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学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环境监测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环境监测学习.ppt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水质污染与监测水质污染与监测第二节第二节 水质监测方案制订水质监测方案制订第三节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水样的采集和保存第四节第四节 水样的预处理水样的预处理第五节第五节 物理指标检验物理指标检验第六节第六节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金属化合物的测定第七节第七节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定第八节第八节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测定第九节第九节 底质监测底质监测第十节第十节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定第1页/共65页本章要求本章要求一、掌握监测断面设置、采样点的确定,一、掌握监测断面设置、采样点的确定,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方法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方法二、掌握
2、水质物理性质、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无机物以及有机化合物监测的二、掌握水质物理性质、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无机物以及有机化合物监测的项目及监测方法项目及监测方法第2页/共65页第一节第一节 水质污染与监测水质污染与监测1水资源概述水资源概述2水污染情况水污染情况3水质监测与评价水质监测与评价第3页/共65页水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水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水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水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全球水资源全球水资源淡水资源淡水资源一、水资源概述(14亿)km3(3800万)km3第4页/共65页中国的水资源状况v 2.地区分布不均地区分布不均 长江及其以南的流域:长江及其以南的流域:面积面积36.5%,
3、水资源,水资源81%;淮河及其以北:淮河及其以北:面积面积63.5%,水资源:,水资源:19%西北内陆河地区:西北内陆河地区:面积面积35.3%,水资源:,水资源:4.6%v 1.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总量居世界第总量居世界第6,人均占有量却只有,人均占有量却只有2700m3,约为世界人均的,约为世界人均的1/4,美国的,美国的1/6 按现行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按现行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2000m3就处于严重缺水边缘就处于严重缺水边缘 第5页/共65页n水体是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的塘堰、水库、湖
4、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与海洋。n把水体当做完整的生态系统或综合自然体来看待,其中包括水中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n水体可划分为“类型”的概念和“区域”的概念。1按“类型”可划分为:(1)海洋水体:包括海和洋。(2)陆地水体:包括地表水体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体。2“区域”的概念:是指某一具体的被水覆盖的地段,如太湖、洞庭湖、鄱阳湖,按类型划分它们同属于陆地地表水体中的湖泊;按区域划分它们是三个区域内的水体。第6页/共65页n区分水质与水体的概念十分重要。水质主要指水相的质量。通过水体的物理(色度、悬浮物等)、化学(有机和无机物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
5、栖生物)的特征及组成状况,反映了水体环境自然演化过程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n水体则包含有除水相以外的固相物质,内容广泛得多。例如重金属元素污染物可从水相转移到固相底泥中,水相中重金属含量较低,而底泥受到重金属污染。从水体范畴已受到重金属的污染。第7页/共65页n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地恢复原样的过程称为自净。自净能力决定着水体的环境容量(洁净水体所能承载的最大污染物量。n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
6、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被称作为水体污染。二、水污染情况第8页/共65页pHpH降低,鱼类降低,鱼类死死亡,作物受害,亡,作物受害,硬度增加,硬度增加,锅炉耗能增加锅炉耗能增加有机无毒物(需氧有机物):有机无毒物(需氧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COD,BOD,TOC有机有毒物:有机有毒物: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 ,苯系物,苯系物,多环芳烃化合物,多环芳烃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石油类污染物酚类化合物,石油类污染物无机无毒物:无机无毒物:氮、磷(水体富营养化)氮、磷(水体富营养化)无机有毒物:无机有毒物:氰化物,砷氰化物,砷 ,重金属(铬、汞、铅、镉)重金
7、属(铬、汞、铅、镉)病原体、病原体、其它微生物其它微生物1、按污染物的性质分类:、按污染物的性质分类:第9页/共65页2、按排放形式分类:、按排放形式分类:点污染源:点污染源:工矿企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等通过管道,沟工矿企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等通过管道,沟 道集中排入水体的污染源,如工厂、矿山、医道集中排入水体的污染源,如工厂、矿山、医 院、居民点、废渣堆、排污的船舶等院、居民点、废渣堆、排污的船舶等面污染源面污染源:指在较大范围内,溶解性或固体污染物在降雨径指在较大范围内,溶解性或固体污染物在降雨径 流等作用下,通过地表或地下径流进入受纳水体流等作用下,通过地表或地下径流进入受纳水体 造成的
8、污染,如农田施用化肥、农药形成的农田造成的污染,如农田施用化肥、农药形成的农田 径流径流线污染源:线污染源:输油管道、污水沟道、公路、铁路、航线污染源输油管道、污水沟道、公路、铁路、航线污染源内污染源:内污染源:湖泊、水库、河流、海湾的底部沉积物蓄积着大湖泊、水库、河流、海湾的底部沉积物蓄积着大 量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释放出来对水体造成的污染量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释放出来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第10页/共65页(二)水体污染来源水体污染源指的是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等。通常也包括污染物进入水体的途径。工业废水、农业退水(含灌溉、农药喷洒、养殖排泄等)、生活污水(含复杂的混合型城市污水)第1
9、1页/共65页日本水俣病日本水俣病事件事件 从1949年起,位于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日本氮肥公司开始制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由于制造过程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大量的汞便随着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被排放到了水俣湾。1954年,水俣湾开始出现一种病因不明的怪病,叫“水俣病”,患病的是猫和人,症状是步态不稳、抽搐、手足变形、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经过近十年的分析,科学家才确认: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汞是“水俣病”的起因。汞被水生生物食用后在体内被转化成甲基汞(CH3HCl),这种物质通过鱼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后,会侵害脑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引起脑萎缩、小脑平衡系统被破坏等多种危害,毒性极大。在
10、日本,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人数达数十万。第12页/共65页富营养化富营养化“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n水体富营养化类型:天然(湖泊)、人为n营养化的特征:共同特征为藻类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则称为“赤潮”。n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判断标准:吉克斯塔特(Gekstatter)提出的划分水质营养状态的标准,并为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在水质富营养化研究中得到
11、采用。第13页/共65页全国水质状况全国水质状况全国全国年份年份水质良好水质良好(地表水(地表水、类类海水海水、类)类)水质较差水质较差(地表水(地表水、类类海水海水类)类)水质污染严重水质污染严重(地表水劣(地表水劣类类海水海水IV、劣、劣IV类)类)七大水系七大水系200541%32%27%200643%31%26%200749.9%26.5%23.6%200855%22%21%重点湖库重点湖库200528%29%43%200629%23%48%200728.5%32.2%39.3%近岸海域近岸海域200567.2%8.9%23.9%200667.7%8.0%24.3%200762.8%1
12、1.8%25.4%第14页/共65页滇池:重度污染,重度富营养;滇池环境质量变化:19862008年,滇池氮、磷一直为类劣类,富营养化程度严重;草海较外海更为严重。第15页/共65页太湖:重度污染,中度富营养;太湖环境质量变化:19892008年,太湖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浓度波动上升,总磷浓度变化不大;2008年49月太湖交替出现零星性水华和局部性水华。第16页/共65页巢湖:中度污染,中度富营养;巢湖环境质量变化:19962008年,巢湖水质有好转趋势。总磷和总氮浓度略有下降;2005年以来水质由劣类提高到类。第17页/共65页洪泽湖:重度污染,轻度富营养;洪泽湖环境质量变化:19862008
13、年,洪泽湖总氮、总磷浓度均有所升高;高锰酸盐指数基本维持在达标水平。洞庭湖:中度污染,中营养;洞庭湖环境质量变化:19972007年,洞庭湖总氮浓度有所升高。第18页/共65页鄱阳湖:轻度污染,中营养。鄱阳湖环境质量变化:2003年以来,鄱阳湖水质在劣类之间波动。泥沙淤积速度较快,湿地功能有下降趋势。第19页/共65页黄河边上的贫困小孩 断流的黄河 干旱带来的水荒 第20页/共65页长江口(杭州湾)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图(2002年中国海域环境质量状况)第21页/共65页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水质监测的分类水质监测的分类环境水体监测水污染源监测 水质监测的对象水质监测的对象环境水体:地表水(江、河
14、、湖、库、海水)地下水水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医院污水等三、水质监测与评价第22页/共65页水质监测的目的:(1)对江、河、水库、湖泊、海洋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污染因子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2)对生产、生活等废(污)水排放源排放的废(污)水进行监视性监测,掌握废(污)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源管理提供依据。(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制订对策提供依据。(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环境 监测 学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