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用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月怀远用学习.ppt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昂扬雄浑、阔大恢弘阔大恢弘的盛唐气象的诗歌。所谓的盛唐气象的诗歌。所谓“声律风骨兼备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而言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而言的。盛盛 唐唐第1页/共27页 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
2、业的道路上,显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理想的光彩。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杜甫是典型代表)。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
3、标志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第2页/共27页 盛唐时唐诗达到了巅峰。盛唐盛唐时唐诗达到了巅峰。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题材来划分流派,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岑参、高适为代表
4、的边塞诗人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气慨。第3页/共27页李白和杜甫李白和杜甫 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表的现实主义。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广博而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人民广博而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建立各自的艺术风运用不同
5、的创作方法,建立各自的艺术风格,从各方面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格,从各方面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代,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向高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并峙的伟大向高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中这两个流诗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中这两个流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派的最杰出的代表。第4页/共27页山水田园诗人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王维:山居秋暝山居秋暝 鸟鸣涧鸟鸣涧:“人闲桂花落人闲桂花落”孟浩然:孟浩然:过故人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
6、圃,把酒话桑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解说解说】一幅清新朴实的农家风景画,呈一幅清新朴实的农家风景画,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人将恬静乐观的生活情现在读者面前。诗人将恬静乐观的生活情趣,诚挚亲切的友情,纯朴浓郁的农村风趣,诚挚亲切的友情,纯朴浓郁的农村风俗,熔为一体,表现出和谐的美。俗,熔为一体,表现出和谐的美。第5页/共27页边塞军旅诗人:边塞军旅诗人:高适高适 岑参岑参 王昌龄王昌龄 王之涣王之涣 李颀李颀 例例1 1王之涣王之涣凉州词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7、关。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例例2 2王昌龄王昌龄从军行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第6页/共27页第7页/共27页 张九龄(张九龄(678678740740),字),字子寿子寿,韶州曲,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应玄宗朝应“道侔伊吕科道侔伊吕科”,策试高第,位至,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
8、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文献。他七岁能文,终以。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了推动的作用。第8页/共27页 望月怀远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注释:遥夜:长夜竟夕:整个晚上怜 :珍惜滋 :滋润不堪
9、:不能盈手:满手,意谓把 月光 抓在手中佳期:指聚首的时候第9页/共27页 望月怀人,是古诗词中习见的望月怀人,是古诗词中习见的题材,但象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题材,但象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却不多见。淡远,却不多见。初读诗歌初读诗歌,理解内容理解内容第10页/共27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是诗人望这两句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是诗人望月怀远之意的表达。一轮明月从无边无月怀远之意的表达。一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起,月光普照之下,无论垠的大海上升起,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此句境界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此句境界博大,自然景象中
10、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博大,自然景象中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胸襟,为千古名句。胸襟,为千古名句。【内容赏析】第11页/共27页 出句写景出句写景诗人以朴实而自然的语言诗人以朴实而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动人景象。对句由景入情对句由景入情明月深奥莫窥,遥远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难测,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写自己望月思
11、念对方,而是设诗中人不写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中寄托的深远。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中寄托的深远。第12页/共27页“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写多情人恼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写多情人恼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表现诗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表现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动作过程,
12、包含着有情人的主种种动作过程,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观感情色彩。第13页/共27页“灭烛怜光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披衣觉露滋。”此联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此联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更觉月华光满可爱,相思,灭烛之后,更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思,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为相思所苦的形象。这是一个为相思所苦的形象。看似写赏月看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人相思,诗人神思月的清辉,最易引人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
13、的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第14页/共27页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月光是如此皎洁,伸出手去,满手皆月光是如此皎洁,伸出手去,满手皆是,可是却无法送给对方以表相思,是,可是却无法送给对方以表相思,只好回房就寝,希望在梦中相会。此只好回房就寝,希望在梦中相会。此联构思精巧,写出了诗人的怅惘和失联构思精巧,写出了诗人的怅惘和失意。意。这里暗用陆机这里暗用陆机拟明月何皎皎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馀辉,揽之不盈手照之有馀辉,揽之不盈手”诗意,诗意,并且进一步升发,表现出绵绵不尽的并且进一步升发,表现出绵绵不尽的情思。情思。第1
14、5页/共27页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由题目由题目“望月怀月望月怀月”可见是可见是借助月借助月亮怀念远人亮怀念远人,表达,表达思念思念之情。之情。整首诗是如何借助意象表达这种感整首诗是如何借助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试结合诗句分析。情的?试结合诗句分析。再读诗歌,体会感情第16页/共27页通过明月寄托相思的诗句通过明月寄托相思的诗句“隔千里兮共明月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南朝宋宋 谢庄谢庄月赋月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李白静夜思静夜思“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杜甫月夜月夜“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
15、五处同”白居白居易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苏轼水调歌水调歌头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君华流照君。逐君华流照君。”张若虚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第17页/共27页首联: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好在乃千古名句,好在哪里?哪里?“生生”字好在哪里?字好在哪里?“海上生明月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看起来平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
16、,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景,点明题中的“望月望月”。谢灵运谢灵运登池上楼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生生”写出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富有动感。三读诗歌,品味语言第18页/共27页“天涯共此时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由景入情,转入转入“怀远怀远”。“共此时共此时”的是谁?怎样理解的是谁?怎样理解“共此时共此时”?“此时此时”,“我我”在翘首望月,思念着远在翘首望月,思
17、念着远方的亲人,而伊人方的亲人,而伊人“此时此时”也在翘首望月,也在翘首望月,思念着思念着“我我”吧。吧。通过明月寄托相思通过明月寄托相思。“天涯共此时天涯共此时”有两层含义:一是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与远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二是融融月光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我我”在思念谁?在思念谁?可以是父母、妻子、亲人、可以是父母、妻子、亲人、朋友等,具有不确定性。朋友等,具有不确定性。第19页/共27页颔联:颔联:“怨怨”什么?为何什么?为何“怨怨”?“竟夕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亦即通宵。这
18、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寐,只觉得长夜漫漫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故而落出一个“怨怨”字。字。三四两句,就以三四两句,就以“怨怨”字为中心,以字为中心,以“情情人人”与与“相思相思”呼应,以呼应,以“遥夜遥夜”与与“竟竟夕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第20页/共27页颈联:颈联:“我我”因相思而彻夜难眠,就披上衣因相思而彻夜难眠,就披上衣服起身四处寻觅。这时有何感受呢?服起身四处寻觅。这时有何感受呢?“怜怜”有何意味?
19、有何意味?“露滋露滋”有何意味?有何意味?整夜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整夜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怜怜”应有应有怜爱怜爱之意。之意。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衣裳。“滋滋”指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指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露滋”写尽了写尽
20、了“遥夜遥夜”、“竟夕竟夕”的精神。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的实情实景。第21页/共27页尾联:尾联:“不堪盈手赠不堪盈手赠”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月光是如此的柔和恬静,非常可爱。月光是如此的柔和恬静,非常可爱。“我我”生发出希望捧一掬月色献给远人的愿望。然生发出希望捧一掬月色献给远人的愿望。然而皎洁的月光而皎洁的月光“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陆机(陆机拟明月何皎皎拟明月何皎皎)。)。不能把可爱的月光赠给远人,那怎么办呢?不能把可爱的月光赠给远人,那怎
21、么办呢?“梦梦”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既然现实中不能与远人想见,那就回到卧榻既然现实中不能与远人想见,那就回到卧榻上睡觉吧,在梦里也能与远人相会啊。上睡觉吧,在梦里也能与远人相会啊。表达表达深切的思念深切的思念之情。之情。第22页/共27页衬托“披衣觉露滋”中的“滋”用得很好,衣服湿了,说明自己站在外面的时间很长了,此处用了反衬的手法形象地写出自己的凝神而相思难抑的情形。第23页/共27页情景相生情与景完美结合,营造了清丽而深远的意境。诗中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细节传达情思,构思巧妙。全诗围绕“望月”而展开,从望月写到怀人,从灭烛写到披衣,由室内写到室外,又由室外回到室内,从月升写到月沉,由相思写到入梦。由景入情,情景相生。第24页/共27页 诗题望月怀远,全诗以“”、“”着眼,将“”和“”作为抒情对象。望怀月远 因而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将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表现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总 结】第25页/共27页背诵全诗第26页/共2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7页/共27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