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固相催化反应器.pptx
《气固相催化反应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固相催化反应器.pptx(10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催化剂的特征:催化剂的特征:(1 1)产生中间产物,改变反应途径,因而降低反应活化能)产生中间产物,改变反应途径,因而降低反应活化能和加速反应速率;和加速反应速率;(2 2)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和反应热,催化剂必然同时加速)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和反应热,催化剂必然同时加速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 ;(3 3)具有选择性,可使化学反应朝着所期望的方向进行,)具有选择性,可使化学反应朝着所期望的方向进行,抑制不需要的副反应。抑制不需要的副反应。5.1 概述概述 第1页/共104页催化剂的主要组成:催化剂的主要组成:固体催化剂绝大多数为颗粒状,形状和尺寸根据反应和反固体催化剂绝大多数为颗粒状
2、,形状和尺寸根据反应和反应器的特征而定。一般,固体催化剂由三部分组成:应器的特征而定。一般,固体催化剂由三部分组成:(1 1)主催化剂:)主催化剂:起催化作用的根本性物质,多为金属和金属氧化物。起催化作用的根本性物质,多为金属和金属氧化物。(2 2)助催化剂:)助催化剂:具有提高主催化剂活性、选择性、改善催化剂的耐热性、具有提高主催化剂活性、选择性、改善催化剂的耐热性、抗毒性、机械强度和寿命等性能的组分。抗毒性、机械强度和寿命等性能的组分。第2页/共104页(3 3)载体)载体 用来增大表面积,提高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主催化剂和用来增大表面积,提高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均匀分布在载
3、体上。助催化剂均匀分布在载体上。常见载体有:常见载体有: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硅胶、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硅胶、AlAl2 2O O3 3、粘土、粘土 中比表面积:氧化镁、硅藻土、石棉中比表面积:氧化镁、硅藻土、石棉低比表面积:刚钻石、碳化硅、耐火砖低比表面积:刚钻石、碳化硅、耐火砖催化剂的制法:催化剂的制法:浸渍法、沉淀法、共混合法、熔融法等。浸渍法、沉淀法、共混合法、熔融法等。第3页/共104页比表面积比表面积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体积分布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体积分布第4页/共104页孔体积(孔容)孔体积(孔容)孔径分布(孔体积分布)孔径分布(孔体积分布)催化剂是多孔物质,其孔的
4、大小当然是不规则的。催化剂是多孔物质,其孔的大小当然是不规则的。不同的催化剂孔大小的分布不同。不同的催化剂孔大小的分布不同。只有孔径大于反应物分子的孔才有催化意义。只有孔径大于反应物分子的孔才有催化意义。测定方法:压汞法和氮吸附法测定方法:压汞法和氮吸附法第5页/共104页分率孔径典型的孔径分布曲线典型的孔径分布曲线第6页/共104页催化剂的密度催化剂的密度固体密度(真密度):固体密度(真密度):指催化剂固体物质单位体积(不包括孔占有的指催化剂固体物质单位体积(不包括孔占有的体积)的质量。体积)的质量。固体密度(真密度):固体密度(真密度):指催化剂固体物质单位体积(不包括孔占有的指催化剂固体
5、物质单位体积(不包括孔占有的体积)的质量。体积)的质量。第7页/共104页颗粒密度:颗粒密度:指单位体积催化剂颗粒(包括孔占有的体积)指单位体积催化剂颗粒(包括孔占有的体积)的质量。的质量。第8页/共104页堆密度:堆密度:床层的体积(堆体积):包括颗粒体积和颗粒与颗床层的体积(堆体积):包括颗粒体积和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体积两个部分。粒间的空隙体积两个部分。第9页/共104页孔隙率孔隙率:催化剂颗粒孔容积占总体积的分率。:催化剂颗粒孔容积占总体积的分率。第10页/共104页床层的空隙率床层的空隙率:颗粒间的空隙体积占床层体积的分率。:颗粒间的空隙体积占床层体积的分率。第11页/共104页非均相
6、催化反应速率表达非均相催化反应速率表达对于均相反应,已经定义:由于气固相催化反应发生在催化剂表面,而且催化剂的量对于反应的速率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反应速率不再由反应体积来定义,而改由催化剂体积来定义。第12页/共104页1、以、以催化剂体积催化剂体积定义反应速率定义反应速率2、以、以催化剂质量催化剂质量定义反应速率定义反应速率3、以、以催化剂催化剂比外表面积比外表面积定义反应速率定义反应速率指单位颗粒体积所具有的外表面积指单位颗粒体积所具有的外表面积第13页/共104页AB(4)(5)cAgcAs气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步骤固相催化反应过程步骤cBgcBs第14页/共104页(1)反应物由气流
7、主体扩散到催化剂外表面;反应物由气流主体扩散到催化剂外表面;(2)反应物由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到内表面;反应物由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到内表面;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上吸附;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上吸附;(3)吸附在活性中心的反应物进行化学反应;吸附在活性中心的反应物进行化学反应;产物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上脱附;产物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上脱附;(4)产物由催化剂内表面扩散到外表面;产物由催化剂内表面扩散到外表面;(5)产物由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到气流主体。产物由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到气流主体。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气固相催化反应的7 7个步骤、个步骤、3 3个过程:个过程:第15页/共104页(1)、()、(
8、5)为外扩散过程)为外扩散过程(2)、()、(4)为内扩散过程)为内扩散过程(3)为化学动力学过程)为化学动力学过程 针对不同具体情况,三个过程进行的速率各不针对不同具体情况,三个过程进行的速率各不相同,其中进行最慢的称为相同,其中进行最慢的称为控制步骤控制步骤,控制步骤进控制步骤进行的速率决定了整个宏观反应的速率行的速率决定了整个宏观反应的速率。第16页/共104页5.2 5.2 气固非均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气固非均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本征:完全没有扩散影响的,本征:完全没有扩散影响的,单纯的反应物及单纯的反应物及产物在催化剂表面吸附脱附反应过程产物在催化剂表面吸附脱附反应过程。其动力。其动
9、力学表达为本征动力学。学表达为本征动力学。物理吸附吸附剂与被吸附物靠范德华力结合物理吸附吸附剂与被吸附物靠范德华力结合化学吸附吸附剂与被吸附物之间可视为发生化学化学吸附吸附剂与被吸附物之间可视为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第17页/共104页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比较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比较第18页/共104页(1 1)理想吸附模型)理想吸附模型(Langmuir模型模型)基本假定:基本假定:(1)(1)吸附表面能量均匀吸附表面能量均匀;(2)(2)吸附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吸附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3)(3)单分子层吸附。单分子层吸附。表面吸附模型表面吸附模型第19页/共
10、104页 模型推导模型推导:温度升高,温度升高,K KA A值下降,值下降,A A降低。降低。吸吸附附活活化化能能表表面面未未覆覆盖盖率率气气体体分分子子碰碰撞撞数数目目表表面面覆覆盖盖率率脱脱附附活活化化能能吸附平衡常数:吸附平衡常数: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吸附等温方程表面覆盖率,未覆盖率表面覆盖率,未覆盖率u 吸附的机理均相同,吸附形成的络合物亦均相同吸附的机理均相同,吸附形成的络合物亦均相同 第20页/共104页 在吸附过程中,被吸附的分子发生解离现象,即由分子解在吸附过程中,被吸附的分子发生解离现象,即由分子解离成原子,这些原子各占据一个吸附位。离成原子,这些原子各占据一个吸附位
11、。LangmuirLangmuir解离吸附等温方程解离吸附等温方程u 解离吸附解离吸附第21页/共104页u 多分子同时吸附多分子同时吸附第22页/共104页m m分子同时吸附:分子同时吸附:第23页/共104页(2 2)真实吸附(不均匀表面吸附)模型)真实吸附(不均匀表面吸附)模型FreundlichFreundlich模型模型FreundlichFreundlich模型认为模型认为吸附及脱附活化能与表面覆盖率吸附及脱附活化能与表面覆盖率是对数关系是对数关系。即:。即:第24页/共104页第25页/共104页第26页/共104页第27页/共104页焦姆金(焦姆金()吸附模型吸附模型模型认为模
12、型认为吸附及脱附活化能与表面覆盖率呈吸附及脱附活化能与表面覆盖率呈线线性关系性关系。即:。即:第28页/共104页第29页/共104页第30页/共104页第31页/共104页速率控制步骤速率控制步骤表述一表述一:若反应过程达到若反应过程达到定态,则中间化合物的浓定态,则中间化合物的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即:度不随时间而变,即:表述二:若达到定态,则串联表述二:若达到定态,则串联各步反应速率相等。各步反应速率相等。速率控制步骤速率控制步骤总反应速率决定于串联各总反应速率决定于串联各步中速率最慢的一步,其步中速率最慢的一步,其余各步认为达到平衡。余各步认为达到平衡。定态近似定态近似第32页/共104页
13、定态近似定态近似控制步骤控制步骤达平衡达平衡控速步控速步接近平衡程度接近平衡程度第一步第二步第一步第二步反应最慢的一步反应最慢的一步反应速率相对大小第33页/共104页双曲线型的反应速率式(双曲线型的反应速率式(Langmuir-Hinshelwood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方程)基本假定:基本假定:1 1、在吸附、反应、脱附三个过程中必有一个最、在吸附、反应、脱附三个过程中必有一个最慢,这个最慢的步骤被称为控制步骤,代表了本慢,这个最慢的步骤被称为控制步骤,代表了本征反应速率;征反应速率;2 2、除控制步骤外的其它步骤均处于平衡状态;、除控制步骤外的其它步骤均处于平衡状
14、态;3 3、吸附和脱附都可以用、吸附和脱附都可以用LangmuirLangmuir吸附模型描述。吸附模型描述。第34页/共104页 反应反应 吸附吸附表面反应表面反应吸附吸附脱附脱附u 表面反应控制表面反应控制第35页/共104页式中式中正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常数常数反应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第36页/共104页若表面反应不可逆若表面反应不可逆:若有惰性气体存在若有惰性气体存在(不反应只吸附)(不反应只吸附):如果如果A A在吸附时解离:在吸附时解离:若若B B不吸附,不吸附,R R也不吸附:也不吸附:几种情况讨论几种情况讨论第37页/共104页u 反应物反应物A A的吸附控制的吸附控制
15、此时第一步为速率控制步骤:此时第一步为速率控制步骤:第三步表面反应达到平衡时:第三步表面反应达到平衡时:K Ks s为表面反应平衡常数为表面反应平衡常数第38页/共104页u 产物产物R的脱附控制的脱附控制第39页/共104页 不同的控制步骤,推出的速率方程式各不相同,但都可不同的控制步骤,推出的速率方程式各不相同,但都可概括为如下的形式:概括为如下的形式:动力学项:指反应速率常数,它是温度的函数。动力学项:指反应速率常数,它是温度的函数。推动力项:对于可逆反应,表示离平衡的远近;对于不可推动力项:对于可逆反应,表示离平衡的远近;对于不可逆反应,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逆反应,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
16、吸附项:表明哪些组分被吸附和吸附的强弱吸附项:表明哪些组分被吸附和吸附的强弱双曲线型速率方程双曲线型速率方程第40页/共104页动力学方程的基本型式:动力学方程的基本型式:以前一方程为例:以前一方程为例:推动力项的后项是逆反应的结果推动力项的后项是逆反应的结果Kipi项表示项表示i分子在吸附(脱附)中达到平衡,即不是分子在吸附(脱附)中达到平衡,即不是控制步骤。控制步骤。由动力学方程判断反应历程由动力学方程判断反应历程第41页/共104页吸附项指数是参与控制步骤的活性中心数吸附项指数是参与控制步骤的活性中心数;如果出现根号项,意味存在解离吸附如果出现根号项,意味存在解离吸附;如如果果吸吸附附项
17、项中中存存在在两两个个大大项项相相乘乘,则则有有两两种种不不同同活活性中心性中心;若若分分母母没没有有出出现现某某组组分分的的吸吸附附项项,而而且且出出现现了了其其它它组组分分分分压压相相乘乘的的项项,则则可可能能是是该该组组分分的的吸吸附附或或脱脱附附控制控制;定性检验推导过程的正误。定性检验推导过程的正误。第42页/共104页在在理理想想吸吸附附推推导导基基础础上上,将将吸吸附附和和脱脱附附过过程程用用焦焦姆姆金金或或弗弗鲁鲁德德里里希希模模型型表表示示,可可以以得得到到幂函数型本征动力学方程。其型式为:幂函数型本征动力学方程。其型式为:幂函数型本征动力学方程幂函数型本征动力学方程第43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固相 催化 反应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