脊液密度。11CT 表 现3期:发病2个月后。梗死区内的坏死组织被吞噬细胞清除,形成边缘清
6、晰锐利的低密度囊腔,增强无强化。伴有局限性脑萎缩,表现为患侧的脑室及脑沟扩大,中线结构向患侧移位。12MRI 表 现 1.平扫 急性期 通常,病变血管内无流空效应。T1WI图像:局部皮质信号减低,皮髓质界面消失,脑沟变浅消失。T2WI图像:病变呈浅淡长T2信号。亚急性期 梗塞区呈典型的长T1长T2信号,形态及占位效应与CT同期表现类似。慢性期 梗塞区信号越来越长,直至最终 形 成 与 脑 脊 液 信 号 一 致 的 软 化 灶。FLAIR-T2WI:病灶呈长T2信号,软化灶信号被抑制。13MRI 表 现2.增强扫描超急性期 在T1W增强像上,可出现:血管内强化 表现为梗塞区和或邻近血管腔的曲线
7、样强化,增强血管主要为动脉,可能为血管闭塞或狭窄时局部血流变慢所致。脑实质强化 此期梗塞脑实质的强化与急性晚期或亚急性期的强化不同,表现为脑实质片状轻微强化,边界模糊不清,可能为血管充血或血脑屏障的早期开放。脑膜强化 表现为条状强化,主要是脑膜的侧支血管充血所致。14MRI 表 现增强扫描急性期 梗塞区内可出现血管强化。梗塞后13d还可出现软脑膜强化。亚急性期 梗塞区出现脑回状强化。慢性期 810w后不再出现强化。15(二)腔 隙 性 脑 梗 死 (lacunar infarction)系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改变。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区、丘
8、脑区,也可发生于脑干,小脑以及顶叶深部脑白质区。病灶大小约515mm,大者可达2035mm。临床上可有轻偏瘫,偏身感觉异常或障碍等局限性症状。16影 像 学 表 现CT 表 现平扫基底节丘脑区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直径1015mm,无明显占位效应;可多发。4周左右形成软化灶,可伴有局限性脑萎缩。增强扫描于梗死后3天1月可发生均一或不规则形斑片状强化;形成软化灶后不强化。MRI 表 现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无占位效应。17二 颅内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脑 静 脉 系 统 的 解 剖脑静脉窦: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和海绵窦。脑部的静脉:深静脉: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
9、脉。浅静脉:大脑上静脉、大脑中静脉、大脑下静脉。二者是相通的。且均回流入静脉窦。脑静脉系统的特点:脑静脉与静脉窦之间无静脉瓣;颅内、外静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18病 因 与 发 病 机 制病因有炎性和非炎性两种。脑静脉血栓形成较少见,多因静脉窦血栓蔓延所致。炎性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好发于海绵窦和乙状窦,皆因颜面部感染蔓延所致。非炎性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多见于上矢状窦,凝血障碍为其主要病因。19病 理 与 临 床静脉窦内有不同时期的凝血块,炎性者可见脓液。受累静脉窦引流区内出现脑水肿,并可有红细胞渗出,引起脑出血和珠网膜下腔出血。炎性静脉血栓,感染可向周围扩散,导致局限性、弥漫性脑膜炎、脑脓
10、肿甚至全身感染。临床症状包括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颅内压增高及脑局灶性症状和静脉窦阻塞症状。20影 像 学 表 现CT 表 现相应引流静脉区出现双侧或单侧脑梗死,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弥漫性脑肿胀。条索征:提示新鲜静脉血栓形成。空三角征:冠扫增强上矢状窦内血栓之充盈缺损。增强扫描:相应引流静脉区的脑皮质明显强化。慢性期,仅见局灶性脑梗死伴有脑萎缩。21MRI 表现急性期:发病1周内,脑静脉窦的流空效应消失血栓在T1WI上为等信号,T2WI上低信号;逐渐血栓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明显低信号。亚急性期:发病12周,T1WI、T2WI均呈高信号。慢性期:发病2周后,静脉窦血栓再通,重新出现流空效应
11、,T1WI、T2WI 均呈较低信号,增强扫描显示血栓均匀强化。MRV直接显示血栓形成后的充盈缺损和引流静脉异常扩张。22三颅 内 出 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主要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畸形出血或/和出血性脑梗死等。出血可发生于脑实质内、脑室内和珠网膜下腔。颅内出血多起病急骤,病情重;仅根据临床表现常难作出定性诊断;目前定性、定位、定量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23(一)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高血压性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40%,死亡率占脑血管病的首位。病理基础: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微
12、动脉瘤的破裂,脂肪玻璃样变引起血管壁坏死破裂,脑梗死后再灌注。部位:多位于脑底动脉环及其周围的穿支动脉上,以大脑中动脉的穿支动脉最多见(69%),其次是桥脑出血(10%),小脑出血最少见(8%9%)。24临 床 表 现多见于中老年人。诱发因素:季节变化、情绪波动、过分用力、脑力劳动及紧张等。起病急骤,常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病情迅速恶化。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神经体征与出血部位有关。25内囊出血:占本型出血的1/3,临床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丘脑出血:表现为对侧深浅感觉消失,感觉过度或意识丧失、偏瘫。大脑半球出血:头痛、呕吐,很少有意识障碍和定位体征。小脑出血:以眩晕、头痛、呕吐为首发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枢神经系统 脑血管 疾病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