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广科大玉洁蓄电池.pptx
《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广科大玉洁蓄电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广科大玉洁蓄电池.ppt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车电气特点汽车电气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汽车电气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低压。(2)直流。(3)单线制。(4)负极搭铁。第1页/共74页第一章 蓄电池第2页/共74页本章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蓄电池的结构与型号;2、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容量及其影响因素;3、充电方法、使用与维护、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等 汽车电源系统由蓄电池、发电机和调节器组成。在汽车上,蓄电池和发电机并联工作,发电机是汽车的主要电源,蓄电池是辅助电源。第3页/共74页电池的简介第4页/共74页电池的简介第5页/共74页蓄电池的作用汽车并联电路 (1)发动机起动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供电。(2)发动机低速运转、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
2、低时,向用电设备和交流发电机磁场绕组供电。(3)发动机中高速运转、发电机正常供电时,将发电机剩余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起来。(4)发电机过载时,协助发电机向用电设备供电。(5)蓄电池相当于一只大容量电容器,不仅能够保持汽车电气系统的电压稳定,而且还能吸收电路中出现的瞬时过电压,保护电子元件不被损坏。作用:主要要求:容量大、内阻小,以保证蓄电池具有足够的起动能力。主要要求:容量大、内阻小,以保证蓄电池具有足够的起动能力。第6页/共74页第一节 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一、铅蓄电池的构造 汽车蓄电池是由612个单格电池串联组成组成部件:1、极板及极板组 2、隔板 3、电解液 4、联条第7页/共74页1、
3、极板(Grids)和极板组1、极板 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均由栅架和活性物质构成。极板极板组(增大容量)第8页/共74页(1)、栅架的结构)、栅架的结构栅架由铅合金制成的网架形式,一般在铅中加入少量的锑(改善机械强度与浇注性能),近年来为了改善蓄电池的自放电性能,而在铅中加入少量的钙。结构 放射状结构:利于大电流放电 栅格结构:利于深度放电 厚度 薄板:大电流放电性能较好 厚板:浮充使用寿命较长1、极板和极板组(续)第9页/共74页1、极板和极板组(续)将二氧化铅与稀硫酸调成膏状,涂在栅架上,就成了正极板。呈棕红色;将纯铅粉与稀硫酸调成膏状涂在栅架上,就成了负极板。呈青灰色。Negative
4、 Negative pastepaste(负极铅(负极铅膏)膏)Positive Positive pastepaste(正极铅膏)(正极铅膏)第10页/共74页(2)、极、极 板板 组组 为了增大蓄电池容量将多片正极板(4-13片)和多片负极板(5-14片)分别并联,用横板焊接组成正、负极板组。横板上连有电桩1、安装时,正负极板相互嵌合,之间插入隔板,用极板连接条将所有的正极和所有的负极分别连接,如此组装起来,便形成单格蓄电池。2、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数目比正极板多一块。1、极板和极板组(续)第11页/共74页2、隔板(Separator)(1)隔板的作用:保持正负极板绝缘防止铅枝短路(Den
5、drite Shorts)吸附、保持电解液气体通道压紧活性物质,延缓活物质脱落(2)隔板常用材料:)隔板常用材料:隔板材料 孔隙度 孔隙尺寸m 内阻/cm2微孔PVC 80 3 0.18微孔隙聚乙烯 63 1 0.15无纺聚乙烯 60 12 0.21无纺玻璃棉 65 20 0.18微细玻璃纤维棉 90 24 0.1(AGM)第12页/共74页(3)隔板的安装方法:装入时,沟槽面应竖直对向正极板。这样,可使正极板在化学反应时,得到更多的电解液而反应充分。此外,在蓄电池充电时生成的气泡可随槽上升,脱落的活性物质则会沿槽下沉。2、隔板(续)第13页/共74页3、电解液(Electrolyte)(1)
6、电解液的作用:电解液是蓄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物质。(2)电解液的成份:蓄电池电解液是用纯净硫酸和蒸馏水(去离子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电解液的纯度和密度对电池容量和寿命有重要影响。JB/T 10052-2010铅酸蓄电池用电解液HG/T 2692-2007蓄电池用硫酸JB/T 10053-2010铅酸蓄电池用水第14页/共74页3、电解液(续)电解液对蓄电池性能的影响u电解液既为导电物质又参与化学反应u电解液比重(Specific Gravity)与电池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关系:OCVSG+0.84uSG 影响充电电压大小、电池“放电性能”uSG 影响电
7、解液冰点(SG=1.300,冰点:-68.9)uSG 影响板栅腐蚀速度第15页/共74页4、外壳(Container)是盛放正、负极板和电解液等的容器。是由PP塑料、橡胶等材料制成,常用材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丙烯(Polypropylene-PP)PPABS第16页/共74页 外壳内用间隔分隔成几个单格,每个单格内放入极板组和电解液便组成一个单格电池。壳的底部有凸起的筋条(突棱)用来放置极板组。4、外壳(续)第17页/共74页4、外壳(续)-技术状况指示装置第18页/共74页5、联条铅连接条:各单格电池为串联连接,一个单格电池的正极桩与另一个单格电池的负极桩用联条焊接,由铅锑
8、合金制成。连接方式:1、外露式 2、跨桥式 3、穿壁式第19页/共74页5、联条单格电池的连接方式单格电池的连接方式第20页/共74页5 5、联条(穿壁式)第21页/共74页二 蓄电池型号u蓄电池的型号标示例如:3-Q-90 表示:由3个单格组成,额定容量为90A.h,起动型铅蓄电池。其他型号举例:P5表1-2蓄电池型号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破折号分开,其内容及排列如图第22页/共74页按我国有关标准规定主要蓄电池系列6-QA-105G是什么电池?选择蓄电池时,根据GB5008.2-2013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第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第2部分:产品品种规部分:产品品种规格和端子尺寸、标记格和端子尺寸
9、、标记规定选用第23页/共74页第二节、蓄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4页/共74页第25页/共74页一、蓄电池的工作原理1、蓄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化学反应说明:蓄电池中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正极板:PbO2;负极板:Pb ;电解液:硫酸水溶液放电:正极板的PbO2和负极板的Pb 生成PbSO4 电解液中的H2SO4减少,密度下降。充电:正极板的PbSO4恢复为PbO2;负极板的PbSO4恢复为Pb。电解液中的H2SO4增加,密度下降。第26页/共74页二、放电过程1、电动势的建立 当两极板放置在浓度为27%37%的硫酸(H2SO4)水溶液中时,极板的铅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二价的铅正离子(Pb2+)转移到
10、电解液中,在负极板上留下两个电子(2e-)。由于正负电荷的引力,铅正离子聚集在负极板的周围,而正极板在电解液中水分子作用下有少量的二氧化铅(PbO2)渗入电解液,其中两价的氧离子和水化合,使二氧化铅分子变成可离解的一种不稳定的物质氢氧化铅Pb(OH)4)。氢氧化铅由4价的铅正离子(Pb4+)和4个氢氧根4(OH)-组成。4价的铅正离子(Pb4+)留在正极板上,使正极板带正电。由于负极板带负电,因而两极板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电池的电动势。蓄电池的电动势(静止电动势)大约为2伏。第27页/共74页二、放电过程(续)分析:为何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为2伏?正极板处:当正极板浸入电解液中时,少量
11、的PbO2溶入电 解液中,与水生成Pb(OH)4,再分解成四价铅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沉附在极板在溶液中有沉附在极板上,使极板带正电有沉附在极板上,使极板带正电有与溶液中有与溶液中 OH-的结合生成的结合生成Pb(OH)4的倾向,的倾向,Pb4+当两者达到动平衡时,正极板的电位约为+2V第28页/共74页二、放电过程(续)u负极板处:金属Pb受到两方面的作用u当两者达到动态平衡时,极板的电极电位约为:-0.1Vu结论:一个充足电的蓄电池(单格)的静止电动势E0约为2.1V。实际测定结果为E0=2.044V第29页/共74页 当接通外电路,电流即由正极流向负极。在放电过程中,负极板上的电子不断经外电
12、路流向正极板,这时在电解液内部因硫酸分子电离成氢正离子(H+)和硫酸根负离子(SO42-),在离子电场力作用下,两种离子分别向正负极移动,硫酸根负离子到达负极板后与铅正离子结合成硫酸铅(PbSO4)。在正极板上,由于电子自外电路流入,而与4价的铅正离子(Pb4+)化合成2价的铅正离子(Pb2+),并立即与正极板附近的硫酸根负离子结合成硫酸铅附着在正极上。二、放电过程(续)第30页/共74页二、放电过程(续)2e充电状态溶解电离输出电流放电后生成物正极板负极板PbSO4PbSO4PbO2 2H2SO4PbPb4+SO42-+SO42-+2 H2O Pb2+2ePb2+2 H2O电解液2e第31页
13、/共74页F若将蓄电池与外电路的负荷接通,电动势使电路内产生电流。电子e从负极板经过外电路负荷流向正极板。F正极板处:Pb4+2e Pb2+Pb2+SO42-PbSO4(沉附在正极板上)F负极板处:Pb2+SO42-PbSO4(沉附在负极板上)Pb Pb2+2e (Pb继续溶解)F外部电路继续流通,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PbO2 和Pb不断转化为PbSO4,电解液中的硫酸逐渐减少。水增多。二、放电过程(续)第32页/共74页三、充电过程2e放电状态溶解电离输入电流充电后生成物正极板负极板PbSO4PbPbO2 2H2SO4Pb2+SO42-Pb4+电解液充电电源PbSO42 H2OSO42-+P
14、b2+2e2 H2O2e第33页/共74页三、充电过程(续)F若将蓄电池直流电源接通,当电源电压高于蓄电池的电动势时,电源力使电子e从正极板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板。F正极板处:PbSO4 Pb2+SO42-Pb2+-2e Pb4+Pb2+2SO42-PbSO4 PbSO4+2H2O PbO2+2H2SO4F负极板处:PbSO4 Pb2+SO42-Pb2+2e Pb SO42-+2H+H2SO4 第34页/共74页四、蓄电池的工作过程总结1、蓄电池对外既不充电也不放电(不工作)时的静止电动势大约为2伏2、放电过程:将蓄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的过程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上PbO2 PbSO4 负极板
15、上 Pb PbSO4 电解液PbSO4 H2O可以通过测量电解液密度来判断蓄电池的充放电程度。蓄电池放电终了,极板上尚有70%-80%的活性物质没有起作用,应该充分提高极板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活性物质减少活性物质减少密度下降密度下降第35页/共74页四、蓄电池的工作过程总结(续)3、充电过程: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放电过程中,正极板上PbSO4 还原为PbO2 负极板上 PbSO4还原为Pb 电解液PbSO4 增多H2O减少(密度增加)充电一直进行到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完全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为止。如果继续充电,将引起水电解,放出大量气泡。第36页/共74页第三节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蓄电池的
16、工作特性: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内阻和充放电特性的变化规律。蓄电池的技术参数主要包括:u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u 蓄电池的内阻 u 放电特性u 充电特性 第37页/共74页一、蓄电池的工作特性11、静止电动势 静止电动势是指蓄电池在静止状态(不充电也不放电),正负极板之间的电位差(即开路电压),用E0表示。它的大小取决于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和温度 E0=0.84+25 25-为25时的电解液的相对密度 E0=1.97-2.15之间 第38页/共74页二、蓄电池的工作特性22、内电阻 蓄电池的内电阻为极板电阻、电解液电阻、隔板电阻、连条和极柱电阻的总和,用R0表示。蓄电池的内电阻大小反映了蓄电池带负载的能
17、力。在相同的条件下,内电阻越小,输出电流越大,带负载能力越强。第39页/共74页三、蓄电池的工作特性33 3、蓄电池的放电特性端电压u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是指在恒流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端电压和电解液相对密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u将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以20h放电率的电流进行放电,在放电过程中不断地调节外接的电位器,使放电电流保持稳定不变,每隔一定的时间,测量端电压和电解液密度,得到如图所示的放电特性曲线。第40页/共74页三、蓄电池的工作特性3-蓄电池的放电特性说明1 1端电压的变化情况(1)开始放电阶段(2)相对稳定阶段 端电压由缓慢下降至1.85V极板孔隙外向孔隙内扩散的硫酸与孔隙内消耗的硫酸达
18、到动态平衡,所以端电压缓慢下降。第41页/共74页三、蓄电池的工作特性3-蓄电池的放电特性说明2 2(3)迅速下降阶段电解液密度的变化情况:密度直线下降。蓄电池放电终了的特征:单格电池电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电解液比重降到最小许可值约为1.13。第42页/共74页三、蓄电池的工作特性3-放电终止电压的影响因素 放电终止电压与放电电流的大小有关。放电电流越大,允许的放电时间就越短,放电终止电压也越低。如下表所示放电电流(A)0.05C20 0.1C200.25C20C203C20放电时间20h10h3h25min5min单格电池终止电压(V)1.751.701.651.551.50C20蓄电池的额
19、定容量。判断放电终了:P8P8表1-3第43页/共74页四、蓄电池的工作特性4-蓄电池的充电特性u在恒流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端电压与电解液相对密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u充电电源必须采用直流电源,以一定的电流人向一只完全放电的蓄电地进行充电。u保持充电电流入不变,每隔一定时间测量单格电池的端电压和电解液相对密度。u可以绘制出蓄电池的充电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第44页/共74页四、蓄电池的工作特性4-蓄电池的充电特性说明1 1 端电压变化情况:(1)充电开始阶段 端电压迅速上升。开始充电时,孔隙内迅速生成硫酸,端电压迅速上升。(2)稳定上升阶段 端电压缓慢上升至2.4V左右。孔隙内生成的硫酸向孔隙外
20、扩散,当硫酸生成的速度与扩散速度达到平衡时,端电压随整个容器内电解液密度变化而缓慢上升。第45页/共74页四、蓄电池的工作特性4-4-蓄电池的充电特性说明2 2(3)充电末期 电压迅速上升到2.7V左右,且稳定不变,电解液呈沸腾状态。活性物质还原反应结束后的充电称为过充电,充电电流用于电解水,应避免长时间过充电。电解液密度的变化:密度直线上升第46页/共74页四、四、蓄电池的工作特性4-蓄电池的充满电的特征蓄电池的充满电的特征u端电压上升到最大值2.7V,并在2h-3h内不再增加。u电解液相对密度上升到最大值1.27g/cm u蓄电池内产生大量气泡。即电解液产生“沸腾”现象。蓄电池充电终了的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电器 电子设备 广科大 玉洁 蓄电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