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优秀8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优秀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优秀8篇).doc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优秀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优秀8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教学重点 1、理解机构效率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 理解机械效率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后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一、引入新课
2、 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三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 二、进行新课 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 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 (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
3、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 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
4、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 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
5、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 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
6、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W有用/W总进行有关计算,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一节的学习中已对“功”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也体会到“效率”的问题,为这节教学的开展和知识的理解奠定一定的基础。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概
7、念教学和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探究; 2、难点:在实例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确定,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方法 W=FS 二、新课教学 1、思考: 有什么办法可以将建筑工地上的一堆沙子运上三楼? 通过比较三种做法哪些是有用的功,哪些是没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引出机械的三种功,并总结出三种功之间的关系。引入机械效率。 2、有用功的定义: 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有=Gh 3、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W额=W总W有 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
8、间又存在磨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不仅要作有用功,还不得不作,不可避免的要做额外功,这时动力所做的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 4、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W总=FS 5、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之比。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例如总功是500J,有用功是400J,机械效率就是400J/500J=0.8=80%。 6、了解一些常见机械的效率。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一般是40%50%,滑轮组的效率是50%70%,抽水机的机械效率一般是60%80%。 7、例题: 用一个动滑轮,将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高,拉力F为120N,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解:W有=G
9、h=200N2m=400J W总=Fs=120N4M=480J =W有/W总100 =400J/480J100%=83.3% 8、如保提高机械效率 通过对例题进行改动得出使用同一动滑轮提起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及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从而得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出示幻灯片,对本课内容进行检测 四、小结:让学生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五、作业:同步练习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利用斜面拉物体时,有用功与总功的计算方法,会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2会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并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实验
10、。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的兴趣以及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 2亲身经历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过程,通过参与探究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因素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并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实验教具】 学生用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木板斜面、毛巾、玻璃、带钩的方木块、长方体铁块、砝码。 老师用实验器材:器材同上。
11、 软件:Flash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工人往高处搬重物时,一般会用什么方法? 生:用木板搭成一个斜面,把重的东西推上去或拉上去。 师:为什么这么做呢? 生:因为斜面可以省力。 师:斜面这种省力的机械,在生活中有许多运用,同学们都见过哪些斜面? 生:盘山公路就是一个大斜面。(大屏幕) 师:还有吗? 生:我们骑自行车上坡时,走S形路线会更容易一些。也是利用了斜面可以省力。 师:这盘山公路像不像S形? 师:桥梁的引桥也是一个斜面,而且桥面越高,引桥也越长。(大屏幕) 师:既然使用斜面可以省力,那能不能省功呢? 生:不能。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师:说得很好。实际上
12、使用任何机械都会不可避免的做一些额外功,这样使得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就是机械效率,我们用它来描述利用机械做功的效率,那么斜面的机械效率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它的省力情况与它的机械效率有什么关系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提出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师:我们利用斜面做功时,目的是把物体抬到一定高度处。我们不把它竖起提升,而是沿着斜面把它拉上去,这是为了省力。演示:请看这里,沿斜面拉物体时,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如何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生: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师:我们需要哪些测量仪器?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呢?
13、生:需要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要测出物体重力,斜面高度,拉力,斜面长度。 斜面的机械效率:(大屏幕) 师:你们准备怎样测量拉力的大小? 生:用弹簧测力计钩住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拉,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拉力的大小。 师:知道了如何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了,同学们猜想一下,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进行猜想: 生: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高度、斜面长度、倾斜程度、斜面坡度、斜面粗糙程度、所拉物体重力有关。(大屏幕) 师:能说说你们的猜想依据吗? 生:我觉得可能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斜面越粗糙,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就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师:有道理。摩擦是影响机械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摩擦
14、力越大,做的额外功就越多,机械效率就越低。 生:我觉得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把物体提升得也越高,机械效率就越高。 生:我认为可能与斜面的坡度有关。坡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生:我觉得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所以机械效率高(或越低)。 生:我认为可能与斜面的长度有关,斜面越长,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也越多,机械效率就越低。 生:我认为可能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机械效率越低(或越高)。 生:我认为可能与斜面的高度有关,斜面越高,做的有用功就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师:很不错,同学们猜想了这么多因素,而且说得有理有据。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因素中相类似的因素
15、合并合并,把问题简化一下呢?谁来说? 生:我觉得斜面的坡度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可以合并。 师:坡度与倾斜程度是不是一个意思呀? 生:我觉得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可以合并。 师:物体越重,对斜面的压力也越大,那我们把它们合并为重力,因为压力不太好测量。 生:我认为斜面的高度与斜面的长度也都可以合并为斜面的倾斜程度,因为固定高度,只改变长度或固定长度只改变高度都相当于改变了斜面的倾斜程度,效果是一样的。 师:说得有道理,你能来演示给我们看看吗? 生:演示并解说。把斜面长度固定,只改变斜面高度,斜面的倾斜程度变了;把斜面高度固定,只改变斜面的长度,斜面的倾斜程度也变了。这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16、。 师:这两种方法都改变了斜面的倾斜程度。但哪一种方法更简便? 生:固定高度,改变斜面的长度更简便。 师:按照同学们的讨论结果,进行合并后,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几个? 生: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重力。(大屏幕) 3设计方案: 师:要证明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实验,因为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必须先设计好实验方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实验有条不紊的进行。 师:当一个物理量与几个因素有关,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探究呢? 生:控制变量法。 师:当一个量与多个因素有关,在探究其中一个因素时,我们要控制其它的因素一定,这就是控制变量法。由于探究的
17、因素较多,我们的时间也有限,所以各小组的同学只能就其中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来进行探究,各小组讨论一下,我来分分组,同时请各小组组长来领取实验报告单。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写下来,画出实验的图例和实验表格。 生设计实验,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给与帮助。 4展示交流结果: 生1: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时,控制斜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重力一定,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分别就较缓、较陡、最陡做三次。这是我们的设计方案图和表格。 师:大屏幕展示方案一。(强调材料任意选择其中一种)(动画及表格) 5进行实验: 师:方案已经制定出来了。下面就开始实验吧。同学们边做实验边记录数据。 生:做实验。师巡视。发现
18、问题及时帮助。 6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的实验做完了吗?做完了。把你们的数据及结论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让大家来分享你们的实验成果吧。哪个小组先来?你们小组先来吧。 生:展示实验。先把实验报告拿到展示台下展示,然后一个同学做演示,一个同学解说。 生1:我们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的关系。我们首先测出了物体重力,记入了表格。实验时,我们选择的是斜面。先让斜面的倾斜程度较小,把物体沿斜面匀速拉上斜面,读出拉力的大小,记入表格,再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长度和高度也分别记入表格。然后逐渐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按同样的方法重做两次实验。最后算出较缓时为,较陡时为,最陡时为。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19、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师:真不错,说得这么详细。为他们鼓掌。 师:其它探究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关系的小组得出的结论与他们的相同吗? 生:我们选择的是毛巾斜面,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师:下面哪个小组上来展示? 生2:我们小组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和物体重力一定,也是先测出了物体重力,记入了表格中,实验时,先在木板表面铺上毛巾,把物体沿毛巾斜面匀速拉上斜面,记下拉力大小,记入表格,用刻度尺测出斜面长度和斜面高度分别记入表格中。然后再在木板斜面和玻璃斜面重复上面的实验。最后分别算出在毛巾表面上时为,木板表面上时为,玻璃表面上时为,我们得出的结论
20、是: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师:其它探究这个因素的小组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吗? 生3:我们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的关系。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均相同,先测出木块重力,记入表格中,把它沿斜面匀速拉上斜面,测出拉力的大小记入表格中,同时测出斜面长度和斜面高度,也分别记入表格中,然后逐渐在木块上加砝码,改变物体重力,重复上面的实验。最后算出较轻时的为,较重时为,最重时为。这三次的近似相等,所以在误差范围内,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无关。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综合一下同学们的实验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因素只有两个,即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
21、面的粗糙程度。具体的关系怎样说才算是严密的呢? 生:在斜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生:在斜面的倾斜程度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生:斜面的倾斜程度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师:说得非常好。(大屏幕展示结论) 7评估与交流 师:我们回到刚才第一个表格中,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还发现,倾斜程度越小,拉力越小,也就是越省力。 师:那综合分析一下省力情况与机械效率大小,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斜面越省力,机械效率越低;斜面越费力,机械效率越高。 师:既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机械效率越低,那盘山公路为什么还要把斜面修得那么长呢? 生:为了更省力
22、。 师:特别是对于较重的物体做功考虑更多的应该是省力的问题,因为如果你不能搬不动动物体,你做的功就等于0,你的机械效率也将为零。这样看来,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的让斜面更陡一些,更光滑一些,这样就能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了。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还想知道有关斜面的哪些方面问题?(大屏幕) 生:我还想知道斜面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师:还有生活中不太起眼的螺丝钉,千斤顶,楼梯等等都是斜面。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就越大。 师;我们可以采用极端思维法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斜面的倾斜程度为零,也就是水平,当我们沿水平方向拉物体,不可能让物体升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效率 教学 设计 优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