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学设计【优秀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杨桃》教学设计【优秀5篇】.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画杨桃教学设计【优秀5篇】 在教学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画杨桃教学设计【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画杨桃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叮嘱、哈哈大笑、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相似、受用”等 词语。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4继续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想教
2、育: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质疑导入: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例:(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一)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 (四)理解词义。 1理解词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五)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知道本文写的是“我”在图
3、画课上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学们大笑。老师仔细观察后,肯定了我画的内容是对的,并讲明了道理。 2让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 (六)作业。 1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完整。 例: (1)“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 (2)“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把它画成了五角形。 (3)“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得到老师的肯定。 3提问引入: “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学们大笑,老师没有批评,反而肯定了“我”画的是对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仔细阅读课文,弄清其中的奥妙。 (二)抓住重点,理解内容。
4、 1指名让三位同学分三部分朗读课文。 (1)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 (2)第2至倒数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3)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2投影出示句子: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1)什么是教诲?什么叫受用? (2)老师讲的是什么话?父亲讲的又是什么话? (3)指名回答后,引导提问:为什么老师和父亲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呢? 3指名读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2)这是谁在什么时候对“我”说的话?(这句话是父亲在“我”读小学四年级初学画画时,经常叮嘱“我”的话。) (3)经常“叮
5、嘱”是什么意思?(“叮嘱”是再三嘱咐的意思。经常叮嘱说明父亲不止一次地这样教导“我”。) (4)指名读句子。 (5)“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画走了样?”(“想当然”是凭主观想象,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画走了样”是指画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实物不一样。”) (6)父亲为什么告诉“我”不要“想当然”?(父亲告诉“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否则就会把东西“画走了样”,失去了原物的本来面目。) (7)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父亲这番话的意思。 4让学生自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想图画课上“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画成这个样子? (1)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回答。 (图画课上“我”看到
6、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个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出示句子:“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指名读句子后,讨论:为什么图画课上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呢?(因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所以“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样子。) (4)为什么没有按照他平时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画?让学生联系上文父亲的叮嘱,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从小父亲就教育“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所以“我”认
7、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5)看了“我”的画,同学们有什么反映?老师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同学们哈哈大笑,老师先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让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最后和颜悦色地讲明道理。 (6)老师是怎么说的?指读这段话。 (7)让学生想一想这段话共有几句? (8)让五位同学分别读句子,说句意。 (9)让学生默读这段话用“”号给这段话分层。 (10)讨论:这段话可以分为几层?(分两层) 第一层(12句):用具体事例说明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第二层(34句):教育学生不要讥笑别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样
8、 的就画成什么样。 (11)这两层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 (12)老师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不要随便讥笑或否定别人,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5老师在这样做,这样说的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师神态的词语。 审视 严肃 和颜悦色 什么是审视?老师审视之后表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审视是仔细周密地查看,说明老师看得很认真。看后他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别人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所以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了。经过“半晌”认真思考,老师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三)回顾全文,联系实际。 谈话引导:父亲和老师
9、的教诲使一生受用,你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收获。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父亲教诲 叮嘱 28画杨桃 审视 老师启发 严肃 我一生受用 和言悦色 相信 课后小记: 画杨桃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具准备: 杨
10、桃的实物或图片 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 吗?(板书:杨桃) 2、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杨桃? 师小结:杨桃基本上是椭圆形的,大多数有五条棱。在 我国华南地区经常能见到这种果实。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 与杨桃有关的课文(板书:画杨桃) 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一遍课文,把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3)读生字新词所在的句子,结合词句和生活实际了解字义、词义。 3、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读词语(带音节),
11、重点强调 叮嘱: 词义,近义词。 严肃:肃的笔顺,做出严肃的表情。 审视:读句子,结合句子理解词义。给“审”选字义。 教诲:近义词“诲”右边的“每”还可以加上什么偏旁? 是什么字,怎样组词? “确、度”还可以组什么词? (2)抢读不带音节的新词。 (3) 认读词 三、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用一句话说一说。(学生说) 3、选出你认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1)“我”画杨桃。 (2)“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 (3)“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把它画成了五角星。 (4)“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却 得到老师的肯定。 四、课堂练习,课
12、后质疑。 1、比一比,组词。 晌( ) 诲( ) 幅( ) 响( ) 梅( ) 福( ) 2、先组词,再照样子写几组。 丁( ) 角( ) 申( ) 叮( ) 确( ) 审( )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板书设计: 6、画杨桃 zh 叮 嘱 严肃 审视 教诲 作业: 1、抄写生字。 2、继续读课文。 3、按课后练习继续预习课文。 画杨桃教学设计 篇三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教诲”、“受用”、“想当然”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学着运用。 2、通过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抓住重点词句理
13、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道理,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 3、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片段的内容加以复述。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理解重点词句,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师通过练习画杨桃的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课前准备 本课重点段及杨桃的不同角度的样子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基本上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我们还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下面谁来说说课文都讲了些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作简要小结。 二
14、、引导学习课文第二段 导:是的,课文讲的就是一次美术课上画杨桃引发的事情。课文第218小节就写了画杨桃的事情,我们先来看看。 (一)请同学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课文,要求: 1、用笔勾画课文当中你认为最值得琢磨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提提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 (二)汇报交流。 1、说说自己读懂的地方。(根据学生所谈,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习相关的词语,再读读有关章节等) 2、提提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 预计涉及课文内容理解方面的有(请学生在黑板上写问题,抓住关键词语) *我是怎么画杨桃的? *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后来为什么又和颜悦色了? *什么是审视?老师为什么要审视? *同学们有
15、什么变化? (三)深究 1、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参加小组讨论。 2、汇报:通过探讨,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汇报时可综合小组意见,也可是个人看法。 (1)重点抓住学生的变化。 “不像!”“不像。” “像五角星!”“像五角星。” *联系上下文读这两组句子。 *分别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为什么同学们的态度会发生变化呢? (2)结合理解“我是怎样画杨桃”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去看杨桃的不同样子。(或出示杨桃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体会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我的座位是前排靠边的地方,在我那里看,杨桃的确像个五角星。 我怎样画杨桃,出示句子。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
16、准确。 *指名读,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谈。(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如何观察,如何落笔的。) *相机引进学习课文第一段,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 导:刚才我们同学都说到了画杨桃的事情,的确是在父亲的影响下认真画的,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找出文中“父亲”的话。 出示“父亲”的话。 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指名读“父亲”的话,父亲的话怎么理解? *是圆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圆的画成,也不要把方的画成,否则就是。 *练读父亲的话,指名读读,评议。(注意抓住提示语,读出父亲的严肃、语重心长) (3)结合理解老师的神情。通过刚才的
17、学习,现在同学们肯定知道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的严肃的原因了。 a、凭想当然说“我”画得不像; b、没弄清事实真相就取笑人; c、老师从“我”的角度去看杨桃,知道就像五角星。 (4)读好同学当时说的话,读出难过、内疚、惭愧。指名读,比读,齐读。 (5)小结,不同的标点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6)课件出示老师的话。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7)老师的话说得多好啊!谁来
18、读一读?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a、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就有所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8)指导读。老师的教诲同样是语重心长的,谁能把这个语气表达出来?先自己练一练,看看那些地方应该重读,体会体会。a、抽读评价;b、男女同学分虽竞争赛读。 (9)引导,课件出示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明白其中相似之处。总结归纳,板书: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四、提升 1、同学们说得很好,确实,在父亲和老师的影响下,最终成长为一个作家。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情况。 岑桑,生于1926年,笔名岑桑、端木桥,广东顺德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1950年参加
19、工作,198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在大海那边、岑桑散文选,诗集眼睛和橄榄等20余种。评论集美的追寻获第二届广东鲁迅文学奖,岑桑作品选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岑桑说:“多年来,我一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这是从小时候老师、父亲对我的教诲。几十年来在文学上我自己留下的却只有几行脚印,那些浅浅的脚印为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将不留半点痕迹了。” 2、读了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么体会?(学生谈) 3、看来小时侯父亲和老师的教诲对岑桑的一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真的使他一生受用。让我们再好好地来读读课文中老
20、师、父亲的那段话。(课件出示) 4、同学们,通过大家充分地考虑、讨论,我们真是深有启发,让我们拿起笔把我们心里的想法写下来,作为我们的格言。(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摘录课文中的语言作为格言) (1)学生写话。 (2)集体交流。 五、延伸。课外阅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睛 张朝阳 一个人要使有很强烈的成功愿望,除了奋斗之外,得不停息地去思考,忍受内心的炼狱和折磨,能够从灰烬中站起来,反败为胜。 我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是我念书念得有多好,虽然书我也念得不错,但我认为,事业的成功是应该首先归因于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观察和文化感受。 我喜欢从人的本原心理上去思考问题,这样能不断地医
21、治自己心灵上的创伤,在内心深处做一个勇敢者,做一个成功的人,最后就会有许多机会向你走来。 学会观照内心,独立思考,经常体会自己本原的东西是什么,学会以第三只眼睛看自己,通过每件事情来了解内心。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一个人想获得成功,首先要相信自己。世间的道理没有任何规矩可言,没有成套的既定的说法。也许某种既定的说法是对的,但未必适合你,一定要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你也许目前是弱小的,对某些事情内心感到很恐惧、很不安,没有信心,你会听到别人对你的评论和批评,但你必须告诉自己:你自己对你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你自己的道路。 从具体操作上来讲,你必
22、需多参加各种活动,不止是念书。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观察自己内心的成长,做一个内心成功的人、内心的勇敢者,消除误区。 与任何人的交往都是你成长的部分,你要加大你每天事情发生的频率。必须牢记,重要的是去做,只有做才能带来某种真实,如果只是在思想里打转,你就永远跳不出自己潜意识的圈子。 让事情发生,让单位时间里事情的发生频率加大,这样,机会就会加大。这里面,做是最重要的,再从做里悟出很多道理来。在做的时候同时想。只有在做的时候,你的潜意识才会最大限度地来吸收你做时的感悟,这也是一个重要思想,一种务实传统。(选编时有改动) 画杨桃教学设计 篇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23、,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针对本文叙事性强、含义深刻的特点,从文本的整体性出发,师生形成一个阅读话题如何理解“实事求是”?用心研读文本,才会发现:课文通过“我”的作画态度、“同学们”的心理转变、“老师”的言行举动这“三大板块”,逐层挖掘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学会老老实实做事、学会实实在
24、在做人、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 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词,理解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一、
25、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引言激趣: 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出示杨桃) 这是杨桃,杨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还能生津止渴、止血止痛呢!真正的杨桃是在秋季和冬季才成熟的。看,有趣吗? 课本上也向我们做了介绍呢,请大家翻开课本44页,咱们来看一下“资料袋”中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设计意图:北方的孩子对杨桃不太熟悉,教师准备几个杨桃,观察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先读读课文后面资料袋的内容,自然而然地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 2、老师写一位很了不起的作家、出版家的名字,是-板书:岑桑 在著名作家岑桑的心中,这个杨桃可不仅仅是有趣,已步入晚年的他,直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
26、上小学时“画杨桃”的经历,你们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 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去(板书课题)11、画杨桃 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头脑中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说说看,你们想知道什么?学贵有疑,会读书,会思考,就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一位年过半百的著名的作家、出版家,竟对小学四年级一节美术课上的一事铭刻在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也就在质疑中拿起书本主动求知了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简单板书,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
27、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 几次。看看,刚才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呢? (生自由读课文) 课堂是最动听的声音,是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刚才大家读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自己的读书所得? 2、会读书,爱思考,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开动脑筋,看能不能自己把课文中的生字学会? 3、检查读书情况: 老师考考大家,怎么样? 1)看,老师把课文中难读的这些“拦路虎”请到大屏幕上来了,你们认识么? 认读生字 嘱 审 肃 晌 悦 诲 指名读,正音:“嘱”读 zh,不要读成 sh;“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 shng,不要读成 xing
28、。 2)给生字找个好朋友吧,读读看,怎么样? 叮嘱、前排、靠边、准确、审视、讲台、神情、严肃、半晌、轮流、和颜悦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诲、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3)下面这关,可就考你的眼力了,比比看,谁记得最快,谁写得最好!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最难记?咱们先一起来练一练 师在田字格中板书学生提出的字,边写边记,口头组词语。 说话容易做好难。很多时候,觉得写这个字很简单,可真正写起来,写好还真的不容易呢。怎么样?自己拿起笔练写一个吧!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边记边在课本上的田字格里描红。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提醒书写姿势要正确,书写要规范。 4、拦路虎被你们制服了,再读书就更容易了
29、。画杨桃,怎么画成五角星呢?感兴趣么?你再读读这篇文章。过一会儿,咱们来个读书比赛。 怎么样?谁愿意发起挑战,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大声地读给同学们听? 5、指名接读课文。正音,评价 6、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将文章读得通顺流利了,从你们津津有味的表情中,我发现你们还若有所思呢。的确,只有细细地品读,才能品出其中的味来!那么,这节图画课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 看来,图画课上的嘲笑声、大家的讨论、老师的教诲都是因为我那幅画得象五角星的杨桃图而引起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那堂图画课,目睹我的那幅杨桃图。 (设计意图: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话,
30、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三、引导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我究竟是怎样画杨桃的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出了我画杨桃的经过?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我“画杨桃”的句子 1)自己读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你是怎么理解“我”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的呢?(生读书思考) 你能把那份认真读出来么?学生练习读句子。 2、说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1)明明是普普通通的杨桃,可在的眼里却像是五个角的
31、什么东西,这是为什么呢?咱们班里谁坐的位置和岑桑在教室里的位置一样?在他的位置上观察和你的位置上观察,一样么?观察点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会? 2)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有观察点的原因,还有别原因么?把1、2自然段结合在一起,认真读读看。 3)原来在我这样的举动背后,老老实实地遵从了父亲的叮嘱。读读这位父亲的话,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 谁知道“叮嘱”是什么意思?从父亲的叮嘱里,你明白了什么? 是圆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圆的画成,也不要把方的画成,否则就是。练读父亲的话, 画成“脑子里想象的那样”,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想当然” 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还是在那个前排靠边的座位
32、,如果我想当然地去画,也许会把杨桃画成什么样呢? 还可能画成什么样?不管是把它画成苹果,画成香蕉,还是画成平时最常见的那样,结果都 4)、在我开始要画画的时候,我的耳畔总会想起父亲严肃地说: 指名读: 在我粗心大意、画得想当然的时候,父亲仿佛在跟我语重心长地说: 指名读: 3、我正是抱着这种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画杨桃的,(对照板书)尽管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我自己觉得还是 请把那种自信、满意读出来。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没有多样性的启迪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读、评等形式的对话,
33、在对话中,学生思考,行动、探究,争论,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 四、课堂小结 对于这幅画,自己认为-,交上作品的那一刻,他一定会在心里想- 可是,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我的这幅画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附: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题答案: 读一读,选一选:略 读一读,填一填:严格 严肃 教育 教诲 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 杨桃,果实形状特殊,颜色呈翠绿鹅黄色,皮薄如膜,肉脆,滑汁多,甜酸可口。除含糖10%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对于人体有助消化,滋养,保健功能,果汁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治疗皮肤病的功效。 第二课时 (熟读理解,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
34、,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叮嘱、想当然靠边、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2、父亲是怎样教育我学画画的?美术课上,我是怎样画杨桃的?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探究“同学们”的心理转变,丰富“实事求是” 1)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我的这幅画的呢?学生读书,找出相关的句子 2)哪组同桌愿意来尝试着读一读?(同桌对读,说说自己这样读的理由:哈哈大笑) 同学们会怎样地笑呢?就带着这种讥讽的笑、轻蔑的笑、讽刺的笑,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则对话。 3)从你们异口同声的话语中、从课堂上传出的嘻嘻的笑声中,我听出了你们对这幅画的嘲笑。自己认认真真地画出的画,竟无端地受
35、到大家这样的嘲笑,此时的我,心里有多么难受!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课文中的哪一句话写出了老师的态度?找出来,读读看。 画杨桃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叮嘱”、“审视”、“和颜悦色”、“教诲”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3、知道做人、做事都要实事求是。 二、教学设计 (一)、自读自悟初步理解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谈话:请自我介绍一下,说说你的名字、爱好,也请告诉我你的好朋友是谁? (2)“画”字导入,书空一遍 (3)板书“杨”字和“桃”字,学生认读;出示杨桃;然后,齐读课
36、题。 2、读通课文,说说收获 (1)过渡:大家一定都仔细认真地读过课文了,现在想再读一遍吗?请自己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朗读,可以无声默读,可以两个人读,可以小组读,可以找好朋友一起读,不会的读的地方,请同学帮帮忙,读不通的地方,请多读几遍,开始! (2)再读一遍课文。 (3)当时的我坐在什么地方?请大家齐读那句话。 (4)谁来说说,按咱们现在的座位,我可以是咱们班的谁? (5)咱们继续往下读318自然段,这一回,我们要分角色朗读,三个同学或四个同学一组,请把角色分清楚,合作开始。 (6)检查一个小组。其他小组一定要认真听,看看他们读得怎么样? (7)咱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8
37、)默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想,边读边划,边读边写,做到有所收获。 (11)交流学习体会或提出不同的问题。 3,前后对比,了解内容 (1)这篇课文,写得非常的巧妙,前后对比非常强烈,大家想把它的巧妙对比之处找出来吗?什么是对比,黑与白、对与错、得意洋洋与满脸惭愧就是对比。本文有3处对比,请大家找一找,找到一处,了不起!找到两处,不简单,找到三处就ok! (2)老师给点提示:当我画好杨桃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画得怎样?而同学却认为怎样?老师的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同学的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 (3)理解严肃与和颜悦色,请用脸部表情来告诉大家你理解了这两个词语。 (4)理解下面一段话: 【齐读】 老师回到讲台,
38、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练习】 同学们( )地说:“不像!” 同学们( )地说:“像五角星!” 那个同学( )地说:“不像。” 那个同学( )地说:“像五五角星。” 词语库 七嘴八舌 指手画脚 有声有色 绘声绘色 理直气壮 得意洋洋 神气十足 自以为是 脱口而出 喜笑颜开 摇头晃脑 吞吞吐吐 结结巴巴 支支吾吾 难为情 不好意思 惭愧 羞愧 羞怯 【体会】 同学们的前后态度变化。 【感悟】 这里省略号的作用。 3、再读课文
39、,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大家对我有点熟悉了吗?请告诉我,在你心中我是怎样一个老师? (二)、亲身实践思考体会 过渡:上午我们反反复复地读了课文,我听到了教室的朗朗书声,看到了大家高举的小手,灿烂的笑脸,放光的两眼,还有挺会说话的小嘴。这一切都告诉我,大家已经把书读懂了,对不对?对!那,咱们考试,大家敢不敢?别怕,咱们今天考画画。咱们画杨桃。你画正确了,就表明你读懂课文了,课文中讲的道理你也读懂了。画画时间5分钟,只画轮廓,不必细描,但要仔细观察。开始。 学生画画。请大家写上自己的大名。 (三)相互评价深入领悟 1、现在,我们来看几位同学画的杨桃,我们不管他画的技术好不
40、好,只是通过他的画评价他读懂课文没有。听懂了吗?大家在评价的时候请引用课文的有关语句,用课文中的话来说他理解了,或没有理解。 2、想要正确评论人家的画,应该怎么办?【老师为什么要走到那个画杨桃的同学的位置上?】 3、理解“审视” 4、评价另一张画。【问:你为什么画得这么准确?请引用课文的话来说】 5、再评价一张画。 6、出示教师自己的画: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指出这幅画错在哪? (四)把握重点跳出课文 小结这次考试大家都优秀。愿不愿再考一次?这一次,咱们不考画画,而考大家的发现、概括能力。我们读书学习,必须抓住重点,概括要点。 1、出重点段落 本文有三个自然段最重要,请大家火速找出来,并用圆点标
41、出。 第一自然段写什么?【父亲的话】 第二自然段写什么?【我画画】 第十八自然段写什么?【老师的话】 2、理解重点句子,概括重点词语。 理解了重点段还不够,还需要找出重点句子,概括重点词语。请大家划出每一自然段的重点句,点出重点词语。 3、边说边板书。小结真了不起!咱们第二次考试又是全优! 4、看板书,问:老师的话与父亲的话为什么会如此相似? 5、是啊!因为他们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啊!这个道理是什么呢?【咱们进行第三次考试,请听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6、跳出课文,感悟哲理。 教师讲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请大家说:孔子会怎么说?引出“做人、做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问: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7、请大家说一说,我们的身边的人是怎样做到实事求是的? 8、非常不错,我们又通过了一次考试,因为我们都知道了课文讲的道理。小知道了吗?课文是怎么说的?请齐读最后一段。【问:为什么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读懂为什么他们的教诲使小一生受用了吗?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老师有一个美好的心愿:愿今天的两堂课使大家一生受用!老师的愿望能实现吗?谢谢! 第 49 页 共 4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