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4章.pptx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4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4章.ppt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1 4.1 凸轮机构的基本知识凸轮机构的基本知识 凸轮机构的分类 凸轮机构按构件形状与运动形式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凸轮形状分(1)盘形凸轮:凸轮绕固定轴转动且径向轮廓尺寸变化的凸轮称为盘形凸轮,是凸轮的基本型式。(2)移动凸轮:当盘形凸轮的回转中心趋于无穷远时,凸轮相对机架作直线运动,这种凸轮称为移动凸轮。(3)圆柱凸轮:将移动凸轮卷成圆柱体称为圆柱凸轮图4-1盘形凸轮图4-2移动凸轮图4-3圆柱凸轮第1页/共30页4.1 4.1 凸轮机构的基本知识凸轮机构的基本知识凸轮机构的分类2.按从动件端部结构分(1)尖顶从动件:尖顶与凸轮轮廓是点接触,尖顶能与任意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触,从而使从
2、动件实现任意预期的运动规律。但磨损快,只适用于传力不大的低速凸轮机构。(2)滚子从动件:在从动件的尖端安装一个滚子,称为滚子从动件。滚子与凸轮轮廓间为滚动摩擦,耐磨损,可承受较大的载荷,应用最普遍。(3)平底从动件:从动件与凸轮轮廓表面接触的端面为一平面。显然不能与凹形的凸轮轮廓接触,但接触面间易形成油膜,利于润滑,常用于高速传动。3.按使从动件与凸轮保持接触的锁合方式分为了使凸轮机构正常工作,必须使从动件与凸轮始终保持高副接触称为锁合。(1)力锁合:利用从动件的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使从动件与凸轮保持接触。(2)几何锁合:依靠凸轮和从动件的特殊特使几何形状而始终保持接触。第2页/共30页4.
3、1 4.1 凸轮机构的基本知识凸轮机构的基本知识凸轮机构的应用图4-4内燃机的配气机构图4-5绕线机构第3页/共30页4.1 4.1 凸轮机构的基本知识凸轮机构的基本知识凸轮机构的应用图4-6自动车床靠模机构图4-7自动送料机构第4页/共30页4.2 4.2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运动过程运动规律是指从动件在运动过程中,其位移S、速度v、加速度a随凸轮转角变化的规律。图4-8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第5页/共30页4.2 4.2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图示位置为凸轮转角为零,从动件位移也为零,从动件尖顶位
4、于离凸轮轴心O最近位置处A,称为起始位置。以凸轮最小向径OA为半径作的圆,称为基圆,基圆半径用rmin表示。从动件离轴心最近位置A到最远位置B间移动的距离h称为行程。1.推程 当凸轮以等角速度1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从动件尖顶被凸轮轮廓由A点推至B,这一行程称为推程,凸轮相应转角t称为推程运动角。从动件在推程做功,称为工作行程。2.远休止角 凸轮继续转动,从动件尖顶与凸轮轮廓的BC圆弧段接触,停留在远离凸轮轴心的位置B,称为远休止,凸轮相应转角s称为远休止角。第6页/共30页4.2 4.2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运动过程3.回程凸轮继续转动,从动件尖顶与凸轮轮廓CD段接触
5、,在其重力或弹簧力作用下由B回至A,这一行程称为回程,凸轮相应转角h称为回程运动角。从动件在回程中不作功,称为空回行程。4.近休止角凸轮继续转动,从动件尖顶与凸轮的DA段圆弧接触,停留在离凸轮轴心最近位置A,称为近休止角,凸轮相应转角s称为近休止角。凸轮转过一周,从动件经历推程、远休止、回程、近休止四个运动阶段,凸轮继续转动,从动件重复上述运动。行程h和各阶段的转角t、s、h、s是描述凸轮机构运动的重要参数。若用横坐标代表凸轮转角1,纵坐标代表从动件位移S2,则可以画出从动件位移S2与凸轮转角1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该曲线称为从动件的位移线图。第7页/共30页4.2 4.2 从动件常用运动
6、规律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从动件常用规律1.等速运动规律当凸轮以等角速度t转动时,从动件在推程或回程中的运动速度为一常数,这种运动规律称为等速运动规律。设推程时从动件作等速运动,其推程运动角为t,升程为h,则其S2-1、V2-1、a2-1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见,从动件在运动开始时,速度由零突变为v0,故瞬时加速度在理论上为无穷大;运动终止时,速度由v0突变为零,在理论上,其瞬时加速度也为无穷大。从动件由此产生的惯性力也为无穷大,将会引起刚性冲击。因此,这种运动规律不宜单独使用,在运动开始和终止时应加过渡线。图4-9等速运动规律第8页/共30页4.2 4.2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从动件常用运动规
7、律从动件常用规律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从动件在推程或回程中,前半行程作等加速运动,后半行程作等减速运动,这种运动规律称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通常这两种运动的加速度绝对值相等。设推程时,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运动,其推程运动角为t,升程为h,前半行程、后半行程凸轮转角各为t/2,从动件行程各为h/2.由运动学知识可知,其S2-1、V2-1、a2-1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见,从动件在A、B、C、D各点处加速度出现有限突变,因而产生有限惯性力的突变,结果将引起有限的冲击,即柔性冲击。这种运动规律适用于中速凸轮机构。图4-10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第9页/共30页4.2 4.2 从动件常用运动
8、规律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从动件常用规律位移线图的画法如上图中S21关系曲线所示。(1)将横坐标代表的t的线段分为若干等份,等分点为1、2、3、4、5、6、7、8。(2)在t/2处作横坐标的垂线,按一定比例取升程h,将h也分成与横坐标相同的等份,等分点为1、2、3、4、5、6、7、8。(3)分别由始点O和终点O联成O1、O2、O3、O4、O5、O6、O7、O8斜线,这些斜线与横坐标各等分点的垂线的交点,即为位移线图的点。(4)将这些交点连成圆滑的曲线,即得位移线图。第10页/共30页4.2 4.2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从动件常用规律3.简谐运动规律从动件的加速度按余弦规律变化的运动
9、规律称为简谐运动规律。指质点在沿半径为R的圆上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在这个圆上的投影所形成的运动称为简谐运动。其S2-1、v2-1、a2-1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图4-11简谐运动规律第11页/共30页4.2 4.2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从动件常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位移线图画法如上图中S2-1关系曲线所示。(1)以从动件的升程h画半圆,将此半圆分成若干等分,得到1、26。(2)将代表凸轮推程运动角的横坐标线段分成相等的等分,并作垂线11、2266。(3)将半圆上的等分点投影到相应的垂线上得1、26点。(4)用光滑曲线联接1、26点,得到从动件大位移线图。由图可知,在运动始末两点,加速
10、度为有限突变,所以仍有柔性冲击存在,因此,这种运动规律适用于中速中载的场合。第12页/共30页4.3 4.3 盘形凸轮的几何法和解析法设计盘形凸轮的几何法和解析法设计图解法设计1.作图原理凸轮机构工作时,一般以凸轮为原动件,凸轮是运动的,而绘在图纸上的凸轮是静止的,因此绘制凸轮轮廓曲线是采用“反转法”。根据相对运动原理,给整个机构加上一个公共角速度绕凸轮轴心O转动时,各构件间相对运动不变。若公共角速度与凸轮的角速度1等值、反向,则凸轮静止,而从动件随机架以-1转动,又沿导路作相对移动;由于从动件始终与凸轮接触,尖顶的运动轨迹就是凸轮的理论轮廓。图4-12凸轮反转法绘图原理第13页/共30页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设计 基础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