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张志沛第四内燃机性能指标及实际循环热计算.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汽车发动机原理张志沛第四内燃机性能指标及实际循环热计算.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原理张志沛第四内燃机性能指标及实际循环热计算.ppt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章要求:1.掌握内燃机三种理想循环,理解内燃机实际循环掌握内燃机三种理想循环,理解内燃机实际循环与热损失,了解内燃机热平衡;与热损失,了解内燃机热平衡;2.掌握内燃机指示指标与有效指标,理解机械损失掌握内燃机指示指标与有效指标,理解机械损失及其测试方法;及其测试方法;3.熟悉内燃机燃烧热化学及基本理论,了解内燃机熟悉内燃机燃烧热化学及基本理论,了解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热近似计算,了解时间循环数值计算实际循环的热近似计算,了解时间循环数值计算的基本微分方程。的基本微分方程。第1页/共57页高高速速柴柴油油机机:混混合合加加热热循循环环燃燃烧烧过过程程基基本本上上由由定定容容燃燃烧和定压燃烧烧和定压
2、燃烧1.混合加热循环第一节第一节 内燃机理论循环概述内燃机理论循环概述一、理想循环第2页/共57页 汽油机中混合汽油机中混合气燃烧迅速,近似气燃烧迅速,近似为定容加热循环。为定容加热循环。2定容加热循环第3页/共57页 高增压和低速大高增压和低速大型柴油机工作循环近型柴油机工作循环近似为定压加热循环。似为定压加热循环。3定压加热循环第4页/共57页二、评定指标混合加热循环1循环热效率循环热效率2循环平均压力混合加热循环第5页/共57页22:15由上述理论循环的tt和t t表达式可得出以下结论:()增加,可提高t,t,但其提高率将随值的不断增大而逐渐降低。()增大,由于可增加混合循环中等容部分的
3、加热量,从而导致热量利用率的提高,因而也可使tt提高。()和的增长,将伴随着最高循环压力z z的急剧上升。()增大,可提高t t,但由于的增大相当于混合循环中等压部分的加热量增加了,因此tt将随之降低。()绝热指数越大,则t t越高,第6页/共57页第二节第二节 内燃机实际循环与热损失内燃机实际循环与热损失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第7页/共57页1.工质的影响:工质的影响:实际循环中,燃烧前后工质成分、数量改变;2.换气损失:换气损失:实际循环中,存在进、排气过程中的流动阻力损失和有用功损失;3.气缸壁的传热损失:传热损失:工质与周围环境的热量交换;4.燃烧损失:燃烧损失:(1)燃料燃烧
4、速度的有限性 a.压缩负功的增加;b.最高压力的下降;c.初始膨胀比减小。(2)后燃及不完全燃烧(3)在高温下部分燃烧产物分解而吸热,是循环最高温度下降。5.时间损失6.其他几项损失第8页/共57页第三节第三节 热平衡热平衡一一.热量分配情况:(1)一部分转化为有用功;(2)一部分传递给冷却介质:(3)废气带走的热量;(4)不完全燃烧、辐射热、驱动附件的能量消耗等其他热量损失.QT=Qe+Qs+Qr+Qb+QL 100%=qe+qs+qr+qb+ql第9页/共57页二.发动机热平衡第10页/共57页第四节第四节 指示指标指示指标示功图:气缸内工质的压力p随气缸工作容积v或曲轴转角变化的图形称为
5、示功图。第11页/共57页1.指示功指示功Wi:气缸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作的有用功。可由:气缸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作的有用功。可由p-v图图中闭合曲线包围的面积求得。中闭合曲线包围的面积求得。Wi=Fi ab/106 (J)2.平均指示压力平均指示压力pi: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工作循环所作的指示功。: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工作循环所作的指示功。pi=Wi/Vh (MPa)指示功率指示功率Pi: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作的指示功。: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作的指示功。一.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二.指示功率第12页/共57页1.指示热效率指示热效率i: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燃料热量的比值。: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
6、消耗燃料热量的比值。i=Wi/Q1 2.指示燃油消耗率指示燃油消耗率gi: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三.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第13页/共57页第五节第五节 有效指标有效指标一.内燃机动力性指标1.有效功率有效功率Pe:发动机功率输出轴上实际输出的净功率。:发动机功率输出轴上实际输出的净功率。Pe=Pi -Pm (kW)2.有效转矩有效转矩Me:发动机工作时,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转矩。:发动机工作时,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转矩。3.平均有效压力平均有效压力pe: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反映: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反映了发动机输出转矩了发动机输出转矩Te的
7、大小。的大小。四行程内燃机曲轴旋转一圈,则活塞上、下移动两个活塞行程。所以转速与活塞平均速度的关系为:4.转速转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和活塞平均速度Cm第14页/共57页二.内燃机经济性指标1.有效热效率有效热效率e: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为得到有效功所消耗热量的: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为得到有效功所消耗热量的比值。比值。2.有效燃油消耗率有效燃油消耗率ge:单位有效功率的耗油量。:单位有效功率的耗油量。第15页/共57页三.内燃机强化程度1.1.升功率:发动机每升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称为升功率。2.2.比质量:发动机的质量G与所发出的标定功率之比。3.3.强化系数:平均有效压力与活塞平均速度的乘积称
8、为强化系数。第16页/共57页四.内燃机其他性能评定1排气品质排气品质 汽车的排放标准对氮氧化物汽车的排放标准对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一及一氧化碳氧化碳()种危害最大的气体的排放量都做出限额规定。种危害最大的气体的排放量都做出限额规定。排气颗粒是指排放物中除水以外的各种液态和固态微粒。排气颗粒是指排放物中除水以外的各种液态和固态微粒。2噪声噪声 汽车是城市中主要的噪声源之一,发动机又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汽车是城市中主要的噪声源之一,发动机又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源。3起动性起动性 我国标准规定,不采用特殊的低温起动措施,汽油机在我国标准规定,不采用特殊的低温起动措施,汽油机在-1
9、0、柴油机在、柴油机在-5以下的气温条件下起动发动机时,以下的气温条件下起动发动机时,15s以内发动机以内发动机要能自行运转。要能自行运转。第17页/共57页第六节第六节 机械损失机械损失机械损失分配情况第18页/共57页22:15 由上表可知,机械损失所消耗的功率占指示功率的10-30,是不可忽视的功率损失,降低机械损失,特别是摩擦损失,使实际循环发出的指示功尽可能转变成对外输出的有效功,是提高内燃机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第19页/共57页一.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有效功率和指示功率的比值。机械效率的大致范围是:机械效率的大致范围是:汽油机汽油机 0.70.9柴油机柴油机 0.70.85第20页/
10、共57页二.机械损失的测定 让内燃机在给定的工况下稳定运转,当冷却水和机油温度到达正常值时,立即切断供油(柴油机)或停止点火(汽油机),同时将电力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以给定转速倒拖内燃机,此过程中尽可能维持冷却水和机油温度不变,这时电力测功器所测得的倒拖功率即为内燃机在该工况下的机械损失功率。1.1.倒拖法第21页/共57页 首先将内燃机调整到给定工况稳定工作,测定其有效功率,然后停止向一个气缸(例如第一缸)供油,并调整测功器的阻力矩,使内燃机恢复到原来的转速,再测定内燃机的有效功率,由于有一个气缸不工作,第二次测得的有效功率比第一次测得的小,两者之差即为停油气缸的指示功率,然后恢复第一缸的工
11、作,同法,依次使各缸熄火,即可测得对应的有效功率、。2.2.灭缸法第22页/共57页各缸的指示功率为:将上列各式相加得到整机指示功率为:因此,机械损失功率为 第23页/共57页3.3.油耗线法 在负荷特性曲线中找出接近直线的线条,并顺此线条作延长线,直到与横坐标相交,则交点到坐标原点的长度即该机的平均机械损失压力。第24页/共57页4.4.示功图法 录取被测内燃机一个汽缸的示功图,然后算出 值,同时从测功器上记录该工况的读数值并由此算出 值,二者之差值即为该工况下内燃机的平均机械损失压力。第25页/共57页三.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或 增大,各摩擦副之间的相对速度增加,摩擦损失增大,同时曲柄连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发动机原理张志沛第四 内燃机性能指标及实际循环热计算 汽车发动机 原理 张志沛 第四 内燃机 性能指标 实际 循环 计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