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构造之一.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民用建筑构造之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用建筑构造之一.pptx(2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 楼地层构造楼地层构造5 屋顶构造屋顶构造6 门、窗构造门、窗构造7 楼梯构造楼梯构造8 建筑抗震与防火建筑抗震与防火9 民用工业化建筑体系民用工业化建筑体系10 民用建筑设计概述民用建筑设计概述11 住宅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第1页/共248页12 工业建筑概述13 单层工业厂房定位轴线14 单层厂房的主要结构构件15 单层厂房外墙构造16 单层厂房侧窗与大门构造第二篇第二篇 工业建筑构造与设计工业建筑构造与设计 第2页/共248页17 单层厂房屋面构造单层厂房屋面构造18 单层厂房天窗构造单层厂房天窗构造19 单层厂房地面及其他设施单层厂房地面及其他设施20 单层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概述单层工
2、业厂房建筑设计概述21 多层厂房简介多层厂房简介第3页/共248页1 1 民用建筑构造概述民用建筑构造概述本章提要本章提要本本章章内内容容:民民用用建建筑筑的的构构造造组组成成及及其其影影响响因因素素、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和常用专业名词。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和常用专业名词。学学习习重重点点:掌掌握握民民用用建建筑筑的的构构造造组组成成及及其其作作用用、模模数数数数列列的的应应用用和和定定位位轴轴线线的的标标定定;了解有关常用专业名词。了解有关常用专业名词。第4页/共248页本本 章章 内内 容容1.1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1.2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第5页/共248页 一幢民用建筑,一般是由基础、墙
3、(或柱)、楼板层及地坪层(楼地层)、屋顶、楼梯和门窗等主要部分组成(图1.1)。1.1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第6页/共248页第7页/共248页基础: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墙(或柱):建筑物的竖向承重构件,而墙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楼地层:楼层是多层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和竖向分隔构件,它将整个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若干层。第8页/共248页楼梯:建筑中楼层间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屋顶:建筑物顶部的覆盖构件,与外墙共同形成建筑物的外壳。屋顶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门主要用作室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窗主要用作采光和通风。第
4、9页/共248页外力作用 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物质技术条件第10页/共248页 建筑模数:建筑设计中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它是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1.2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第11页/共248页基本模数: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的基本尺度单位,用符号M表示。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大模数为基本模数的整数倍。分模数为整数除基本模数。第12页/共248页模数数列及其应用: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的数值系统,其扩展幅度和数值见表1.1(p9)。模数数列根据建筑空间的具体情况拥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建筑物中的所有尺寸,
5、除特殊情况外,一般都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第13页/共248页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跨度、柱距、层高等)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组合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构造尺寸:是生产、制造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为标志尺寸减去缝隙或加上支承尺寸。第14页/共248页实际尺寸:是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制作后的实有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符合建筑公差的规定。几种尺寸间的相互关系见图1.2。第15页/共248页第16页/共248页 定位轴线:用来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构件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基准线,同时也是施工放线
6、的基线。用于平面时称平面定位轴线;用于竖向时称为竖向定位轴线。第17页/共248页平面定位轴线及编号 平面定位轴线应设横向定位轴线和纵向定位轴线。横向定位轴线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顺序编写;纵向定位轴线的编号用大写的拉丁字母从下至上顺序编写(图1.3)。定位轴线也可分区编号,注写形式为“分区号-该区轴线号”(图1.4)。当平面为圆形或折线形时,轴线的编写分别按图示方法进行(图1.5、图1.6)。第18页/共248页第19页/共248页第20页/共248页第21页/共248页第22页/共248页平面定位轴线的标定 混合结构建筑 承重外墙顶层墙身内缘与定位轴线的距离应为120mm(图1.7(a
7、);承重内墙顶层墙身中心线应与定位轴线相重合(图1.7(b)。楼梯间墙的定位轴线与楼梯的梯段净宽、平台净宽有关,可有三种标定方法:楼梯间墙内缘与定位轴线的距离为120mm(图1.7(c);楼梯间墙外缘与定位轴线的距离为120mm;楼梯间墙的中心线与定位轴线相重合。第23页/共248页框架结构建筑 中柱定位轴线一般与顶层柱截面中心线相重合(图1.8(a)。边柱定位轴线一般与顶层柱截面中心线相重合或距柱外缘250mm处(图1.8(b)。非承重墙 除了可按承重墙定位轴线的规定定位之外,还可以使墙身内缘与平面定位轴线相重合。第24页/共248页第25页/共248页第26页/共248页标高的种类及关系
8、绝对标高:又称绝对高程或海拔高度 相对标高:根据工程需要而自行选定的基准面建筑标高:楼地层装修面层的标高 结构标高:楼地层结构表面的标高 第27页/共248页建筑构件的竖向定位 楼地面的竖向定位 楼地面的竖向定位应与楼地面的上表面重合,即用建筑标高标注(图1.9)屋面的竖向定位 屋面的竖向定位应为屋面结构层的上表面与距墙内缘120mm处或与墙内缘重合处的外墙定位轴线的相交处,即用结构标高标注(图1.10)门窗洞口的竖向定位 门窗洞口的竖向定位与洞口结构层表面重合,为结构标高(图1.9)第28页/共248页第29页/共248页第30页/共248页横 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纵 向:指建筑物的长度
9、方向。横向轴线:平行于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用以确定横向墙体、柱、梁、基础的位置纵向轴线:平行于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用以确定纵向墙体、柱、梁、基础的位置开 间:两相邻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第31页/共248页进 深:两相邻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层 高:指层间高度,即地面至楼面或楼面至楼面的高度。净 高:指房间的净空高度,即地面至顶棚下皮的高度。它等于层高减去楼地面厚度、楼板厚度和顶棚高度。建筑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建筑朝向:建筑的最长立面及主要开口部位的朝向第32页/共248页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使用面积:
10、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交通面积:指走道、楼梯间和门厅等交通设施的净面积。结构面积:指墙体、柱子等所占的面积。第33页/共248页2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本章提要本章提要本本章章内内容容:地地基基与与基基础础的的基基本本概概念念,基基础础的的埋埋深深及及其其影影响响因因素素,基基础础的的类类型型与与构构造,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构造等造,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构造等 学学习习重重点点:基基础础的的类类型型与与地地下下室室的的防防潮潮、防防水水构造构造 第34页/共248页本本 章章 内内 容容2.1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2.2 基础的类型和构造 2.3 地下室的类型与构造 第3
11、5页/共248页基 础:建筑物上部承重结构向下的延伸和扩大,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重量一起传到地基上。地 基:承受由基础传来荷载的土层,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其中:持力层: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承受建筑荷载,并需进行力学计算的土层。下卧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图2.1)2.1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地基与基础的概念第36页/共248页第37页/共248页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经人工加固或改良便可作为建筑物地基人工地基:当建筑物上部的荷载较大或地基的承载力较弱,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固或改良后才能作为建筑物地基 地基按土层性质不同,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
12、类。第38页/共248页 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图2.2)。埋深大于等于5m为深基础,小于5m为浅基础。第39页/共248页第40页/共248页土层构造情况 地下水位(图2.3)冻结深度(图2.4)相邻建筑物基础 其他因素 第41页/共248页第42页/共248页第43页/共248页按材料分: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灰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按构造形式分: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井格基础、筏式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等无筋扩展基础: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制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扩展基础:由钢筋混凝土
13、制成的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2.2 基础的类型和构造基础的类型和构造第44页/共248页砖条形基础 砖条形基础一般由垫层、大放脚和基础墙三部分组成。大放脚的做法有间隔式和等高式两种(图2.5)。条形基础:基础沿墙体连续设置成长条状,是砌体结构建筑墙下基础的基本形式。第45页/共248页毛石基础 毛石基础是用毛石和水泥砂浆砌筑而成,其剖面形状多为阶梯形(图2.6)。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是用不低于C15的混凝土浇捣而成,其剖面形式有阶梯形和锥形(图2.7)。第46页/共248页第47页/共248页第48页/共248页第49页/共248页钢筋混凝土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因配有钢筋,可以做得宽而薄
14、,其剖面形式多为扁锥形(图2.8)。当房屋为骨架承重或内骨架承重,且地基条件较差时,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避免各承重柱产生不均匀沉降,常将柱下基础沿纵横方向连接起来,形成柱下条形基础(图2.9)或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图2.10)。第50页/共248页第51页/共248页第52页/共248页第53页/共248页 独立基础常用的断面形式有阶梯形、锥形、杯形等,如图2.11所示。第54页/共248页 整片基础包括片筏基础和箱形基础。片筏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或地基土质很差,承载能力小,采用独立基础或井格基础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片筏基础。图2.12(a)、(b)。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是一种刚度很
15、大的整体基础,它是由钢筋混凝土顶板、底板和纵、横墙组成的,如图2.12(c)所示。第55页/共248页第56页/共248页当建筑物的荷载较大,而地基的弱土层较厚,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采取其他措施又不经济时,可采用桩基础。桩基础由承台和桩柱组成(图2.13)。第57页/共248页第58页/共248页地下室:位于地面以下的建筑使用空间。按使用功能分为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结构形式分为砖墙结构地下室和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按地下室埋入地下深度可分为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图2.14)2.3 地下室的类型与构造地下室的类型与构造第59页/共248页第60页/共248页 地下室一般由墙、底板、顶板、门
16、窗、楼梯和采光井六部分组成(图2.15)。第61页/共248页地下室墙 地下室的墙不仅要承受上部的垂直荷载,还承受土、地下水及土壤冻胀时产生的侧压力。地下室底板 当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底板不仅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垂直荷载,还承受地下水的浮力。地下室顶板 第62页/共248页地下室门窗 当地下室窗台低于室外地面时,为达到采光和通风的目的,应设采光井(图2.16)。地下室楼梯 第63页/共248页第64页/共248页做法:先在外墙表面抹一层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再涂一道冷底子油和两道热沥青,然后在外侧回填低渗透性土壤,如粘土、灰土等,土层宽度为500mm左右。地下室的所有墙体都应设
17、两道水平防潮层,一道设在地下室地坪附近,另一道设在室外地坪以上150200mm处,以防地潮沿地下墙身或勒脚处侵入室内(图2.17)。第65页/共248页第66页/共248页 地下室防水工程分为四个等级,各地下工程的防水方案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要求按表2.1选定。第67页/共248页表表2.12.1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待续待续)防水等级适用范围标准设防做法选择要求一级一级 人员长期停人员长期停留的场所;因留的场所;因有少量湿渍会有少量湿渍会使物品变质、使物品变质、失效的储物场失效的储物场所及严重影响所及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设备正常运转和危及工程安和危及工程安全运营的部
18、位;全运营的部位;极重要的战备极重要的战备工程工程 不允许漏不允许漏水,结构水,结构表面无湿表面无湿渍渍 多道设防,多道设防,其中应有一道其中应有一道钢筋混凝土结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一构自防水和一道柔性防水,道柔性防水,其他各道可采其他各道可采取其他防水措取其他防水措施施 1.1.自防水钢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筋混凝土;2.2.优先选用优先选用合成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卷材;卷材;3.3.增加其他增加其他防水措施,防水措施,如架空层或如架空层或夹壁墙等夹壁墙等 第68页/共248页(续续)表表2.12.1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防水等级适用范围标准设防做法选择要求二级二级人员经常活人
19、员经常活动的场所;动的场所;在有少量湿在有少量湿渍的情况下渍的情况下不会使物品不会使物品变质、失效变质、失效的储物场所的储物场所及基本不影及基本不影响设备正常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工程运转和工程安全运营的安全运营的部位;重要部位;重要战备工程战备工程 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有少量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有少量湿渍;工业与民用建筑总湿湿渍;工业与民用建筑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包括顶板、墙面、地面)(包括顶板、墙面、地面)的的1/10001/1000;任意;任意100100m m2 2防水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1 1处,处,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
20、10.1m m2 2;其他地下工程总湿渍面积其他地下工程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6/1000;任意;任意100100m m2 2防水面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积上的湿渍不超过4 4处,单处,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20.2m m2 2 两道设防,两道设防,一般为一一般为一道钢筋混道钢筋混凝土结构凝土结构自防水和自防水和一道柔性一道柔性防水防水 1.1.自防水自防水钢筋混凝钢筋混凝土;土;2.2.合成高合成高分子卷材分子卷材一层,或一层,或高聚物改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性沥青防水卷材水卷材第69页/共248页防水等级适用范围标准设防做法选择要求三级三级
21、人员临时人员临时活动场所;活动场所;一般战备一般战备工程工程 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流和漏泥砂;任意任意100100m m2 2的防水面积上的防水面积上的漏水点数不超过的漏水点数不超过7 7处,处,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不大于不大于2.52.5L/L/(m m2 2dd),单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30.3m m2 2 可采用一可采用一道设防或道设防或两道设防;两道设防;也可对结也可对结构做抗水构做抗水处理,外处理,外做一道柔做一道柔性防水层性防水层 合成高分合成高分子卷材一子卷材一层或高聚层或高聚物改性沥物改性沥青防水卷青
22、防水卷材材 四级四级对漏水无对漏水无严格要求严格要求的工程的工程 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漏泥砂;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于2 2L/L/(m m2 2dd),任意任意100100m m2 2防水面积上的平均漏水量防水面积上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不大于4 4L/L/(m m2 2dd)一道设防,一道设防,也可做一也可做一道外防水道外防水层层 高聚物改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性沥青防水卷材水卷材 (续续)表表2.12.1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第70页/共248页 目前我国地下工程防水常用的措施有卷材防水、混凝土构件自防水、涂料防水、塑料防
23、水板防水、金属防水层等。选用何种材料防水,应根据地下室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一般处于侵蚀介质中的工程应采用耐腐蚀的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或卷材、涂料;结构刚度较差或受振动影响的工程应采用卷材、涂料等柔性防水材料。第71页/共248页 卷材防水 卷材防水是以防水卷材和相应的粘结剂分层粘贴,铺设在地下室底板垫层至墙体顶端的基面上,形成封闭防水层的做法。根据防水层铺设位置的不同分为外包防水和内包防水(图2.18)。具体做法:在铺贴卷材前,先将基面找平并涂刷基层处理剂,然后按确定的卷材层数分层粘贴卷材,并做好防水层的保护。第72页/共248页第73页/共248页混凝土构件自防水(
24、图2.19)第74页/共248页涂料防水(图2.20)第75页/共248页3 墙体构造墙体构造本章提要本章提要本本章章内内容容:墙墙体体的的一一般般构构造造和和细细部部构构造造;墙墙体体的的保保温温、隔隔热热及及节节能能构构造造;隔隔墙墙和和墙体装饰装修构造。墙体装饰装修构造。学学习习重重点点:掌掌握握砖砖墙墙和和砌砌块块墙墙的的构构造造;能能进进行行墙体的构造设计。墙体的构造设计。第76页/共248页本本 章章 内内 容容3.1 墙体的类型与构造要求 3.2 砖墙的构造 3.3 砌块墙的构造 3.4 墙体的保温与节能构造 3.5 隔墙与隔断构造 3.6 墙面的装饰装修构造 3.7 幕墙构造
25、第77页/共248页按位置和方向分:外墙:位于建筑物四周的墙 内墙:位于建筑物内部的墙 横墙:沿建筑物横向布置的墙 纵墙:沿建筑物纵向布置的墙3.1 墙体的类型与构造要求墙体的类型与构造要求第78页/共248页按承重情况分:承 重 墙:凡直接承受上部屋顶、楼板传来的荷载的墙;非承重墙:凡不承受上部传来的荷载的墙。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等。第79页/共248页按施工方法分:叠砌墙:将各种加工好的块材用砂浆按一定的技术要求砌筑而成的墙体板筑墙:直接在墙体部位竖立模板,在模板内夯筑粘土或浇筑混凝土,经振捣密实而成的墙体 装配式板材墙:将工厂生产的大型板材运至现场进行机械化安装而成的墙 第8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用建筑 构造 之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