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资源能源合理.pptx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资源能源合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资源能源合理.pptx(1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时期的资源有着不同的内涵。能源作为资源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极为重要。第1页/共157页2在当今世界快速发展和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我国资源、能源面临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合理又节约地使用资源、能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多地用洁净能源替代高含碳量的矿物燃料,开发新能源是人类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和科技发展的 必然趋势。第2页/共157页32.1 资源、能源的分类资源、能源的定义资源、能源的分类能源资源的储量和消耗能源结构能源效率能源与环境第3页/共157页4资源、能源的定
2、义 资源的定义 能源的定义 第4页/共157页5资源的定义 资源是指任何形式的能量或物质,这种能量或物质对于满足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和文化娱乐的需要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第5页/共157页6资源定义的延展 古代 古代的资源限制在自然中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并没有包含那些存在的还没有被发现的资源。农业时代 进化到农业时代后,资源的定义逐渐拓宽了,除了上述资源外,纳入了人类自己开发利用的资源,比古代的资源定义的内容多了。第6页/共157页7近代 到了近代,资源中又增加了一些不为先人所知的无形资源,使得资源的定义更加全面。现代 现代资源的定义将人类现在所能够利用的有形
3、资源和无形资源全部囊括,甚至将还没有开发利用的空间资源 及知识资源也包括在内。第7页/共157页8资源定义不断延展从古代的自然资源到现代的社会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资源定义的延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第8页/共157页9 两个层面:农业社会强调自然资源的单项开发。工业社会注重的是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综合开发。第9页/共157页10能源的定义 能源是资源的一部分,它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能力和动力的物质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程度以及人均消费量是生产技术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资 源能源第10页/共157页11能源的的几种的定义: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
4、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摘自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摘自大英百科全书第11页/共157页12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我们利用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等来作功,可利用作为这些能量源泉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载体,称为能源。日本大百科全书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能源百科全书(我国)v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第12页/共157页13能源的定义 能源资源是指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天然物质。它包括柴草、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也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
5、能、海洋能、核能等新能源。能源资源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第13页/共157页14第14页/共157页15资源、能源的分类 资源的分类 能源的分类 第15页/共157页16资源的分类资源的分类方法:(1)按形态分 按形态分,资源可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硬资源指客观存在的,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人类用来维持生态平衡,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并能形成产品和服务的有形物质,还包括可以直接利用的客观物质(如空气),自然资源是构成硬资源的主体。软资源指包括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社会资源、时间资源等以智能为基础的或无形的,但对人类的精神和心理需求至关重要的资源第16页/共157页17软资源对硬资源的开发和
6、利用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个作用的结果又反馈于整个资源系统。硬资源是被动的,软资源是主动的,人往往通过软资源来开发和利用硬资源。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第17页/共157页18(2)按资源利用的重复性分 按资源利用的重复性分,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第18页/共157页19 可再生资源(亦称为可更新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量,使资源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例如:太阳能、大气、农作物、鱼类、野生动、植物、森林等是可再生资源。推广而言,可再生资源也可包括社会资源、信息资源等。第19页/共157页20多数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受人类利用方式、利用力度等影响,只有在合理开
7、发的情况下,资源才可以恢复、更新甚至增加;不合理开发、过度开发,会使更新过程受到破坏,使蕴藏量减少,甚至耗竭。例如鱼类、水产资源只要合理捕捞,资源总量可以维持平衡;过度捕捞,破坏鱼类繁殖周期,降低自然增长率,会使之逐步枯竭。第20页/共157页21根据资源的财产权是否明确,可再生资源又可分为:可再生公共物品资源和可再生商品性资源两类。可再生公共物品资源是指不为任何特定个人所拥有,但却为任何人所享用的资源例如:空气、公海中的鱼类、外层空间资源等。第21页/共157页22可再生公共物品资源是指不为任何特定个人所拥有,但却为任何人所享用的资源。例如:空气、公海中的鱼类、外层空间资源等。可再生公共物品
8、资源的特点(a a)消费不可分性或无竞争性 当某人或某些人消费这一资源时,不会减少或干扰其他人对这一资源的消费 。例如,对空气的呼吸。(b b)消费无排他性 任何人在利用某一资源费时不能阻止其他人免费利用同一资源。例如,对公海中鱼类及其他资源的利用,对外层空间、南极和北极的开发。第22页/共157页23可再生商品性资源是指能被私人占有和享用、其财产权可以确定、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可再生资源。例如私人土地(农场、牧 农产品、畜产品、木材、水产品等。可再生商品性资源特点:(a a)由于财产权名确,其各项权利及权利限制,得到法律保护。(b b)这种专有性,使得所有者可以通过较易获得由资源所带来的效益
9、。(c c)因为是私有的,可以交易进行转让,使资源重新配置。第23页/共157页24 不可再生资源(亦称为可耗竭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的质量保持不变,资源储量不再增加的资源。这类资源利用一点就消耗一点,因此最终会导致耗竭。不可再生资源按其能否重复利用可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第24页/共157页25不可回收的资源是指使用过程不可逆,使用后不能恢复原状的资源。例如,石油、煤、天然气等,经燃烧后产生热能,其组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法恢复到原有组分。可回收的资源是指资源经人类加工成产品,当使用丧失价值后,可以回收在原产品使用或经加工后,作为其他功能使用。例如,一
10、艘船报废后,其钢板、铜等金属以及木材等大部分材料都能利用。第25页/共157页26(3)按来源分 按来源分,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4)按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分 按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资源分为清洁资源和非清洁资源。第26页/共157页27能源的分类(1)按能源的来源分 第一类能源,来自地球以外,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第二类能源,来自地球内部,如地热能、核能;第三类能源,来自地球和其他天体的作用,如 潮汐。第27页/共157页28(2)按能源的本身性质分 按能源的本身性质分,可分为含能体能源(燃料能源);过程性能源(非燃料能源)。第28页/共157页29(3)按能
11、源利用的重复性分 按能源利用的重复性分,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第29页/共157页30可再生能源(亦称连续性能源),只要利用适当,其使用速度等于或小于补充速度,会不断得到补充、再生、可反复利用的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不可再生能源(亦称储存性能源),在利用过程中不断消耗,不会得到补充,最后导致耗竭的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第30页/共157页31(4)按能源的形成方式分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从自然界取得的未经任何改变或转换的能源,如原油、原煤、天然气、生物质能、水能、核燃料以及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12、。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煤气、焦炭、汽油、煤油、电力、热水、氢能等。第31页/共157页32(5)按能源的利用历史状况分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裂变能等。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指在新技术上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大部分是天然和可再生的,是未来世界持久能源系统的基础。第32页/共157页33(6)按能源的市场性质分 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商品能源:作为商品流通环节大量消耗的能源。目前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5种。非商品能源
13、:指就地利用的薪柴、农业废物等能源,通常是可再生的。第33页/共157页34(7)按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分 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氢能等非清洁能源,如煤,汽油等。第34页/共157页35 能源的分类 能能 源源分分 类类一次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二次能源常规能源常规能源燃料能源燃料能源煤煤炭炭、油油页页岩岩、油油砂砂、石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油、天然气、生物质能 煤煤气气、焦焦炭炭、汽汽油油、煤煤油油、柴柴油油、液液化化石石油油气气、甲甲醇醇、酒酒精精、甲甲烷烷、电电力力、蒸汽、热水蒸汽、热水 非燃料非燃料能源能源水能水能 新能源新能源燃料能源燃料能源核燃料核燃料 电力、氢能电力
14、、氢能 非燃料非燃料能源能源太太阳阳能能、风风能能、地地热热能能、海洋能、潮汐能海洋能、潮汐能 第35页/共157页36能源资源的储量和消耗 自然资源蕴藏量储量状况 能源消费 第36页/共157页37自然资源蕴藏量三个概念:已探明储量、未探明储量和蕴藏量。第37页/共157页38(1)已探明用量已探明用量是指根据人类现有的技术水平对某一资源已掌握其储存的位置、数量和品质。它又可分为可开采储量和待开采储量两类。可开采储量是指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有开采价值的储量;待开采储量是指资源的储量虽已探明,但由于技术水平、经济条件的制约尚不具备开采价值的资源储量。第38页/共157页39(2)未探
15、明储量未探明储量是指虽然目前尚未探明,但根据现有理论推测其存在的资源量,或今后由于技术的发展可能推测应该存在的资源量。第39页/共157页40(3)蕴藏量蕴藏量等于已探明储量和未探明储量之和,即地球上所有资源之总量。对不可再生能源而言,其蕴藏量是不断在减少、对可再生能源来讲,其蕴藏量是一个变量。第40页/共157页41混淆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如将已探明储量看作资源蕴藏量,再按消耗水平估计地球上这一资源还能用多少年,往往会得到很错误的结论。例如:1934年有人根据铜的储藏量(实际是已探明储量)和消费水平,得到铜矿只能开采40年就耗竭了,但实际经过40年,即到1974年,铜的已探明
16、储量还能开采57年。第41页/共157页42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含哪些内容?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对于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其持续利用实际上是如何延长其使用时期,达到最优耗竭;对于可再生自然资源,主要研究其使用量和再生量之间的平衡问题。第42页/共157页43(1)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在不同时期的使用量,达到高效率配置,其目标是使资源利用净效益的现值最大化。需要考虑的是,各个不同时期,对资源的需求量以及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当资源趋于枯竭、品位降低时,开采成本将大大增高。研究、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这里包括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相互替代和
17、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前者要考虑几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储量、开采成本和替代使用的技术;后者需研究替代技术和成本。第43页/共157页44(2)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需区分财产权明确的可再生商品性资源和财产权不明确或者不可能确定的可再生公共物品资源两类。第44页/共157页45对于可再生商品性资源,由于财产权明确,所有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确定资源的最佳收获期和最大可持续收获量,以达到利益最大化。例如,一个林场,首先要确定该树种采伐的最优时期,树木生长从树苗、幼树、成熟到衰老,其采伐 价值是不同的。根据市场的需要,有一个最优采伐期。而其最大可持续收获量,需考虑采伐率和种植率
18、之间达到平衡,但是考虑到私人利益和环境利益、社会利益相互关系,为了达到社会的最大利益,需要以法律来规范行为。第45页/共157页46对于可再生公共物品资源,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当社会需求量增加、受利益驱动,人们会大量、无节制地开采。例如我国沿海渔场,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使资源趋于枯竭(不考虑环境污染因素),则必须通过国家政策,规定休渔期、限制捕鱼量等法规予以规范,对于公海,则通过国际公约予以规范,使捕捞率小于最大可持续产量,以保证可持续利用。第46页/共157页47储量状况(1)石油2003年,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717108t,比2001年增加70108t,增 幅为4.4%。其中中东的石油储
19、量高达1200108t,占世界总储量的70%。第47页/共157页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前十二位的国家 排排 序序国国 家家储储 量量/108t占世界的比例占世界的比例/%1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362252伊拉克伊拉克15210.73科威特科威特1339.24阿拉伯联长国阿拉伯联长国1309.25伊朗伊朗1238.66委内瑞拉委内瑞拉1127.47俄罗斯俄罗斯825.78美国美国382.99利比亚利比亚382.810尼日利亚尼日利亚322.311中国中国251.712墨西哥墨西哥181.2第48页/共157页49(2)天然气 到2001年末,世界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55.081012m3,主要分布在
20、前苏联和中东地区。这两个地区的剩余可采储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世界排名前10位国储量为117.51012m3;占世界的75.8%。中国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571012m3,占世界的0.9%,列世界第22位。第49页/共157页2003年世界天然气估算探明储量排名 天然气储量排序天然气储量排序国家名称国家名称天然气储量天然气储量/108m3比例比例/%1俄罗斯俄罗斯475725.6027.652伊朗伊朗266179.8015.473卡塔尔卡塔尔257684.7014.984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65299.003.795阿布扎比阿布扎比55529.643.236美国美国52937.503.0
21、87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45307.202.638尼日利亚尼日利亚45024.032.629委内瑞拉委内瑞拉41909.162.4410伊拉克伊拉克31148.701.81第50页/共157页51(3)煤炭到2001年末,世界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84453106t,主要分布在亚太、北美和前苏联地区,三个地区剩余可采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80%,中南美地区最少,仅占世界2.3%,中东和非洲两地区也仅占世界的5.8%。世界排名前10位国家储量为 893823106t,占世界的90.8%。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它的剩余可采储量占世界总量的1/4。中国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114500106t,占世界的11.6%
22、,列世界第三位。第51页/共157页52能源消费(1)一次能源2001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9124.8106 toe,其中北美、亚太和欧洲是主要的消费地区,它们的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3/4以上。世界排名前10位国家消费量为5835.4106 toe,占世界的63.9%。美国是世界消耗一次能源最多的国家,其消费量接近世界总量的1/4。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839.7106 toe,占世界的9.2%,排在世界第二位。第52页/共157页53(2)石油2001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3510.6106t,与一次能源消费量类似,北美、亚太和欧洲是主要消费区,它们消费量约占世界总量的80%。世界排名前10名的
23、国家消费量为2102.5106t,占世界的59.9%。石油消费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占世界总量的近1/4。中国石油消费量为231.9106t,占世界的6.6%,排在世界第三位。第53页/共157页54(3)天然气2001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为2404.9109 m3,其中北美和前苏联是主要的消费区,两个地区的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世界排名前10名国家消费量为1567.8109 m3,占世界的65.2%。美国是天然气消费第一大国,其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25.6%。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7.710m3,占世界的12%,排在世界第18位。第54页/共157页55(4)煤炭2001年,世界
24、煤炭消费量为2255.1106 toe,亚太地区煤炭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45.3%,名列世界第一。北美地区位居第二,占世界总量的26.2%。中东和中南美地区煤炭消费量很少,均不足世界总量的1%。世界排名前10名国家消费量为1783.2106 toe,占世界的79%。煤炭消费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消费量在世界总量的近1/4以上。中国煤炭消费量为520.6106toe,排在世界第二位。第55页/共157页56(5)核能 2001年,世界核能消费量为601.2106 toe,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地区,这两个地区消费总量占世界的70%以上。中南美和非洲地区消费核能很少,都不到世界总量的1%。世界排名前10
25、名国家消费量为517.2l06 toe,占世界的86%。美国是利用核能最多的国家,其消费量为世界总量的30.5%。中国核能消费量为4.0106toe,占世界的0.7%,排在世界第15位,主要有广东省的大亚湾核电站和浙江省的秦山核电站。第56页/共157页57(6)水电 2001年,世界水电消费量为594.5106t,北美、中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是世界利用水电的主要地区,它们水电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87.4%。中东地区水电消费量最少,仅占世界总量的0.3%。世界排名前10位国家消费量为382.7106 toe,占世界的64.4%。加拿大是世界上利用水电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量的12.6%。中国水电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洁 生产 循环 经济 资源 能源 合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