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学习课件.pptx





《煤化学学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化学学习课件.pptx(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煤化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煤的生成、组成、结构、分析、性质和分类等;2)煤的各种转化过程及其机理;3)煤的各种加工产物的组成和性质、煤及其加工产品的合理利用第1页/共95页第一章 煤的外表特征和生成第2页/共95页(一)煤的成因类型 腐植煤:何种成煤植物?腐泥煤:何种成煤植物?腐植腐泥煤:植物的族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脂肪等)一.煤的种类和外表特征第3页/共95页植物的主要有机组分的含量植物糖类物质%木质素%蛋白质%脂类化合物%细菌12-18050-805-20绿藻30-40040-5010-20苔鲜30-501015-208-10蕨类50-6020-3010-153-5草类
2、50-7020-305-105-10松柏及阔叶树60-7020-301-71-3第4页/共95页根据成煤过程中煤化程度的不同,腐植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特征特征 泥炭泥炭 褐煤褐煤 烟煤烟煤 无烟煤无烟煤 颜色颜色 棕褐色 褐至黑褐色 黑色 灰黑色 光泽光泽 无 大多无光泽 有一定光泽 有金属光泽 外观外观有原始植物残体 无原始植物 有亮暗相间的条带无明显条带 燃烧现象燃烧现象易着火,有烟易着火,有烟多烟难着火,无烟自然水分自然水分多 较多 少较少 硬度硬度很低 低 较高高 表1.1 腐植煤的主要特征(二)腐植煤的外表特征第5页/共95页(一)植物的族组成 1.糖类及其衍生物二.煤的
3、生成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木质素: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木质素: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脂类化合物脂类化合物(脂肪、树脂、树蜡脂肪、树脂、树蜡)第6页/共95页不同植物及其有机族组成的元素组成植物或植物成分碳含量(%)氢含量(%)氧含量(%)氮含量(%)陆游植物45.07.045.03.0陆生植物54.06.037.02.75纤维素44.46.249.4木质素62.06.131.9蛋白质53.07.023.016.0脂肪77.512.010.5第7页/共95页(二)成煤过程 1.成煤条
4、件 古植物条件古植物条件植物植物泥炭泥炭褐煤褐煤烟煤烟煤10m10m1m1m0.5m0.5m0.17m0.17m 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的大量繁殖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的大量繁殖 自然地理条件:沼泽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沼泽区域 地壳运动条件地壳运动条件第8页/共95页泥炭化作用(定义)煤化作用(定义)成岩作用 变质作用 影响煤变质的主要因素(温度、压力、时间)成煤环境和过程对煤质的影响2.成煤过程第9页/共95页三.煤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一)四种宏观煤岩成分 镜煤、丝炭、亮煤、暗煤(二)煤的显微特征 煤的显微成分的分析方法(光学分析法)光片法(反射光显微镜分析方法)薄片法(透射光显微镜分析方法)显
5、微组分的定量分析(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煤岩学的应用和发展第10页/共95页第二章 煤的一般性质第11页/共95页为何要做煤质的分析?(一)固体物质的取样和制样(二)煤的工业分析1.工业分析的项目有哪些?2.煤中水分外在水分、内在水分、结晶水分的基本概念?水分测定原理和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3.煤中的灰分煤中矿物质的来源和赋存形态一.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第12页/共95页矿物质的来源A.原生矿物质:原始成煤植物含有的矿物质。B.次生矿物质:在成煤过程中进入煤层的矿物质。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都属于煤的内在矿物质。C.外来矿物质:采掘过程中混入煤中的底板、顶板和夹石层的矸石矿物质的赋存形态A
6、.粘土类矿物;B.硫化物类矿物C.氧化物类矿物;D.碳酸盐类矿物第13页/共95页煤中灰分的测定A.灰分测定原理和方法B.煤中矿物质在煤燃烧过程中的变化a.失去结晶水CaSO42H2OCaSO4+2H2OAl2O32SiO22H2OAl2O32SiO2+2H2Ob.受热分解CaCO3CaO+CO2c.氧化反应2CaO+2SO2+O22CaSO44FeO+O22Fe2O3 d.挥发碱金属氧化物和氯化物在温度为700以上时部分挥发,故测定灰分的温度定在81510,不应太高第14页/共95页灰分和矿物质含量之间的换算派尔公式:MM=1.08A+0.55St煤灰分的组成、性质A.煤灰分的化学组成SiO
7、2、Al2O3、Fe2O3、CaO、MgO、TiO2、K2O、N2O、SO3B.煤灰的熔融性变形温度(T1),软化温度(T2),流动温度(T3)利用角锥法测定煤灰熔融性T21100 易熔灰分T2 11001250 中等熔融灰分T2 12501500 难熔灰分T21500 耐熔灰分a.测定气氛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b.煤灰成分对煤灰熔融性影响第15页/共95页煤灰对加工利用的影响无论是将煤作为能源还是作为原材料的来源,煤中的矿物质或灰分都是不利的。A.对炼焦和炼铁的影响焦炭灰分每增加1%,焦比增加22.5%,助熔剂石灰石增加4%,高炉产量降低3%B.对燃烧和气化的影响 热效率;排渣方式的选择等C.对
8、煤直接液化的影响第16页/共95页4.煤的挥发分煤的挥发分的概念挥发分的测定方法焦渣的特征挥发分和煤质的关系5.煤的固定碳(FC)固定碳不是煤中的固有的成分,而是热分解产物固定碳与煤中碳元素含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第17页/共95页6.煤的发热量 发热量的直接测定方法 弹筒发热量;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 发热量的计算法 各种煤的发热量 (4)工业上常用何种发热量?煤种 Qgr,v,daf(MJ/Kg)褐煤 25.1230.56长焰煤30.1433.49气煤32.2435.59肥煤34.3336.84焦煤35.1737.05瘦煤34.9636.63贫煤34.7536.43无烟煤32.2436.22煤
9、的发热量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第18页/共95页(三)煤中有机质的元素分析和元素组成 碳和氢元素分析:燃烧法(800)氮的分析 消化(生成NH4HSO4)蒸馏NH4HSO4+H2SO4+4NaOH(过量)NH3+2Na2SO4+4H2O 吸收 H3BO3+xNH3H3BO3xNH3 滴定以标准酸滴定 2H3BO3xNH3+xH2SO4x(NH4)2SO4+2H3BO3第19页/共95页全硫的分析(1250)有机S(有机硫形态)无机S(无机硫形态)煤中氧差减法得到(数学式)第20页/共95页(四)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和基准换算收到基(ar),空气干燥基(ad),干燥基(d),干燥无灰基(d
10、af)分析基准的换算依据是物料衡算。分析基准的用途;计算基准举例说明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的基准表示第21页/共95页二.煤的物理性质(一)煤的空间结构性质和表面性质煤的密度(和煤化程度的关系)煤的密度的三种表示方法 真密度:不包括煤中的所有孔隙 视密度:不包括煤粒间的空隙,但包括煤粒内的孔隙 堆密度:包括煤粒间的空隙也包括煤粒内的孔隙 (4)纯煤真密度煤的比表面积(m/g)(和煤化程度的关系)煤的孔隙率(cm/g)(和煤化程度的关系)第22页/共95页三.煤的机械性质煤的可磨性;煤的硬度;3.煤的抗碎强度四.煤的热性质和煤的光学性质煤的比热;煤的导热性;煤的热稳定性 4.煤的光学性质五.煤的
11、化学性质煤的卤化反应;煤的氧化反应;煤的加氢反应;煤的磺化反应第23页/共95页煤的卤化反应1)煤的氯化反应 主要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受反应温度、时间、氯气量、水煤比等条件的影响;氯化煤的溶剂抽出物可作为涂料和塑料的原料;氯化煤可作为水泥分散剂和钻井泥浆稳定剂;2)煤的氟化反应 氟化反应主要是取代和加成反应,氟的反应活性高于氯,可用来测定煤的芳香度。第24页/共95页煤的氧化煤的液相氧化煤的氧化是常见现象,煤只要与空气接触就能进行。煤的氧化有气相氧化和液相氧化;液相氧化为:煤的硝酸氧化;高锰酸钾氧化;碱溶液中用空气或氧化剂加压氧化等。煤的液相氧化生成腐植酸。第25页/共95页煤的气相氧化、风化
12、与自燃煤的风化与自燃 地表附近的煤层在有水存在下受大气中氧的长时间氧化和水解作用,性质发生很大变化,称为风化作用。第26页/共95页风化煤与原相比,其性质变化1)化学组成:风化后C、H含量下降,O含量上升,含氧酸性官能团增加;2)物理性质:风化煤的强度和硬度降低,吸湿性增大;3)化学性质:风化煤中含有再生腐植酸,发热量降低,着火点下降,4)工艺性质:风化后粘结性降低,焦油产率下降。第27页/共95页煤的自燃、燃烧煤的自燃:煤的氧化是放热反应。煤在堆放过程中因氧化而释放的热量如不能及时排放,而不断积累起来,则煤堆温度就会升高。温度的升高有促使氧化反应更激烈地进行,放出更多的热量。当煤的温度达到着
13、火点时就会燃烧。这种由于煤的低温空气氧化、自热而引起的燃烧称为自燃。煤自燃的影响因素和预防煤的高温燃烧第28页/共95页煤的其他化学性质煤的加氢化学反应;煤的磺化化学反应;第29页/共95页第三章 煤有机质的化学结构第30页/共95页煤的特性:复杂性;多样性;不均一性。不象其他有机化合物一样,不存在统一的结构煤化学结构的研究方法:物理研究方法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密度、折射率 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如溶剂抽提和吸附性能 化学研究方法氧化、加氢、解聚、烷基化、热解和官能团分析等第31页/共95页溶剂抽提的分类1)普通抽提:在100温度下,用普通的低沸点有机溶剂,如笨、氯仿和乙醇等。抽提产物小
14、于1-2%。2 2)特定抽提:抽提温度在200以下,采用亲核性溶剂,如吡啶类、酚类和胺类等,抽提产物可达20-40%。3 3)超临界抽提:以甲苯、异丙醇或水为溶剂在超过临界点的条件下抽提煤。抽提温度一般在400左右。抽提率可达30%以上。4 4)热解抽提:300以上,溶剂有菲、蒽、喹啉等;5 5)加氢抽提:300以上,采用供氢溶剂。第32页/共95页第一节 煤结构单元核心部分的结构一.煤的基本结构单元煤的分子结构的基本单元是大分子芳香族稠环化合物第33页/共95页典型的基本结构单元 第34页/共95页二.煤的结构参数芳碳率(farC):芳香碳与总的碳原子数之比芳氢率(farH):芳香结构的氢原
15、子数与总的氢原子数之比芳环率(farR):芳香环数与总环数之比环缩合度指数:第35页/共95页第二节 煤结构单元外围部分的结构煤结构单元的外围部分主要是:含氧官能团;含硫官能团;含氮官能团;烷基侧链。通常它们的数量随着煤化程度增加而减少。第36页/共95页一.含杂原子官能团含氧官能团羧基:COOH 酚羟基:OH羰基:C=O甲氧基:OCH3醚键:O第37页/共95页煤中含氧官能团随煤化程度的变化 第38页/共95页煤中含硫官能团煤中的硫比氧含量低煤中有机硫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噻吩、硫醚键和巯基(SH)煤中含氮官能团煤中含氮量多在1%-2%,大约50%-75%的氮以吡啶环或喹啉环形式存在,此外,还有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学习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