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第一章精.ppt
《普通地质学第一章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地质学第一章精.ppt(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普通地质学第一章第1页,本讲稿共36页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一部分物质以电磁波、星际物质(气体、尘埃)等形式呈连续状态弥散在广漠的空间;另一部分物质则积聚、堆积成团,表现为各种堆积形态的积聚实体。通通常常将将包包括括星星际际物物质质和和各各种种积积聚聚态态实实体体在在内内的的所有宇宙星体通称为天体所有宇宙星体通称为天体。恒星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构成恒星的气体主要是氢,其次是氦。第2页,本讲稿共36页 银河系银河系(milky way system)是一个大约由400亿颗恒星和大量星际物质组成的庞大的天体系统。侧面看呈中间
2、厚边缘薄的扁饼形,正面看呈旋涡形。第3页,本讲稿共36页太太阳阳系系(solar system)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支配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其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其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7,能发出强烈的光和热。围绕太阳旋转的是一个行星体系,主要有九大行星(由里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天星、冥王星)及众多的小行星(主要分布于火、木星之间)、卫星、慧星和陨星等。太阳系目前以冥王星轨道为边界,直径为 l1.8109 km。第4页,本讲稿共36页太阳系的主要特征太阳系的主要特征1 1、运运行行轨轨道道的的规规则则性性 行星的公转轨道都是椭圆形的,并分布在与黄道
3、面交角约为7的同一平面内(冥王星除外179)。2 2、运运转转方方向向的的一一致致性性 全部行星都以同一方向绕日运行,还各自以同一方向绕轴自转。3 3、行行星星距距离离的的规规律律性性 各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具有 近 似 几 何 级 数 递 增 的 规 律,经 验 公 式 为:d=0.4+0.3*2n。d为天文单位,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n值依次取:-、0、1、2、(3)、4、5、6、6.63和7。第5页,本讲稿共36页4 4、行星分为两大类: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行星分为两大类: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l)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距太阳近
4、,体积小,质量小,密度大,重元素多,自转慢,卫星少。(2)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距太阳远,体积大,质量大,密度小,轻元素多,自转快,卫星多。冥王星:具有类地行星的某些特征。5 5、角角动动量量(动动量量矩矩)是角速度和转动惯量的乘积(角速度*质量*转动半径2),因此,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但其角动量只占1-2%。6 6、太太阳阳同同行行星星的的物物质质组组成成有有差差别别 太阳组成的99为氢、氦这两种元素,而行星则主要由较重元素组成。在类地行星中铁、氧、硅、镁占90左右。第6页,本讲稿共36页二、太阳系和地球的起源二、太阳系和地球的起源天体是怎样形成的?以后又历经过
5、什么样的发展过程?18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先后提出过30多个地球起源假说,因为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加以有些立论无据,不能圆满解释太阳系存在的客观规律,因而一个个相继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其中有些在促进天体演化学发展上却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的对当代科学特别是地质学的发展有极大影响。第7页,本讲稿共36页星云假说-拉普拉斯第8页,本讲稿共36页微粒假说-康德第9页,本讲稿共36页俘获假说-施密特第10页,本讲稿共36页流行的太阳和地球的起源假说简介如下流行的太阳和地球的起源假说简介如下:*大约在五、六十亿年前,在银河系所在位置存在一个巨大的气体“尘埃”星云-太阳云(solar nebula)。*太阳云
6、一开始不稳定地自转着,在自身引力作用下进行收缩,使大量物质聚集于中心部位。*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体积缩小将导致自转速度加快,于是,离心力随之加大,太阳云逐渐变扁,成圆盘状。*太阳云收缩,密度压力加大,导致温度急剧上升,使原来寒冷的太阳云内部的温度上升达数百万度,产生氢聚变为氦的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向外产生强烈的辐射,于是,光芒四射的原始太阳就此诞生。第11页,本讲稿共36页 *原始太阳处于一个不稳定阶段,不断抛射出大量物质,这些抛出物质参加到围绕太阳旋转的圆盘中,旋转速度加快,角动量也增加到很大。*在这个围绕太阳旋转的盘状星云赤道面上,离心力和吸引力可以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而内部却发生激烈
7、分化,尘埃物质作为气体凝聚的核,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团块,并逐渐形成一圈一圈的有规律间隔的尘环。*环内物质在不均匀引力作用下,相对运动速度逐渐增加,相互碰撞粘合的机会大大增加,于是,大团块吸引小团块,聚集成为行星胚胎。第12页,本讲稿共36页 原始行星的直径较现在要大几百倍,但是密度很小,因为它们在开始阶段含有大量的氢、氦,而只有少量重元素。一方面随着重力场加强,不断收缩而变得有较大的密度。同时,由于内部产生重力分异,也可使重元素沉向中心。在距离太阳较近的类地行星中,H、He受太阳风的辐射压力而被驱散,导致类地行星主要成分是Si、O、Mg、Fe等。第13页,本讲稿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 地球的形
8、态地球的形态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是指大大地地水水准准面面(是指由平均海平面所构成并延伸通过陆地的封闭曲面。)所圈闭的形状。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1980年公布的地球形状和大小主要数据为:赤道半径:6378.137 km两极半径:6356.752 km平均半径:6371.012 km扁 率:1/298.257赤道周长:40 075.7 km子午线周长:40 008.08 km表 面 积:5.101108 km2体 积:10 832108km3第14页,本讲稿共36页 地球的外形是内部状况的反映,总的来看,地球十分接近正圆球体,扁率很小,相对地球半径而言,表面起伏不大。然而
9、,正是这样“微小的”偏差,却表明了地球物理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其一、地球为扁球体(旋转椭球体)显然是自转离心力造成的。表明地球具有一定的塑性;同时,也表明自转离心力对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其二、地球表面并不与理想的扁球体重合,质量增亏产生的应力,必须由内部某种不均匀性所支持,或者表明地球内部有大规模的物质对流。第15页,本讲稿共36页二、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现代陆地大地测量和海洋测深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数据,可以提供有关全球地势的基本情况。大陆平均高875米,珠穆朗玛峰最高,为8 848米;海洋平均深3 729米,最深为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超过 ll 000米。封l、2、3图是三大洋
10、的海底地势图,为了醒目,垂直比例已适当放大,这些图表明了占地表十分之七左右的海底形态特征,配合大陆的类似图封4,可以看出地表形态在宏观上最重要的两个特点:第16页,本讲稿共36页 第一、地表最大的地形区划是海、陆的划分。大陆和海底不仅仅是高度不同,从宏观上看,都具有平面的特点,分别代表了两个高低不同的平台。大陆平台大致高800米左右,海底则以深4000多米的深海底为平面主体。两者相差约5000米左右。这个高差远远超过海、陆内部的一般相对高差。这宏观的特征表明,大陆和海洋的深部地质一定有着重要的区别。第17页,本讲稿共36页第二、海底、陆地,都有许多线状的地形,如大陆和水下的山脉、海底的深沟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地质学 第一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