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汇率决定理论.ppt
《第567章汇率决定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67章汇率决定理论.ppt(1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六章第五六章 汇率理论汇率理论v学习目标学习目标v 掌握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的概念;v了解汇率理论的发展阶段;v 掌握购买力平价说;v 掌握利率平价说,v理解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说.v 汇率决定理论研究汇率由哪些因素决定,这些因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对汇率的研究仍是当前国际金融理论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本章我们将由简至繁依次介绍汇率与价格水平、利率、国际收支及资产市场之间存在的关系,包括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国际收支说,以及资产市场说。v 从历史上看,汇率决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v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在这一阶段,15世纪初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学者罗
2、道尔波斯提出的“公共评价理论”被普遍认为是最早的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汇率是由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决定的,而公共评价则取决于两国货币所含贵金属的纯度、重要及其市场价值。由于该时期是金本位盛行时期,货币之间的兑换以铸币平价(Mint Parity)为标准,所以当时的汇率决定问题较为简单。1861年,英国经济学家戈逊(G.J.Goschen)提出了“国际借贷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用以解释汇率在金本位制度下变动的原因。日期美元欧元日元港币英镑2010-4-16 6.8261 9.2456 7.3454 0.87953 10.5385
3、 2010-4-15 6.8260 9.3233 7.3076 0.87953 10.5731 2010-4-14 6.8261 9.3118 7.3151 0.87975 10.5211 2010-4-13 6.8260 9.2680 7.3378 0.87957 10.4793 2010-4-12 6.8259 9.3081 7.3267 0.88000 10.5290 2010-4-9 6.8260 9.1219 7.2951 0.87973 10.4370 2010-4-8 6.8259 9.1047 7.3149 0.87946 10.3989 2010-4-7 6.8259 9.1
4、331 7.2798 0.87916 10.4081 2010-4-6 6.8260 9.1806 7.2428 0.87898 10.4158 2010-4-2 6.8260 9.2694 7.2787 0.87884 10.4271 v 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金本位全盛时期的结束。战后国际社会重建金本位制的努力以失败而告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更使得金本位制彻底崩溃。与之相伴的汇率频繁波动使得经济学家们对汇率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1921年瑞典学者卡塞尔年瑞典学者卡塞尔(G.Cassel)提出的)提出
5、的“购买力平价说购买力平价说”,1923年凯恩斯年凯恩斯(J.M.Keynes)提出的)提出的“利率平价说利率平价说”,1927年法国学者阿夫塔里昂(A.Aftalion)提出的“汇兑心理说”,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v 3.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努力恢复金本位制下的稳定和谐的秩序,于是建立了各国货币同美元保持固定联系,美元同黄金保持固定兑换比率的“双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处于停滞时期,而与此同时,国际收支理论的研究则成为重点。v 4.20世纪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主要工业国家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传统的汇率
6、理论很难解释浮动汇率制度下较商品价格的变动性更强烈的汇率的易变性。这使得汇率决定理论重新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v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汇率理论的演变是和货币制度的演汇率理论的演变是和货币制度的演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些主要的现代西方汇率决定理论。第一节汇率决定问题概述第一节汇率决定问题概述v汇率是一种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如果把货币视为一种特殊商品,汇率可被看作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这种交换比率是如何决定,又是如何变动的?v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交换比率或商品价格的形成都应按价值规律的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和市场供求的法则。货币作为一种商品
7、,尽管有其特殊性,同样不能例外。v在国际货币兑换的过程中,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必须以价值平价或价值对等为基础,并能够充分反映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换言之,汇率的本质是两国货币以各自所具有的价值量或所代表的价值量为基础而形成的交换比率,它的实际水平还受到外汇市场供求的影响。一、货币制度的演变v(一)过程:v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纸币本位v1金币本位(Gold Specie Standard):v(1)盛行于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1914年一战爆发),属于完全的金本位制度。在1870年前,金本位制度在全球还远未普及,只有英国实行的是金本位制,美、法、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等国采用的是金银
8、复本位制度,采用黄金和白银两种材料作为货币,德意志各公国、斯堪的那维亚国家、拉丁美洲及中国等东方国家采用的是银本位制度。还有一些国家如奥匈帝国、俄罗斯等实行的是不兑换纸币制度。v由于银价下跌、金银复本位制度极不稳定(Greshams Law 格雷欣法则),到1897年,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已实行了金铸币本位制度,在这些实行金铸币本位制的国家相互之间自发形成了最早的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本位制。v(2)特点:v以黄金作为货币或货币的发行基础,以足值的黄金或金铸币作为流通货币,或虽发行纸币作为辅币甚至完全取代黄金作为货币,但纸币发行严格依照货币发行机构的黄金储备数量的一定比例发行。v任何个人或机
9、构均能够拿自己拥有的黄金向货币当局申请铸造金币,同样也允许人们自由地将金币 熔化成黄金用于非货币用途。v任何个人和机构均能自由地将黄金输入国内或输出国外。v2金块本位制v从19世纪末到1914年一战爆发的近20年间,为国际金本位制运转十分顺利的时期。一战后,虽然各国努力恢复过去的金本位制,但已有些力不从心。除美国因未受战争破坏,有能力在战后仍坚持战前的金铸币本位制外,各国对其金本位制均作了改动。v英法实行金块本位制,规定纸币必须达到一定金额才能兑换黄金,即货币当局仅兑换大块黄金,1925年英国公布的新金本位制法规定英镑兑换黄金的数量至少为900盎斯,即只有1700英镑以上的数额的纸币才能兑换黄
10、金。法国在1928年规定至少需215000法郎才能兑换黄金。v3金汇兑本位制v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包括德国、奥地利、意大利30余个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实行此种货币制度的纸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但可兑换实行金本位制的外国货币(美元、英镑、法郎),从而间接地与黄金挂钩,其货币发行以货币当局持有的这些外汇的储备为基础。v1929年自美国开始世界经济出现了大萧条,使原本就已经十分脆弱的国际金本位制度最终崩溃。v德国于1931年7月宣布实行外汇管制,放弃金本位制度,英国于同年9月,美国于1933年4月20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法、比利时、荷兰、瑞士、意大利和波兰六国组成了“黄金集团”,仍坚持金本位,但
11、到1935年“黄金集团”成员国也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度最终崩溃。v4纸币本位制v布雷顿森林体系及牙买加体系v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是二次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货币体系,该体系一直运转到20世纪70年代初。vBretton WoodsvPlace in New Hampshire,US,where economic experts of the wartime Allied industrial powers met in 1944.As a result,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the World Bank(the“Bret
12、on Woods twins”)were set up as global monetary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The IMF lost its exchange rate role in 1971,when the US could no longer maintain a fixed price of US$35 an ounce for gold.v牙买加体系v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安,国际间为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长期的讨论与协商。在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建立新体系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和斗争,最终各方通过妥协就一些
13、基本问题达成共识,于1976年1月于牙买加首都金斯顿签署一个协议,称为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的第二次修订案,从此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牙买加体系。vThe Flexible Exchange Rate Regime:1973-PresentvThe flexible exchange rate regime that followed the demise of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was ratified after the fact in January 1976 when the IMF member
14、s met in Jamaica and agreed to a new set of rul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The Key elements of the Jamaica Agreement include:v(1)Flexible exchange rates were declared acceptable to the IMF members,and central banks were allowed to intervene in the exchange markets to iron out unwarrante
15、d volatilities.v(2)Gold was officially abandoned as an international reserve asset.Half of the IMFs gold holdings were returned to the members and the other half were sold,with the proceeds to be used to help poor nations.v(3)Non-oil-exporting countries and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given greate
16、r access to IMF funds.二、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问题(一)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v 金本位制度泛指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Gold Specie Standard)盛行于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1914年一战爆发),属于完全的金本位制度。后两种金本位制出现于由金币流通向纸币流通过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黄金与货币兑换实行限制的时期,而且时间较短,属于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度。通常,金本位制度主要是指金币本位制。v v1汇率的价值基础-铸币平价:两种金属铸币所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价,是金平价的一种表现形式。v在金币本位制下
17、,各国都以法律形式规定每一金铸币单位所含的黄金重量与成色,即法定含金量(Gold Content)。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就直接而简单地表现为其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Mint Parity)或法定平价(Par of Exchange)。铸币平价是 决定两国货币之间汇率的价值基础,可表示为:v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v 2外汇市场的供求-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s)v铸币平价与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是不相同的。铸币平价是法定的,一般不会轻易变动,而实际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影响,经常上下波动。当外汇供不应求时,实际汇率会超过铸币平价;当外汇供过于求时,实际汇率会低
18、于铸币平价。正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不断变化一样,实际汇率也围绕铸币平价不断涨落。但在典型的金币本位制度下,由于黄金可以不受限制地输入输出,不论外汇供求的力量多么强大,实际汇率的涨落都是有限度的,即被限制在黄金的输入点和输出点之间。v黄金输出点和输入点统称黄金输送点,是指金币本位制下,汇率涨落引起黄金输出和输入国境的界限。它由铸币平价和运送黄金费用(包装费、运费、保险费、运送期的利息等)两部分组成。铸币平价是比较稳定的,运送费用是影响黄金输送点的主要因素。以直接标价法表示如下:v黄金输出点=铸币平价+运送黄金费用v黄金输入点=铸币平价-运送黄金费用v3汇率波动的规则:汇率围绕铸币平价,根据外汇市
19、场的供求状况,在黄金输出点与输入点之间上下波动。当汇率高于黄金输出点或低于输入点时,就会引起黄金的跨国流动,从而自动地把汇率稳定在黄金输出点与输入点所规定的幅度之内。汇率黄金输出点黄金输入点铸币平价汇 率变 动幅 度.A.B.C.Dv需指出的是,汇率围绕铸币平价,根据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在黄金输出点与输入点之间上下波动的规则,只能在完全的金本位制度-金币本位制下发挥稳定汇率的作用。一战后,许多国家的货币发行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通货膨胀严重,黄金的自由流动遭到破坏,金币本位制陷于崩溃,各国相继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v(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
20、汇率的决定v1法定平价v在上述两种货币制度下,货币汇率由纸币所代表的金量之比决定,称为法定平价。v2汇率波动v实际汇率因供求关系而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但此时汇率波动的幅度已不再受制于黄金输送点。v 汇率波动的幅度由政府来规定和维护。政府通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来维护汇率的稳定。(三)纸币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v1汇率的价值基础v人们直观地把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视为单位货币同一定商品的交换比例,即商品价格的倒数,或纸币的购买力。实际经验表明,在两国社会生产条件、劳动消耗水平和商品价格体系十分接近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两国间的物价水平或比较两国纸币的购买力,可以较为合理地决定两国货币的汇率。v2外汇市场的供
21、求v在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除了以两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为基础外,而且还随着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而变化。特别是在货币与黄金相对分离,黄金-物价-国际收支运作的机制基本失灵的现实生活中,外汇市场供求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汇率的实际水平:当外汇供不应求时,外汇汇率上升;当外汇供过于求时,外汇汇率下降;当外汇供求相等时,外汇汇率达到均衡;实际汇率由外汇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3纸币本位制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v(1)国际收支v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其收支差额直接影响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汇率的基本走势和实际水平。v 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中国出口8782.4
2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增幅有所加快,6月份以来每月出口均超过1000亿美元。前三季度进口6925.9亿美元,增长19.1%,增速略低于去年同期。v今年以来中国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积极进展,除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保持增长外,对新兴国家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前三季度中国对最大贸易伙伴欧盟出口1755.2亿美元,同比增长30.8%;对美国出口1699.9亿美元,增长15.8%;对日本出口739.8亿美元,增长11.1%;自欧盟进口806.2亿美元,同比增长21.7%;自美国进口513.7亿美元,增长15.1%;自日本进口979.6亿美元,增长16.3%。v (2)通货膨胀率差
23、异v 在纸币流通制度下,一国货币发行过多,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就会造成货币购买力的下降,进而导致通货膨胀。大多数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会引起对外贬值。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另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时,通货膨胀率较高国家货币的汇率就趋于下跌,而通货膨胀率较低国家货币的汇率则趋于上升。v 具体地说,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对汇率产生影响:一是通过影响进出口贸易:当通货膨胀使一国的物价上涨率高于其它国的物价上涨率,而汇率又未能对此作出及时反映时,该国出口商品的成本会相对提高,从而消弱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利于扩大商品的出口;同时,该国进口商品的成本会相对降低,且能够按国内已
24、上涨的物价出售,这就增加了进口商品的盈利,容易刺激商品的大量进口。这种状况会使一国贸易收支恶化,形成外汇市场供求的缺口,推动外币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二是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当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其他国家,而名义利率又没有作出调整时,该国的实际利率相对下降,投资者为追求较高的利率,就会把资金转移到国外。另外,一国货币因通货膨胀先后发生对内、对外贬值,还会影响人们对该国货币的信心,引起资金的抽逃。资金外流和信心低落是不利于维持一国货币汇率稳定的。v(3)国际利差v利率是是资金的价格。对于筹资者来说,利率的高低决定筹资成本的高低,对于投资者来说,利率的高低决定投资收益的高低。当国际间存在利差时,
25、在特定汇率水平下,为套利而跨国流动的资金就会大量涌现,并通过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促使汇率变动,而汇率的变动又会反过来遏制资金的跨国流动。v利差交易(Interest Rate Arbitrage)就是利用不同货币的利差谋取收益的交易方式。由于日本长期实行零利率,为了追逐利差收益,国际投资者纷纷借入日元购买那些以其他币种计价的高收益资产,希望从中获利。据估计,日元利差交易的规模可能高达数千亿美元。日本的零利率政策使得廉价的日元大量涌入全球市场,买入高息债券或者涌入股市,从而推高了各国流动性水平。v(4)经济增长率v一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其它国家的差别,与未来汇率的变动有着较为复复杂杂的关系。如果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67 汇率 决定 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