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学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命体征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体征学习.pptx(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目标1.1.熟悉正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生理变化熟悉正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生理变化2.2.掌握异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护理及注意事项掌握异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护理及注意事项3.3.熟练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技术熟练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技术4.4.掌握体温计消毒与检测法掌握体温计消毒与检测法5.5.学会体温单绘制与填写学会体温单绘制与填写 第1页/共77页生命体征是体温(T)、脉搏(P)、呼吸(R)和血压(BP)的总称,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第2页/共77页生命体征的评估评估与护理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脉搏的评估
2、与护理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血压的评估与护理第3页/共77页第4页/共77页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体温的测量第5页/共77页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体温的概念: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也称为体核温度机体温度分为体核温度和体壳温度。体核温度比体壳温度高且相对稳定。临床上测量体壳温度代表体核温度 第6页/共77页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体温的产生: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而产生,机体的产热是细胞新陈代谢的过程,主要的产热部位是肝脏和骨骼肌 生理性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的调节 行为性调节:环境、感
3、觉 第7页/共77页机体散热的形式(散热方式)(1)(1)辐射辐射:热量由一个物体表面传到另一个不接触的物体表:热量由一个物体表面传到另一个不接触的物体表面。面。在低温环境中,它是主要的散热方式在低温环境中,它是主要的散热方式。身体辐射散发的。身体辐射散发的热量与辐射面积成正比热量与辐射面积成正比 (2)(2)对流:对流: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散热量与流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散热量与流动速度、温差大小成正比动速度、温差大小成正比 (3)(3)蒸发:蒸发:由液体变为蒸气,带走热量的方式由液体变为蒸气,带走热量的方式,在环境温度在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
4、,蒸发是主要的散热方式蒸发是主要的散热方式。如乙醇擦。如乙醇擦浴浴(4)(4)传导:传导:通过直接接触使热由一物体传到另一物体。通过直接接触使热由一物体传到另一物体。如高如高热时用冰袋、冰帽降温。热时用冰袋、冰帽降温。第8页/共77页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正常体温:健康人不同部位的平均温度生理变化:体温存在波动,幅度在0.51.0C之间 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有:昼夜因素、年龄、性别、环境温度、活动、饮食等部位部位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正常范围正常范围腋下腋下口腔口腔 直肠直肠(最接近深部温度)(最接近深部温度)36.5C 37.0C37.5C36.037.0 36.337.236.537.7第9页/共77
5、页生理变化(1)(1)昼夜时间:一般昼夜时间:一般清晨清晨2 2点点6 6点体温最低,下午点体温最低,下午2 2点点8 8点最高,点最高,变动范围约在变动范围约在0.50.511之间之间。(2)(2)年龄差异:新生儿其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年龄差异:新生儿其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而变动;儿童由于新陈代谢旺体温易随环境温度而变动;儿童由于新陈代谢旺盛,体温略高于成人;老年人代谢率低,体温偏盛,体温略高于成人;老年人代谢率低,体温偏低。低。(3)(3)性别差异:性别差异:成年女性较男性稍高成年女性较男性稍高0.30.3,在经在经期前和妊娠早期期前和妊娠早期,由于,由于黄体酮的影响,
6、体温可轻黄体酮的影响,体温可轻度增高。而排卵前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体度增高。而排卵前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体温升高,这主要与孕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有关温升高,这主要与孕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有关。(4)(4)其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运动、进食可使其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运动、进食可使体温一时性的增高。安静、睡眠、饥饿体温略有体温一时性的增高。安静、睡眠、饥饿体温略有下降下降 第10页/共77页异常体温的观察与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护理 体温过高(发热)体温过高(发热)体温过低体温过低定义定义是指各种原因导致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调定点上移,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
7、围移,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体温在体温在3535.00以下以下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危重患者。竭的危重患者。临床临床分级分级以口温为标准以口温为标准低热:低热:37.37.3 3 3 38 8中等热:中等热:38.38.1 1 39 39高热:高热:39.39.1 1 4 41 1超高热:超高热:4141以上以上轻度:轻度:32323535中度:中度:30 30 32 32重度:重度:3030,瞳孔散,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致死温度:23 23 25 25第11页/共77页发热过程发热过程特点特点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产
8、热大于散热热,体温升,体温升高高皮肤苍白皮肤苍白、干燥无汗干燥无汗、疲乏无力,畏寒甚至疲乏无力,畏寒甚至寒战。寒战。方式:骤升和渐升方式:骤升和渐升骤升是体温在数小时内升至高峰,常见于肺骤升是体温在数小时内升至高峰,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炎球菌性肺炎渐升是体温在数天内达到高峰,见于伤寒渐升是体温在数天内达到高峰,见于伤寒高热持续期高热持续期产热和散热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上趋于平衡热性面容: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干;呼热性面容: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干;呼吸脉搏增快;头痛、头晕甚至惊厥;食欲不吸脉搏增快;头痛、头晕甚至惊厥;食欲不振,软弱无力振,软弱无力退热期退热期散热大于产散
9、热大于产热热,体温恢,体温恢复至正常复至正常大量出汗、皮肤潮湿大量出汗、皮肤潮湿方式:骤退和渐退方式:骤退和渐退骤退是体温在数小时内迅速下降,常见于大骤退是体温在数小时内迅速下降,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叶性肺炎渐退是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下降,见于伤寒渐退是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下降,见于伤寒易出现易出现休克、虚脱,休克、虚脱,血压下降、脉搏细数、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四肢湿冷四肢湿冷第12页/共77页常见热型常见热型定定 义义稽留热稽留热体温在班体温在班 39403940,持续数日或数周,持续数日或数周,24h24h波动波动不超过不超过ll 如如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 驰张热驰张热体温在体温在
10、3939以上以上,24h24h波动幅度波动幅度ll以上以上,最低体,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水平。温仍超过正常水平。如如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感染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感染间歇热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骤升达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骤升达39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很快下降至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经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正常,经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常见于疟疾等常见于疟疾等。不规则热不规则热体温在一日中的体温在一日中的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见见于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
11、等。等。第13页/共77页稽留热稽留热体温持续在体温持续在3940达达数天或数月,数天或数月,24小时小时的波动范围不超过的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伤寒等第14页/共77页 弛张热弛张热 体温在体温在39以上,以上,24小时内的温差小时内的温差达达1以上,体温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疾病等。第15页/共77页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
12、发作,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第16页/共77页不规则热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的规律,发热无一定的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且持续时间不定,见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发热等。第17页/共77页异常体温的观察与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护理 体温过高(发热)体温过高(发热)体温过低体温过低定义定义是指各种原因导致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调定点上移,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移,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体温在体温在3535.00以下以下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危重患者。竭
13、的危重患者。临床临床分级分级以口温为标准以口温为标准低热:低热:37.37.3 3 3 38 8中等热:中等热:38.38.1 1 39 39高热:高热:39.39.1 1 4 41 1超高热:超高热:4141以上以上轻度:轻度:32323535中度:中度:30 30 32 32重度:重度:3030,瞳孔散,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致死温度:23 23 25 25第18页/共77页异常体温的观察与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护理护理护理体温过高:体温过高:1 1、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情:每每4 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待体温恢复恢复正常正常3 3天后递
14、减至每日天后递减至每日2 2次,次,同时观察生命体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小儿高热易出现惊厥征,小儿高热易出现惊厥 2 2、降降温温:体温超过体温超过3939可用局部冷疗,冰袋冷敷可用局部冷疗,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头部,体温超过39.539.5时用全身冷疗,温水、乙时用全身冷疗,温水、乙醇擦拭;醇擦拭;也可使用药物降温,注意防止退热时大也可使用药物降温,注意防止退热时大量出汗发生虚脱。提问上升期,发生寒战时注意量出汗发生虚脱。提问上升期,发生寒战时注意保暖保暖 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 3 3、补充营养和水份、补充营养和水份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
15、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鼓励多饮水,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鼓励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每日饮水量在2500-3000ml2500-3000ml,不能进食患者鼻饲或静脉,不能进食患者鼻饲或静脉输液输液4 4、卧床休息、增进舒适、预防并发症(口腔、皮肤)、卧床休息、增进舒适、预防并发症(口腔、皮肤)5 5、心理护理、心理护理6 6、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体温过低:体温过低:1 1)应)应提高室温,提高室温,以以22222424为为宜宜2 2)使用保暖措施:)使用保暖措施:可用电热毯、热可用电热毯、热水袋保暖,同时水袋保暖,同时防止烫伤。防止烫伤。3)观察病情:检)观察病情:检
16、测生命体征,至测生命体征,至少每小时测体温少每小时测体温4)配合抢救)配合抢救 第19页/共77页体温的测量体温计的种类和构造体温计的种类和构造体温计的消毒和检查体温计的消毒和检查测体温的方法测体温的方法第20页/共77页体温计的种类和构造 水银体温计(分口表、肛表、腋表三种)电子体温计(电子感温)可弃式化学体温计(化学单位)红外线测温仪 下页请看图第21页/共77页玻璃汞柱式体温计玻璃汞柱式体温计玻璃汞柱式体温计玻璃汞柱式体温计 电脑数字式体温计电脑数字式体温计电脑数字式体温计电脑数字式体温计 可弃式化学体温计可弃式化学体温计可弃式化学体温计可弃式化学体温计 第22页/共77页电子体温计可弃
17、式体温计第23页/共77页第24页/共77页测口温测口温测肛温测肛温测腋温测腋温特点特点最方便,但易引最方便,但易引起交叉感染起交叉感染准确,但不方便准确,但不方便安全易接受,但安全易接受,但准确性不高准确性不高部位部位舌下热窝舌下热窝肛门内肛门内3 34cm4cm腋窝腋窝时间时间3min3min3min3min10min10min禁忌禁忌婴幼儿、昏迷、婴幼儿、昏迷、精神异常、口腔精神异常、口腔疾病、口鼻手术、疾病、口鼻手术、呼吸困难、不能呼吸困难、不能合作合作腹泻、心肌梗死腹泻、心肌梗死直肠或肛门手术直肠或肛门手术消瘦不能夹紧、消瘦不能夹紧、腋下出汗多、腋腋下出汗多、腋下有炎症、手术下有炎症
18、、手术或创伤或创伤测体温方法第25页/共77页口腔测温法口腔测温法腋腋下下测测温温法法直直肠肠测测温温法法第26页/共77页v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及不合作者v刚进食饮水或面颊部冷、热敷后,应间隔30分钟后测温注意事项v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塞者v坐浴或灌肠者须待30分钟后测温v消瘦不能夹紧体温计、腋下出汗较多,以及腋下有炎症、创伤或手术的患者;v沐浴后或腋下局部冷热敷,须待30分钟后测温不宜测口温不宜测口温不宜测肛温不宜测肛温不宜测腋温不宜测腋温复测体温复测体温不慎咬破体温计不慎咬破体温计甩体温计甩体温计v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合时,应在病床旁监测,必要时做
19、肛温和口温对照复查 v应立即消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粘膜。然后口服蛋清液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食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加速汞的排出 用腕部力量,勿触及它物,用腕部力量,勿触及它物,以防撞碎;切忌把体温计放以防撞碎;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沸水中煮,在热水中清洗或沸水中煮,以防爆裂以防爆裂第27页/共77页体温表的消毒与检查体温表的消毒与检查消毒 消毒剂-84液、过氧乙酸、70%酒精 方法 消毒液浸泡5分钟清水擦干,甩至35以下浸泡30分钟清水擦干备用检查甩表35以下同时放入40(3640)水中3分钟后取出读表相差02 水银柱自动下降 玻璃管有裂缝 水银柱自动下降不不
20、再再使使用用第28页/共77页体温曲线的绘制将测量后的体温用蓝笔绘制在体温单上。符号将测量后的体温用蓝笔绘制在体温单上。符号为:为:口温口温“”腋温腋温“”肛温肛温“”,相邻的两次符号之间用蓝线,相邻的两次符号之间用蓝线相连相连 物理或药物降温物理或药物降温3030分钟后所测温度,用红圈分钟后所测温度,用红圈“”表示,绘制在降温前体温符号的同一纵表示,绘制在降温前体温符号的同一纵格内,并以红虚线格内,并以红虚线“”与降温前的温度纵行与降温前的温度纵行相连,下次所测体温符号与降温前的温度符号相连,下次所测体温符号与降温前的温度符号用蓝线相连用蓝线相连 第29页/共77页第30页/共77页1、高热
21、病人退热期提示出现循环衰竭的症状是:A.皮肤苍白、寒战 B.脉搏细速,四肢湿冷,出汗C.大量出汗,疲乏无力 D.脉搏增快,面部潮红E.血压升高,皮肤潮红(B)第31页/共77页2、体温高低不一,日差大于1摄氏度,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水平以上的热型,称为A.驰张热B.稽留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波浪热(A)第32页/共77页3、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时,应立即A.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B.口服蛋清水或牛奶C.请医生处理D.食含纤维丰富的食物E.立即饮水(A)第33页/共77页4、患者张某,58岁,诊断为菌痢,护士测量口温时得知其5分钟前饮过热水,为此应该 A.嘱其冷开水漱口后再测 B.暂停测一次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命 体征 学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