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精选6篇】.docx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精选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精选6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精选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篇一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解难。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的义项。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学生思考、讨论) 回答:在国家危 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
2、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集体背诵全文。 二、引导学生质疑,词语解难 (给学生5分钟时间,将难理解的语句画出,并提出来) 学生提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应如何理解?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又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中的“于”根据语境,只
3、能译成“对”。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佚之狐对郑伯说,可见语境不同,词义会发生变化。 学生提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在句中该如何理解? 明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原为名词,由于它后面带了宾语“函陵”“汜南”,在此句中用为动词,当作“驻扎”讲,应译为: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这种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课文中的例子也不少。 又例:“越国以鄙远”中的“鄙”“远”。“鄙”原为名词,当“边邑”讲,但在句中根据语境应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而“远”原为形容词,但在句中指“郑国”,所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境。 再例:“既东封郑,
4、又欲肆其西封”句中的“东”“封”均为词类活用。“东”原为方位名词,在句中译为“向东”,名词作了状语。“封”原为名词“疆界”,在句中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它已经向东,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常见。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例句 出处 类型 释义 1、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赤壁之战 名词作动词 名词“事”用作动词:服侍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名词作状语 名词“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表说用的工具 3、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捕蛇者说 动词作状语 动词“嗣”用作动词“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4、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 形容词作
5、动词 形容词“善”带宾语“口技”,在此作用动词:擅长 5、醉醇醲而饫肥鲜 卖柑者言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肥、鲜”均充当“饫”的宾语,用作名词:肥肉、鲜鱼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纤现象,同学们要在多次的翻译实践中,摸索其规律。 提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的“而”应如何理解?“是”当什么讲? 明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是”在古代汉语中为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是个判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三、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义项 (先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的情况,然后进行归纳) 资料
6、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若 例句 出处 释义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刻舟求剑 像 曾不若孀妻弱子? 史记陈涉世家 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 顾炎武:文章繁简 表转折“至于”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 左传殽之战 表假设 2、说 例句 出处 释义 是说也,人常疑之 苏轼:石钟山记 说法 说备使抚表众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劝说 请说之 墨子公输 陈述 公输盘不说(同“悦”) 墨子公输 高兴 3、辞 例句 出处 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婉言 近者奉辞伐罪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令 皆好辞而赋见称 史记屈原列传 文学(词、赋) 动以朝廷为辞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7、 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今者出,未辞也 史记鸿门宴 告别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推辞 4、鄙 例句 出处 释义 蜀之鄙有二僧 彭端淑:为学 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边境 在外监使牧守亦皆贪鄙成风 洪迈:方腊起义 昏庸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浅薄 5、微 例句 出处 释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史记屈原列传 含蓄不露,微妙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 梦溪笔谈 微小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不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如果不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史记荆轲刺秦王
8、 即使不是 6、之 例句 出处 释义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史记项羽本记 他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韩愈:马说 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柳宗元:捕蛇者说 自己 荆之地,方五千里 墨子公输 的 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句 出处 释义 慎之! 徐珂:冯婉贞 仅补充音节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顷之,烟炎张天 资治通鉴赤壁之站 助词,用在时间副词之后 诸将请所之 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 到、去 从以上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梳理可知:切实地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词语,非常重
9、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文言词语的积累。 四、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课文的成果。 2、借助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引
10、导生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解释梳通文章。 一、导入 历史背景: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
11、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习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解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
1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4)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 “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
13、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
14、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
15、物的形象。 一、课文赏析(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解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3)归
16、纳本段知识点: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4)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学生讨论
17、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3)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8、 (1)伏笔与照应。(2)波澜不惊。(3)详略得当。 四、板书 秦晋围郑 烛临危受命 之智退秦师 武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退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师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五、教学反思 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落脚点。 整体感知 篇三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烛之武退秦师 精选6篇 武退秦师 教案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