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原理之马氏体转变.pptx
《热处理原理之马氏体转变.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处理原理之马氏体转变.pptx(1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硬而脆的马氏体,配以适当回火,使钢件强韧化Martensite Martensite M M马氏体第1页/共127页2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6.1 6.1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转变特点固溶碳马氏体奥氏体Fe-CFe-C合金的马氏体是C C在-Fe-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面心立方体心立方铁素体 马氏体的晶格类型第2页/共127页3C C在-Fe-Fe体心立方点阵中分布的可能位置是晶胞的各棱边的中央和面心处;这些位置实际上是由FeFe原子构成的扁八面体的间隙碳原子在马氏体点阵中的位置第3页/共127页40.500a00.707a0 ab=90铁素体的体心立方点阵 ab =90马氏体的体心正方点阵第4页/
2、共127页5马氏体的点阵常数和钢中碳含量的关系也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式中:a a0 0为-Fe的点阵常数 a0.861 =0.116 0.002;=0.113 0.002;=0.046 0.001;-马氏体的碳含量(wt.%wt.%)正方度第5页/共127页6新形成马氏体的正方度偏离公式给出的正方度,称为马氏体异常正方度。异常高正方度:新形成马氏体的正方度远高于公式给出的正方度碳原子发生有序化转变异常低正方度:新形成马氏体的正方度远低于公式给出的正方度 碳原子不发生有序化转变 马氏体的异常正方度第6页/共127页7 马氏体转变的主要特点 马氏体转变的切变共格和表面浮凸现象 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 马
3、氏体转变具有特定的位向关系和惯习面 马氏体转变的不完全性 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第7页/共127页8在预先抛光的试样表面上,马氏体转变时在马氏体形成的地方出现宏观倾斜隆起,呈现表面浮凸现象。马氏体转变的切变共格和表面浮凸现象在显微镜光线照射下,浮凸两边呈现明显的山阴和山阳.第8页/共127页9表面浮凸现象表明,奥氏体中已转变为马氏体的部分发生了宏观切变而使点阵发生了重组,即马氏体转变是通过奥氏体均匀切变进行的。马氏体形成时引起的表面倾动第9页/共127页10马氏体形成时引起的表面倾动马氏体长大是以切变方式进行的,说明M和A之间的界面原子是共有的,而且整个相界面是互相牵制的,上述界面称为共格界面,它
4、是以母相的切变来维持共格关系的,因此称为第二类共格界面。第10页/共127页11M M转变只有点阵改组而无成分变化,转变时原子做有规律的整体迁移,每个原子移动的距离不超过一个原子间距,且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其主要实验证据有:钢钢中中奥奥氏氏体体转转变变为为马马氏氏体体转转变变时时,仅仅由由面面心心立立方方点点阵阵通通过过切切变变改改组组为为体体心心正正方方点点阵阵,而而无无成成分分的的变化;变化;马马氏氏体体转转变变可可以以在在相相当当低低的的温温度度(甚甚至至在在4K)以以极快速度进行。极快速度进行。第11页/共127页12 马氏体转变具有特定的位向关系和惯习面
5、A.位向关系通过均匀切变形成的马氏体,与母相奥氏体之间存在着严格的位向关系。在钢中已观察到的主要有K-SK-S关系、西山关系和G-TG-T关系。K-S关系库尔久莫夫(Kurdjumov)和萨克斯(Sachs)用X射线极图法,测得了含碳1.4%的钢中,马氏体与奥氏体间之间存在下列位相关系,即K-S关系。110 110 111111;第12页/共127页13按K-SK-S关系,马氏体在奥氏体中共有2424种不同的空间取向。在每个111111面上马氏体可能有6 6种不同的取向,而立方点阵中有4 4种111111面。第13页/共127页14 110 110111111;西山关系西山在Fe-30%NiF
6、e-30%Ni合金单晶中发现,在室温以上形成的马氏体和奥氏体之间存在K-SK-S关系,而在-70-70以下形成的马氏体和母相奥氏体之间存在下列位向关系,即西山关系:110 110 111111;K-S可见,西山关系与K-S关系之间,两者晶面的平行关系相同,而晶向却有516之差。第14页/共127页15按西山关系,马氏体在奥氏体中只有4 431212种不同的空间取向。第15页/共127页16 110 110 111 111 差差 11 差差 22 G-T关系格伦宁格(Greninger)和特赖恩诺(Troiano)精确测量了Fe-0.8%C-22%Ni合金奥氏体单晶中的马氏体与奥氏体之间的位向关
7、系,结果发现K-S关系中的平行晶面和平行晶向实际上均略有偏差,即第16页/共127页17马氏体转变不仅新相和母相之间具有严格的位向关系,而且马氏体总是在母相的一定晶面上开始形成,这个晶面称为惯习面,通常以母相的晶面指数表示。B.惯习面钢中常见的惯习面有三种:(111)(111)、(225)(225)、(259)(259)。惯习面指数随马氏体的形成温度降低而增大。C%0.6%C%1.4%C%1.4%为为(259)(259)。惯习面随含碳量和形成温度不同而不同:第17页/共127页18 马氏体转变的不完全性马氏体转变是在Ms sMf f之间进行的。当Ms s点低于室温时,则淬火到室温将得到100A
8、由于一般钢材的M Mf f都低于室温,因此,在生产中常为了获得更多的M M而采用深冷处理工艺。当Ms s点在室温以上、Mf f在室温以下时,则淬火到室温时将保留相当数量的残余A A,若继续冷却到室温以下,则残余A A将继续转变为M M。一般情况下,冷却到M Mf f点以下仍不能得到100100马氏体,还保留着一部分A A。第18页/共127页19冷却时奥氏体通过马氏体相变机制可以转变为马氏体,同样,重新加热时马氏体可以通过逆向马氏体相变机制转变为奥氏体,即马氏体相变具有可逆性。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与M Ms sM Mf f相对应,逆相变有A As sA Af f分别表示逆转变的开始和终了温度。第
9、19页/共127页20M M转变的无扩散性及在低温下仍以很高的速度进行等事实,都说明在相变过程中点阵的重组是由原子集体的、有规律的、近程迁移完成的,而无成份变化。因此,可以把M M转变看作为晶体由一种结构通过切变转变为另一种结构过程。6.2 6.2 马氏体转变的切变模型人们为了认识马氏体转变时晶体结构的变化过程,以揭示相变的物理本质,至今已经提出了不少模型,其中主要有BainBain模型、K-SK-S模型和G-TG-T模型。第20页/共127页21早在19421942年,BainBain就注意到可以把面心立方点阵看成是轴比为c/a=1.41(c/a=1.41(即20.5:1)的体心正方点阵。如
10、果把面心立方点阵沿着Z Z轴压缩,沿着X X、Y Y轴伸长,使轴比变为1 1,则面心立方点阵就可变为体心正方点阵。贝茵(Bain)模型第21页/共127页22BainBain模型给出了奥氏体的面心立方点阵变化为马氏体的体心立方点阵的清淅的模型,且奥氏体和马氏体之间的晶体学关系正好与后来提出的K-SK-S关系相符。但BainBain模型不能解释表面浮凸效应和惯习面的存在,也不能解释马氏体内部的亚结构。第22页/共127页23库尔久莫夫(Kurdjumov)和萨克斯(Sachs)测出含碳量为1.4%1.4%的碳钢中马氏体与奥氏体之间存在的位向关系,即K KS S关系。为了满足这一取向关系必须有点阵
11、的切变,于是他们在19301930年提出了轴比相当于1.061.06的点阵转换模型,即K KS S模型。KS切变模型首先考虑没有C C存在的情况,设想马氏体分以下几个步骤转变为马氏体:第23页/共127页24 第第一一次次切切变变:在在(111)(111)面面上上沿沿-211211方方向向产产生生第第一一次次切切变变,第第二二层层原原子子(B(B层层原原子子)移移动动1/121/12-211211,而而更更高高层层原原子子则则按按比比例例增增加加,但但相相邻邻两两层层原原子子的的相相对对位位移移都都是相同的。第一次切变角是是相同的。第一次切变角是19281928。第24页/共127页25 第第
12、二二次次切切变变:在在垂垂直直于于(111)(111)面面的的(11(11-2)2)面面上上,沿沿11-1010方方向向产产生生10301030的的切切变变。第第二二次次切切变变后后,使顶角由使顶角由120120变为变为1093010930或或6060角增至角增至70307030。第25页/共127页26 经经两两次次切切变变后后,再再作作一一些些小小的的调调整整,使使晶晶面面间间距距和测得结果相符合。和测得结果相符合。第26页/共127页27K-SK-S切变模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给出了由奥氏体的面心立方点阵改建为马氏体的体心正方点阵的清晰模型,并能很好反应出新相和母相之间的晶体学取向关系。但
13、是高碳钢的实际惯习面与K-SK-S切变模型得到的惯习面不同,此外,按K-SK-S模型引起的表面浮凸也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大。由于没有C C原子存在,得到的是铁素体的体心立方点阵。在有C C原子存在的情况下,面心立方点阵改建为体心立方点的过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两次切变的切变量都要略小一些,第一次为15151515,第二次为99。第27页/共127页28格伦宁格和特赖恩诺于19491949年提出的另一个两次切变模型。G-T模型 首首先先在在接接近近于于(259)(259)的的面面上上发发生生均均匀匀切切变变,产产生生整整体体的的宏宏观观变变形形,使使表表面面出出现浮凸。现浮凸。这这个个阶阶段段的的转转
14、变变产产物物是是复复杂杂的的三三棱棱结结构构,还还不不是是马马氏氏体体,不不过过它它有有一一组组晶晶面面间间距距及及原原子子排排列列和和马马氏氏体体的的(112)(112)面相同。面相同。第28页/共127页29 在在(112)(112)面面的的111111-方方向向发发生生12121313的的第第二二次次切切变变,这这次次切切变变限限制制在在三三棱棱点点阵阵范范围围内内,并并且且是是宏宏观观不不均均匀匀切切变变(均均匀匀范范围围只只有有1818个个原原子子层层)。对对于于第第一一次次切切变变所所形形成成的的浮浮凸凸也也没没有有可可见见的的影影响响。经经第第二二次次切切变变后后,点点阵阵转转变
15、变成成体体心心立立方方点点阵阵,取取向和马氏体一样,晶面间距也差不多。向和马氏体一样,晶面间距也差不多。第29页/共127页30 最最后后作作一一些些微微小小的的调调整整,使使晶晶面面间间距距和和试试验验测测得得的符合。的符合。G-TG-T模型能很好地解释马氏体转变的点阵改组、宏观变形、位向关系及亚结构的变化。但不能解释惯习面不应变不转动,也不能解释碳钢(1.40%C)(1.40%C)的位向关系。第30页/共127页316.3 6.3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 马氏体的形态研究表明,马氏体的组织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最为常见。板条状M片状M其它类型M马氏体的形态蝶状M薄板状M薄片
16、状M第31页/共127页32板条M是低碳钢,中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等铁系合金中形成的一种典型的马氏体组织。板条状马氏体它是由许多成群的、相互平行排列的板条所组成,故称为板条M。第32页/共127页33对某些钢,因板条不易浸蚀显现出来而往往呈块状,所以有时也称为块状M M,又因为这种M M的亚结构主要为位错,也常称之为位错型M M,这种M M是由许多板条群组成的,也称为群集状M M。第33页/共127页34M M呈板条状,板条一束束地排列在原奥氏体晶粒内。显微组织在一个板条群内各板条的尺寸大致相同,这些板条呈大致平行且方向一定的排列。由平行排列的板条M M组成的较大区域称为板条群。在一个原
17、A A晶粒内可包含3 35 5个板条群。A晶粒尺寸的变化,对板条群的数量无影响,只能改变板条群的尺寸。由平行排列的M板条组成的同色调区域称为同位向束。第34页/共127页35惯习面为(111)(111),晶体学位向关系符合K-SK-S关系。晶体学特征同板条群内,不同位向束之间的马氏体板条是以小角度晶界相间的;而不同板条群之间的马氏体板条则是以大角度晶界相间的。第35页/共127页36第36页/共127页37亚结构主要是高密度的位错缠结构成的位错胞,位错密度可高达0.30.30.9100.9101212/cm/cm2 2,板条边缘有少量孪晶。从亚结构对材料性能而言,孪晶不起主要作用。常见于淬火态
18、的中碳钢、高碳钢、高NiNi的Fe-NiFe-Ni合金中,是铁系合金中出现的另一种典型形态的马氏体组织。亚结构 片状马氏体第37页/共127页38M M片大小不一,M M片间不平行,互成一定夹角,第一片M M形成时惯穿整个奥氏体晶粒,后形成的M M片逐渐变小,即M M形成时具有分割奥氏体晶粒的作用。因此,M M片的大小取决于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在马氏体片中常能看到明显的中脊,关于中脊的形成规律目前尚不清楚。显微组织第38页/共127页39第39页/共127页40第40页/共127页41第41页/共127页42惯习面(225)(225)时位向关系为K KS S关系;惯习面(259)(259)时位向
19、关系为西山关系,可以爆发形成,马氏体片有明显的中脊。晶体学特征片状马氏体的主要亚结构是孪晶,这是片状马氏体的重要特征。孪晶的间距大约为5050,一般不扩展到马氏体片的边界上,在马氏体片的边缘则为复杂的位错组列。亚结构第42页/共127页43不同的片状M M,内部亚结构是不同的,可以将其分为:以中脊为中心的相变孪晶区和片边缘的无孪晶区(高密度位错)。孪晶区所占比例与马氏体的形成温度有关,形成温度越低,相变孪晶区所占比例越大。相变孪晶区无孪晶区第43页/共127页44铁碳合金马氏体类型及其特征铁碳合金马氏体类型及其特征第44页/共127页452020世纪6060年代初,首先在Fe-30%NiFe-
20、30%Ni的合金中发现,近年在Fe-CFe-C合金中也观察到了这种形态马氏体。其它类型的马氏体 蝶状马氏体(人字形或角状马氏体)立体外形呈V V形柱状,横截面呈蝶状,两翼之间的夹角一般为136136,两翼的惯习面为(225)(225)而两翼相交的结合面为100100。与奥氏体的位向关系为K-SK-S关系,亚结构为高密度的位错,无孪晶。第45页/共127页46形成温度介于板条马氏体与片状马氏体之间,形态特征和性能也介于两者之间。第46页/共127页47这种马氏体是在MsMs点低于-100-100的Fe-Ni-CFe-Ni-C合金中观察到的;薄板状马氏体它是一种厚度约为3 310m10m的薄板形马
21、氏体,三维形貌很象方形薄板,而金相形貌为很细的带状,带可以相互交叉,呈现曲折、分杈等特异形态。第47页/共127页48薄板状马氏体的惯习面为(259)(259),位向关系为K-SK-S关系,亚结构为(112)(112)M M孪晶,无位错,无中脊。随转变温度降低,转变进行时即有新马氏体的不断形成,同时也有旧马氏体的不断增厚。第48页/共127页49出现在Fe-Mn-CFe-Mn-C或Fe-Cr-NiFe-Cr-Ni合金中(合金的层错能低)。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点阵,呈极薄的片状。薄片状马氏体(马氏体)第49页/共127页50惯习面 :111111 位向关系:00010001M M11111
22、1 M M亚结构:大量层错和少量位错薄片状马氏体沿111111呈魏氏组织形态分布。第50页/共127页51 影响马氏体形态及其内部亚结构的因素化学成份形成的温度奥氏体层错能大小奥氏体与马氏体的强度马氏体滑移和孪生变形的临界切应力大小 碳含量合金元素第51页/共127页52在Fe-CFe-C合金中:C%0.3%C%1%1%:为片状M M。碳含量的影响在Fe-Ni-CFe-Ni-C合金中:马氏体的形态也是随着C C含量的增加,由板条状向片状以及薄片状转化。第52页/共127页53凡凡是是能能缩缩小小相相区区的的合合金金元元素素(CrCr、MoMo、W W、V V),),均促使得到板条状均促使得到板
23、条状M M;(铁素体形成元素);(铁素体形成元素)凡凡是是能能扩扩大大相相区区的的合合金金元元素素(C C、NiNi、MnMn、CuCu、CoCo),将促进片状,将促进片状M M形成形成;(奥氏体形成元素);(奥氏体形成元素)凡凡是是能能显显著著降降低低A A层层错错能能的的合合金金元元素素,都都将将促促进进薄片状薄片状的形成。的形成。合金元素的影响第53页/共127页54 形成的温度的影响M形成温度M形态M亚结构板条状薄片状片状蝶状位错孪晶第54页/共127页55由于M M相变只能在s sf f之间进行,因此对于一定成分的A A来说,有可能转变成几种不同形态的M M:s s点较高的A,可能只
24、形成板条状M;s s点略低的A,形成板M和片M的混合组织;s s点更低的A,只形成片状M;s s点极低的A,只形成薄片状M。但A层错能对其它形态M M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统一认识。层错是一种低能量界面,A A层错能越低,相变孪晶的生成越困难,形成位错亚结构的板M M倾向越大。奥氏体层错能大小的影响第55页/共127页56研究表明,马氏体的形态还与s点处的奥氏体的屈服强度以及马氏体的强度有关:奥氏体与马氏体的强度的影响当当奥奥氏氏体体屈屈服服强强度度小小于于200MPa时时:如如果果形形成成的的M的的强强度度较较低低,则则得得到到111惯惯习习面面的的板板条条状状M;如如果果形形成成的的M的的强强
25、度度较较高高,则则得得到到225惯惯习习面的片状面的片状M;当当奥奥氏氏体体屈屈服服强强度度大大于于200MPa时时,则则形形成成强强度度较高的较高的259惯习面的片状惯习面的片状M。第56页/共127页57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马氏体内部的亚结构,取决于相变时的变形方式是滑移还是孪生,即是受二者的临界切应力大小所支配。马氏体滑移和孪生变形的临界切应力大小的影响第57页/共127页58马氏体相变也符合一般相变的相变规律,遵循相变的热力学条件。马氏体相变的驱动力是新相马氏体与母相奥氏体之间的体积自由能差。6.4 6.4 马氏体转变的热力学分析 马氏体转变的驱动力第58页/共127页59在M M形成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处理 原理 马氏体 转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