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方案.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方案根据施工技术文件及沂蒙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总体规划要求,业主印发的沂蒙抽水蓄能电站现场施工设施建设标准,结合现场踏勘情况,拟将施工总平面布置如下,请业主、监理审批指导。施工道路、生产性临时设施布置见“附表一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生活办公临时设施布置见投附-YM/C1-04-01。1.1施工道路布置1.1.1布置依据和原则(1)规划对外道路2号公路沿线经过2号渣场420m高程堆渣平台、上水库施工场地、上水库混凝土系统,终点接上水库左岸坝顶。主要用于上水库施工区外来物资、机械设备进场、混凝土及沥青混凝土骨料混凝土运输,同时也是电站运行期的上水库区永久对外交通。2号
2、公路全长5.85km,设计标准为水电专用级(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路基宽6.5m/7.5m,为新建永久公路。(2)布置原则充分利用现场地形和现有道路;按照施工、环保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尽量减少道路工程量。1.1.2施工道路上水库工程施工期间,工区内部的交通运输、施工物资的运输等,以现有公路为主干线,结合上水库各项工程的施工需要,增设道路构成公路交通网络,以满足各施工作业面、生产、生活性临时设施等的交通需求。本工程拟修建主要施工道路约5460.6m。4号公路:起点在上水库2号渣场420m渣顶平台接2号公路,1号渣场未弃渣前经沟底展线,经上水库坝后左岸山坡至上水库库底久俺沟沟脑处和引水
3、上支洞洞口,弃渣后4号路改至1号渣场坡面展线。主要用于上水库坝肩坝基、库岸开挖出渣、坝体填筑,引水隧洞、引水闸门井、引水上平段开挖出渣、衬砌/回填混凝土和钢管安装,引水竖井段衬砌/回填混凝土和钢管安装。5号公路:起点在上水库2号渣场520m渣顶平台接2号公路,经上水库左坝肩560m高程,沿库内环绕至右岸坝肩560m高程展线。主要用于上水库坝肩坝基、库岸开挖出渣、坝体填筑等。6号公路:起点在上水库左坝肩接2号公路终点,库内岸坡开挖形成609m高程库盆开挖出渣道路。主要用于上水库坝肩、库岸开挖出渣、坝体填筑等。主要施工道路的布置详见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1.3道路维护在施工期间,派出专职养路队6
4、人,负责管理、维修和养护施工道路,配置1台装载机、1台振动碾、1台洒水车。在施工期间做好路基和路面的排水设施,进行路面的洒水除尘、维护道路两侧的开挖和填筑边坡。1.2工地实验室工地中心试验室由建设单位统一组建,本标段凡进入竣工资料的所有试验均送工地中心试验室检测。根据本工程需要配备现场所需要的实验检测人员,并持证上岗;进场后编制实验检测实施方案,施工过程中进行材料、工程设备和工程结构物的试验和检验,协助监理人在质量检查和检验过程中的抽样试验工作。1.2.1混凝土、砂浆及灌(注)浆试验1.2.1.1混凝土原材料水泥水泥运至工地后,散装水泥在水泥罐中取样,袋装水泥从现场水泥库中取样。袋装水泥从至少
5、20个不同水泥袋中取约12kg,散装水泥按规定取样。依据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检测42.5强度等级普通水泥,检测项目:比重、细度、比表面积、标稠、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依据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碴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GB200-2003检测42.5强度等级中热硅酸盐水泥,检测项目:比重、细度、比表面积、标稠、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水化热。拌和用水依据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2006检测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硫化物,检测结果满足要求的水方可用于本工程。骨料混凝土骨料采用鹭鹚人工砂石加工厂提供的人工骨料。人工砂从砂仓中取样,以6001200t为一批
6、;碎石从粗骨料仓中取样,分大、中、小石,每2000t为一批。依据水工混凝土骨料试验规范DL/T5150-2001检测细骨料的细度模数、石粉含量、泥块含量(饱和面干吸水率、坚固性、表观密度、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有机质含量、云母含量每月检测12次)。检测粗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超逊径(饱和面干吸水率、坚固性、表观密度、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有机质含量、压碎指标每月检测12次)。检测结果应满足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的要求。同时对粗骨料进行级配试验:不同比例的骨料级配与振实密度有直接关系,一般振实容重越大,空隙率越小,所需填充包裹的砂浆越少,所以常把振实容重最大的
7、骨料级配作为最优级配。通过级配试验确定二、三级配的最优级配比例。粉煤灰对进场的粉煤灰以连续供应的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200t为一批,不足200t也作为一批。从10个包装袋内等量取10kg,依据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检测粉煤灰的密度、细度、含水率、烧失量、需水量比、三氧化硫、安定性。检测结果满足要求的粉煤灰方可用于本工程。硅粉硅粉试验的项目包括:SiO2含量、含水率、烧失量、火山灰活性指数、细度等。按水工混凝土硅粉品质标准暂行规定执行。外加剂本工程应用的外加剂有缓凝高效减水剂(50t一批)、速凝剂(100t一批)、引气剂(12t一批)、膨胀剂(100t一批)、泵送
8、剂(50t一批)等。从运到工地的外加剂中取样检测。依据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2001检测引气剂的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检测缓凝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速凝剂的检测项目包括:掺速凝剂的净浆初凝及终凝时间、掺速凝剂的水泥砂浆的1d抗压强度及28d抗压强度比、细度、含水率;掺泵送剂混凝土检测:坍落度增加值、常压及压力泌水率比、含气量、坍落度损失率、抗压强度比等。依据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检测膨胀剂的细度、凝结时间、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满足要求的外加剂方可用于本工
9、程。1.2.1.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前28天,将各种配合比试验的配料及其拌和、制模和养护的配比试验计划报请监理人审批,经同意后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单位用水量、砂率以及水胶比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参数,这些关键参数与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的确定这些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强度、耐久性等设计要求和施工和易性需要,并合理的降低水泥用量,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为了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要求和实际施工对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应充分考虑混凝土拌和物应以浆体能够完全的填充细骨料的空隙和砂浆能够完全的填充粗骨料的空隙为最佳的状态,经振实后获得密实的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按
10、照DL/T 5150-2001及DL/T 5330-2005进行。单位用水量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对坍落度有直接影响。试验采用固定混凝土水胶比和砂率,通过对单位用水量的调整,分析坍落度变化对用水量的关系影响,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砂率最佳砂率选择试验采用固定水胶比和煤灰掺量,将坍落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比较试验,从而确定最佳砂率。水胶比根据不同的强度等级要求,不同粉煤灰掺量,估计大致的水胶比范围,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成型,确定水胶比抗压强度的关系,以选择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和经济性要求的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对新拌混凝土,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温度、含气量、容重、泌水、凝结时间等性能,成型的混凝土经标准养护
11、到各龄期后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耐久性试验,进而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各等级混凝土的水胶比。根据确定的单位用水量、砂率、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等参数,计算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各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1.2.2砂浆配合比试验砌筑砂浆砂浆的配合比采用重量比,水泥配料的精度控制在2%以内;砂、砾石为3%;水、外加剂为1%。按招标文件砌砖砂浆稠度控制35cm,以此标准进行水灰比与灰砂比、水灰比与强度、不同粉煤灰掺量与强度、凝结时间、泌水率、稠度试验。锚杆注浆锚杆注浆的水泥砂浆的配合比采用重量比,水泥:砂为1:11:2;水泥:水为1:0.381:0.45。根据此标准进行水灰比与灰砂比、水灰比与强度关系试验。1.2.
12、3喷射混凝土试验试验目的通过拌和工艺试验、现场喷射试验及最佳配合比优化试验,对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等做进一步的验证和分析,并从技术和经济方面提供综合评价,为现场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试验任务选择不同掺量的速凝剂进行喷射混凝土试验,通过对速凝剂不同掺量的比较,选定速凝剂的掺量;检验和优化施工工艺水平和喷射效果;检验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及回弹量;确定喷射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严格按GB50086-2001的要求施工。试验项目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和工艺试验和检验;现场喷混凝土试验及大板试件取样试验(主要检测其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以及现场喷射时的回弹量)。其中喷混凝土的骨料
13、级配,应满足表1.21喷射混凝土用骨料级配的规定。试验方法场地准备岩面清理喷射机就位施喷清理场地试验结果。表1.2-1喷射混凝土用骨料级配项目通过各种筛径的累计重量百分数(%)0.15mm0.3mm0.6mm1.2mm2.5mm5.0mm10mm15mm15710151722233135435060738210024852213311441265440706290100注:优先采用项目1。资料整理、报告提交对试验结果的资料整理、报告提交。1.2.4锚杆锚杆材质检测每批锚杆材料均应附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并按施工图纸规定的材质标准以及监理人指示的抽检数量检验锚杆性能。锚杆质量检查标准锚杆试验标准
14、锚杆试验进行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室内试验设计要点:锚杆孔采用PVC管模拟,长度涵盖本工程长度范围,直径采用本工程设计最大的钢筋类型,长度比模拟锚杆孔短1m,外露端加工平整,缺陷设计为完全密实、中部不密实、孔底密实孔口段不密实、孔口密实孔底不密实等模型(密实指密实度100%;不密实指密实度90%、75%、50%),每种设计3根。现场试验设计要点:场地选在能代表被检测锚杆条件的围岩上,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便于取芯,锚杆孔采用全长黏结型锚杆造孔,长度与室内一样。注浆材料按工程注浆材料配比,注浆、插杆、封口,完成后不得振动、敲打,按注浆龄期养护。在1/3、1/2、1龄期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剖开室内试验
15、的管子,复核、检查、测量、记录每根锚杆的缺陷是否与原设计参数一致。现场检测完成后进行复核。编写标准锚杆试验报告,报告明确试验仪器、仪器设置的最佳参数、检测精度、检测有效范围,提交标准锚杆检测图谱图。试验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砂浆锚杆质量检查使用无损检测时,采用锚杆质量检测仪对砂浆密实度和锚杆长度检测,按作业分区100根为1组(不足100根按1组计),由监理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机指定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锚杆总数的3(每组不少于3根)。锚杆注浆密实度最低不低于75。当抽查合格率大于90%时,认为抽查作业分区锚杆合格;当合格率小于90%时,将抽查比例增大至6%,如合格率仍小于90%时,应全部检测。长度
16、检测抽检数量每作业区不小于3%,杆体孔内长度大于设计长度的95%为合格。采用拉拔试验时,将液压千斤顶放在托板和螺母之间,拧紧螺母,施加一定的预应力,然后用手动液压泵加压,同时记录液压表和位移计上的对应读数,当压力或者位移读数达到预定值时,或者当压力计读数下降而位移计读数迅速增大时,停止加压,测试后,可整理出锚杆的荷载位移曲线,进而分析得出锚杆的锚固质量。每200根锚杆为1组(不足200根按1组计),由监理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指定抽查,每组不少于3根。每组锚杆抗拉拔力平均值不低于锚固力设计值,最小值不低于锚固力设计值的0.9倍。1.2.5灌浆试验有专项措施,进行试验配合。主要进行的试验项目:浆液配
17、制程序及拌制时间;浆液密度或比重测定;浆液流动性或流变参数;浆液的沉淀稳定性;浆液的凝结时间,包括初凝或终凝时间;浆液结石的容重、强度、弹性模量和渗透性;监理指示的其它试验内容。钢板焊接试验及焊接工艺评定钢管安装前,应会同监理人按DL/T501793中的有关规定进行钢板焊接试验及焊接工艺评定,并按评定合格的工艺编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报送监理人审批。若改变方法按要求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的试件,其试板钢材和焊接材料与制造钢管所用的材料相同。试焊位置包含现场作业中的所有焊接部位,并应按施工图纸要求作相应的预热、后热和焊后热处理。根据钢管使用的不同钢板和焊接材料,组成以下焊接试板进行焊接
18、工艺评定:对接焊缝试板,评定对接焊缝焊接工艺。角焊缝试板,评定角焊缝焊接工艺。组合焊缝试板,评定组合焊缝(对接焊缝加角焊缝)的焊接工艺。对接焊缝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亦适应角焊缝。评定组合焊缝焊接工艺时,根据焊件的焊透要求,确定采用组合焊缝试板或对接焊缝试板加角焊缝试板。对接焊缝试板长不少于800mm,宽不少于300mm,焊缝位于宽度中部,角焊缝高度不少于300mm。试板的约束度应与实际结构相近,焊后过大变形应予校正。试板上应打上试验程序编号、钢印和焊接工艺标记。试验程序和焊接工艺应有详尽的说明。焊接工艺评定对试板焊缝全长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检查(检查方法与生产性施焊焊缝相同),并进行力学性能试
19、验。试板力学性能试验项目和数量按DL/T501793的有关规定进行。另外,所作试验用的试板不得有缺陷,若需修整的缺陷长度超过试焊长度的5%,则该试件无效,须重作评定。1.2.6现场试验检测管理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砂、粗骨料、水检测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中原材料质量控制执行。钢筋及焊接检测:钢筋母材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一批,钢筋焊接接头取样检测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4-2003标准执行。混凝土拌和控制拌制混凝土时,开盘前拌和站值班人员和试验室值班人员一道先检查原材料品种是否与配料单相符。严格遵守经监理人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进
20、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单,拌和站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配料单提供的数据,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对混凝土生产中原材料配合比的输入采取混凝土拌和操作人员一检,拌和负责人二检,再由质控人员打印校对无误后,方可开机拌合混凝土。为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操作人员必须做好备忘和各种记录,严禁擅自改变混凝土配料量、用水量等,不得随意修改计算机生产程序中的参数。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配料量均以重量计。在拌和系统运行过程中,试验室混凝土质控值班人员根据混凝土原材料变化情况及混凝土出机与入仓情况,对混凝土拌和物进行机口控制,对配料及用水量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生产混凝土质量。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试验质控人员将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抽水 蓄能 电站 工程施工 总体 布置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