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白话文的我精心为您带来了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至7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
2、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一座公园。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
3、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 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可能会回答:298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8 选择算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了呢?你们来说说。 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
4、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好好想一想。 (2)、小组交流: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相互交流。 (3)、小组汇报:哪个小组的组长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代表发言,完成板书:298240(元) 240元250元 答:带250元钱够买门票。 我们在计算298时,先把29看成30,因为308=240(元),所以298240(元) 强调:我们把29看作30,估大了,然后把估计要花的240元和一共带的钱数250元进行比较,因为240元250元,所以带的250元够买门票。 (4)、强调:29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
5、约等于”。 5、小结:我们用过去学过的知道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 (二)、结合生活,创编例题。 1、情景引入:美丽的公园吸引了许多游客。这时又来了一些同学,现在是32个孩子带250无钱,够吗?注意:现在和前面一样,每张门票8元钱。 2、尝试估算 请你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简单地记录你的估算过程,注意写答语。 和小组交流,统一意见。 (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小明在动物园参观。 (1)、出示: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仔细读题,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解答。) 过程略。 (2)、和29
6、8比较,同样是估算,为什么它在估算后要进行比较,而这一道题在估算出一个大约数就结束了?它不需要比较吗? 师小结:不是所有的估算题目都需要比较,我们要看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道题求是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我们已经求出大约数,当然不需要比较了。 (四)、全课总结: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乘法估算,只要你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有意识地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会觉得数学很有趣。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当它运用到生活中的时候,要注意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用好我们的数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从实际生活问题中体会连乘解题的意义。 2、掌握连乘递等式计算。 教学
7、重难点: 连乘的意义及计算 教学过程: 一、概念理解:什么是包装?(媒体演示) 板书:听盒箱 二、学习主题图例1 1、收集信息:从图中收集到哪些信息? 板书:4听1盒 2盒1箱两个条件 2、提出问题:装了3箱奶粉,一共有几听? 板书:?听?盒3箱 3、分析过程: (1)先算什么? (2)再算什么? (3)说说你的理解:先算3箱里有几盒,在算有几听 板书:32=6(盒)64=24(听)答:一共装了24听。 4、练习:每层楼住3户人家,红星小区有2幢5层楼,一共居住了多少户人家? 分析: (1)有哪几个量?板书:户层幢 (2)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生1:先算一幢有几户?再算2幢一共有几户? 板书:
8、35=15(户) 152=30(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2个15是30。 生2:先算一共有几层?再算一共有几户? 25=10(层) 103=30(户) (另外235的方法没有学生提出来,理解上也有困难,教师可以不提) 5、小结:刚才学习的几道题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有3个数量,都要分两步计算,都用乘法计算 6、学习“连乘”的表达: (1)介绍(2)尝试 32=6(盒)35=15(户) 64=24(听)152=30(户) 7、计算 (1)观察什么计算顺序?生: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填空: 429 562=()9(8是哪里来的?)=30()(为什么填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三
9、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3页例2及P116页4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5、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具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迁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表演吗?(喜
10、欢)今天聪聪、明明要跟我们到影剧院看表演,我们大声地喊他们出来啊! 师:好朋友见面,握握手。(聪聪、明明跟大家握手)如果全班36个同学分别跟聪聪、明明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为什么?(不管谁先跟谁握手,都是同是两个人) 师:对,这是我们上节课学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师:那我们赶紧进影剧院吧!(课件出示影剧院门口)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情景激趣 师:(课件出现密码二字)密码?哎呀!我把密码给忘了,是379?还是739呢?我只记得这个密码是由7、3、9组成的其中一个三位数,同学们,怎么办呢?没密码可进不去啊! 2、合作交流,探讨方法 师:那么7、3、9可以组成多
11、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呢?请大家拿出数字卡片,小组合作摆一摆,摆的时候注意: 要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你用什么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比一比哪组最快。 学生活动、汇报。 师:你们找出来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谁愿意那上来给大家介绍他们组的摆法。(可多拿几个不同顺序的,然后让学生说。) 引导学生说:排列的时候,先确定百位上是3,分别交换十位和个位上的数7、9就有两种不同的排法;再确定百位上是9,分别交换十位和个位上的数3、7又有两种不同的排法,最后确定百位上是7,分别交换十位和个位上的数3、9又有两种不同的排法,合起来一共摆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这6个三位数分别是379、397、739、793、973、9
12、37,这样按顺序排列,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师:同学们刚才听了几位同学的方法介绍,你觉得谁的更好些?(比较发现重复、或遗漏或无顺序排列,从而引出按一定顺序排列较好) 学生发言。 3、引导学生小结: 排列时,先确定一个数位上的数,然后交换其他两个数位上的数,各有两种不同的排法,合起来都能组成不同的三位数,这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4、指导看书质疑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P113页例2,边看书边自己说说书本上是怎么摆的? 学生活动 师:谁看懂书本上的想法,给大家讲一讲。(强调方法) 师:密码到底是哪一个呢?你认为是几?好,那请大家把自己心中的密码大声地喊出来吧!(课件演示密码转动过程) 是:739
13、,猜对的举手,yes!我们可以进去了,向前冲,嘿、嘿、嘿! 三、实践应用,开放练习 1、创设情境,完成P113页“做一做” 师:哇!这影剧院真漂亮!同学们赶快找座位坐好。看看第一场表演什么?(西游记)嘿!很熟悉。谁来说说你对“西游记”的认识有多少? 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图中的四师徒在干什么?谁来说说。(学生说大意,注意说完整) 师:你觉得同学说得怎样?师傅说:“交换位置,再来一张”(课件出示)那交换三个徒弟的位置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师:那请大家在小组里面排一排,照一照,并说说你是怎么排的。 小组活动 小结:引导学生说出先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再交换两个人的位置,各有两种排法,合
14、起来一共照出6张不同的照片。 2、完成P116页第5题 师:“西游记”好看吗?下一场表演什么呢?(课件出示小红帽)这个故事你们听过吗?好,谁上来给大家讲讲。 学生上台讲故事。 师:同学讲故事真好听,你们有留意到屏幕出现故事中的哪些人物呢?(小红帽,猎人,大灰狼)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时,扮演过猎人的小朋友说:“该让我演大灰狼了吧?”你知道他想干什么?(想变换角色,他不想演猎人,想演大灰狼了。)他们的角色还可以怎么变化?你们能帮助他们排一排吗? 学生活动 师:哪组愿意上台演一演。 学生上台表演。 师:刚才表演的同学真棒,一下子就把6种不同的角色变化都找出来了。 3、完成书本P116页第4题。 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数学 教学 设计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