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休克补液.pptx





《烧伤休克补液.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伤休克补液.ppt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休克的定义休克的定义烧伤烧伤(burn):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烧伤,如火焰、热液、热蒸气、热金属等等。由电、化学物质所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烧伤,如火焰、热液、热蒸气、热金属等等。由电、化学物质所致的损伤,也属烧伤范畴。致的损伤,也属烧伤范畴。休克(休克(shock):是指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是指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症。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症。第1页/共28页现代的观点现代的观点将休克视为一个序贯性事件,是一将休克视为一个序贯性事件,是一个从亚
2、临床阶段的组织灌注不足向个从亚临床阶段的组织灌注不足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或衰竭(或衰竭(MOF)发展的连续过程。)发展的连续过程。第2页/共28页烧伤休克的病理生理烧伤休克的病理生理烧伤休克的病理生理基础是渗出引起的体液丢失,并有心功能和血管舒缩机能的异常改变。由于大量血浆烧伤休克的病理生理基础是渗出引起的体液丢失,并有心功能和血管舒缩机能的异常改变。由于大量血浆样体液从血管内渗漏到创面和组织间隙,发生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为特征的复杂病理过程与临床症候群。样体液从血管内渗漏到创面和组织间隙,发生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为特征的复杂病理过程与临床症候群。并导致重要
3、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的损害。并导致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的损害。第3页/共28页(一)血容量不足(一)血容量不足烧伤休克的特点:烧伤休克的特点: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热力损伤致血管活性物质释出造成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量血管内液外渗,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热力损伤致血管活性物质释出造成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量血管内液外渗,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足。第4页/共28页烧伤后体液变化:包括烧伤后体液变化:包括4个环节个环节1、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2、烧伤组织渗透压增高、烧伤组织渗透压增高3、细胞膜功能受损、细胞膜功能受损4、伤后低蛋白血症、伤后低蛋白
4、血症第5页/共28页烧伤后体液渗出情况:烧伤后体液渗出情况:烧伤后体液立即渗出,渗出速度一般在烧伤后烧伤后体液立即渗出,渗出速度一般在烧伤后6-8小时小时内最快,严重烧伤后内最快,严重烧伤后2-3小时即可小时即可 达到高峰,达到高峰,18-24小时逐渐减慢,小时逐渐减慢,36小时后大多停止渗出小时后大多停止渗出。组织水肿程度以伤后组织水肿程度以伤后24小时小时左右最为明显。左右最为明显。当毛细血管通透性在伤后当毛细血管通透性在伤后18-24小时小时开始逐渐恢复时组织水肿也随之减轻。开始逐渐恢复时组织水肿也随之减轻。第6页/共28页(二)微循环变化(二)微循环变化微循环是循环系统的功能单位,也是
5、体内重要贮血库,其变化对循环系统功能和组织的生理活动都有直接微循环是循环系统的功能单位,也是体内重要贮血库,其变化对循环系统功能和组织的生理活动都有直接的影响的影响。烧伤早期,在交感肾上腺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作用下,外周血管收缩,使循环血流表现为烧伤早期,在交感肾上腺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作用下,外周血管收缩,使循环血流表现为“少灌少少灌少流流”的特点,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后括约肌相对开放,有助于组织液回吸收以补充血容量。的特点,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后括约肌相对开放,有助于组织液回吸收以补充血容量。第7页/共28页随着休克的进展,组织缺氧加重,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堆积,舒血管物质,如组胺
6、激肽、乳酸、肌酐等增多,随着休克的进展,组织缺氧加重,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堆积,舒血管物质,如组胺激肽、乳酸、肌酐等增多,使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由于后括约肌对这些物质敏感性较低,处于相对收缩状态,并伴随有微血栓形使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由于后括约肌对这些物质敏感性较低,处于相对收缩状态,并伴随有微血栓形成,血流滞缓,使血液成分析出聚集后阻力增加,形成成,血流滞缓,使血液成分析出聚集后阻力增加,形成“多灌少流多灌少流”的特点,加剧烧伤后血管内液体外渗的特点,加剧烧伤后血管内液体外渗。第8页/共28页(三)心泵功能障碍(三)心泵功能障碍烧伤休克属低血容量性休克,循环血量和血浆量下降烧伤休克属低血容量
7、性休克,循环血量和血浆量下降,使冠脉灌流减少和心肌供血不足,同时因能量缺乏,使冠脉灌流减少和心肌供血不足,同时因能量缺乏和酸中毒使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影响心肌的舒缩功能。和酸中毒使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影响心肌的舒缩功能。第9页/共28页烧伤休克的诊断烧伤休克的诊断神志方面的变化神志方面的变化口渴口渴血压的变化血压的变化心率增快心率增快尿量减少尿量减少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末梢循环变化末梢循环变化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流动力学紊乱血流动力学紊乱组织氧合情况组织氧合情况第10页/共28页神志方面的变化神志方面的变化:中、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其
8、原因除与创面疼痛刺激有关外,主要系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所中、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其原因除与创面疼痛刺激有关外,主要系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所致。伤后患者体液丢失,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补液复苏治疗致。伤后患者体液丢失,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补液复苏治疗 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代谢产物堆积,严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代谢产物堆积,严重时呈昏迷状态。重时呈昏迷状态。口渴口渴:为烧伤休克早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为烧伤休克早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第11页/共28页血压的变化血压的变化:低血压是诊断烧伤休克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早期指标,因为烧伤早期应激和体液丢失引起血管的舒张低血压是诊断烧伤休克的一个重
9、要指标,但不是早期指标,因为烧伤早期应激和体液丢失引起血管的舒张与收缩平衡发生紊乱,造成阻力血管收缩和总外周阻力增加,故早期血压可正常或略高以舒张压增高较明与收缩平衡发生紊乱,造成阻力血管收缩和总外周阻力增加,故早期血压可正常或略高以舒张压增高较明显,突出变化是脉压变小。显,突出变化是脉压变小。第12页/共28页心率增快心率增快:早期在动脉血压下降之前心率即明显增快,心率的变化可作为诊断烧伤休克的早期指标之一。若心率长时早期在动脉血压下降之前心率即明显增快,心率的变化可作为诊断烧伤休克的早期指标之一。若心率长时间维持在间维持在150次次/分以上提示心肌已存在器质性损害,同时也表明复苏治疗效果欠
10、佳。分以上提示心肌已存在器质性损害,同时也表明复苏治疗效果欠佳。第13页/共28页尿量减少尿量减少:单位时间尿量的变化能客观的反应休克存在的严重程度,也是判断复苏效果较为敏感的指标之一,凡大面单位时间尿量的变化能客观的反应休克存在的严重程度,也是判断复苏效果较为敏感的指标之一,凡大面积烧伤病人或有可能发生休克者,接诊时应及时放置尿管并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无法测量血压的病人可积烧伤病人或有可能发生休克者,接诊时应及时放置尿管并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无法测量血压的病人可通过每小时尿量间接反映血压的高低。一般收缩压维持在通过每小时尿量间接反映血压的高低。一般收缩压维持在90mmHg以上,且肾功能正常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烧伤 休克 补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