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新疆新疆 2019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基础知识(本题共 7 小题,21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乾坤(qin) 商榷(qu) 扁舟(bin) 渌水(l)B垆边(l) 箜篌(kng) 垓下(gi) 鼎铛(chng)C. 暴霜露(bo) 伶官(lng) 千乘 (chng) 皓腕(ho)D. 戎马(rng) 霁寒宵(q) 缦立(mn) 欢谑(n)1B( A 扁(pin)舟,渌(l)水 C 暴霜露(p),千乘 (shng) D 霁寒宵(j),欢谑(x))2.下列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B
2、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躇不敢言。C熊咆龙吟殷岩泉,粟深林兮惊层颠。D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2D( A需-须;B躇-躅;C粟-栗)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
3、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A B C D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沿用去年的六选三模式,题干由选正确的改为了选不正确的,难度稍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 1-2 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
4、完成 20 个小时的义工服务。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收益。D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A 项,句式杂糅, “根据调查” “调查显示” ,二者任留其一;B 项,语序不当,改为“要求每名学生三个月内完成” ;C 项,搭配不当, “推动”和“受益”搭配不当,改为“使企业广泛收益”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病句辨析题,不少病句有明显的标志
5、词语,只要我们“炼”就一双慧眼,迅速盯住这些标志词语,就能找到辨析病句的捷径。比如介词、动词、代词、并列词、关联词、否定词、两面词、数量词、成语、修饰语等,有的病句虽然没有标志词语,但是我们可凭借病句表现出来的症状,依据高考病句的六大类型进行排查。类型不多,只要训练方法得当,适当做一些练习,见多识广,形成能力,依“法”诊断并不难。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3 分)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3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
6、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B 项, “献丑”是谦辞,用于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的谦虚说法,不用于“落款出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这个语境。C 项, “垂询” ,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用于此处不得体。D项“内人”:用以称自己的妻子。此句是说郭教授的妻子。不得体。A 项“舍弟” ,用于自己的弟弟。 “家大舍小令外人” ,使用正确。【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
7、达运用 E。【名师点睛】看对象分你我;看谦敬长幼分;看场合析语境。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是 1978 年的春末夏初,我第一次告别古都金陵,从成都乘长途汽车去藏东南林区。 。我们驱车在杜鹃花夹峙的盘山路行驶,欣赏着杜鹃花的风采,当时的心境真可谓“醉入花丛” 。当时正值小乔木状、灌木状杜鹃的盛花期,各色的杜鹃花把冷杉林下、林缘和路边点缀得生机盎然。当我们的汽车到达海拔 4500 米的色季拉山口时,一下子就愣住了。从这里到海拔 4700 米是一个灌丛带,杜鹃几乎形成了单优群落,漫山遍野起伏绵延,粉色的、浅红的、淡紫的杜鹃花组成了花的海洋。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杜鹃花
8、丛,在雪山碧树间,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景观。A B. C. D. 答案:B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B子路从而后C杀鸡为黍而食之 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答案】 A(B.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C、D 均为使动用法)4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
9、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在此基础上,
10、 “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 “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 ”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
11、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 “不可胜用” 。除了“时禁” ,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5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孔子认知
12、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B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C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维。D首段提出观点,中间三段以递
13、进结构论述“生态伦理思想” ,尾段论证“生态伦理实践”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B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C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D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8B(A 错, “缺少理性”的表述原文没有。C 错, “都认为加以合理利用”错。原文是“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此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 ,这只是荀子的观点。
14、D.错, “消极”原文无此意。 )9B(并不是各自完备。 )10D(孟子是赞成“适度消费”的。根据后文对“过度消费”的阐释逆向推理, “适度消费”是指消费不得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 ,也不可“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所以,选项中的“连续消费”有可能是适度的,也有可能是过度的,不能全部用“减少”来表述。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回答文后 11-14 题。(19 分)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
15、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6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C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江
16、东虽小,地方千里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11. C (A 可怜:古义为“可惜” B 地方:古义为“地方方圆” D 童子:古义为“少年,不到 20 岁的人”)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A. 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B. 秦爱纷奢人,人亦念其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D. 杳不知其所之也 顷之,持一象笏至12.A(A 两个如都是“好象”的意思;B 他们的/一定;C 比/在;D 到/助词)13.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里仅仅用了八个字就描写出在阿房宫里秦人奢
17、侈浪费无度的状况,为下文论述天下兴亡的道理作了铺垫。B选文划线句中作者连用了六个“也”字,既渗透出对宫女之多的感慨,又表现出对宫女们豪华奢侈生活的羡慕之情。C选文划线句中写阿房宫的构件之多,又以百姓和他们的生活作比较对象,一方面是奢靡的生活,一方面是辛苦的劳作,讽刺之意不言而喻。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这里称秦始皇为“独夫”“骄固”,作者对荒淫奢侈,专横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怒心情已溢于言表。713.B (选文划线句中作者连用了六个“也”字,既渗透出对宫女之多的感慨,又揭示出秦始皇荒淫的生活。)1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5
18、 分)译文: (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5 分)$来&源: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1111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
19、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16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 分)答: 【答案】15BE16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意象错误+情感错误+手法错误816试题分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
20、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的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借此强化作者的喜悦之情【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诗句翻译+情感主旨【全诗赏析】宋初的考试制度,大致承袭唐代,由州府举荐考生,入京应试,由礼部主持其事。此诗即以一员考官的身份写出他的见闻与感受。从诗中可知,考试时间是在初春时节。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试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异味,且能增添祥瑞肃穆的气氛。颔联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颈联
21、表明考试意义,诗人对此景象不禁发生感慨,济济多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的栋梁。尾联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诗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那是谦逊之辞。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名篇名句默写(四、名篇名句默写(1010 分)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新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